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神 第331节
凶手甚至说出了自己行凶的准备过程,后边还附带了认罪书。
人证物证俱在,凶手又已经抓获,要是放在黑石镇里,都可以通知镇民们准备明天围观绞刑了,
这还查个啥啊?
可惜似乎不止是柯里昂主教觉得这背后还有真凶,就连提利尔牧师也是这么认为的,
而且提利尔牧师就连真凶的人选都提前想好了,“像这样类似公开处决的做法,巴齐尼估计是觉得自己这次难逃干系了,在发泄自己的不满。不过这样的案子可不好查,我们得想办法找到能拿住他的证据才行。”
韦恩寻思了一路,不知道这会不会同样也是柯里昂主教的意思。
回到侦探社里,这下子是真不敢急着往外派探员了,
合伙人们稍微研究了一阵,琳娜觉得政治斗争发生在哪里都不奇怪,反而是伊妮莎琢磨了半天,也没找到任何能指向巴齐尼牧师的证据来,奇怪韦恩他们到底是怎么锁定的真凶。
有些事情光看卷宗是想不明白的,要调查也得到里士满去才行,
韦恩于是就先搬出了大眼章鱼,打算先问问长居在本地的“内部知情人士”对这个案子是怎么看的。
敲了好几次鱼缸又去厨房找了鲜肉过来投喂,这家伙才逐渐从“生猛海鲜”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眼下它一天能“智商在线”的时间,平均不超过半个小时,其中还得包括思考回忆的用时,韦恩就捡了自己最关心的事情来问,好奇本地的教会高层之间,以前是不是有过什么梁子。
连接着大眼珠子的血管和神经,这会儿都已经插进了鲜肉里,早都凉透了的鲜肉则在水中又重新蠕动和抖动了起来,展现出了一种让人感觉不适的生命力,
大眼章鱼“死机”了好几分钟,空洞的声音才震荡了过来:
“本地一些牧师对大教堂的微词不少,但好像从没有发生过很直接的矛盾……”
这不奇怪,体面人哪有公开撒泼动手扯头发的,
说不定明天就要互相杀对方全家了,今天都还能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韦恩换了个问法,“在派席尔牧师看来,那些牧师和大教堂的矛盾根源是什么?”
这次大眼章鱼的反应就快了许多:
“圣灵教会的教区之间,彼此相对独立。教会在南方的发展,离不开那些大大小小的庄园主们的支持,而教会在北方的发展,又不能背离那些工厂主的期待。信徒们的分歧反映到教会层面,就会出现所谓的‘认同’问题。牧师们不得不迎合本教区核心信徒的主流观点,对《圣典》做出不一样的解读。
“其中争辩得比较激烈的话题,就比如说‘奴隶到底能不能算是健全的人’。庄园主们必须在法律和道德上剥夺对方的一些‘合理性’,才能让自己的行为站得住脚。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福吉尼亚的不少牧师,都觉得现任主教的一些理念,会降低信徒们对本地教堂的归属感和支持力度。至少下一任主教绝不能再是这样的人。”
你们出家人怎么也吵这个……
大师你们的心还是不够静啊。
韦恩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初步得到答案了,“所以其中和大教堂分歧最大的人,就是巴齐尼牧师?”
