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袍加身 第453节
贸易对于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吸收别人先进的技术,如果打劫丰州的话或许不太好,还是暂时这样吧。反正小小的一个丰州城,想什么时候拿下都是轻而易举。
“这样吧,我御驾亲征的消息严格保密。一路上备足粮草,不进丰州范围直接进入那片沙漠。出门之时,举明王耶律安端的旗子,就让冯晖认为我们是去攻打突厥。否则冯晖要是知道我只带五千兵马出门,他或许会强行进攻,想办法杀我也说不一定。”
“遵旨。”
耶律阮的判断很正确,如果知道契丹皇帝在自己的地盘,而且他还只带了五千人马,冯晖一定会有想法。虽然他惹不起契丹,但如果皇帝在他手上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御驾亲征有利有弊,由其是这一次耶律阮并不是为了打仗,只是希望寻找火麒麟的时候耶律真和耶律安端不要打起来,否则他就算待在安全的皇宫,如果只有一方回来的话,他也会死。
事出无奈,耶律阮知道明王已经对耶律真下手了。双方武功的差距颇大,如果明王没有必胜的把握,他绝不敢出手。所以耶律阮这一次完全是出于保护耶律真而来,这也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甚至就连耶律安端都想不到。
耶律安端是真的没有想到,他还以为耶律阮是贪图火麒麟鲜血,所以才会带着五千兵马随行。就因为耶律阮一时贪意,让整件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在场有五千人,耶律安端绝不敢明目张胆刺杀神武王,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的话,耶律安端将会失去一切,这样的结果他无法承受。
如果只是失去性命的话,耶律安端好歹还有契丹明王这个称号,后世之人偶尔也会想到自己的一生戎马。虽说人死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但燕过留影,人过留名,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绝不能在临死之前落一个万古骂名。反正横竖是死,当然希望留一个好名声。
耶律安端此时纠结无比,谁知道耶律阮这个贪心的家伙会来插上一脚。如果只是这一行人上路,那时候除了耶律真之外,其它的都是自己人,回到上京随便编一个理由就能说得过去。但面对五千人的大部队,耶律安端不可能如此明目张胆的去杀契丹有神武王,一个真正的精神领袖。
耶律安端道:“陛下,此去危机重重,我看……等到了丰州之后,你暂住城外,我们几个武林高手进入沙漠就足够了,人多反而不好照顾。臣下拿到麒麟血之后,一定会把它全部奉送。”
“那不行,我必须要亲眼见识一下这只火麒麟,万一火麒麟的血必须要趁热喝怎么办?你敢保证拿回来的麒麟血有效吗?”
不敢保证,谁都不敢保证会是什么情况。如果敢说的话,那就是欺君之罪,在场还有这么多武将盯着这三父子,他们权力再大也大不过皇帝,只要敢犯欺君之罪,要么杀头,要么造反,耶律安端暂时不希望走到这一步。
耶律阮是皇帝,他的命令不能违背,更何况还有五千精兵加上一堆朝中高手,即便是耶律安端也不敢跟他硬气,毕竟此时的耶律安端一行人太少了,耶律阮又不让他带兵,甚至不能带仆人,要不然的话耶律安端能调动几十万兵力陪他一起去找火神殿。
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耶律安端也没想到耶律阮给自己出了这么一招。当然,只要自己不对他出手的话,耶律阮是绝对不能主动出击。毕竟是自己将他一手扶持到契丹皇帝,其它的武将和士兵也都是知道自己的势力,只要造反必定成功。
现在耶律安端距离太上皇只有一个障碍,而且这个障碍还不是耶律阮。只是耶律阮现在充当了一个绊脚石的角色。现在的耶律安端就是有点心烦,但问题不大。
当然,耶律安端也很理解耶律阮的想法,虽然有些怪罪但并没有恨意。毕竟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是人类最大的追求,虽然火麒麟的血不能让人长生不老,但可以延年益寿,恢复青春这就是好宝贝了。任谁听说火麒麟的血都会像耶律阮一样心生贪念。
耶律安端道:“陛下,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即刻启程吧。”
“嗯~说的也对,耶律神都传令下去,全军西进。”
“遵旨。”
耶律神都立刻离开撩钵出外传令,整顿三军紧接着向西进军,这是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颇有耶律德光在位时撩钵的规模。
几乎整个上京的人都来到了契丹城西来见证新任皇帝耶律阮恢复撩钵体系,这是契丹历届的传统,他们不会久居皇宫而是在撩钵里四处游历。去到一个地方之后,根据当地的情况,再立下当地特有的政策。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系,因为全国各地都有不同,政策如果统一的话,有些地方会好,但有些地方会差,所以各地用各地的政策才是最人情化的设定。而且根据时间的推移政策还会不断改变,有些政策只能用某一段时间,所以契丹皇帝必须要不停的游历全国,让各地政策平衡。
契丹民众之所以如此推崇撩钵就是因为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骨子里还是希望回到广阔的草原,看着草原落日,放牛唱歌。那样的生活虽然神往,但非常辛苦,所以这也只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而已。
至今为止,契丹还有很大一部分过着游牧的生活,城市里的人也渐渐开始看不起这些游牧的百姓。不过这才是他们契丹最原始的风貌,皇帝要保持契丹族的最后的骄傲。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契丹族人骨子里还是有一些劣根性,在撩钵里的生活绝对没有皇宫里这么富足安逸,他们喜欢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帝过着最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这样可以让契丹民众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让他们知道皇帝的日子过得也不杂滴,这样穷苦的百姓就会非常平衡,也不觉得自己有多穷了。
