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悟性逆天,我建立了仙朝! 第19节
“怪就怪在,薛蟠这桩案子并未销了,刑部、大理寺尚有名录。”
黑衣卫统领顾怀意味深长的说道。
“哼!”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命黑衣卫搜寻甄士隐之妻封氏,暂且先不管贾雨村、薛蟠。”
“待辽东战事之后,再行定计。”
贾瑄对这桩原著中的蹊跷冤案自然不陌生,直接吩咐道。
“是!”
顾怀眼眸中精光一闪而过,记在心里。
..............
与此同时,神京朱雀大街之上,一骑绝尘。
“哒哒哒!哒哒哒!”
沉闷的马蹄声响彻四面八方,疾驰中的锦衣军缇骑吸引了无数行人的注意力。
“辽东八百里加急!”
远远传来的低吼声让值守永定门的五城兵马司士卒脸色大变,连忙让开城门。
大景承袭明制,锦衣军负责对外情报搜集、传递,对内侦缉不法,缇骑更是其中佼佼者。
在这个时候,锦衣军缇骑的出现足以说明事态紧急。
就这样,一名锦衣军缇骑在繁华的神京横冲直撞,径直没入紫禁城,掀起一阵波澜。
第二十三章:勋贵之争,被忽略的那个人!
“啪!!!”
金銮殿上,雍正帝怒火升腾的朝着文武百官甩出一道奏折,质问道:“看看。”
“辽东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
“女真鞑子调动了三十万大军正在进攻辽镇。”
“大同镇方向有十万蒙古骑兵策马扬鞭。”
“他们想做什么?想像几十年前一样围攻我大景吗?”
“满朝文武,边关将领都是干什么吃的,人家打到家门口来了才知道。”
“是不是要朕这个皇帝吊死在煤山上,你们才会着急?”
轰隆!!
一言落下,文武百官猛然色变,齐齐低头肃声道:“陛下!”
以煤山为题,这不是明摆着把自己跟前明崇祯帝挂钩,雍平帝的这一番话若是传了出去,那大景群臣还不得被天下百姓戳脊梁骨,骂做奸佞小人。
“朕现在没心情跟你们在这扯什么对错,论什么古今。”
“只一句话,兵临城下,如何应对?”
俯瞰众臣,雍平帝眼眸中满是厉色。
一直以来,后金与蒙古都是大景心腹之患,设立九边重镇就是为了防御这些外虏。
可自从元从一役结束至今,女真鞑子和蒙古鞑子偃旗息鼓,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入侵。
足可见,这一次,人家是带着全部的信心前来进攻,底牌不知道有多少。
做为大景王朝第三位君主,唯一一个不具备军功色彩的君王,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皇位被夺,如今面对这种处境,但凡失去寸土,天下人必将唾骂,他如何能不忧心忡忡?
“陛下。”
“臣请调集京军支援大同、辽东。”
“择将兵之人统率援军。”
左侧文官首位,一名穿着绯色仙鹤补子官服的儒雅老者出身说道。
此人正是两朝元老、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张廷玉。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众文官武将纷纷出声附和。
“依张阁老之言,在场臣工可有愿意领兵前往大同、辽东支援者?”
随即,雍平帝提了一个问题,让金銮殿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
“陛下!”
“末将愿往!”
突然间,人群中涌出了两名着爵服的武将,分别是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和奉义侯府、现袭一等伯郑克爽。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二人身上,他们可是开国勋贵、元从勋贵的领头羊。
谁人不知大战既是危险,更是机缘,元从一役何等艰辛,却诞生了足以同开国勋贵媲美的元从勋贵一脉,此次雍平之役,规模不下当年,谁又能平淡视之?
因而,无论是开国勋贵一脉,还是元从勋贵一脉,尽皆想要争取这个机会。
“兵部以为如何?”
雍平帝眼神深邃,把这个皮球抛给了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魏东亭
‘唰!!!’
右侧的武将们皆目不转睛的盯着人群中那个瘦削身影。
“陛下!”
“臣以为女真、蒙古来势汹汹,二者皆不可小觑。”
“二者之中,须得先明了轻重缓急。”
魏东亭老谋深算,缓缓道来:“喀尔喀部十万铁骑迅疾如风,若大同城破,其长驱直入,三晋、关中危矣。”
“而辽镇有宁锦防线,就算失守,还有山海关,三十万女真人行进必然缓慢。”
“因而,须得先行调集重兵击破大同这一路之敌,谨防蒙古各部趁火打劫。”
“至于辽镇,未尝需要抽调京军,蓟镇之兵距离更近,且多年戌边,实力更强。”
顿时。
在场众多文臣武将全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先击蒙古,再阻后金。
不得不说,这一策略更符合如今大景的情况。
“魏阁老以为大同这一路须得多少援军?”
雍平帝继续问道。
“十万蒙古铁骑,至少要二十万骁勇善战之兵方可抵挡。”
魏东亭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京中唯有十二团营最为骁锐。”
“传旨:一等伯郑克爽果敢刚毅,为国争先,封平北将军,统率十二团营,即日开拔,赶赴大同。”
“一等伯牛继宗封征辽大将军,掌京营、蓟镇、辽镇之兵,坐镇中军,总督宁锦前线战事,一等子柳芳为先锋将军,一等子侯孝康为后卫将军.......”
伴随着沉闷的声音在金銮殿内响起,雍平帝接连下达了数道圣旨。
“末将遵旨!”
开国勋贵一脉喜气洋洋的接下了圣旨,元从勋贵一脉心有不忿,却也无可奈何。
要知道,平北将军只是从一品,并无节制地方军镇之权,而征辽大将军是正一品,节制两镇,统率京营,二者之间的差距不可谓不大。
“众卿若无要事,就此散朝!”
环视文武百官,雍平帝扬了扬手。
“臣等领旨!”
一众文武百官见后,一一退出了金銮殿,只剩下乾清宫内相苏培盛在一旁伺候着。
“邬师傅。”
“机会,朕已经给了他们。”
“如若他们抓不住,该当如何是好?”
目光幽幽,雍平帝的声音中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角落处,身着黑衣的邬思道转动轮椅,慢悠悠的出现在殿中,开口道:“陛下。”
“开国勋贵一脉纵然腐朽,总归有几个合用之人,不至于一滩烂泥。”
“九边镇将之中,多有英才,此战正是淬火炼钢之际。”
“届时,陛下可从中拉拢扶持一些新人。”
“好,如此甚好!”
微微颌首,雍平帝这才放宽了心。
二人不约而同的跳过了龙骧卫,在他们,或者说在京中乃至大景,所有人都只把贾瑄当做孩童,没有人会觉得这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练出一支举世无双的强军。
恰恰是他们现在的忽略让龙骧卫立下了不世之功,贾瑄之名得以震动国朝!
第二十四章:晨钟迭起,迎风招展的贾字旗!
雍平四年,四月初一,寅时五刻。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