大眼章鱼在鲜肉块上稍微晃了晃,看起来像是在摇头:
“几乎所有的南方牧师都是这么认为的,这不是一件可以单纯从理念上进行逆转的事情。提利尔牧师和巴齐尼牧师只不过是其中威望最高的两个而已。
“要是失去了那些庄园主们的支持,不少教堂恐怕连日常的维持都要大打折扣,甚至难以为继。奴隶们就算再虔诚,其实也拿不出多少贡献。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那么提利尔牧师似乎很希望自己最终能成为主教团中的一员,甚至是成为首席大主教,而巴齐尼牧师则对北方牧师为主的主教团不感兴趣。”
这么一说,韦恩是真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看到柯里昂主教的视角了,
作为一地的主教外加圣灵教会主教团的成员,在柯里昂主教的那个层次,最重要的事情,或许是要极力避免大教区出现“割据”的状态。
因此柯里昂主教才会在真相还未明的情况下,直接把提利尔牧师给盲选了出来,
同样都是站在庄园主们那边的南方牧师,既然提利尔牧师希望自己能进入主教团,那么他至少会在名义上维护主教团的权威,与之相比,巴齐尼牧师如果以后上位,没准就更可能“自成一派”。
再这么一想,侦探社这枚棋子在柯里昂主教心里的定位,似乎也呼之欲出了,
如果“南方牧师”们形成气候的态势不可避免,那么就要扶植不同派系的力量来进行“中和”,
所以柯里昂主教才会关注侦探社的“收获”情况,他要避免的是教区内的“尾大不掉”,甚至是继续膨胀后的“自立为王”。
也就因为美利加是个“自下而上”的散装国家,圣灵教会可以提出各种信徒应该遵循的守则,却也无法强制信徒们必须到哪个教堂去进行捐赠,这种事情才会成为问题,
旧大陆和中世纪的时候估计就没有这种问题,直接派骑士团去“碰一碰”,失败方就知道应该如何接受命运了。
韦恩觉得侦探社现在似乎就有点像是“骑士团”的那个角色,
不过稍微想了想“黑色星期五”的典故,又觉得这个比喻不太吉利。
但既然已经想明白了,那就老实查呗,
看看这次到底是哪个幸运儿会被奉旨抄家。
第456章 探病
带着侦探社的三车人到了里士满,
韦恩顺路买了框苹果,就按照卷宗里写着的地址,先去找汤姆·哈根探病。
能让大教堂都把人往这边送的教会医院,按理来说医疗条件应该能算是本地最好的,起码也得是“之一”,
不过实际到了地方,这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修道院,环境称得上朴素。
就是这里其实不太好进,侦探社这边来了这么多人,实际被放行的也就只有韦恩和伊妮莎,此外还有帮忙搬苹果的桑德斯,
琳娜要是按照合伙人的牌面,估计也能进,但她懒得凑热闹,摸了两个苹果就选择去警察局拜访凶手了。
既然说看起来像“修道院”,里边的工作人员基本就都是修士或者修女的装束,
这年头虽然已经有了所谓的“白大褂”,不过和医护人员的职业身份还没有严格绑定,医生们平时都以正装为主,至于做手术的时候穿什么,主要取决于医生的个人爱好,又或者是他的哪件外套或者袍子正好打算要换了。
汤姆·哈根的病房在其中一个小院的小楼里,哪怕已经事先通报过了可以探视,韦恩他们也还是得跟着领路的修士刷了脸才能进去,
进到病房里一看,尽管汤姆·哈根这家伙被绑得跟个粽子似的,但是精神看起来还不错,感觉起码不是治好了之后还会一直流口水的那种状态。
“所以你们两个人,就是过来给我表演‘吃苹果’的吗?”
初步寒暄完了以后,既然汤姆·哈根不像是准备要死的样子,可要说他“情况还好”,那也好得有限,于是韦恩这边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始询问他当时的一些细节,以及他跟凶手的关系,和对凶手的印象,
猜到这地方估计戒备森严,外来的食物未必能通过安检,所以韦恩的苹果也就是买来给汤姆·哈根看的,这家伙能不能实际吃上还得两说,所以韦恩一边问着话,一边就从被反复检查了好几遍的框里摸了两个出来,一个递给伊妮莎,一个擦了擦就自己啃。
汤姆·哈根本来还好好地叙述着案发时的情况,听着旁边两个整整齐齐的清脆咀嚼伴奏声,不由得抗议了起来。
韦恩往病房外在认真监督情况的一位修女那边指了指:
“反正给你你估计也不能吃,那听听声音也不错,至少可以证明我们带来的礼物确实挺好的。你刚才说到哪里了?开完那几枪以后,凶手后续的行动呢?”
案发的经过似乎没什么好细究的,凶手谈不上特别专业,第一枪既没有“脑洞大开”又没有“心胸开阔”,汤姆·哈根也不是木头人,尽管没办法反击,后续的几枪终归还是尽力避开了要害,
虽然确实中弹了,但当时最危险的情况其实是大出血或者内脏损坏,既然已经熬过来了,那现在主要就是治疗骨折和进行恢复。
以他的身份而言,相比“危险性”,这件事现在反而是“侮辱性”更大。
也许是大教堂重视的缘故,之前的调查做得还是比较细致的,韦恩这边又听了一遍,基本和卷宗上的记录大差不差。
探完了病、还听了案件经过,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戏肉了,
韦恩临走之前特意问了问,“我们侦探社的人手有限,对里士满也不够熟悉,你手底下现在有没有合适的人手,可以暂时分派过来协助我们进行调查?”
