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706节
第1164章 反特种作战
当阿富汗战争爆发的时候,塔利班便听朋友的建议,放弃正面与联军对攻。
联军拥有武器装备先进的优势,一个个武装到牙齿,训练有素,是世界强军,而阿富汗军队则是连军装都还没有普及,更不用说防弹衣、防弹头盔之类。
整个阿富汗军队的武器装备,五花八门,堪称万国牌,有现代武器装备,也有二战乃至一战的武器装备。
这种情况,正面与美国为首的联军硬碰硬,没有丝毫的胜算。
所以,阿富汗军队化整为零,打游击战,与联军抗争着。
一些阿富汗军队军官,接受着游击战的系统培训,然后一带二、二带四就这么扩大游击战的影响力,到了阿富汗战争刚刚开始半个月,游击队每个队员便都接受游击战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阿富汗持久战》的思想教育。
《阿富汗持久战》开篇以‘阿富汗必亡论’和‘阿富汗速胜论’做引子,通过1979年12月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做例子,对这两种错误观点进行了一一驳斥,接着引出观点:阿富汗战争或者是抗美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阿富汗的,并通过‘能动性在战争中’、‘战争和政治’、‘抗战的政治动员’、‘战争的目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抗美战争中的决战问题’、‘民兵是胜利之本’等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篇章的阐述,来说明阿富汗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么进行持久战,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应当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关于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游击队指挥员会看相关的书籍,水平的不高的普通战士、低级指挥官则是通过游击队指挥员的讲课、看电影等方式,去学习战争。
两年多的时间,阿富汗游击队打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已经得心应手,甚至还发展出了特种作战、反特种作战等。
这不,一支海豹突击队正在对一个游击队的老巢发起特种作战,结果陷入苦战。
这一个海豹突击队中队,人员有228人,他们正在进攻的这个游击队的老巢,大概有800个游击队员。
“轰~~”一个海豹突击队士兵踩到一个地方,那里埋设了地雷,地雷爆炸。
这个士兵直接被炸上天,周边的士兵也被炸死炸伤。
而这声爆炸声,惊醒了游击队。
“FUCK!”海豹突击队指挥官来了句国骂,原本要偷袭,悄无声息地拔掉火力点和哨兵,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游击队并不惊恐,如果是一开始的时候,这时候必然惊恐万分,乱成一团。
但是有了经验,也知道怎么做,游击队依靠着山洞、地道,进行防守反击,也不去冲锋。
这些特种兵,枪法很准,装备又好,游击队正面对战绝对不是对手。
一个游击队战士拿起腰间的木柄手榴弹,拉开引线,然后朝着底下扔去。
在阿富汗游击队,最常见的手榴弹便是这种木柄手榴弹。
阿富汗游击队的手榴弹有好几种型号,甚至连抗日战争时期的手榴弹都有。
每一个游击队员,随身携带着四枚手榴弹,用于增强单兵火力。
“轰~~”这枚手榴弹落到一个地方,发生爆炸,一个海豹突击队战士被炸飞了好几米。
“哒哒哒~~”暗堡,机枪喷吐着火舌,子弹不要钱一样,朝着海豹突击队扫射。
“轰~~”一个海豹突击队拿着一具火箭筒,瞄准暗堡,发射。
没有打准,在旁边爆炸。
海豹突击队的武装直升机,开始从空中提供火力支援,导弹、火箭弹,不断地从空中发射。
战斗很激烈,双方不断出现伤亡!
一支海豹突击队战斗小组,攻入一个山洞。
可是这个山洞的游击队队员已经退入地道之中。
“轰~~”手榴弹扔了过去。
有意识到不妙的立马趴在地上,也有反应不够快的,被手榴弹当场炸死。
有忿怒的士兵拿起手榴弹,往地道扔。
地道中传来爆炸声。
士兵往地道而去,只是这地道并不大,对于身材比较矮小的阿富汗游击队战士而言,还算可以,但是对于身材高大的海豹突击队队员而言,那就非常难受了,受到极大的限制。
这挖地道的尺寸,可是很讲究,适合阿富汗人,但是不适合欧美人。
“哒哒哒~~”枪声不断响起,这个进入地道没几米的海豹突击队士兵,便被打死。
这种情况,不断地在整个基地上演着。
大量的山洞、地道,就是海豹突击队的噩梦。
而且地道四通八达,入口、出口在哪里,很难掌握,也许在某个地方,就有射击孔,可以对外射击。
有个海豹突击队士兵往地道里面扔毒气弹,只是这毒气弹没能弥散开来,而是会被出风口的风给吹散。
战斗持续到晚上,枪声还是不断。
而海豹突击队伤亡已经不小,游击队不知道还有多少。
没办法,海豹突击队只能退走。
海豹突击队进攻这里,结果付出了89人死亡、47人受伤的代价,愣是没能拿下这处基地。
这让这支海豹突击队都沉默了。
这个伤亡,不可不大!
