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80节

  也就是说射程需要乘十。

  这就是钱院长分配到的任务。

  他在会议上也下了军令状,五年时间要是没能做到,愿意接受任何处罚。

  原本华国第一款洲际导弹要等到DF-5,1965年开始,1980年首次全程试射成功。

  也就是说钱院长要把原本的15年缩短到5年。

  当下华国的技术瓶颈包括了推进技术,也就是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技术尚不成熟,推力有限,难以支持远程导弹。

  制导系统落后,无论是惯性导航还是陀螺仪技术都落后,精度不足以实现洲际打击。

  在高强度耐热材料和精密加工能力存在较大缺陷,无法应对洲际导弹的再入大气层需求。

  计算能力上依赖机械计算器和早期电子计算机,严重限制了复杂设计的模拟和优化。

  其中树莓派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像流体力学仿真可能将空气动力学和推进系统的设计时间大幅。

  每次试射后的数据分析和改进原本需数月,树莓派可提速至一周时间。

  但树莓派不是万能的,高强度耐热材料和精密加工能力的课得补,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得提速,制导系统需要优化。

  总之五年很短,但考虑到当前形势,华国不得不这么做。

  在开过无数战略研讨会之后,燕京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林燃说的是阿美莉卡发现了外星技术,然后把树莓派提供给了我们。

  谁能保证他们只发现了树莓派?没发现别的?

  万一有什么天顶星武器怎么办?

  苏俄就在华国边上,他们有万一有什么顶级武器,或者是其他的黑科技怎么办?

  如果阿美莉卡发现的是另一个世界又怎么办?

  他们有两个世界的资源可以发育,万一《高堡奇人》中的内容是真的,也是林燃想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怎么办?

  华国可不知道菲利普·迪克是谁,他别说在当下,哪怕在二十年后的华国也是名不见经传的科幻作家。

  现在之所以阿美莉卡还没对外扩张,是因为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开启战争,在和另一个世界的德意志、霓虹打仗,等他们在那个世界打赢之后,完成了整合,到时候再在这个世界开始攻城拔寨怎么办?

  总之,林燃传递回来的消息,大家解读之后,只有一个想法,我们要是没点绝招,那就要成砧板上的肉。

  就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所以钱院长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就是能够直接打到阿美莉卡本土的导弹。

  华国研发导弹的目标当然不仅仅是阿美莉卡,还包括了“好大哥”。

  优先级第二的才是复刻“树莓派”,全力发展半导体技术。

  为此,整个这一片都划给了他们,未来还将不断扩张。

  除此之外,华国还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收集阿美莉卡、欧洲和苏俄所有学术期刊。

  为的就是哪怕上面的资料能够给他们起到一点点帮助也是好的。

  如果说去年只是留了个口子,让学术期刊能有进来的可能,那现在这个口子就变成了一个管道。

  华国方面把获得学术期刊当成是他们外事部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分配给了东欧的同志们。

  林燃也没想到,这回居然能起到如此好的效果。

  归根结底还是得有生死存亡的危机才行。

  华国的科学家们先是由钱院长给他们每一位都提供了一份仿真软件操作手册,然后给他们大概讲了一下。

  剩下的一整天时间都预留给了他们,让他们能够充分的对树莓派进行验证。

  夏培肃指向电传打字机的屏幕:“各位,这就是树莓派运行仿真软件的结果。

  我输入了一个简单的晶体管放大电路模型,几秒钟就生成了输出波形。这比我们用手工计算和实验验证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里之所以会有软件这个名词,是通过林燃书里 software直译过来的。

  谢希德惊讶地推了推眼镜:“果然和钱院长说的一样,只用了几秒钟。

  我们之前的103机要跑一个最简单的计算都得几个小时,这台小盒子竟然有这样的速度。它的计算能力到底有多强?”

  夏培肃:“这个我想我们得设计一个缜密的对照实验。”

  黄昆没有说话,一直在皱眉沉思,时不时埋头在纸上算些什么。

  一直到夏培肃说完后他才说话:“它的浮点计算也许有数亿次?和我的想象差不多。

  我昨天回去一夜没睡,粗略计算了一下它的理论计算极限。然后今天再次进行了验证,我认为它的计算能力在200万次,最高可能到4亿次。

  我们最早来的时候,我让钱院长先运行了一个已知计算量的任务,做了一个100×100矩阵的乘法运算。

  任务耗时2秒不到,我为了简化计算,就当成是两秒。

  矩阵乘法的运算量约为行列数的三次方次浮点运算,因此100×100矩阵需要约一百万次浮点运算。

  也就是说它运算量一百万要花的时间是2秒,期间树莓派的运行非常平稳,我粗略估计了一下它的节拍。

  我猜想它的时钟频率在1MHz到10MHz之间,实际上可能远远不止这么多,我已经高估了,但我还是很难想象它的极限。

  考虑到它能处理复杂的仿真计算,它有可能有多个计算单元,也许这上面黑色的方块全部都是计算单元。

  这里一共是4个黑色方块,那么它的最小值是200万次每秒,最大值是4亿次每秒。

  当然我算的很保守,是基于我们现在已知的信息,也许它能够到更大,比如40亿次?”

