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诸天从黄药师开始 第39节
“和尚修行不够,平生不愿修所谓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如你这种喜欢说一些鬼话骗人的家伙,不由地动了几分杀机,明王觉得我该如何是好?”
他不等鸠摩智回话,直接提议:
“索性一命换一命,你去把慕容复杀了,和尚便放你一条生路。”
众人听完,一时之间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个出自少林寺的和尚。
如此喜怒无常,肆无忌惮,着实不像是什么方外之人,且不由地让人觉得妖异的气质,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尤其是鸠摩智眉心忍不住的跳动,总觉得这少年和尚随性懒散的面容之下,潜藏着莫大危险,当即郑重开口:
“小师父,贫僧从不杀生,且贫僧故友之子何辜。”
庄不染意味深长的道:
“一切起因不都是来自姑苏慕容氏,既然如此,父债子还,岂不是天经地义。”
“贫僧哪怕久在吐蕃,亦是听闻贵派的大名,你如此肆意妄为,就不怕少林寺的种种戒律寺规。”
鸠摩智眉头深皱,似是很不理解,少林寺明明是江湖上声望最大的名门正派,怎么冒出这么一个弟子。
“明王要是不说,和尚还差点忘了,自己是私自出寺下山,反正早就犯了戒律寺规,也不在乎多几条。”
庄不染脸上笑容不变:
“敢问明王是否要一命换一命?”
“贫僧早已说过,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从不杀生。”
鸠摩智说完,便暗暗运起全身功力,怕是遭了什么暗算。
“偌大江湖,乃是一条条人命堆砌出来的。”
少年和尚眸光幽深:
“不杀生,你混什么江湖,你练什么武。”
他腰间藤蔓疯长,再自断成几十根藤蔓,蔓延至禅室各处,却见苍绿色的藤蔓上,千百尖刺裂开,变戏法似的喷出无数白花,花瓣晶莹如玉,玲珑剔透。
而少年和尚腰带的藤蔓如灵蛇一般,披拂在身上。
“此乃周流土劲,请诸位品鉴一番,也让和尚瞧一瞧,你等在武林中闯下的威名,究竟是不是纸糊的。”
室内众人都没想到少年和尚翻脸比翻书还快,径直动起手来,看着犹如妖法一般的武功,皆运功打向迅疾靠近自己的藤蔓和怪花。
一时之间,室中剑气纵横,刀劲飞舞。
“《六脉神剑》用成了六脉神剑阵,可惜少了一脉,不然威力应是还要强上三分。”
庄不染悠哉的看向周身火光四溢的鸠摩智:
“这门化气为形的刀法,按理说应不弱于《六脉神剑》,明王为何始终要去惦记无形气剑之法,着实让和尚搞不懂,你有这闲工夫,不如将自己所创的功夫练的更为精深。”
“如此再来天龙寺,将他们的镇寺之宝,踩进泥地,岂不是更为痛快。”
几人神色凝重,一言不发,便是发现藤蔓尖刺漆黑,明显蕴含剧毒。
而被自己击中的怪花,虽说被打散,可花瓣却是坚韧难断,加之数量众多,尽皆飞舞而来。
这般实在是无法分心说话,唯恐一个不慎,便被毒刺和花瓣所害。
“周流土劲有化生六变,前三变中的‘长生藤’乃痴人大梦,‘蛇牙荆’为毒蛇尖牙,‘恶鬼刺’是地狱诅咒。”
少年和尚抬手,有几片花瓣飞至指尖:
“这三者是痴气、怒气、怨气所钟,是以修炼者越是心怀怨怒妄想,这三种变化威力越强。”
鸠摩智几记火焰刀,将周边的藤蔓和花瓣暂时清空,腾出空来,道:
“阿弥陀佛,小师父应是自幼出家,何来深重的痴气、怒气、怨气?”
“人皆有贪嗔痴三毒,可能是和尚生来三毒就要比常人多个千百倍吧。”
庄不染面色平淡:
“亦或是和尚上辈子作恶太多,杀孽太重,以致领悟这种武功。”
他说罢,轻拈几片花瓣,似笑非笑间,花瓣如离弦之箭般射出。
六人尚未来得及反应,已被花瓣割裂衣袍,鲜血淋漓。
接着又感受无声无息的花瓣,不仅夹带无穷劲道,还直透经脉,就硬生生被击飞墙上,砸出几个不浅人形坑印。
所幸方才他们被击飞时,密密麻麻的藤蔓退至两旁,不然整个人都将砸在藤蔓尖刺上。
众人摔落在地,半跪着不停咳血,所有人脸色都苍白无比,气息好似风中残烛。
“妖僧,你废了我的武功!”
