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09节
“合同里面没有规定这些样品的具体用途,只是要求我们在测试之后必须交还而已。”
“我们不想用是因为担心泄密,但杭研究员的测试是逆向工程他们,又没有秘密可泄……”
卢青松脸上的茫然登时转为恍然大悟——
还是被思维定式给禁锢住了啊……
……
很快,罗罗方面便收到了提供第二批加工样品的请求。
并且,按照合同约定,第一批已经被消耗掉的样品也被同时交还给西罗公司。
而后者则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以人肉快递的形式带到了英国——
低压涡轮组件体积较小,并且样品本身的数量也有限,因此无需像上次那样一定要带一个货箱。
而负责这次人肉快递的,正是西罗公司两名英方代表之一的亚当·惠特尔。
一下飞机,他就被直接带到了位于德比郡的罗尔斯·罗伊斯总部。
包括拉普华兹、波迪,以及工艺组负责人奈特·麦克吉尔在内,几乎三分之一遄达900项目团队的主管级领导,都已经等在此处。
这副架势,直接让已经离开罗罗核心圈多年的惠特尔又惊又喜。
“这就是华夏人进行工艺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废品?”
拉普华兹从样品袋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个叶片型胚,皱了皱眉头,问道。
虽然她这话是对著惠特尔说的,但后者在回答问题的优先级列表中显然排不到前列。
坐在旁边的麦克吉尔凑过去看了看,便直接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没错,我们发货之前在叶根和叶端部分都做了特殊标记,这个显然没被掉包。”
“不是……”
拉普华兹有些无奈地扶额:
“我的意思是……上次他们拿出来的镍基合金叶片简直完美,但这个怎么……”
她说著把叶片调转方向,展示给了周围的另外几人。
然后,会议室里便发出一阵齐刷刷的吸气声——
整个上表面,几乎都被肉眼可见的细微龟裂纹所覆盖。
甚至都不用上任何检测设备,就知道绝对是废品。
跟之前试生产过程中的样品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要我说,这才是正常的。”
麦克吉尔本就负责工艺研发,对于这个过程的困难程度有著相当清晰的认知:
“钛合金和镍合金的加工特性本来就相去甚远,他们过去明显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那就只能从头探索……”
说到这里,他把叶片接到手中,端详了一会之后露出一个笑容:
“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整地了解到华夏人的研发过程,从而倒推出他们所使用的具体工艺路线,甚至是……工艺参数。”
刚刚一直没有说话的波迪此时皱了皱眉:
“也不要过于依赖这些了,麦克吉尔。”
“你知道,这样倒推得到的结果,有时候未必是完全正确的……甚至可能还會干擾到正常的研发进程。”
实际上,他最开始就是不太支持搞逆向工程的,不过麦克吉尔说动了遄达900项目的主管,也是他们所有人的直属上级,把自己的建议变成了决定。
后者听罢,一边把手中的叶片还给拉普华兹,一边擦著手上的不明液体说道:
“所以……我把手下分成了两个部分,一组负责和牛津光学仪器合作,继续做正向开发,另一组则跟我一起,尝试看能不能从华夏人的测试样品当中找到些有用的东西。”
“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华夏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手段……”
第1033章 计算材料学的威力
就在罗尔斯·罗伊斯众人琢磨著如何能根据试生产样品反向推导出华夏所用的技术时。
镐发集团这边,对于钛铝合金立方试样裂纹形貌及形成原因的表征分析也已经出了结果……
“常总,这是从20%到90%不同完成度试样的XRD图谱和EBSD相图。”
杭志斌步履匆匆地冲进常浩南的办公室,把纸上还带著热气的几页检测报告直接塞进了后者手中。
还不等常浩南动手,他就直接翻到了其中一页:
“您看,在发生过断裂的断面,也就是点1和点2上,钛铝两种元素原子百分比接近于2∶1,且铬和铌两种元素的存在较少,说明γ相、B2相和α2相均存在,且比例相对平衡。”
“而在距离裂纹较远的基体部分,也就是点3和点4处,钛铝两种元素原子的比例降低到1∶1,此外铬和铌两种元素的含量也相应增加,说明此时α2相和B2的成分占比出现明显增多,而γ相则相应减少……”
“……”
要是搁一般情况,被这样“突然袭击”然后马上灌输一大堆表征结果,高低得缓上一会才能听进去。
好在常浩南这会脑子里本来就在想著这件事,加上他自己的读图能力一流,所以倒也跟得上对方的思路。
在杭志斌一大段内容说完之后,他直接接上了最后的结论:
“所以能够证明,在裂纹形成的过程中,在开裂位置上同步发生了α→γ+β的共析反应!”