  夏培肃点头:“40亿次我有点怀疑,得再跑些复杂任务看看。”

  黄昆的模型是基于1962年的技术认知,包括了频率、指令效率,但没有涉及现代概念流水线和缓存。

  由于缺乏树莓派的内部细节(如1.5 GHz四核处理器),他的估算偏保守。

  但他随口一说的40亿次已经和真实值差不多了。

  “我觉得我们的重点需要放在如何用好它,而不是去解析它。

  我们得先造一个差不多的东西出来。”

  谢希德说:“这当然非常有用。我们现在研究半导体材料特性,经常要靠近似公式和手工推导。

  有了树莓派能直接给出数值解,效率会高得多。”

  王守武则兴奋地敲了敲桌子:“夏教授,刚才的仿真分析让我很感兴趣。我们设计晶体管时,总是要反复实验调整参数。现在有了这软件之后可以直接做优化设计。”

  等到钱院长回来听完大家的汇报后苦笑道:“也就这段时间你们能够无限用了。

  哪怕是这段时间你们都得悠着点,使用频率不能太高。

  要是它坏了,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

  要是坏了,钱院长想死的心都有,自己五年研发不了洲际导弹事小,树莓派没了事大。

  “后续大家要使用需要提前申请。

  因为不仅你们要用,其他专家也要用,它在流体力学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只是其他专家用是递条子,把他们要算的东西拿来,由专门的操作员完成计算后把结果返回给他们。

  而你们能直接来操作。”

  在场科学家们对视之后,由谢希德作为代表回复钱院长:

  “院长,请一定给我们更多的使用时间。

  它在很多领域都能发挥极大作用,像模拟PN结和晶体管的伏安特性,计算载流子浓度、扩散长度等参数。靠树莓派能极大加速这一过程。

  黄昆他们可以用它来计算半导体材料的能带图,通过有效质量近似来验证理论模型,为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林兰英他们能用树莓派模拟单晶硅或锗的生长过程,优化温度梯度和提纯参数,减少实验试错成本。

  包括计算晶体中的杂质分布和缺陷密度,提升材料质量。

  设计并仿真简单的晶体管放大电路,计算增益、带宽等参数。

  模拟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等等,它都可以提供不小的帮助。

  另外我们讨论了一下,有树莓派在,我觉得我们可以靠它研发一款世界领先的晶体管收音机。”

  之前华国生产的收音机,像什么“熊猫”牌、“红灯”牌用的都是电子管

  但不代表他们没研发晶体管收音机。

  第一款华国国产的晶体管收音机“红星”就是在63年由红星推出。

  显然,红星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专家集中智慧在树莓派的帮助下造出来的晶体管收音机效果好呢。

  “因为我们要推进晶体管小型化,我们一起商量了一下,一方面可以基于晶体管小型化的技术做储备,造一款足够小的收音机。

  另外树莓派的仿真软件可以模拟晶体管收音机的核心电路,包括高频振荡器、中频放大器和检波电路。我们能够快速输入晶体管参数,测试不同设计的效果。

  设计一个简单的超外差接收电路,树莓派在几分钟内就能给出波形分析。

  包括对现有国产晶体管的优化、对于晶体管的物理特性的模拟,都能在小型晶体管收音机上进行验证。

  要是造的好,我们未必不能在晶体管收音机上打败德州仪器。”

第119章 华国的第一款拳头产品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造出世界一流的晶体管收音机,通过经互会应该不愁买家。”钱院长在听说了他们的想法后心想。

  和其他只做科研工作的科学家不同,钱院长的身份地位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能够接触到非常多其他方面的信息。

  内部刊物上有不少信息都显示着当下华国经济情况的紧张。

  这种紧张不仅仅是物资层面的不充裕,在外汇层面更是如此。

  哪怕去年靠导弹技术很是从苏俄那换了一笔美元外汇,但和当前面临的情况来说依然捉襟见肘。

  首先是和苏俄的贸易往来,对方占华国外贸总额,从59年的48%降低到今年的不足10%。

  和东欧国家的贸易往来,也会从50年代的20%到30%降低一半左右。

  这主要还是因为华国缺乏硬通货,没有一款拳头产品,对他们来说是必须的。

  钱院长敏锐捕捉到了晶体管收音机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打破当下华国面临的窘境。

  “两个月时间能够造出一台样机吗?”钱院长问道。

首节 上一节 80/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