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第454节
武道大势,引动天地感应,化为天罡之力!
张远直接将降龙掌修到天罡层次!
直到看到白衣僧汇聚的龙影,张远方才明白自己的降龙掌缺了什么。
或者说,自己的武道,缺了什么。
敬畏。
对前人的敬畏,对强者的敬畏。
蛟龙,天龙,那都是他应该仰望的存在。
可是他心中有了天外虚空之中被拖着的长龙影子。
他忘记了,他只是看过那长龙,又不是他自己有了屠龙之力。
哪怕那头天龙被拖着好似猪狗,可那又怎样?
世间人总是如此,见过,来过,就当成自己的本事了。
他张远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他甚至都不觉得自己血脉之中的天龙之力有多强,也不觉得天龙是那等九境大修都只能仰望的存在。
直到此时,他心中才明悟。
他一直以来观悟过太多记忆,那些本该是一步步走出的武道印记,他快速观阅,少了沉淀。
那个过程,他没有真正的感悟其中艰辛。
看着前方的白衣僧元恒,张远脚下缓缓跨出,沉腰,左臂抬起,手掌前压,右臂收于腰间,然后凝重拍出。
“嗡——”
水浪翻滚。
百丈长龙冲天而起,随着张远的一掌拍出。
这一次,他的感觉完全不同。
血脉之中的天龙之力,顺着每一道经脉,沿着身躯之中每一个窍穴冲出。
他仿佛已经化身为一条万丈长龙,身躯之中每一处,都是天龙之力。
这才是真正的天龙之力,之前每一次所用的力量,不及此时的十分之一。
原来肉身力量还能这样用。
肉身力量牵引,百丈长龙之影似乎就是他的身躯,随着他的降龙掌招式冲出。
武技,功法,肉身,神魂,血脉,还有心境。
当初陶景曾告诉他,唯有感悟神兽白虎心境,才能修成白虎功法。
现在,他终于懂了。
不只是心境,还要将这心境与自身所有的感悟、力量相合。
畅快!
当真是畅快!
一掌击出,张远恨不得仰天长啸!
“飞龙,在,天……”
白衣僧喃喃的低语,看着那向着自己一头冲来的百丈长龙。
这等长龙,根本不是他能抵挡。
他仿佛看到了一头翱翔九天的长龙,向着他当头撞来。
别说是他,就是一座山岳,恐怕也会在这天龙面前被撞碎!
但他不能退。
今日他退了,他的武道就废了。
修行降龙掌的他,被长龙吓退,那他的道心还能有吗?
站在后方的通远神色凝重到极点,双手握拳,紧紧盯着白衣僧元恒。
元恒深吸一口气,双目之中迸发金光。
他同样抬手,身后龙影迎着百丈长龙撞去。
同样是降龙掌中的招式。
飞龙在天。
“嘭——”
两条身躯与力量差距无比悬殊的长龙撞在一起。
毫无悬念。
白衣僧的龙影破碎,百丈水龙裹挟的水浪撞在他护身的佛光上,将他身躯推着,在大江之上撞出一条金红的水线。
“昂——”
直到万丈之外,犁开江水的长龙方才昂首长吟,身形直上天穹,然后散为漫天的水雾。
朝阳紫气之下,七彩的光晕之中仿佛有金刚佛陀身躯慢慢散去。
佛门神通。
降龙。
天罡已聚,成就神通还远吗?
大江两岸,除了江风的呼啸,还有长龙的龙吟回荡。
至于之前的喧嚣江湖武者,此时都是沉默不语。
那冲天的龙影,让他们已经汗湿背心。
“输了……”
有人低语。
没有人反驳。
这差距,难以想象。
“我输了……”白衣僧双手合十,低下头,踏浪前行,轻声开口。
这种输,不是一场比斗的输,而是从心底的败服。
他修为比张远高,成名比张远久,研习降龙掌的时间比张远不知长多久。
可是,他被张远的降龙掌击败。
这等天罡大势凝聚的降龙掌,那等心境力量的压制撞击,别说他是开阳中期,就算是开阳大成又能怎样?
真正的天骄争斗,一两重的境界根本无法形成壁垒鸿沟。
天骄强者,拥有的底蕴和手段,能轻易将武道修为上的差距弥补。
“多谢。”白衣僧再次开口。
“我闭关一场,出关后就会前往雪域。”
“十年苦行,他日——”
看向立在浪头之上的张远,白衣僧将他日如何咽下。
今日的张远能凭降龙掌将他击败,十年后的张远会强到什么程度?
天骄之间的争斗,被压过一头之后,此生恐怕都只能仰望了。
“张远,我金光寺有降龙掌的修行密录,还有不少前辈修行降龙掌的心得。”
“我会复刻一份,送给你。”
通远和尚的声音响起,带着平和。
这位天境大修此时恢复了大修士该有的气度。
“多谢前辈。”张远抱拳,面上露出轻笑,“看来晚辈确实与佛门有缘。”
通远和尚嘴角胡须颤动,最终没骂出声。
有缘个屁。
——————————
陈洲人榜第五败在张远手上,让原本沸腾的陈洲江湖陡然一静。
如同一盆冷水,将所有人的激情浇灭。
百万悬赏也好,扬名立万也罢,那都是要实力的。
仙秦天下,武道为尊。
张远的拳头够大,就能堵住无数人的嘴巴。
击败白衣僧的张远也不再沉寂,引江水为长龙,脚踏龙身,手按长刀刀柄,顺江而下,如同仙人。
乘龙渡江,陈洲江湖盛事。
沿途百姓跪伏,武者追看。
张远前行八百里,斩江中三水妖,破岸边一帮,杀的江水血红。
再行五百里,他鼓浪腾龙,直接碎一家江边仙道山门。
两百仙道修行者,葬身江水,随浪浮沉。
一纸罗列的罪状,让观望的江湖人都闭上嘴巴。
一路杀戮,就是一路修行。
心中有敬畏,心中有道义。
出身皂衣卫,也有仗剑天涯梦想的张远,终于明白什么叫江湖。
脑海之中,那道义书卷上已经密密麻麻布满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