而且这么大伤亡,竟然还拿不下这么一个山中基地。
甚至那些战死的士兵的尸体,还没能带走。
夜晚,当确定海豹突击队已经撤走的时候,游击队员从地道中出来,他们开始搬运尸体,统计损失和战果。
当看着89具美军士兵尸体,游击队指挥官很是高兴,虽然这一战,游击队被打死了近两百个,也有上百人受伤,但是对于游击队而言,这已经是一场大胜了。
别说两个人换一个美国士兵,就是三个人、四个人换一个美国士兵,都值得。
游击队员们载歌载舞着,庆祝着一场胜利。
最后便是将战死的游击队战士,进行安葬着。
其他活着的人,念诵着经书。
对于死亡,游击队战士们并不怕,他们既然选择成为游击队战士,那便随时做好死的准备,他们最大的希望,便是能杀死一个美军,只要杀死一个美国人,自己就算死,那也是大赚特赚。
第1165章 毛驴与骡马的传奇
一处山区基地。
这里是一支游击队,这里的游击队有378人。
这里交通非常糟糕,只能靠双腿走路,或者用毛驴、骡马作为运输工具。
在阿富汗,毛驴、骡马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或者说是战争工具。
因为阿富汗,交通太差了,很多很多地方都没有路,汽车是没法走的,哪怕是坦克装甲车,很多地方也无法通行。
毛驴和骡马,便是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
阿富汗全国五分之四的国土是高原,由于连年战争,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到处是崎岖的山路和险恶的谷地。
而在阿富汗,上千年来,毛驴一直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无论是百姓生活还是士兵行军打仗,毛驴总是随行相伴。
个头不大的阿富汗毛驴因其负重多、抗高寒、耐力强等优点,一直被公认为全世界最棒的毛驴。
阿富汗素有‘帝国坟场’之称,在过去170多年里,弱小的阿富汗能击退强大的入侵者,小小的毛驴功不可没。
第一个尝到‘帝国坟场’滋味的是大英帝国。为了同沙俄争夺这片中亚战略要地,从1839年到1919年,英国对阿富汗3次用兵,每次都损兵折将,以失败收场。武器装备精良的英军败给武器原始的阿富汗军民,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军适应不了那个山国的地形气候,对骑着毛驴活跃于崇山峻岭打游击战的对手,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第二个吃苦头的是苏联。到上上世纪70年代,苏联已基本控制了阿富汗的经济命脉和军政大权,将其当政者玩于股掌之上。但野心膨胀的苏联仍不满足,一心想占领阿富汗,打通进军暖水的通道,实现当年沙皇要俄罗斯军人‘到印度洋洗战靴’的梦想。可惜苏联人也难免重蹈英军的复辙:山地作战,机械化无用武之地。
有种夸张的形容:10辆坦克比不上一头毛驴。
一位当年入阿富汗作战的苏联老兵曾经这么说过:一个只有毛驴的阿富汗抵抗战士,比拥有3个士兵的苏军坦克更有战斗力。
第三个闯进‘帝国坟场’的是现在的美国,2001年,美国打响阿富汗战争。吸取英苏在阿富汗的遭遇,加上锋芒受挫,美国早早就对‘毛驴战’高度重视。在地形与阿富汗相仿的美国内华达山脉塞拉山区建立‘骑驴学校’,教士兵在阿富汗作战的关键技巧:如何骑驴。
在阿富汗则成立国民军战略投送中心,在那里至少有20万头毛驴接受美军魔鬼训练,能听懂双语指挥。
可是没有用,美国人终究是外来者,水土不服在所难免,远远比不上在这里生存了几千年的阿富汗人。
此时的山道上,十六只毛驴和十只骡正在前行着,往游击队基地而去。
每只毛驴载着四箱手榴弹,而每只骡载着两箱子弹,还有其他生活物资。
到了基地后,游击队员们迅速的搬运。
总共六十四箱手榴弹,全部是木柄手榴弹,每箱30枚,总共1920枚,足够游击队打一场大战了。
子弹箱子共二十二箱,每箱子弹1440发,共31680发。
至于生活物资,足够基地游击队两三个礼拜用度。
这种阿富汗毛驴个头只有1.3米,但是负重却能高达80公斤,无论是背负粮草辎重,还是扛上武器弹药,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间小径上总能如履平地。
在阿富汗山地作战中,毛驴发挥着任何机械化装备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在冬季,在阿富汗山地打战,一头毛驴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早在阿富汗战争开打的时候,当时便将所有私人的毛驴统统充公,以防资敌。
而也是依靠着这些毛驴,游击队能够顺利的进行物资运输。
至于这种骡,堪称‘战场神兽’,身高只有1.5米的骡,负重却可以达到200公斤。
美国在阿富汗战场吃了大亏,也在学习,毕竟在阿富汗,运输上驴和骡反而更好用,比机械化装备还要好用。
美国大肆在阿富汗采购驴和骡,结果买不到多少,然后到国际市场上采购,导致驴和骡价格飙升,一匹驴价格飙升到2500~3500美元,一匹骡则是飙升到3500~5000美元。
仅仅2002年,美国就从华夏进口了20万匹驴和20万匹骡。
而在2003年,美国又从华夏进口了15万匹驴和15万匹骡。
游击队员将东西搬好后,这些驴和骡便离开了基地。
这里的游击队指挥官,将手榴弹、子弹分配好,每个人配备着4枚手榴弹和100发子弹,不够的进行补充,其他的则是藏起来。
傍晚的时候,游击队员正在吃饭,基地的广播正在播报着某游击队基地消灭入侵的美国海豹突击队一个中队。
虽然实际上没有消灭这么多人,但是宣传战便是这样,尽可能地降低己方的伤亡,夸大对方的伤亡。
“胜利必将属于阿富汗!伟大的阿富汗人民,万岁!”播音员声音充满着坚定和激情。
其他人听了,也忍不住兴奋和激动起来。
毕竟这种大胜战,太激励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