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娘子,护驾!

娘子,护驾! 第458节

  从最初只有父子二人,到现在的一大家子,家中越来越热闹,牵挂也越来越多……

  随着元宵的过去,一切都开始走向正轨。

  衙门开衙,市集开市,与以往不同的是,至圣三十六年,长安百姓的脸上,多了许多笑容。

  过去的一年,朝廷为底层百姓减税,并且以律法的形式,规定了每月最低工钱,长安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整个长安,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

  各部刚刚开衙,一则消息,就从中书省传出。

  中书舍人兼巡查御史李诺,已经离开了长安,前往各州巡查。

  闻听此讯,长安许多官员,心底长松了口气。

  李诺虽然不像他的父亲一样嗜杀,但到底身负尚方宝剑,下斩刁民,上斩贪官,谁知道他会不会哪天心血来潮,想要试试尚方宝剑的威力……

  如今他终于走了,就轮到地方官员紧张了。

  李诺的离开十分低调,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

  这两日,长安下到民间,上到朝廷,都在热议另一件事情。

  自左右二相之后,大夏终于有了第三位大儒。

  儒家第五境,方可称为大儒。

  这样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一心为国为民的清流,苏大儒更是如此。

  论资历,他甚至还在左右二相之上。

  不过,和两位宰相不同,几十年前,苏大儒虽也科举高中,但却并未选择入仕,而是将“立言”作为人生信条。

  苏大儒认为,科举虽然能够为国选材,但却让儒家弟子变的无比功利,忘却了读书的初心。。

  因此,他拒绝了朝廷的委任,选择了传道授业,几十年来,在大夏各处游历讲学,将儒家先贤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学子。

  说起来,朝中大多数官员,都得称他一声先生。

  两位宰相身在朝堂,一道政令,便能影响大夏万万人,早早的就晋升大儒。

  苏先生远离朝堂,用双脚走遍了大夏所有土地,给教育资源贫瘠的地方学子传授六艺,教深山中的孩子识文断字,身体力行的在发扬儒家,终于在前些日子,成功晋入第五境。

  他回长安这两天,苏府的门前,停满了车轿,朝中数不尽的官员登门拜访贺喜。

  长安某座高门之内,一名发须皆白的儒雅老者捋着胡须,眉头紧蹙。

  “什么,陛下为求长生,将大夏权贵屠戮殆尽?”

  “老夫数年没有回长安,他对李玄靖的宠信,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国家内忧外患,他不仅不早立太子,反而更加痴迷的追求长生之道,荒谬,简直是荒谬!”

  “他既然不想理朝政,又何必霸占皇位不放,早早传位,岂不能多增几年寿元?”

  ……

  得知这两年长安发生的事情之后,他的眉头蹙的更深。

  过去的两年,他在一处偏僻的山村静修,与世隔绝,不知外界消息,破境回来之后,方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大变样。

  大夏面临数百年未有之危机,身为天子,竟然还在闭关追寻那虚无缥缈的长生,实乃昏庸!

  沉思片刻之后,他亲手写了两封请柬,吩咐道:“将这两封请柬,送到崔俭和裴浩府上。”

  一名下人接过请柬,躬身称是。

  崔俭与裴浩,正是左右二相的名字。

  在大夏,能够直呼两位宰相名讳的,恐怕也只有苏先生了。

  半日后,苏府门前。

  两顶轿子,几乎是同时停在了苏府门口。

  左右二相各自从一顶轿子中走出来,互相对视一眼,只是微微点头,并未多言,并肩走进苏府。

  片刻后,苏府正堂之内。

  右相走进来之后,率先对一名老者拱了拱手,说道:“恭喜苏兄。”

  左相也微笑道:“多年不见了……”

  两人分别落座,老者面色平静,开口道:“你们二人,身为宰相,有规劝天子之责,却坐视陛下这十多年来肆意妄为,你们对得起天下百姓,对得起你们身上的官服吗?”

  左相闻言,微微低下头,一时无言反驳。

  右相则面色如常,自顾自的抿了一杯茶水。

  不过,老者并未继续质问他们,而是道:“大夏需要一个励精图治的天子,而不是一个只想长生,不理朝政的帝王,陛下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太久了,他沉迷于长生和帝王权术,无法带领大夏应对接下来的变局……”

  他沉默片刻,说道:“大夏……该换年号了。”

  右相放下茶杯,问道:“你想逼宫?”

  老者道:“天子贪恋权位,于国于民,有害无益,大夏不需要一个不上朝的皇帝。”

  右相问道:“你想让陛下传位给谁?”

  老者道:“汉王幽王大逆不道,睿王宣王吉王年纪尚幼,只有淳王、恭王、睿王可选,淳王已近不惑,却依然贪图享乐,整日钓鱼弄厨,没有帝王之能,恭王沉稳持重,监国屡有政绩,睿王以前虽纵情声色,但听说近年已有所改变,勤学好读,手不释卷,未必不能担以大任,二人之中,陛下可任选一位立为太子,你们以为如何?”