本参抬起毫无血色的脸,朝少年和尚愤怒大吼。
“和尚突然想到,于江湖人而言,比死还可怕的事,便是失去苦修多年的武功。”
庄不染百无聊赖的歪了歪头:
“这样的话,废你等武功,怕是会让你等比死了还难受,那么何乐而不为。”
枯荣大师禅功被破,脸上半荣半枯之相,尽化作枯相,形似一具将死的皮包骨。
他艰难开口:
“天龙寺和少林寺一贯交好,你如此肆无忌惮,就不怕犯下大错,不仅招来少林的惩戒,还会被江湖正道问罪?”
“闲来无事,不禁生出试武天下之心。”
庄不染慢悠悠的道:
“就是想知道,天下无论正邪,究竟何人能胜过和尚,乃至杀了和尚。”
此话一出,禅室内的气氛为之一寂。
“小师父,你这般狂妄自大,难不成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鸠摩智一脸深沉:
“并且,你现今的一言一行,可有半点佛家的慈悲之念?”
庄不染貌似不解的开口:
“和尚可是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深得慈悲二字,江湖无休止的厮杀,不就来自各种争强好斗,我消灭源头,乃行止戈之举,如何不算是慈悲?”
“你果然是一个妖僧!”鸠摩智无话可说。
“妖僧?”庄不染眸光一瞥:
“明王,你可知今日为何会输,你虽因练武,致使贪、嗔、痴愈来愈重,但三毒不免还是有些浅薄。”
“凡有大成就者,必是有大本事之人,当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
他轻轻的摇了摇头:
“不疯魔何以成佛,这般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你还是回吐蕃,安心的吃斋念佛吧。”
就在少年和尚转身迈步离去之际,漫不经心的丢下一句话。
“和尚做事向来有始有终,定会废了贵寺所有人的经络,再散去全身真气,如此方能真正成为一个心平气和的好僧人!”
“你”
本因方丈等人气的连连咳血,可只能百般无奈的望着少年和尚迈步走出禅室。
第54章 姥姥免为其难,收你做大弟子,成为我灵鹫宫的少尊主
十日后,江湖震动。
一位名为虚竹的少林僧人,无故擅闯天龙寺,竟将一众高僧大德和其门下弟子的武功废去。
就连千里迢迢来拜访天龙寺的吐蕃国师大轮明王也不曾幸免,沦为一介废人。
此消息传至少林寺,寺内大多人都感到无比震惊,且不提虚竹到底是不是私逃下山,在他们眼里,这不过是个根骨不佳,武功低微,但对佛法颇有领悟的存在,以至于有小法师之名。
可让人最印象深刻的,还是其极佳的皮相。
此事一经发生,不管真假与否,少林寺派出两个玄字辈高僧,由他们带领众多精锐弟子下山,只为将虚竹擒下,带回戒律堂受罚,给江湖同道一个交代。
西夏国都西方,一位少年和尚朝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走去。
只见大山高耸入云,终年积雪,山腰以下却是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此山赫然是天山。
大半天后,他便来到终年被云雾笼罩,仿佛与世隔绝的缥缈峰。
当走到山南麓一处温暖湿润的所在,就见连绵的宫殿,建筑宏伟,雕梁画栋,与周围的云雾融为一体。
转瞬过去十余日。
缥缈峰,灵鹫宫后殿石窟。
一位身材矮小,貌似八九岁,但面容娇艳,眼神炯炯有神,具有凌人的威严的女童走进石窟中的一间石室。
她忽地眼神一凝,却是看到自家任何人不得擅闯的重地,竟有外人在,还是一个和尚。
不由地冷笑一声,手指轻弹,一块薄冰无声无息打在少年和尚的身上。
旋即,便施施然的走来:
“好大的狗胆,竟敢潜入姥姥闭关修炼之所,看你俊俏的模样,该不会是那个贱人派你来的?”
结跏趺坐的少年和尚依旧作闭目状:
“方才打在和尚身上的的,应该就是童姥制约三十六洞穴、七十二岛的《生死符》,果然是一门不差的武功。”
“一片小小薄冰,既附着阳刚内力,又有阴柔内力,附以几分阳、几分阴,又有诸多可说道之处。”
“虽只阴阳二气,但先后之序既异,多寡之数又复不同,便能随心所欲,变化万千,如此也让人更加难解。”
天山童姥双眼微眯:
“既知中了姥姥的《生死符》,还能这般气定神闲,就凭你展露出的胆气,还有能悄然潜入此地的武功,应不会是那贱人的面首。”
“说道说道吧,你是何来历,来姥姥的灵鹫宫又所为何事?”
少年和尚眼皮一抬,露出黑白分明的眼睛:
“自幼在少林寺出家,二十多年来自悟出一身武功,便私自下山,想见识天下武功,听闻天山灵鹫宫尊主神通广大,特来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