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截教,我是灶王爷 第15节
灶火映照人心,饭菜传递情感。
苏吉利的道在天地,更在人间。
人间即风味,菜米油盐见阴阳。
红尘是陶瓷,百态炎凉酿五味。
他走了五百年,观道了五百年,行道了五百年,也创道了五百年。
五百年后,苏吉利来到青阳山百里之外。
此时,他已成为一位满面风霜的沧桑老者,步履蹒跚间走进一个村庄:百味村。
村庄贫穷,很少有外乡人到访。
村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淳朴的日子。
他们平生所求仅是温饱两字。
在这部分村民眼里,灶台是生活,餐食是生存,火里寄托了希望,饭内延续着生命。
对苏吉利的到来,村民好奇之余,热情招待。
既因为他是见过世面的长者,又因为他是年过百岁的老人。
平常舍不得吃的点心被拿了出来、精心喂养留着下蛋的母鸡被宰杀、抠搜的村民拿出金钱买了肉回来……
在村民眼里,苏吉利是贵客。
既然来了,就要竭尽所能的招待。
平平无奇的灶台上内闪烁亮光,用心烹饪的农家饭弥漫欢乐与温暖。
苏吉利明白了灶火的另一重含义。
吃饱喝足,他再次起身。
临走前,苏吉利给这个村落留下了金银,数量不多,可足够全村老少大吃一顿。
步履由蹒跚变得稳重,等苏吉利到青阳山附近时,已经由花白老者变为沧桑青年。
此时,距离青阳山只剩下十里。
而他也进入一个叫十里村的村庄。
因为就在青阳山脚下之故,这里家家户户都厨艺过人,会一两手绝技。
因此,这个村子十分富庶。
对外来客,他们早就司空见惯。
无人愿意免费招待苏吉利,最后,他在一位老者家落脚。
没有大鱼大肉,没有山珍海味。
老人仅用一碗白粥接待苏吉利。
老人曾是村子里厨艺最高超之人,每日慕名而来的客人多如牛毛。
然而,年老体弱后,他体力下降,厨艺跟着跌落。
更可怕的是,他在一次意外中伤了手臂,从此再挥不动锅铲,每日清粥小菜度日。
生活平淡,与村子里其他人形成强烈反差。
可老人乐天知命,并未因苦难丧失生活的希望。
在他心中,白粥亦有千般滋味。
吃得了珍馐美味,吃得了粗茶淡饭。
这才是厨道!
苏吉利觉得白粥很香。
简简单单才是真!
厨道诞生之初,不就是为了温饱?
游历五百年烟火人间,见惯各色美食,尝遍天下佳肴,此刻,他觉得一碗白粥最是可口,打动其心。
踏遍千山万水,寻觅厨道真谛,重新归来,才知天下珍馐不敌一碗人间烟火!
从百味村里,苏吉利看到了厨道之心,尽其所有待客,是厨道的真与繁。
在十里村内,苏吉利见到了厨道之魂,白粥小菜生活,是厨道的纯与简。
挥袖打出一道法力,治好老者伤势又留下一壶健体灵酒,苏吉利起身,大笑离去。
每走一步,身上风霜就消退几分。
等他重归青阳山,已然恢复仙身,更是弥漫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妙道韵。
————
ps:感谢心非心大大的100点打赏.
