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74节
林燃听的兴致盎然,因为对方讲的内容在他看来很简单,更像是数学家闲暇时候玩的数独游戏一样。
站在后人肩膀上,他提到的素数分布,后世都已经有大量研究成果,林燃做的无非是把他提的困惑和思路,和记忆中的后世成果进行对照。
坐他旁边的珍妮人都要晕了。
从第一句她就开始神游天外,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更别谈突然从p进范数这样的概念性质跳到局部域去。
整个研讨班一共三个分享。
第一个是保罗·科恩讲“p进分析在数论中的应用”,探讨p进数和局部域的最新进展。
然后是哈罗德·N·夏皮罗讲“解析数论中的新方法”,分享他在素数分布研究中的成果。
以及最后一个哈维·科恩亲自讲“代数几何与数论的联系”,讨论阿贝尔簇在数论中的潜在应用。
虽然珍妮听不懂数学家们在讲什么,但她能看到大家讲完都得问林燃的看法,林燃说完后在座数学家们若有所思的表情。
作为记者,她不由得感慨,林燃不愧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纽约数学界当之无愧的头号人物。
晚上的晚宴开始的时候,珍妮内心这样的感触就更深了。
晚宴在The Faculty House,在哥伦比亚大学边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教工俱乐部,过去经常用于学术活动或者是学者们的晚宴。
厅内布置的简约大方,主菜是烤火鸡配土豆泥,甜点则是南瓜派。
珍妮说:“教授,其实我可以赞助你们在曼哈顿的酒店里举办晚宴的。
不一定非得在学校食堂。”
林燃扶额:“要是在豪华酒店,大家反而会不习惯。
数学家们还得穿燕尾服吗?恐怕在座很多能有套西装就不错了。”
晚宴开始后,林燃穿梭于各桌和大家讨论他最近围绕孪生素数问题的一些思路。
这也让大家调侃,哈维·科恩就说:“伦道夫,你还是把太多精力放在白宫了。
不然以你的能力,孪生素数问题也难不了你多久。
你也不至于和我们说的是思路,应该是直接和我们说,我伦道夫已经解出了孪生素数猜想。”
林燃讪笑。
包括和珍妮时不时闲聊两句,避免对方太无聊。
好不容易找到机会,陈景润边上没人的时候,他走过去在他耳边低语:“时代广场第七大道和46街交界的左侧第一个红色电话亭里有东西给你,纸条记得烧了。”
他相信这段中文,对方一定记得非常清楚。
第113章 兜兜转转又回到电话亭
和林燃打交道惯了,知道对方会冷不丁给他来上一点小小的“惊喜”。
所以这回,林燃说完,陈景润表情没有变化,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大脑在全神贯注记下林燃说的东西。
不记不行啊,每次对方说的都至关重要。
张科长给陈景润安排工作的时候说的也是,别的可以不管,但林燃和他说的东西一定得牢牢记住。
“还习惯纽约的生活吗?”林燃问。
陈景润说:“挺好的,就是纽约的冬天和香江比起来有点太冷了。
除了天气外,其他我都适应的挺快的。”
怎么说呢,陈景润的想法转变,是随着林燃身份地位提高而逐渐转变。
最开始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被派到离家万里的纽约做带特*性质的工作,会有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是抵触心理。
但随着林燃进入白宫,在报纸上成为白宫实权人物后,他的这种抵触情绪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对于自己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高。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纽约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数学,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在纽约作为和林燃的纽带,林燃地位越高,对方能给华国提供的帮助也就越大,自己的工作也就越有意义。
1961年,类似朴素心理的华国人还是大多数,陈景润因为做数学的缘故,在这方面要更加单纯。
给我布置什么任务,我就完成什么任务。
前面提到的抵触心理,也是潜意识层面的,体现在想家、想亲人上面。
和陈景润简单聊完后回到珍妮边上,珍妮问道:“教授,那位华人是?”
