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娘子,护驾!

娘子,护驾! 第430节

  太医们纷纷站定,对李诺躬身行礼。

  片刻后,李诺坐在主位之上,问道:“左相欲要推行医改,大家都知道了吧?”

  太医令拱手道:“回李大人,中书省已经知会过了,医改之事,让我们全力配合李大人。”

  赵国的医改,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已经为大夏起了一个好头。

  这种事情,仅凭李诺一个人是不行的。

  必须得到更多医家的支持。

  正是因为赵国医家的大力支持,又出钱又出力,医改在赵国才能进行的那么顺利。

  李诺从桌上拿起那本《医疗手册》,这本书,他在赵国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他临走前,工部正在大量刊印,要求赵国的医家人手一册。

  李诺看着众人,说道:“这本手册,虽然已经刊印了,但还有很多地方不太完美,我打算再修改修改,诸位都是经验丰富的医家,不知道愿不愿意帮帮本官……”

  众人闻言,心中大喜。

  他们这几十年可不是白活的,又岂能听不出,这是李大人送他们好处。

  “愿意愿意,当然愿意!”

  “这是下官的荣幸!”

  “多谢李大人!”

  李诺笑了笑,说道:“不客气,医改是惠及百姓,壮大医家的好事,希望接下来,我等能通力合作,将此事尽快落实,户部会拨款五万两,用于推行医改,我个人再捐一万两……”

  听闻此言,太医们也不好意思沉默,纷纷开口。

  “下官捐五千两。”

  “下官捐三千两。”

  “下官捐一千两……”

  这些银两,虽然抵得上他们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俸禄,但太医和其他官员不同,俸禄只是他们收入的一小部分,每次去给权贵们看病,虽说都是奉命出诊,但权贵们也都会给予重金酬谢。

  医改是个无底洞,国库没有多余的银子给他们,李诺就只能自己拉赞助。

  当然也不是白拉,医改越成功,他的医家和儒家修为,提升就越快。

  只不过,在赵国的时候,孙大夫随便动动嘴皮子,就是几万两几万两的经费,不知道是大夏的太医比较穷,还是孙大夫有什么讨银子的独门秘术。

  当然,人家给五千两三千两的,也算是很支持了,李诺不好意思多要。

  之后,李诺和他们继续商议了一下细节。

  在长安建立医学院不难,太医院的太医们,平日里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前去授课以及出诊,而且分文不取。

  根据在赵国积攒的经验,为了避免医疗挤兑,百姓看病的诊费,可以设置几个档位。

  第一境的医师十文,第二境二十文,第三境五十文,第四境一百文。

  这样能够阻挡九成以上没病找病凑热闹的人。

  对于长安的底层百姓来说,一百文大概是他们一到两天能赚到的钱,几乎都能承担得起。

  因为有赵国的先例,李诺以为大夏的医改,应该也会很顺利。

  但第二日,太医令就面色复杂的来到了中书省。

  片刻后,李诺蹙眉看着他,问道:“涨价?”

  太医令点了点头,说道:“一夜之间,长安所有的药商,都将手中的药材涨价了数倍不止……”

  想要降低百姓看病的成本,一要降低诊金,二要降低药材的价格。

  诊金好降,太医拿国家俸禄,诊治是免费的,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徒,要先在朝廷公立的医馆待上几年,由太医院统一管理,能够将诊金控制到百姓能够接受的程度。

  但药材是需要成本的。

  朝廷不可能免费提供所有的药材,国库根本负担不起。

  在赵国的时候,也是赵国的整个医家团体,主动让渡出了一部分利益,几乎以成本价将药材卖给朝廷。

  但到了大夏,事情的发展却截然不同。

  朝廷要进行医改,他们将药材涨价数倍,这是公然和朝廷作对。

  一般人没这个胆子。

  李诺问道:“那些药商什么来头?”

  太医令叹了口气,说道:“大夏所有药商,都在六大世家旗下,朝廷虽然也有尚药局,但尚药局种植的药材,太医院堪堪够用,想要另开医馆,就必须从药商手里采购……”

  李诺目光动了动,喃喃道:“六大世家……”

  赵国的药材,其实也是被垄断的,但垄断赵国药材的,是赵国的医家。

  虽然赵国的医家也重利,可他们也有医者的情怀。

  在赵国朝廷进行医疗改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牺牲一部分利益,支持朝廷,造福百姓。

  太医令继续说道:“不仅仅是药商,长安的医馆,也近乎都是世家大族的产业,朝廷要建立廉价的医馆,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会这么做也不意外……”

  他语气顿了顿,又道:“世家大族在长安的影响,还是最小的,在长安之外,九成以上的医馆都属于他们,十成的药商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外人很难染指,大夏的医家,要么归顺世家豪族,要么依附朝廷,要不然,根本没有生存的余地……”

  李诺终于意识到,他还是太过理想了。

  赵国和大夏,国情有本质上的不同。

  连在长安推行医改,都会遇到这样的阻碍,出了长安,岂不是寸步难行?