“没错!”
杭志斌飞快点了点头:
“和您之前的推测完全一致,只要能降低合金当中α2脆性相的比例,就可以同时提高材料内部的抗拉强度和减小应力产生。”
“我们目前的计划是,先在成型过程中对基板进行预热,一方面是抑制包晶反应减少α2相生成,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冷却速率。”
相比于他的激动,常浩南的反应倒是颇为平淡。
实际在几天之前,他就已经在打孔过程中通过提高浸没液体的温度改善了裂纹的生成情况。
所以,这个结果最多算是增加了一层理论保险,还不至于让他感到意外。
“基板预热只是一个方面,除了冷却太快导致的裂纹之外,4722在加工过程中还有另一个问题。”
常浩南说著站起身,从旁边的小桌子上拿起暖壶,分别倒了两杯水,接著把其中一个递给前面的杭志斌:
“你们刚刚也做过了EBSD和微形貌的观测,应该能发现,在钛铝合金成形过程中,由于熔池局部温度会高于铝的蒸发点,会导致一部分含有铝气体蒸发流失,而那些来不及蒸发的气体,在凝固时就会形成小孔。”
“这些孔附近会聚集较大的残余应力,虽然分布不如因为冷却而导致的应力广泛,但同样会在周围诱发产生裂纹,并且由于这种热裂纹在扩展过程中没有次裂纹产生,所以主裂纹的发展反而还会更加明显。”
“我说的没错吧?”
“啊……啊?”
杭志斌这会刚刚把手抬到半空中,结果听到常浩南的分析,整个人直接跟遭了一记炸雷一般定在原地。
因为这正是他接下来想要告诉给常浩南的内容。
也是刚刚那份报告当中最重要的发现。
结果……
对方连看都没看,就提前知道了?
大概半分钟之后,杭志斌才反应过来,赶紧把杯子接到手中:
“这……这也是您推测出来的?”
要知道,这个问题可是热成型过程中独有的。
冷加工过程根本到不了钛合金的熔点,连现象都不可能观察到。
“怎么可能……”
常浩南笑著摆了摆手。
“哦……”
听到常浩南的解释和自己刚刚的想法一样,杭志斌总算是松了口气,等著对方进一步的说明。
但是还没等他把下一口气喘上来,就听常浩南继续道:
“这是我计算出来的。”
“……”
杭志斌端著杯子,一时间不知道该以何种表情应对。
本想低头战术喝水以作延迟,但却忘了水是刚从暖瓶里倒出来的……
好在,常浩南此刻正站在窗前背对著他,倒也没注意到对方差点烫到舌头的窘况,只是继续介绍著自己的结论:
“通过分子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在较高温度下,氧化铝的扩展速度远远慢于热力学稳定性类似的氧化钛,导致含铝的钛合金并不能像含钛的铝合金那样,依靠氧化铝膜来进行自我保护,而4722合金当中的铬和铌,就是作为抗氧化元素而添加进去的。”
“但这两种元素是以固溶的形式存在于基体合金当中,从而影响氧化铝的生成模式,这就决定了在升温-氧化-熔化这个过程中,铝会更容易以气体形式流失……”
“……”
听到中间的时候,杭志斌就已经把手里的杯子放到一边,掏出纸笔开始记录了——
在第一次和常浩南见面的时候,他曾经说自己研究过一些计算材料学的内容,这并不是恭维。
虽然当时其实没太研究明白,但有一件事情是非常确定的。
传统材料学,是由现象分析原因再倒推总结规律进而生成理论。
而计算材料学的研究过程,却跟这个是相反的。
先有理论,再推规律,最后得到现象。
换句话说,虽然这一学科目前的应用范围还比较狭窄,但只要应用成功,就意味著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像现在这样。
“我们会进一步调整激光选区熔化的成型参数,尽可能减少局部飞温,导致铝被蒸发的情况出现。”
杭志斌一边回应一边在本子上写下最后几个字。
然后,咔哒一声收回笔尖。
“调整参数只是权宜之计。”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