林燃解释道:“是我之前去香江讲课的时候最有天赋的学生。
我相信他在数论上能有不亚于我的成就。”
晚宴结束后,林燃开着甲壳虫送珍妮回家,在对方下车前,他从口袋里掏出个苹果递给珍妮:
“给。”
珍妮接过苹果,有点不解。
林燃说:“在华人习俗里,平安夜要吃苹果,因为在中文里苹果和平安的读音相仿,吃苹果象征着新的一年平安。
多谢你今天陪我,早就和你讲过了,数学家的聚会很无聊啦。”
珍妮突然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教授,感谢你带我这样的数学笨蛋进入数学殿堂,圣诞假期结束后白宫见。”
珍妮离开后,林燃摸了摸脸上残留的余温,长叹一口气。
不过他的惆怅没有持续多久,思绪就已经飘到了时代广场。
没错,林燃把自己在2020年重新编写过的《高堡奇人》放在自己在1960时空的第一个门那里。
也就是最开始时代广场的电话亭地板底下。
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
而且就算被人找到,一本科幻小说而已。
负责去拿的不是陈景润,而是黄运基。
陈景润把消息传递给对应的人之后他就不用再管了。
黄运基作为《美洲华侨日报》的社长,也没人盯着。
对方能够熬过麦卡锡那些年,没被调查,足以说明没人盯着了。
1961年12月25日的时代广场,寒风吹过,街道上挤满了为圣诞节购物的行人,霓虹灯闪烁,剧院门口排着长队。
黄运基预定了今天晚上的最新话剧,在话剧开始前,先到第七大道和46街交界处林燃说的电话亭里打了个电话。
在打电话的过程中,用脚轻轻打了几个节拍,确定下面确实是空心的。
站在贴着纽约电话公司标志的红色电话亭里,黄运基满脑子都是要怎么完成任务。
他还有一个念头就是,林燃是怎么把这玩意塞到这下面的。
他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来说,对方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才对。
黄运基虽然不了解某ia围绕林燃这种重点人物的工作机制,但他作为同行的浅薄认识就是,不可能让重点人物跑到时代广场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藏匿物品啊。
红色电话亭就更显眼了。
而且撬开地板,掏空一个洞,再把东西放进去,地板还原,这整个过程*IA就算是猪也能发现吧?
黄运基联想到上半年的猪湾事件,内心吐槽了一句,说不定他们真的是猪。
抱着这样的想法,黄运基一直到12月28日这一天,凌晨四点从舞厅里走了出来,才找到合适时机在红色电话亭里找到一本厚厚的手稿,和上面的纸条。
他在来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看到纸条的瞬间还是吓了一大跳:
“给你们的东西是阿美莉卡外星人研究基地最先进的产物,里面有U-2高空侦察机的具体技术资料。”
短短一句话,把黄运基吓的连忙把整个纸条往嘴里塞,生怕塞慢一点点,周围冲出来一堆*IA把他给突突了。
U-2高空侦察机已经够惊人,前者的消息要是放出去,如果知道信源来自白宫负责航天事务的高级官僚伦道夫·林,起码能在全球热门新闻挂上整整一个月。
作为明面上的《美洲华侨日报》主编,也就是所谓媒体从业人士,黄运基一直以为外星人的存在是假的。
或者说,阿美莉卡发现外星人的传闻是假的。
“原来罗斯威尔事件是真的吗?”
从1947年的罗斯威尔事件开始,就一直有UFO传闻。
1947年7月,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附近的一个牧场发现了不明物体残骸,阿美莉卡最初宣布回收了一架“飞行圆盘”。
这一声明迅速登上国际头条,但不到一天,阿美莉卡方面就改口称这只是一个坠毁的气象气球。
这一事件引发了持久的传闻,外界认为阿美莉卡政府掩盖了外星飞船和外星人尸体的发现。
罗斯威尔事件也成为了UFO传闻的起点。
包括这段时间的太空竞赛,更进一步加剧了民间的太空传闻。
从阿美莉卡到欧洲到苏俄,有非常多的UFO爱好者认为因为发现了外星人,捡到了外星残骸,阿美莉卡和苏俄的太空技术才获得的突飞猛进。
黄运基因为平时负责收集和林燃有关的新闻,他甚至在一些地方发行的阴谋论小报上看到过,猜测林燃是外星人的传闻。
说林燃是阿美莉卡政府和外星人合作,花高价请来的外星人外援。
对方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像黄种人,实际上压根和人类长的不一样。
黄运基过去对此态度是一概不信。
但现在,这是林燃传来的第一手消息。
他虽然不知道对方给了什么东西,但既然这么说了,居然真的有外星人。
黄运基突然内心一阵感慨,感慨于还好白宫内部有林燃在。
不然这消息华国无论如何都知道不了。
因为情况重大,几乎当天晚上所有有权知道此事的人都聚集在一起,集中讨论这件事
“有一本书和一个纸条,纸条内容已经通过jiami电报传回来了,我们的同志在jiemi后,只有短短一句话。”
他说完后,整个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只有铸铁材质的暖气片由于热胀冷缩在温度变化下轻微变形,与管道摩擦,发出“咔哒”的声响。
另外就是众人沉重的呼吸声。
在凌晨,这样的消息显得格外惊悚。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