第二十一章 学宫讲法
青阳山。
苏吉利的归来令伊尹欣喜若狂,连忙行礼。
“弟子伊尹参见老师。”
“祝老师仙福永享,早证大道。”
再见故人,苏吉利同样心中欢喜。
打出一道法力将伊尹托起,瞧着后者修为,他满意颔首。
数百年光阴过去,这位大商皇朝昔日丞相早就今非昔比,脱胎换骨,不负所望地得道成仙,成为除了苏吉利外,洪荒第一位厨仙。
而这几百年间,伊尹兢兢业业,打理着青阳山,也始终在为传播厨道努力。
他在青阳山下设下阵法,唯有对厨道真心实意之人才能闯过阵法,登上山巅。
此外,伊尹还将百味宫分为内外两门:
外门修凡俗厨道,提供人间美味;内门习灵厨之法,彰显厨道玄奇。
正因如此,灵厨种子被逐渐种下,让世人知晓厨子亦可修行,甚至成仙了道,令人族知晓菜肴除了裹腹与提供味蕾享受,既能治病救人,又能辅助修行。
庖厨在人族九州地位日渐提升,不仅成为百工之首,还成为贵族阶层。
成为平民百姓提升地位的渠道。
成为贫苦之人发家致富的桥梁。
成为久病之人恢复健康的良药。
成为修行之人固本培元的灵丹。
厨道在人间的声望更上层楼,灶神信仰因此大增。
如今,家家户户拜灶君,灶神社稷正神之位更是稳如泰山。
青阳山厨道圣地之名更加如雷贯耳。
汇聚天下部分厨道气运,甚至在气运侵染与造化下,由普通青山逐渐向灵山晋升,山中灵气变得充裕,众多天材地宝破土而出,甚至诞生了一条后天灵脉。
虽然只是一条小型灵脉,但万事开头难,这个开局已经很好。
随着厨道日渐深入人心,青阳山也会愈发钟灵毓秀,迟早会成为洞天福地。
瞧着伊尹这个尽职尽责的打工人,苏吉利满意之余,自然不会吝啬,勉励一番后,不仅为其讲道数年,为其解答修行疑惑,还赐下一些天材地宝,助其修炼。
随后,苏吉利就一头扎进厨房,每日都在灶火与锅铲中度过。
他在悟道,消化五百年行道之所得。
也在总结,反复揣摩百味村与十里村的所见所思。
等他再出现时,已是数年之后。
…………
青阳山,百味宫内。
这一日,内外门学徒尽皆振奋。
盖因厨道祖师下凡,要讲道说法百日。
在所有庖厨心中,灶神是唯一信仰,是一直生活在传说中的存在,是他们一直崇拜与敬畏的目标。
如今,有机会目睹灶神真容、领略祖师风采,青阳山上下全都喜不自胜。
数个时辰后,百味宫内,一座云台悬空而起,苏吉利盘坐其上,红衣道袍,气质出尘,周身缭绕功德仙光,格外神圣非凡,刚一出现,就令所有人肃然起敬。
下一刻,苏吉利吐气开声。
虽没有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异象,但道音入耳,宛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令人心生感悟,别有一番玄妙。
以伊尹为首的厨道修行者更是神情专注,听得如痴如醉。
其他凡厨也抓住机会,用心倾听,有些聪慧之人,直接以日常学习的庖厨之法为基,倾听大道,希望能有所获。
比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厨精研庖厨之道数十载,一生视厨如命,为此不娶妻生子,就怕耽误自己研究厨道,这次入百味宫也是想精益求精,打磨自身,以求庖厨技艺更进一步,没想到竟会遇到灶神下凡、祖师讲道,顿时激动的老泪纵横。
这次听道,他下意识地以自己平生最擅长的烹调之法听道,竟然大有所获,不仅凡厨技艺登峰造极,还打破壁垒,以烹调之法入道,引灵气入体,踏上修行路,成为一位灵厨。
又如,一位身材健硕的中年汉子,他出生富贵,平生最喜欢美食,尤其喜欢面点,后来,他更是萌生了想要学厨的想法,想要自己做出令人心情愉悦点心,于是,他开始跟家中庖厨学习,仅用三年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后来,中年汉子开始游历,辗转各地,学习各种面点,并与当地名厨切磋,最终慕名而来,登上青阳山,想要探寻面点真谛,这次听道对他来说完全是意外之喜,
他以面点为切入口,聆听道音,在坚持一个月后,终于有所收获,宛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仅对面点技艺有了不一样的领悟,还引气入体,成为灵厨,看到厨道另一重天地。
当然!
不是所有庖厨都有这般运气。
大部分庖厨只是技艺有所精进,身体更加康健,并未踏入灵厨之道。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
一百天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