汤姆·哈根这会儿整个人都是“半固定”的,看不出肢体语言:
“我之前指挥的人手都归属大教堂,他们服从的也都是主教大人的指派。眼下主教大人没有任务给我,你看就我现在连饮食自由都没有。
“不过既然你们的调查任务是主教大人安排的,相关的部门应该都会给予配合,或许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手。”
行吧,白嫖失败。
和之前的“应急处置”相比,眼下汤姆·哈根的事情只能算是普通的案件事后调查,
韦恩也知道这回其实很难蹭到多少人手,毕竟要是放在西部小镇里,这种事情没准就只有治安官一个人自己忙,要摇人也得抓凶的时候才能摇。
好在汤姆·哈根只是嘴上说自己没有人,实际上还是叫了一个类似他日常助理的家伙过来协助,然后助理还附送一个跟班,
这两个家伙也都是大教堂的成员,韦恩至少捡到了两张在里士满本地的熟面孔,这样回头和其他部门交流起来,估计也能更方便一点。
离开教会医院,接着就是到警察局去跟琳娜他们汇合。
有点“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琳娜虽然打出了侦探社的名头,还有附带在卷宗里的“特别调查员”的书面证明,实际上却碰了个软钉子,里士满警察局的人以“警长外出未归”为理由,并没有带她去看凶手,
圣灵教会在理论上并不直接干预世俗方面的事情,就像乔治伯格的驱魔部门,也是通过让大卫·米尔斯在当地的警察局里兼任高级督察的方式来解决,里士满警察局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看到了落款为本地城市警察委员会的书面证明,只说需要更高级别的警局官员到场之后,才能配合工作。
琳娜倒是也不恼,韦恩他们过来的时候,她正带着威利在警察局里到处插科打诨混脸熟,顺便东拉西扯探消息,
尽管多少有点妨碍公务的嫌疑,但看在这个漂亮金发妞的颜值以及手上证明的份上,便也没有警员过多干涉她,似乎还挺乐意在大厅里跟她多聊几句,乍看起来,还有点像是个在警察局里满地熟人的交际花或者街溜子。
这种时候,有本地人带路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汤姆·哈根的助理叫做威廉·布兰特,对里士满警察局里的相关制度相当熟悉,几个来回就让大厅里负责接待的警员没了废话,这时候有位警长也恰到好处地露了面,韦恩等人便顺理成章地开始往监牢里走。
路上琳娜还偷偷地跟韦恩和伊妮莎挤眉弄眼说悄悄话,表示这家伙其实之前就在警察局里,之前估计是故意躲着不出来,这会儿兜不住了才跑出来糊弄鬼,
美利加人的不少习俗和旧大陆那边的差不多,人们很喜欢给孩子起和名人或者长辈一样的名字,所以重名率高得可怕,这个警长的名字也叫威廉,全名是威廉·肯齐。
韦恩一边偷偷记下了这个名字,一边继续装作浑然不觉,
双方姑且算是“相敬如宾”地等到了凶手被带进审讯室。
第457章 讯问
按照韦恩对刺杀案件的刻板印象,正常来讲,这类案子大多都是两种走向:
一种情况是当行动完成之后、有时候甚至是在刺杀正式发起之前,幕后真凶和帮凶们就已经开始了有序撤离,事后估计想追,往往都已经追不上了,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幕后真凶和帮凶们的手上没准看起来干净得很,哪怕过个一年半载,他们可能还像个没事人一样,在本地继续转悠。
前者和后者大概分别对应了“过江龙”和“地头蛇”,不过也不绝对,很多时候其实都是“混搭”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案子基本上都急不来,就连现场被抓住的凶手本人,或许都不是重点。
凶手被领上来以后,样子看起来倒是个颇为体面的文明人,
名字叫做卡尔,四十来岁,脸上还带着已经符合现代造型的眼镜,感觉还有点文质彬彬,体格粗看起来已经发福,实际上却挺有肌肉。
从履历上看,这家伙曾经在美利加的陆军中服过役,还考取了会计执照,有点半条腿已经迈入小中产阶层的味道,
不过他目前的职业只能算是普通的文员,五年换了六个工作,实际收入在“体面人”序列里或许并不能算是高的。
这年头眼镜虽然已经初步普及,但平均价格还在“轻奢”的档位,而且美利加人对这玩意的接受程度其实一般,
就算有些人对它有刚需,实际上更多的也还是倾向于所谓的“单片眼镜”或者“无腿眼镜”,只在用的时候戴,平时能摘就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