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第87节
韩立心中自然是不希望有境元观之人从旁护法,但也知道这是无法拒绝之事,脸上笑意不减,说道:“那就多谢阖山道友了。”
“夜幕将至,就不耽搁韩道友修炼了。若有其他需要,尽管向那几人开口。”金袍男子抬头望了一眼天色,如此说道。
说罢,其向韩立略一拱手,便转身化作飞虹离去,转瞬间消失无踪。
韩立目送对方离去后,目光四下一扫后,转身来到聚星台的阶梯前,并未急着登阶而上。
高台四周的几人,则已经飞快掐起法诀,口中也传来阵阵吟诵之声。
随着四人身下一圈圈隐秘符文亮起,一道遮蔽了整个聚星台的金色光幕凭空浮现了出来。
与此同时,一个一人高的狭窄入口,也出现在了韩立身前。
他眼中蓝芒一闪而逝,发觉眼前的光幕虽然灵力波动不弱,但也只是防护一类法阵后,大步一跨,走了进去。
韩立方一进入,那道光幕入口随即闭合,继而融入空气中,消失不见。
踏上台阶,一股奇异的灵力波动,立即从四面八方传递过来。
韩立心中微异,目光四下望去。
只见脚下石阶与周围地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细小的坑洼,若不仔细去看,根本不会注意到。
他以灵目凝视片刻,就发现那些坑洼底部有微弱银光闪动,竟是常年累月沐浴在星辰之力中所留下的痕迹。
在聚星台的地面之上,则还镌刻有许多圆圈和线条链接起来的图案,有的三五个一连极其简单,有的则十数个一连,造型复杂,还有的则连接构成一个“井”字
韩立一路向上走去,看过一幅幅刻图,逐渐明白过来,这些图案全都是与天上群星相应对的星图。t21902181t21902181
第六十章 通缉
韩立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一直走到聚星台顶部,才在靠近高台正中的地面上,找到了一副北斗七星的星图。
他略一打量后,便盘膝坐下,仰首望天,发现天幕已经转为深蓝色,几点稀疏的星光,也已隐隐浮现在了天幕中。
他缓缓闭上双目,静静吐纳起来。
约莫一个时辰后。
韩立眼睑微微一动,双目重新张开,嘴唇轻启,吐出两个字:
“开始”
高台周围的四名褐袍老者闻声,各自翻手取出一块巴掌大小的乳白色浣星石,往身前地面上的一处凹槽上,按了下去。
“咔”的一声轻响。
四块圆石同时碎裂,一道道白色光芒从凹槽之中亮起,沿着地面上的符文刻痕蜿蜒曲折的流淌而出,很快就冲入到了聚星台中。
整个九层高台顿时光芒大亮,变得晶莹剔透,其上镌刻的一幅幅星图更是爆发出璀璨银光,远远望去就仿佛一片微缩星空,绚丽至极。
而此刻,满天星斗也像是与此处光景相互应和,变得愈加明亮起来,无数银色光屑从夜幕中洒落下来,如同淡银色的薄雾,将聚星台笼罩了进去。
韩立身处其间,犹如盘坐于漫天星辰之中,只觉得一股磅礴而温和的星辰之力萦绕四周。
他心神稍敛,手上法诀一掐,口中低声吟诵,默然运转起小北斗星元功来。
只听“轰”的一身闷响。
六道水缸粗细的白色光柱从夜空中骤然垂落,投射在韩立四周,其中星辰之力丰沛无比,传出阵阵澎湃波动。
密密麻麻的晶莹光丝从光柱之中游离而出,骤然绷直,如同无数根钢针一般,直刺韩立周身。
与此同时,原本笼罩着整个聚星台的淡银色薄雾,也像是突然受到什么刺激一般,急速流动起来。
无数银色光屑在一股大力的扭转下,顿时在聚星台上方,汇集成了一道高达十丈的银光漩涡。
韩立心中一动,方才还十分温和的星辰之力,此刻竟突然变得无比狂暴。
六道光柱被漩涡笼罩进去之后,顿时光芒暴涨,体积扩大数圈,涌入其中的星辰之力,更是增长了数倍不止。
与此相对的是,韩立此刻所承受的痛苦,也绝非最初时可比。
他体外衣衫瞬间被鲜血浸透,海量涌入的星辰晶丝不断刺破其皮肤,渗出的血液在银光旋涡之力牵引下,腾起了一片朦胧血雾,包裹住了整个身躯。
聚星台周围的四名褐袍老者,此刻皆是心神巨震,他们驻守此处的漫长岁月里,何曾见过如此狂暴的星辰之力,又何曾见过如此粗暴的灌体之法
此刻哪怕是合体期修士进入聚星台上,恐怕也只有疲于保命的份儿。
然而就在此时,已经浑身浴血的韩立,腰间忽然亮起一团光芒,六面巴掌大小的黑色圆镜从中疾飞而出,分别飞往周围的六道光柱之中。
圆镜周遭黑气缭绕,式样古朴,镜面隐有符文飘动,正是他用从天鬼宗得来的那些阴辰石,所炼制出的星月宝镜。
六面宝镜刚一落定,镜面黑光流转下,一个个蚂蚁大小的诡异符文狂涌而出,汇聚成一道粗大无比的璀璨光柱,直直射向夜空。
“居然还要增加星辰之力,还真有些不可思议”那名合体期的褐袍老者大感惊愕,喃喃自语道。
其话音未落,夜幕中北斗七星的六颗星辰光芒骤然暴涨,一片璀璨银光突然浮现在虚空中,就如同银河倒垂一般,汹涌地流入了那道银色漩涡内。
半年之后,敬天峰后山一间石室内。
一身金袍的阖山道人闭目盘膝坐在三层高台上,手掐法诀,口中低吟。
突然间,其手中法决一停,整个人连忙站了起来。
一阵怪风凭空在室内浮现而出,所过之处,高台上的数十盏黄色明灯纷纷亮起一簇簇火苗,一缕缕白烟袅袅升起,在半空中汇集成了一片白色光雾。
光雾表面一阵模糊下,浮现出一个头戴莲花紫冠,须发灰白的老者身影,身形不高,体态消瘦,穿着一件绣金赭黄道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