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第1254节
不过,古妖并没有大举进攻的迹象,似乎在稳扎稳打,等待更合适的机会。
吃过饭,方运让人请计知白来县衙,然后带着敖煌向前衙走去,先简单巡视一下衙门,准备等计知白来了再去迎接,毕竟计知白是吏部的六品主事。
没走几步,敖煌神神秘秘低声道:“出大事了,古妖重现!”
“嗯,我遇见了。”
“什么?快告诉我怎么回事。”敖煌急忙问。
因为东海龙宫待遇等同世家,方运也不隐瞒,就把凌晨在天树里的事情说了一遍。
“牛……不,是龙,真龙!连古妖帝部你都敢伪装。不过,你是怎么得到负岳一族传承的?你要是没得到传承,骗不过古妖巨人。”
“这不是伪装,我这是代替负岳一族与人族联手,乃是两全其美之策。哪怕背后的那些古妖众圣怀疑,也很愿意与人族暂时结盟。”
“你说的很对,不过你还是没告诉我你是怎么得到古妖传承的,别说人族,连我们龙族都没办法得到。”
“古妖灭了龙族,你不应该对古妖很痛恨吗?”方运问。
敖煌一愣,一本正经点点头,道:“你不说,本龙还真忘了这件事。不过你用词不准确,是古妖暂时打败我们龙族,而且是趁着祖龙率领一众龙圣先祖离开后才胜利。现在古妖的实力,与我龙族差不多,不足为惧。”
就在这时,方运的官印轻动。
方运打开紧急传书一看,原来东圣阁清晨已经派遣严大学士和两位大儒到了京城,在文相姜河川的陪同下,马上就要到宁安城,要详细询问有关古妖和结盟的事,毕竟事关重大。
只不过此事关系重大,不便张扬,他们会秘密前来。
接待三位大儒只能用县衙正堂,但又要保密,方运让敖煌回后宅休息,只留方应物和自己的妖蛮私兵把守通往正堂的门口,禁止任何人进入,然后从里面反锁所有的大门。
最后,方运独自一人坐在封闭的县衙正堂中,夜明珠散发着亮光,将正堂照得犹如白昼。
不多时,一片清光自正堂屋顶洒下,随后就见三位紫袍大儒与一位青衣大学士从光芒中出现,飘落在地。
方运作揖道:“见过四位先生。”
四人也还礼。
“见过方虚圣。兹事体大,与古妖的联系还要仰仗您,还请您如实回答。”严大学士肃容道。
方运点点头,明白三位大儒主要是担任监军和护卫,避免过程出现问题,具体经手人还是东圣阁的严大学士。
“您是否已经得到古妖传承?”
“是。”方运知道此事瞒不了。(未完待续。)
第950章 颤抖的计知白
“是否有可重复性?”
“不可。”方运心道奇书天地就一个,别人不可能得到传承。
“可否说一下来历?”
方运略一迟疑,道:“我在彗星长廊遇到负岳,机缘巧合下,得到负岳一族的古妖传承。”
虽然事关重大,但方运毕竟是虚圣,只要把话说明白即可,没人敢也不可能从方运身上抢夺什么。
“所以您准备利用古妖传承写一部?”严大学士问。
“嗯,已经在写,只不过极耗才气,只写完第一卷。”方运道。
“您有没有办法与古妖一族联系上?”
“恐怕只能在天树偶尔碰到。我们能不能去枯骨界城?”方运问。
“恐怕不行,那里和两界山相似,是另外一界与妖界的交界处,但那里在妖界的另一端,离两界山太远。不成大儒,我们不敢派遣您入妖界。”严大学士道。
严大学士问了许多问题,然后坐下来,代表圣院与方运商谈。
由于方运现在是人族唯一真正精通古妖语之人,而且还属于地位极高的负岳一族,意义非常重大。
古妖的种族极为复杂,有的生命连血液都没有,只能通过神念力量传承,所以他们只认传承不认血脉。
这意味着,在古妖一族中,方运就是真真正正的负岳族人。
这一次来。严大学士主要是想知道人族迫切需要的一些古妖知识和历史,从而在针对妖蛮的时候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方运与严大学士正商讨着,外面传来说话声。一开始还小,但最后越来越大,引起了堂内众人的注意。
方运不得不一心二用,隔着门聆听,这才想起来,自己上午准备审案,让计知白前来。结果在计知白到来前,圣院来人提前抵达。
“方县令好大的架子啊!一大早叫我们主事来这里。然后关闭正堂大门,这是在让我们吃闭门羹吗?还想让蛮族私兵杀我们吗?”
正堂门外,方应物伸出手臂拦住要动手的两头马蛮侯,稍稍低头。道:“计大人,我家大人的确请您前来,但事发突然,封闭正堂,必定有无奈之处。还请您到偏厅坐下,等大人事了,必然会给您一个答复。”
计知白眉毛一挑,面带和煦的笑容,点点头。道:“方举人说的是。”说完他拿出纸扇轻轻扇动,如翩翩公子,但脚下一步也不动。
他身边的举人官员立刻会意。大声道:“岂有此理!计大人不在乎,但本官不能不在乎!计主事乃是吏部官员,吏部乃是六部之首,事关朝廷的颜面!如果区区七品县令就能把六品主事呼来喝去,这就是乱了尊卑,乱了秩序。违礼!”
方应物气得火冒三丈,但仍然强压怒气。道:“请这位兄台息怒。并非是我家大人呼来喝去,是的确有急事无法相见。”
“急事?别是你家大人知道宁安县百姓送了我家大人匾额和万民伞,慌了吧!”那举人说完,计知白身后的随从立刻上前。
一人捧着一张匾额,上书“爱民如子”。
其后还有四个人各撑着一把大伞,伞上挂着绸布条,布条上写着宁安县当地人的人名。
看到整整四把万民伞,方应物面色一沉。去年计知白治理算不得多出色,也的确做了几件好事,主要是左相一党的官员宣传得力,哪怕他做了一分,也夸成十分,但他的错误却从来没有读书人敢宣扬,这就导致许多百姓以为计知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