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沙主宰 第372节
洪范进来先逛的是米店,得知米价一斤六文。
再问了街口等活的闲汉,得知人工一日三十文。
两个数字与西京比,还稍低些。
穿了两条街,洪范甚至见着了乞丐。
这是个乱发与络腮胡连成片的方脸汉子,盘坐在土里,浑身裹着斗篷,打着猪扇子骨制成的敲板,堵在家布匹店前唱词。
“你不给,我不怕,唱到来年五月夏……”
“你不给,我不走,唱到来年九月九!”
店家挺着不给。
这乞丐见状来了劲,正要再唱,却被一道低喝打断。
“哪来的怂货,抢额的地头?!”
话音出自另一位断了腿的乞丐。
他沿街边树荫穿行,狮子般扑将过来,嘴里念念有词。
两个乞丐战作一团,互相拉扯胡子头发,竟是龙精虎猛。
洪范于是知道端丽城里的光景还不错。
这也不难料见。
毕竟是唐家族地所在,哪怕要替王庭供人,大可往下摊派。
剩下的午后时光,洪范都在市集里消磨,得了不少消息。
譬如唐家天骄入了千面风,为王庭效力。
譬如百胜军今年已二度袭城,双方各有伤亡。
戌时一到,商铺闻哨闭市。
洪范随着人流离开。
端丽城内是有客栈的。
但洪范没有傻到去住。
他寻了个大户人家的厨房用饭,而后在柴房打坐至天明。
第326章 巍峨
端丽的气候干燥少雨。
在第三代淮阳王时,城内兴建了巨型粮仓,名叫“巍峨”——放在大华固然算不得前列,但在淮阳国仅次于王都的“岚山仓”。
巍峨仓其实并不巍峨。
其外白色高墙合围,只在前后门设了稀疏岗哨。
其内则是长二百米、宽百米,略高出地面、有雨檐遮盖的平整广场。
清晨时分,洪范刚寻到地方时,还奇怪为何如此重地没有森严保护。
待翻过墙来,他就明白了。
广场之上,储粮的与其说是仓,倒更适合称之为窖。
自地表向下挖出圆缸型的空间,从大往小直径在十二米到八米之间,上头覆以厚土。
这不是普通人有能力行窃的地方。
已封好的圆形仓窖共有二十二个。
独独第二十三个空着。
洪范无声过来,听到粮窖底下传出人声。
“土墙被火烤透再放凉,没有开裂,这窖就算成了。”
十余米下的最深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匠正对着两位学徒交代。
“底下先摊草木灰,至少一手厚,再铺木板。”
“木板上垫隔层——两层席子中间夹一层糠——我之前教过你们。”
他踩着碎碳,弯下腰比划。
“窖壁也是如此。”
“待隔层全铺好压实了,往中间装粮食,直到堆满。”
“最后以草席米糠覆顶,封二尺土——若是手上功夫老练,存粮十年不坏都是说少了!”
老师傅说完,蹭去脚底炭黑,沿梯子上到地面。
这时候他又想起什么,对窖里的徒弟嘱咐。
“别忘了,几年内不会起封的窖子,封土里还要种上棵小树!”
话音刚落,身后便有个年轻声音发问。
“种棵小树做什么?”
“不都说过好几回了?如果粮食发芽或变质,就会发热,温度一上来树就会枯黄……”
话说一半,老师傅心头一跳,反应过来。
“不对,你是谁?”
他一回头,就被铁钳般的五指扣住肩膀,动弹不得。
仅凭这股劲道,老头便知道遇到强人了。
两位弟子听到陌生人声音,当即要爬梯上来,被自家师傅急声喝止。
“这位少侠如此面善,想必不会和小老儿过不去?”
“您有事便问,小的知无不言。”
老头说着软话。
洪范自不会为难他,径直发问:“这里总共有多少粮食?”
“巍峨仓现有二十二个粮窖,大的深四丈,储粮过万石;小的深二丈,储粮数千石。”
老师傅即答。
“当前总储粮三十万石,差不多足够十万人吃一年。”
洪范皱起眉头,显然是觉得少了。
淮阳国多灾,收成不稳定。
“只够十万人一年?但我看端丽城可不缺粮。”
他质疑道。
“少侠,真不少了!”
老头解释道。
“巍峨仓全是深坑大窖,不轻易开封。”
“此处存的粮平日只增不减,要么用来顶灾,要么充作军粮,与百姓日常消耗是两码事。”
“除了这,城东南还有两座小粮窖,以及地上仓。”
“而官仓以外,端丽城上至豪族下到小民,家家都有存粮——少侠,这年景谁还不知道粮食比黄金实在?”
“再算上商贾私仓的囤积,总储粮至少是巍峨仓的五倍。”
现在是七月上旬,稻米还未丰收。
这数目放在这时节,决计是不少了。
洪范心念转动,稍释重负。
没有粮,武者变不出来。
若只是分配上有问题,总还能想想办法。
“端丽城明明有这么多存粮,却坐视县乡如此艰难……”
他斥责道,语态严厉。
“这……”
老头却不知该怎么接话。
“这什么?”
洪范不耐。
“少侠,这些粮食本就是从下边县乡挪过来的啊。”
老头把话音压得很低,用了个最软和的“挪”字。
但洪范听了仍然觉得刺耳。
他面颊绷紧,不遏怒意。
老师傅一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少侠,小老儿须发都白啦,不差这两年。”
“可我两个徒儿一直在底下,未见过您老尊容,还请放过他们吧……”
老者一边磕头,一边哀声求道。
洪范怔住了。
他是力境巅峰的武者。
此时粮窖底下的咬牙与抹泪声,他听得清清楚楚。
“老人家,我非歹人……”
洪范低声道,第一反应是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