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26节

  直白点说,现在香江到处都是的塑料厂、服装厂,要是海运成本低于陆运,那香江的产能扩大一倍都不愁没有市场。

  “许老先生,您慢慢看,我们时间还很长,我们慢慢聊。”林燃说。

  许爱周坐在沙发上细细翻阅起林燃精心准备的报告。

  集装箱并不是什么新概念。

  在1780年的时候英格兰国内的运河系统就开始采用标准木制煤斗箱来实现煤炭从矿井到曼彻斯特工厂的直接运输。

  这是最早的集装箱应用了。

  就在四年前,从纽瓦克到休斯顿的理想X号油轮,运输了58个33英尺的集装箱,装卸成本从5.83美元/吨骤降至0.16美元/吨。

  但这还不够,因为阿美莉卡国内的卡车运输成本是0.045美元/吨。

  一直要等到1966年的北大西洋航线,在运用了标准化接口系统、54吨级门式起重机、船舶结构突破、集装箱数据结构化和冷藏箱革命后,整体成本才能够降低到卡车运输成本以下。

  以林燃从IMO技术档案TS-1968/23、克虏伯公司1973年技术白皮书、马士基数据库1956-1975年运营数据集中找到的数据为例,编纂的报告中给许爱周描绘了一副美好的前景。

  海运成本能够打到陆运成本的三分之一。

  许爱周越看越激动,越看越激动,他把报告合上,深吸了一口气:“林教授,我也不怕你笑话,年纪大了,经受不起刺激。”

  林燃表示理解:“我完全理解,按照我的方案对香江码头进行改造,海运成本能够和陆运成本持平,如果再对目的地的港口进行改造,成本能降低到陆运成本的三分之一。

  您先接着看,看完我们再聊。”

  大约半个小时后,许爱周整理好情绪:“林教授,不得不承认您送来的是一份大礼。

  哪怕您不和许家合作,光是这份信息,足够让许家赚的盆满钵满了。”

  对许爱周这种半只脚入土的商人来说,在看到这份报告之后无脑买入港口股份等着升值加吃经营分红就好了。

  华国传统商人都这样,做什么都不如吃地租,香江商人尤甚。

  哪怕没有林燃,对方也能从海运成本陆续降低看出海运有潜力,但没有林燃,他无法确定成本到底能降低到什么程度,是否真的能取代传统陆运。

  有了林燃的报告后,这一切都有了答案。

  “为表感谢,我自作主张把我们中环永吉街23-27号地皮在建的商住大厦送一层楼给你,林教授请你一定要收下。”

  光是听中环这个名字就知道价值不菲,还是一层楼。

  林燃内心不得不佩服这帮在20世纪上半叶杀出来的华商,这话说的、这事办的,用漂亮两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

  林燃没拒绝,一层楼而已,和他告诉对方的信息比起来压根不算什么。

  “我手上有蜂窝甲板系统、锥形导柱定位装置、集装箱数据结构化这三项专利,他们都在纽约专利局完成了全球专利注册。

  目前欧洲、阿美莉卡和苏俄都在争夺集装箱标准的制定权。

  根据我在阿美莉卡得到的消息,国际标准化组织集装箱技术委员会已经在筹备中了,预计明年就会成立。

  我希望香江能够在其中取得标准的制定权,能够在未来的海运标准中占主导地位。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抢先打造两个现代化码头,利用我给出的方案构建一只现代化集装箱船队,赶在标准制定前,展示香江在集装箱标准化上已经有了一套完整方案。

  让这套方案成为国际标准。”

  也就现在信息不够流通,蜂窝甲板系统能够帮助货船提升纵向强度,突破船宽限制,帮助货船打破原有运量限制。

  霓虹的三菱已经研发的差不多了,将在明年注册专利。

  现在估计不但没办法注册专利,还得给华国交钱。

  林燃接着说:

  “我有技术、有方案,香江有码头、有船商、有需求,我们之间可以在这件事上紧密合作。

  让未来全球的海运都得服从香江的标准。

  其他技术他们可以想办法绕开,但他们绝对没有办法绕开集装箱数据结构化这项专利。

  没有任何一个数学家能够在五年内研发出比这套标准更高的数据结构化方案。”

  许爱周明显心动了,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掌握标准意味着什么。

  他是香江船王还是世界船王就看这一波了。

  “林教授有任何需要,我们许氏集团在所不辞。”

  “不不不,光靠许家也搞不定这件事,我们需要集合全香江船运行业的力量。

  我还要再去见一趟董浩云。

  我们先把这件事确定下来,先把用于展示的样板航线打造出来后,我们还需要引进两家大的国际资本。

  我可以帮忙联系摩根和洛克菲勒,有了他们的加入,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引进一家欧洲企业。

  有了多方背书,这套标准一定能成为全球标准。”