一个社会是否安定并非看富人,而是看穷人。如果穷人感觉自己穷,他就会闹事。但如果穷人不感觉自己穷,社会就会非常和谐。
很多人说一个社会的发展要看平均水平,但其实真正要看的只有穷人而已。因为富人只在少数,他们并不能撑起整个社会。真正撑起社会的永远是穷人。穷人感觉不满,他们就会反抗,社会当然不和谐。当权者要做的事情就是让穷人感觉满足。
契丹阿保机早就看穿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建立了撩钵体系,就是为了让皇帝的生活不像百姓想像中那么富足。让皇帝长时间住在营帐里,游历全国处理各方事务,而且路程固定,所以并不难找。
契丹皇帝会与当地游牧部落住在一起,皇帝的食物也是在火里烤出来的牛羊肉,虽然帐篷的风格不同,但环境几乎一致,这也让百姓安心,皇帝与自己的区别也就是帐篷大了一些而已。这些穷人就会感觉非常满足。
作为一个百姓,自己的皇帝吃的住的和自己没有太大区别,他们还有什么理由造反?打遍天下之后,结果还是要过现在这种日子,而且皇帝还要处理各种事务,每天忙得要死……感觉皇帝的生活还不如普通牧民,他们只需要把牛羊赶出去吃草就行了,不用每天看这么多秦章累得要死。
耶律阿保机抓住了游牧民族的这个心理,撩拨体系在契丹非常盛行。所有百姓都很期待皇帝来到自己部落,用最好的美酒,最肥的牛羊招待他。但其实这些东西他们也整天都吃。
如今的契丹因为有春麦的出现所以大不相同,虽然大多数的游牧部落还是保持游牧的状态,但他们却喜欢将牛羊用来换取好吃又易保存的小麦。牛羊肉早就吃腻了,小麦的香味让他们难以抗拒。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国之臣
耶律洪从中原带来了小麦的烹制方法,将这些方法四处传扬。这也是耶律真和耶律德光给他的任务。
其实小麦的烹制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脱水的小麦用石磨压制成粉,然后和上清水就能制成面团,面团是一切的基础。虽然耶律德光也带来了发酵的方法,但契丹人觉得麻烦,直接把面团放进火里烤,烤出来的饼又干又硬,虽然带着小麦的香味,但却难以下咽。
聪明的契丹人不会就此放弃,将这些饼撕开之后,泡进牛羊奶里面,那味道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很多第一次吃到干饼子沾奶的人都几乎快要哭出来了,世上竟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如今这已经成为契丹游牧民族最基础的食物,因为面粉容易保存,不像新鲜的肉会变质,而且一头羊就能换很多很多的面粉,可以供他们吃很长一段时间。不但味道非常好,而且份量又多。
当然,现在的游牧民族还是要吃牛羊肉,但现在牛羊肉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以前的游牧民族经常是吃青稞,但口感极差,而且难以下咽。虽然他们还是发明了很多的烹调方法,但青稞始终是青稞,不但数量少,而且味道并不好。它与小麦几乎没有可比性。
几乎整个契丹都知道,这是耶律德光在宗信大师的介意下引进小麦,而且改变了耕种时间,原本是应该冬天耕种才能存活的小麦换成了春天耕种,结果小麦竟然奇迹般的适应了契丹的气候,产量非常之高。现在契丹已经开始有了农民,不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了。
小麦加上一些蔬菜,这让契丹族的生活更充足,不像以往那么单调。而且也让他们的生活更满足,因为有更美味的东西成为他们的主食。
其实契丹也才刚刚吃了一场大败仗,而且自己的皇帝耶律德光也死在了中原。但耶律德光死前就留下了大片的麦田,而且他死的时候正在收割。这也是耶律德光给族人留下的最后礼物,所有耶律德光在契丹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只可惜死得太早,否则没有人怀疑他能统一天下。
耶律德光的死对于契丹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正比以前过得更好了。这都是出于耶律德光对契丹的爱,即便是死也要给族人留下一笔巨大的财富。
耶律德光当时之所以敢带领大军冲向沧州,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认为自己这个皇帝已经做到了巅峰,他也想过自己会死,但即便是死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因为他已经给契丹族留下了打败中原的根基,那就是小麦。
契丹的粮食向来依靠进口,只有富人吃得起米饭和小麦,契丹地处极北,水资源匮乏,想种水稻难上难加。但游牧民族转向社会发展,他们必须要有支柱产业,而且必须要是农业,否则士兵无法远征。
即便是这样,契丹族依然南征北战,以战养战四处掠夺凭着这一点建立了辽国江山。但此非长久之计,想要远征或是长时间打仗,就必须要有存粮,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是基础。
如果粮食都需要进口的话,这个国家根本没有任何前途可言。现在的凶猛彪悍总有一天会衰退,所以必须要有作为支柱的基本粮食。
宗信对契丹的贡献太大了,仅仅四个字就改变了契丹的现状。所以耶律洪第一次看见宗信就知道他对于契丹来说有多重要,所以耶律真无数次想杀了宗信,但每次都下不了手……除了一些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外,就是宗信对契丹的贡献让耶律真舍不得杀他。
………………
大部队一路向西,往丰州城而去。一路上原本是以耶律阮这个皇帝的豪华马车作为中心点往前行,后来这个中心点慢慢转移,中心点变成了宗信的马车。因为耶律真在替他赶车……耶律安端就坐在耶律真的旁边,耶律察割和耶律盆都一左一右,几乎把幽云十八骑都赶走了,所以武将都跑到宗信的马车附近。
他们过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过淮在给天涯讲课。耶律真和耶律安端身边各有一个人,他们用笔飞速的记录着宗信所说的每一句话,尽量不要遗失任何一句。原因很简单,因为宗信给天涯讲课的内容太精要了,每一节课都像是在刷新他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