  衙房之内,左相一掌拍在桌面之上,怒道:“他们好大的胆子,税改如此,医改也是如此,他们真就见不得百姓过上一点好日子吗!”

  他沉声道:“此事必然有人幕后主导,查一查,到底是谁在阻碍医改!”

  这种事情,明镜司显然比中书省更擅长。

  半个时辰后,李诺就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他拆开吴管家送来的信笺,上面只有两个字。

  王家。

  自去年“双王之乱”之后,王家在朝堂上的势力,几乎被清缴干净。

  但他们对于大夏的影响,早已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左相沉着脸,低声道:“又是王家……”

  提起王家,这位第五境大儒的脸上,也出现了些许狰狞。

  朝廷的政令之所以难以出长安,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大族的存在,而王家,又是当代的世家之首。

  他们的手中,掌控了大量的土地,但又不用纳税。

  朝廷想推行田亩变法,还田于民,他们就是最大的阻碍。

  三省多次推行法令,希望控制世家所能拥有的土地上限,被他们煽动权贵否决。

  朝廷欲要取消他们的免税权力,派去的税官,莫名其妙的死在半路。

  朝廷要扩大官学,科举改制,但建在各州的官学,根本收不上学生,最优异的学生,全都进了他们的私学。

  这些人轻易的考入四大书院,入朝为官之后,处处为他们争取利益。

  地方的官员,刚刚派去数月,就会被他们所收买,与他们沆瀣一气,欺上瞒下,全然忘记了在儒庙前的承诺。

  在赵国很轻松就推行的医改,到了大夏,竟然连第一步都无法迈出。

  左相缓缓的坐在椅子上,挺直的脊梁,微微有些弯曲。

  为了改变这一切,他努力了数十年,无数弟子因此而死,但他仍旧看不到丝毫希望……

  尚书省。

  一名官员走进衙房,对右相说道:“老师,他们的医改还未推行,就遇到了阻碍,几大世家控制的药商,一夜之间,将药材的价格涨了数倍……”

  右相脸上没有露出任何意外之色,说道:“不过是一遍一遍重复而已,当初是李玄靖,如今又轮到了他的儿子,崔俭死了那么多弟子还不够,还想再搭几个进去吗?”

  他放下手中的一封折子,脸上露出些许好奇,缓缓道:“当初李玄靖带着一群新科进士游行抗议,十七位新科进士,只活了他一个,二十年后,不知道他儿子会怎么做?”

  中书省。

  相似的情形,左相已经经历了无数次。

  他看向李诺,问道:“你是六科状元,这世上没有几个人比你更聪明,你告诉老夫,朝廷变法的出路在哪里,大夏百姓的出路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答案,李诺还真的知道。

  大夏国祚,只有短短三百年,再往前,是无比混乱的战国,可以借鉴的历史太少了。

  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周期一遍又一遍,留下了太多宝贵的经验。

  任何问题,都能在那漫长的历史中找到答案。

  当王朝末年,土地严重兼并,国家资源大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百姓仅仅是活着就很辛苦了,应该如何破局,如何挣脱世家豪族与乡绅地主的压迫与剥削?

  很简单。

  杀光他们。

第353章 李允之悟

  左相面色一惊:“杀光他们?”

  李诺点了点头,说道:“变法哪有不流血牺牲的,不流敌人的血,就要流自己的血,仅靠游行和抗议,是不可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儒家因为修行的特殊性,天生就站在广大百姓一边。

  土地都被豪强兼并,百姓无田可种怎么办,那就打土豪分田地,愿意分的留他们一命,不愿意分的都杀了,杀光他们,百姓的好日子不就来了?

  就是这么简单。

  李诺能够理解左相的震惊。

  这样的理论,在这个时代,还是有些超前的。

首节 上一节 430/5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只想毁灭宗门,咋逆天成神了

下一篇:洪荒封神:开局救下龟灵圣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