第45章 无法拒绝的鱼饵

  许爱周还在回想着林燃今天的讲话,他看完报告后一眼就信了。

  里面数据之详实,很多是他这种老牌船运大亨都掌握不到的数据。

  像阿美莉卡国际洲际卡车的运输成本,这个数据他就拿不到。

  而里面他所知道的真实数据,都和林燃报告中几乎是吻合的,有差距也最多是小数点后三位有那么一点点的差距。

  而对方展示的锥形导柱定位装置设计图,许爱周这种老牌大亨,一眼就能看出这玩意有多管用。

  过去装卸碰撞导致的货物损伤,进而引起的货物减值问题,从根源上得到了解决。

  而一旦全球都用一个标准,光是锥形导柱定位装置,就会成为每艘货船,每个码头,必备的装置,这又是多大的一个产业。

  这就是标准带来的好处。

  林燃走后,许爱周又拿起那份报告,看了眼里面三份专利的注册名称和时间,注册人全部都是伦道夫·林。

  也就是林燃的英文名。

  他怀疑过,这是犹太家族在背后推动,毕竟林燃提到了洛克菲勒和摩根。

  对方和摩根家族关系密切,许爱周也是有所耳闻的。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再怎么白手套,什么时候国际标准轮得到华人说话了?

  还是香江这种带嘤边陲之地的商人。

  许爱周尽管有着华人船王的美誉,但在全球船运界甚至都算不上人物。

  如果是洛克菲勒或者摩根,找犹太人合作,他们华人船商难道敢不遵守他们制定的国际标准吗?

  再看了眼专利注册上的专利所有人,这位老船王排除了对方是帮洛克菲勒和摩根出面的想法,毫无疑问这就是他自己想要做的事。

  这位老船王的内心感慨:“睇见啲后生果然了得,真係长江后浪推前浪!

  现在的年轻人格局可要比我大得多。我在他这个年纪甚至还在卖花生油呢。

  林教授不愧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天才。”

  他颤颤巍巍走到电话边,电话接通后中气十足地吼道:“世勋!现在立刻马上给我滚过来!”

  说完就放下电话,想到刚才见到的人杰,再想到只知道赌马和玩女仔的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许世勋爱赛马,爱到成为全香江最大马主。

  另外那边,董浩云在知道后,更是积极响应,直呼一定和许爱周配合,把这件事做好:

  “林教授,哪怕这个项目不赚钱,我也会拼尽全力干好,这是涨华人威风之大事,能够帮助我们华人在全球船运界扬名。

  我一定会和许老爷子好好配合,打造一条你所说的现代化船运线。”

  香江陆羽茶室内,林燃、许爱周带着其长子许世勋,董浩云同样带着他的儿子,进行三方会谈。

  像陈景润和张科长去的莲香楼属于针对平民的茶楼,虾饺和烧麦只要0.3港元一笼,而许爱周宴请的陆羽茶室,招牌菜是鲍鱼炖盅,一人份就要12港元。

  还得提前半个月预订。

  他们这顿饭能吃掉香江普通人半年的工资。

  “许先生、董先生,这是蜂窝甲板系统、锥形导柱定位装置、集装箱数据结构化这三项技术专利为期一年的技术授权。

  你们可以互相之间合作,也可以找其他船商合作,也能自己单干,具体如何打造现代化航线我不关心。

  我关心的是一年后,国际集装箱协会成立后,我让他们来香江参观得有东西给他们看,能够让他们一眼看出我们的方案优越性。

  而两位你们因为有成熟打造经验,自然会成为标准制定后,各大船商、港口改造工程的承包方。

  无论我是否从技术标准中分股份给你们,你们都能从中获益。

  再者二位如果做得好,自然可以争取最后的标准联盟里的席位。

  以及这套标准背后公司的股份,我其实也只是以专利入股,我话语权并没有多少。

  所以是否能真正意义上撬动全球航运市场,需要看二位未来一年的努力了。”

  林燃将两份签有他名字的专利授权书分别递给许爱周和董浩云。

  用专利和集装箱标准化当印子,用国际码头、船舶改造当诱饵。

  但凡仔细研究林燃给的专利,船运巨头是不可能能够忍住不上钩。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一顿饭宾主尽欢,许爱周的长子许世勋双手将中环永吉街23-27号地皮的契约奉上:

  “林教授,许家的一点小小心意,还请您收下。”

  林燃接过一看,确实有点惊讶,因为不是一层,而是整栋。

  23-27号物业,整整14层建筑,商住大厦,其中2-5层已经和周兴置业总部签约,以每年100万港元的价格租给对方。

  光是2-5层的租金已经超过了他每年的薪水了。

  就这样一份大礼,着实把林燃砸的不轻,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有着别人没有的能力,有着超出寻常的观察能力,但对人心的把握还是不够到位。

  许爱周和他说送一层,实际上送整栋,这效果可要比说送整栋,最后送整栋,给人的感觉要好得多。

  林燃内心思忖,又学到了,不愧是能够在战争中屹立不倒,战争后依然稳坐钓鱼台的华商。

  另外那边董浩云则是送上董氏航运集团百分之五的股份。

首节 上一节 26/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