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天下 第930节
赵昀深吸几口气,努力的让自己恢复平静,诉道:“所以我才一直担忧此事。而且若是我所料没错,那家伙的试探也即将到来。”
“陛下。赵葵有事求见。”
门外,董宋臣的声音传来。
谢道清顿时惊住,一脸担忧的看着赵昀,问道:“陛下,您……”
不知为何,她却是有些害怕,害怕赵昀会采取激烈手段,更害怕那萧凤会当真变成奸臣模样,虽然此女就事实上来说,根本未曾向宋朝称臣。
赵昀稍作整理一下,自内阁之中走出,随着董宋臣一起来到了勤政殿之中。
勤政殿之内,包括赵葵、董槐以及谢方叔、徐清叟四人,皆是在此地等候多时。
赵昀问道:“此番能够击退蒙古大军,多亏了各位戮力而为。只可惜百姓孤苦,却是饱受戕害,善后之事尔等务必要处理妥当!知道吗?”
“臣等知晓。”
四人齐齐回道。
“董槐。自今日,复你官职,全力督促新军建立,若有阻碍着,你可持朕所赐的尚方宝剑斩无赦。至于你们,也需要在旁协助,不得有误。知道了吗?”
赵昀见到众人俯首,立刻回道,神色之中尽展皇家威严。
经此一战,他却是知晓以现今禁军根本难以对抗蒙古,更勿论比蒙古更为强横的赤凤军,故此此番朝政首要之事,便是重新开启新军之事。
军强则国强,这个道理赵昀自然也明白。
董槐沉声回道:“属下遵旨。”
炮声阵阵、长枪如临。
昔日见到的战斗场景,已然令董槐记忆犹新,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定要将这新军训练到足以和赤凤军一战的可能。
立在一边,赵葵稍微颌首,自是带着赞许。
纵然曾经昏庸过,但只需迷途知返,自然也能够逆转狂澜。
赵昀信心十足,又问:“诸位,还有什么事情要说的吗?
这时,谢方叔、徐清叟彼此对视一样,却是一起走出。赵葵略有惊讶,不知两人准备说什么,只好在旁边看着。便是董槐,亦是一样收敛心思,想要知晓两人究竟是什么打算。
“陛下。臣今日要弹劾四川置制使余玠。”谢方叔朗声诉道。
赵昀亦是讶然,问道:“余玠?他犯了什么事?”
“启禀陛下。那余玠贪财好利、擅专兵权,以至于四川军备空虚,让那蒙古大军侵入我朝之中,方才铸成今日大害。其后,更是坐守钓鱼城,让那蒙古鞑子屠戮我治下百姓,凡蒙古兵锋之下,莫不是哀嚎遍野,死尸散于荒土之中。其后,更是和那赤凤军暗中勾结,令其能够踏入川蜀一代。如此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当明证处刑、以敬天下!”
一句句话儿自谢方叔口中迸出,顿时令在场的众人包括赵昀,全都惊愕无比。
毕竟那余玠乃是四川置制使,乃是朝廷二品大员,但今日却被如此贬低?
赵昀看着谢方叔,却是感到不可思议:“你有什么证据吗?”
“陛下。臣既然来此启奏,自然有足够的证据。”谢方叔张口诉道,随后取出身边随时带着的奏折,送到了赵昀眼前。
第2章 贤臣?奸臣?
扫了一眼,赵昀立时愣住。
“此物当真?”
只因为他手上之物,正是当初余玠写给萧凤的请求信,却不知道究竟被谢方叔通过何等手段弄到手了。
谢方叔回道:“若是陛下不信。大可将此物上面的笔迹和余玠的奏折比对一下,自然就知晓真假如何。”
“若是这样,那余玠当然是死有余辜。”赵昀脸色赤红,却是生出一股被背叛的感觉,当初余玠能够一路飞升成为四川制置使,全耐着赵昀在背后一力支持。
但今日,他却见到自己麾下最得意的部下,和自己最忌惮的敌人谈笑风生,又如何不会因此愤怒?
赵葵顿时惊起,问道:“陛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徐清叟冷笑道:“什么事?自然是他勾结内外的证据了。”
“陛下。”董槐却是紧张,连忙叫道:“你也知晓,如今刚刚经过一次战乱,正是百废待兴之举。朝中上下,莫不是渴望安宁。若是在这个时候,贸然将余玠换下来,只怕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纵然余玠当真和赤凤军有所联系,董槐也断然不会坐这种事情。
毕竟当初事态紧急,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余玠就算是做了这种事情,也会被当成权宜之计,根本不值得怀疑。
但对于赵昀来说,为了维持自己的皇族永世安康,却是对这一幕信任有加,甚至还丝毫不介意采取一些卑劣手段。
“什么影响?”赵昀略有不满。
董槐道:“那余玠毕竟是镇守西边边陲。此番我军能够胜利成功,也亏得他多方努力,方才和赤凤军一个在前阻击,一个在后追击,令那蒙古只能狼狈逃窜。”
“董大人。”谢方叔面露讥讽,却道:“你也知晓,不管如何争辩,那余玠和赤凤军有所联系,这是人人所知之事。虽然他强辩说,之所以邀请赤凤军入川,乃是为了抵御蒙古大军!但是我朝代价近百万,川蜀一代士兵云集,如何不是那蒙古对手?更勿论对方千里迢迢、劳师远征。就这种状况,那川蜀竟然险些就被夺走。如此之事,岂不是余玠之过?”
其后,谢方叔嘴角带着笑意,却是死死看着董槐,诉道:“我知晓你和那余玠向来都有联系,要不然你如何会替他说话?只是此事证据确凿,我劝你还是莫要插足其中。”
“这……”
董槐整个人都彻底呆住。
他自是知晓余玠此行乃是为了朝政不得已而为之,孰料等到解决蒙古之后,朝中之人立刻针对此事发出了诘问。
他虽是有心劝阻,但自知此事证据确凿,无论自己如何辩解,也断然无法改变事实。另一边,赵葵亦是目露哀伤,也是和他一样,并未多做言辞。
这种事儿,言多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