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天官大帝 第51节
陈平安躬身一拜,随后大步踏入其中。
入了火云洞之中,却见有一股大道异香遍传而来,大殿古朴盎然,那白云远岫之中,有三人端坐在蒲团之上。
陈平安伏跪在地,顶礼膜拜。
“小仙陈平安,拜见三皇圣人。”
三皇乃是人族始祖,陈平安作为人族,纵然身份再高,也承蒙三皇恩德,岂能不拜。
再者陈平安如今只是一个东岳仁圣大帝,也不能与三皇相提并论。
“大帝起来吧。”
一道浮光将陈平安托了起来。
那为首之人身穿一身清净八卦玄衣,看了陈平安一眼,“吾道火云宫之外隐约有紫烟升腾,原来是天庭仁圣大帝到来。”
此人正是天皇伏羲,昔日曾是女娲娘娘的大哥。
【內 篰 群 (qi liu san si ba ling yi wu qi )】
伏羲随手点落一方蒲团,示意陈平安落座。
待陈平安落座,居中之人道:“遥遥说来,吾还欠仁圣大帝一个人情,若不是仁圣大帝,吾那女儿精卫,恐怕还被那一道执念所困。能从六道轮回之中寻回精卫之魂魄,大帝还真是好手段。”
这居中之人便是地皇神农氏,女娃也是神农的女儿。
“哈哈哈!”
轩辕黄帝朗声一笑,道:“要这么一说,天女能起获新生,吾是不是也得感谢仁圣大帝一番。”
陈平安道:“小仙身受赤帝大恩,怎敢图三位圣人报答,小仙只求所行之道问心无愧即可。”
黄帝道:“前些时日天女也曾来火云洞之中拜会吾等,提起于你,说你乃是阳神化世,有平阴阳,定五行之功,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今日吾等一观,大帝元神通明,心海透亮,由简入简,确实极为不易。”
陈平安得黄帝称赞,心中颇为震动,此刻道:“圣人谬赞,小仙不过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在天地间持修自身,谋划一二修为。”
伏羲点头道:“世人皆有私心,若无私心,就是那真正的大道规则,可大道规则冰冷无比,岂有人心冷暖可贵。大帝此来火云宫,想必是有事前来,不妨直言。”
陈平安也颇为意外,没想到三皇竟这么和蔼,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同是人族。
如今人族在三界之中地位不高,纵有一些人族有所成就,也多在圣人门下。
还有一部分,也有可能是赤帝的影响。
陈平安道:“如今天地间大劫已起,九州动荡,各路鬼、妖出世,人间纷乱。”
“小仙身为泰山执神,得了盘古大神一线造化,欲在人间立下天地纲常,以风火雷电之数,完善人间天择。”
“曾入火龙岛与罗宣上仙论道,得其启示,欲练就这等天择之宝,需取燧祖一缕人族之火,在加上一道九天息壤,以化其中根本。”
“小仙今日入火云宫,就是为了此事。”
伏羲点了点头,道:
“原来如此,这罗宣所言却有其理。”
“这人族薪火,除了女娲娘娘之外,也只有吾火云宫之中尚有余烬,至于九天息壤,却也不难。”
“大帝能有此心,乃是人族之福,也是天地之福,此乃真正的天地功德大道。”
“昔日大帝从三山关以阳神之身化为一方守村之人,岂知这九州昊土,也如天地之中一村。所行之道,不外乎阴阳二遁,五行本源。”
“大帝若是想要完善其中规则,风火雷电只是其行,想完善其道,取其上乘,则为先天地水风火。取其下乘,则为后天五行,大帝或许也能借此,圆满自身胸中五气,以证大罗之境。”
陈平安心头大定,原本想来谋划这些东西,需要一番曲折,没想到羲皇一言就定了这乾坤之局。
天下如一村,守界如守村,伏羲这是在提醒陈平安,谨记自己的本心本念,日后自然道途畅通。
陈平安朝着伏羲躬身一拜,道:“多谢圣人启慧,小仙还有一事不明,若是小仙所行之道与封神因果相悖,岂不是倒行逆施,倒反天罡。”
伏羲微微点头,道:“封神因果半数是为了圆满天庭,半数是为了消弭天地杀机。你所行之道若贴合其中根本,谁道你不是封神因果圆满其中一环。”
陈平安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伏羲之智慧乃是人族第一,真正的心中有日月,胸中有乾坤。
陈平安只是略微思量,心中就有了几分概念。
只要自己的行为,贴合天地大道发展的规律,与消弭天地杀机,完善天庭因果有关,那么所行之道,便是符合量劫发展的正因。
得了伏羲这一句话,让陈平安心头大石落地。
黄帝此刻道:“你既为天庭大帝,有一些话吾也不知道与你讲合不合适。帝辛之后,人间再无人皇,人族之皇称之为上天之子,此言你不用听在心中。”
黄帝手中三本古老的书籍显化,其中蕴含着强大的功德神光。
“你既要缔结地仙界天择之宝,此物乃是吾与天皇、地农所编撰易书,能助你一臂之力。”
这三本书,正是伏羲、神农、黄帝三人编撰的易书。
伏羲编撰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以河图洛书演先天八卦。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神农以八卦表地理方位,编撰连山易。
天文归藏于地理,地理归藏于八卦,黄帝演四象之奇,编撰归藏易。
这三本易书囊括天机,纵横四海,玄机莫测,而且这三本沾染了三皇成圣的功德,有功德在其中
陈平安恭敬的将这三本易书捧在手中,这三本易书贯穿了人族三皇功德,意义深重。
有了这三本易书,基本上可以补全勾玉之中的先天规则秩序痕迹,让其拥有无上底蕴。
也在此刻,伏羲从蒲团上站起身来,朝着火云宫深处躬身一拜。
片刻之后,火云宫之中传来一道淡淡的火光,这一道火焰温润如烛,看上去温暖无比。
“多谢燧祖!”