  右相摇了摇头,说道:“立不立太子,立谁为太子,是陛下的家事,为臣子者,不应干涉天家之事。”

  老者看着他,难以置信的问道:“你裴浩当年无数次当堂顶撞陛下,如今面对立储大事,竟也变的瞻前顾后,可是舍不得你身下宰相之位?”

  右相缓缓站起身,说道:“话不投机,老夫告辞。”

  说罢,他便直接转身离去。

  看着他离开,老者靠在椅子上,失望道:“想不到,当年那般刚硬的裴浩,竟也会变成今日的样子。”

  左相也随之站起身,说道:“插手立储,是为臣者最为忌讳之事,我还是劝苏兄三思而后行,这些年来,不少儒家官员都因此而死……”

  老者闻言,只是淡淡的一笑,说道:“老夫这两日,听书院学子们说过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倘若老夫因为劝谏昏君立储而死,也可以说是重于泰山了吧……”

  ……

  至圣三十六年,元宵刚过,长安便掀起了一些风波。

  苏先生以大儒的身份回归,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书建议陛下立储传位。

  长安的官员都知道,这是陛下的禁忌。

  自太子亡故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建议陛下立储,都被陛下无视。

  有儒家官员看不惯陛下追求长生,不理朝政,上书谏言不成,便写诗著书,暗议陛下贪权昏庸,误国误民,但最终都被抓进了大理寺或是明镜司,遭受一番酷刑已经算是轻的,更有甚者,还因此丢掉了性命。

  这其中,甚至有右相的弟子。

  右相身为当朝宰相,都无法保住他们。

  唯一一个有暗讽陛下之嫌,最终幸免于难的,是当今的刑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李诺。

  他的那一首《凤求凰》,被普遍认为是暗指陛下不是明君,但因为管这种事情的是他的父亲,所以他什么事情都没有。

  这一次,苏大儒做的,可不仅仅是建议陛下立储。

  他的意思,是要陛下直接退位。

  换做其他人,恐怕已经在明镜司的大牢里了。

  但第五境大儒身份特殊,这样的人,整个大夏只有三位,放眼大陆,也不超过十个,是无论在哪一国,都备受尊敬的人物,杀了苏大儒,陛下就真的得遗臭万年了。

  就在长安风云渐起时。

  秦州。

  秦州虽然距离长安并不算远,但已不属于京畿道管辖。

  因为距离中枢很近,世家难以插手这里,又因不在京畿道,朝廷不会特意关注,一州刺史之上,便再也无人可管,反倒使得秦州的地方官员,拥有绝对的权柄,比大多数地方官员都舒服。

  秦州街头某处,许多百姓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太不公平了!”

  “那些姑娘们不过是正常的街头卖艺,怎么就伤风败俗了?”

  “还不是因为冲撞了别驾的千金,小姑奶奶一句话,她们就不能在这里卖艺了,哎,这不是断人活路吗,但凡她们还有别的活路,也不会选择这条路……”

  “但是这理由也太欺负人了,别驾大人自己开的青楼,那些女子露着胸脯大腿在街头揽客,他们怎么不说伤风败俗,偏偏欺负这几个小姑娘,他们卖艺得来的赏钱,还会用来帮助流浪的孤儿……”

  “据说是别驾家的千金小姐,嫉妒她们长的漂亮,啧,别驾家千金的尊容,又矮又壮又丑,真要是这样的话,全城的女人她都得嫉妒……”

  “你还真别说,之前真有长的漂亮的女子,被她找人暗中使坏划花了脸……”

  “嘘,别说了别说了,再说我们也得遭殃。”

  就在众人议论之时,一个声音从旁传来。

  “各位,你们刚才说的是什么事情?”

  有人回头望去,看到一老一少站在他们身后,那老者白发白须,表情有些慵懒,年轻人容貌俊朗,身材挺拔伟岸,身后还背着一把缠着白色布条的长剑……

第373章 天塌了

  秦州。

  府衙。

  衙门口的鸣冤鼓被人敲响,发出阵阵沉闷的响声,惊动了府衙的一众官员,各个衙房都传来一阵骚动。

  “怎么回事?”

  “谁在外面击鼓?”

  “周法曹,还不快去看看,别让他再敲了!”

  “该死的,门口的衙役是不是又偷懒了,怎么不拦着?”

  ……

  鸣冤鼓虽然是给百姓伸冤用的,但更多的作用,只是让百姓和朝廷相信鸣冤鼓是给百姓伸冤用的,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去敲那玩意。

  每年鸣冤鼓被敲了多少次,可是被算在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里的,敲的次数越多,说明辖区冤案越多,会影响他们的考核评定,天天有人来伸冤,那还得了。

  府衙门口站岗的衙役,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制止百姓乱敲鸣冤鼓,只不过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当一名年轻人敲响此鼓时,两名衙役只是愣愣的站在那里看着,并没有任何举动。

  法曹周明听到鼓响的第一时间,立刻跑到了衙门外,握住了那名年轻人的手,连忙道:“别敲了,别敲了!”

首节 上一节 458/5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只想毁灭宗门,咋逆天成神了

下一篇:洪荒封神:开局救下龟灵圣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