伏羲将这一道火光纳入掌中,随后化为一道符印。
只见伏羲袖袍之中一道玄光落下,一方灵琴显化。
“此宝乃是吾为妖皇伏羲之时伴生至宝伏羲琴,只不过在巫妖大战之中,此宝已跌落先天灵性,成为后天之宝。”
“伏羲琴之中有阴阳大道,你完善天地规则,必不可少这两道法则,也可替吾寻找一人,传承下此物。”
伏羲将伏羲琴与燧火传到了陈平安手中。
神农手中一道土黄色的符令落下,正是那九天息壤。
陈平安将伏羲琴与燧火、息壤以及三本易书落入袖袍之中。
“多谢三皇信任!”
陈平安坚定的说道。
神农淡然一笑,道:“大帝言重了,吾等三人不能离开火云宫,这人间公义还需要你们这些后辈前去维护。大帝日理万机,吾等就不多留了。”
“晚辈告退!”
陈平安躬身一拜,随后退出了火云宫之中。
离开了火云宫,陈平安心头感慨良多,火云洞三圣镇压人族气运,事事都在为人族着想。
所行之道皆是天地大德,传下三本易书,让陈平安倍感责任深重。
陈平安心中也有一念,尽自己所能,将人族大道发扬光大,若有可能当这人族的守村人,游历三教之外,也有何不可。
这一次来火云宫之中,已经凑齐了所有条件,甚至还超出了陈平安所想。
陈平安心念一动,一道法力寄托真空,化为一条紫龙朝着火龙岛之中遁去,既然条件已经足够,也是时候邀请罗宣,前来帮忙炼制这泽天神器。
传音完毕之后,陈平安化为一道玄光,朝着泰山遁去。
经过了这一次的游历,陈平安基本上确定了自己日后持修的方向。
三日之后,陈平安回到了九层云宫之上。
一阵阵空灵优雅的清音传出,杨婵正在以天仙决弹奏,这声音曼妙,轻灵无比。
她手中之琴,正是那太玄封羲。
陈平安淡然落在香案前方,等杨婵一曲演奏完成。
“不错!”
陈平安道:“婵儿,你琴艺倒是进步了不少。”
杨婵点了点头,道:“婵儿得了娘亲指点,的确有一些心得。”
陈平安道:“婵儿,想不想将这琴道修炼至天地巅峰。”
杨婵有一些好奇的问道:“何为天地巅峰?难道琴道也能化为自身修行不成?”
陈平安微微点头,随后道:“琴之道,即天下道,道在指间,琴即天下。”
“宫商角征羽,君臣民事物,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26则陂。”
“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
“琴也,能载天下,天下再乱,尽在弹指,拨乱反正。”
陈平安看着面前的杨婵,她便是伏羲琴最好的传人,心性简单,也是参悟那阴阳大道最合适的人选。
杨婵听完之后,内心之中似有无数触动,道:“天下再乱,手中之琴当真可以拨乱反正?”
陈平安朗声一笑,道:“想要持修到这个境界,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必有无数曲折。”
杨婵坚定的说道:“婵儿之前以为,弹琴只是供人取乐、消遣时间的工具,却从来没有想过将弹琴作为自身持修的大道。可听大帝这么说,婵儿定然要将此道发扬光大。”
“好!”
陈平安在袖袍之中一点玄光,将那伏羲琴落了出来。
“此琴乃是上古至宝伏羲琴,出自于人族天皇伏羲之手,你若能参悟其中阴阳大道,就说明你与此宝有缘。”
陈平安将伏羲琴落在了杨婵身前,伏羲琴一出,太玄封羲显得暗淡无光,伏羲琴乃天下神琴之宗。
杨婵心念一动,一指朝着伏羲琴落了下去,随后一下就把手缩了回来。
琴弦划破了她的指尖,一点心血与伏羲琴融合在了一起。
“哈哈哈!!”
陈平安朗声一笑,此物果然与杨婵有缘,这灵琴自动择主。
“婵儿,朝着伏羲琴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从今日起,你之师尊,便是那人族圣人羲皇!”
上一篇:万古长生,葬尽诸天仙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