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荒野挑战 第653节
但与莉娜那个不同的是,陈旭仅仅在分叉上放了四根树棍。
“旭爷放这么少,这也不够躺吧?”
“可能是还没做完吧?”
“关键是拿什么固定树棍啊,这附近也没藤蔓,树棍是圆的,一翻身,不是很容易掉下去么?”
“主要旭爷今天太累了,赶了一天路,还要费力救莉娜,也没怎么吃东西……”
……
正如弹幕上所说的。
陈旭的确很累。
属性版上的体态检测器显示,他已经进入重度疲惫的状态,体重也几乎达到了历史的新低。
要知道。
身体机能好的人,新陈代谢要比普通人快很多,所需要的能量,也是普通人的倍数。
“呼……大家不用担心,四根树枝足够我用了,而且不用固定,因为只要能把我的脚搭上去就行。”
吸了一口气,陈旭似乎就像是用尽最后一点儿余力一样,爬上了树干,上半身直接压在树干的主干上,屁股顶在“Y”型分叉的分叉点,腿部跟脚,则是搭在铺好的树棍上。
“舒服,终于能休息了……”
放松之后,他用胳膊撑起上半身,瞥了一眼无人机弹幕:“我知道,大家肯定还是怀疑,我这样直接躺在树干上,更容易从上面掉下来。”
“我必须想办法找到一条带子,能够把我固定在上面;在非洲草原,部落猎人外出狩猎,夜晚栖息的时候,是不敢在地面扎营的。”
“因为毒蛇、猎豹、鬣狗,都会轻易要了他们的命,选择在树上过夜,是他们唯一的方法,而为了防止睡觉从上面掉下来,他们会选择扎一条安全带,把自己绑在树上,就像飞机座位的安全一样。”
“我找不到550伞绳那么长的绳子固定,但想找一条把我固定在树干上的带子,还是很容易的,比如我身上的这个……”
解释到最后,陈旭轻轻摸了摸腰间的战术挎包。
观众们立刻眼前一亮!
卧槽!
对啊!
战术挎包的带子是可以调节大小的,而这根树干也就一个人粗细,加上旭爷,捆在一起,还是很容易的!
果不其然。
陈旭拿出降落伞雨衣,套在身上,然后按开卡扣,将带子从树干底部绕了一圈,扣在身上,正好还有一点儿富裕。
这样一来,既能让他安全地待在树干上,又不影响睡觉翻身!
再加上,往裸露的脚踝、脸上抹上泥巴,配合雨衣,蚊虫什么的,也叮不进来。
夜晚。
阿根廷山林内的所有参赛嘉宾基本都已经休息了。
可世界的外围赌场,却因此炸开了锅。
有人请专门的地理测图师,根据每个直播嘉宾的位置,画出了大概的位置线路图,之前原本热门的里索、鲍勃·森、乔治·特提,现在竟然全都被陈旭甩在了后面。
要知道。
之前陈旭因为女队友小道消息的关系,赔率并不出彩。
可谁想到,这丫的竟然凭借自己超神般的分析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强行带队友Carry了一波。
眼下。
他跟莉娜的组合,无疑是本次夺冠最热门的选择之一!
之所以说是之一,是因为还有“地震”这个变数。
没人能够预测平地交界带地震的具体威力,万一到时候地震发生了,陈旭两人因为点背,不小心掉进了裂缝里,或者是被什么东西砸到了,从而淘汰,也不无可能。
只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罢了。
也多亏探索频道的主创团队大多都是特种部队退役军官,再加上跟各国军方合作多年,有很深的背景。
要不然,一些压错人的大佬,估计早就派人去节目现场搞事情了!
翌日。
林子里刚钻出一点儿亮,陈旭就已经醒了。
没办法。
任谁被捆在树干上躺一夜,我想都不会睡得太好。
“大家好,我是陈旭,今天是我来到阿根廷参加原始生存游戏的第三十九天。”
他解开战术背包的绑带,从里面掏出了之前画的那张地图,指着偏东边的一个点,继续道:“现在,我们大概的位置应该是这里,按着我们现在的速度,最快今天晚上,最慢明天上午,就能到达节目组指定的新地点!”
话说到末尾的时候,不少观众都瞥了一眼镜头旁,仍旧躺在那里的莉娜。
因为大家都知道。
如果没有莉娜的身体原因,旭爷还能到达得更快。
但没办法,作为队友,莉娜也算帮了不少忙,尤其是几波专业技能知识的展露,让陈旭都不得不刮目相看。
“身体怎么样了?”
整理完东西后,陈旭问了一嘴,想看看莉娜现在状态如何。
“还好……”
莉娜哽咽了一声,然后用手拄着树干,慢慢坐起了身。
观众们通过镜头看到,她的气色,明显要比昨天还差不少,尤其是嘴唇,早已经没了血色,甚至有些发白。
“你看起来太虚弱了,得补充体力才行……”
陈旭眉头微皱。
事实上,不光是莉娜,就连他自己也有些扛不住了,肚子一个“咕咕噜”得直打响。
但尴尬的是。
这四周都是浅水坑,以及山洪冲下来的枯木、树枝,属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既没有陆生野兽愿意路过,也没有鱼虾可以生存。
上哪去找吃的?
第九百五十九章 夜店气氛组
陈旭看到大家的弹幕,也点头道:“没错,这个地方的确没有什么生物愿意过来,但不代表没有生物可以生存,我们需要一点儿运气……”
运气?
正当观众们感到疑惑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四处扫寻着周围的环境。
转了两圈。
陈旭瞄准了东边,径直走了过去。
也许是因为这里相比其他地方地势略高,水坑比较少,但仍旧都是湿漉漉的淤泥与被泡烂了的枯枝、残叶,估计癞蛤蟆路过了,都会“一脸”嫌弃。
可没想到。
他竟然停在了这里,然后指着脚下的这片淤泥道:“看来我们运气不错,水洼、淤泥地带,没有陆地生物跟鱼类生存,但却是一些亲腐生物喜欢栖息的场所。”
顿时,直播间里立刻有人发弹幕追问:
“可就算淤泥里有生物,地方这么大,怎么找啊?”
“我记得小时候跟爷爷抓泥鳅,都是要去河边才行吧?”
“阿根廷也有泥鳅么?泥鳅是亚洲生物吧?”
……
陈旭瞥了一眼,开始解释:“泥鳅的确是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地,但我之前也跟大家说过,人类的全球化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物种全球化。”
“正如东南亚的缅甸蟒会出现在北美一样,阿根廷的华裔、钓鱼爱好者,同样也会把泥鳅这种生物带到南美洲,加上这类生物适应性强,生存力高,能够在野外繁殖起来,并不稀奇。”
“在国内,泥鳅这种生物多分布于水岸两侧的淤泥中,所以我们只需要看看淤泥上有没有凹洞,这应该就是它们来回游动的通道。”
“要知道,尽管泥鳅可以通过腮跟皮肤呼吸,但淤泥中氧气有限,它们有时也会钻出洞来,直接用口呼吸,那么有洞就是必然的了。”
说着,他便指了指这片淤泥上几处食指粗细的小洞,然后示意无人机镜头拉近,聚焦在其中一个洞口上,“当然,光有洞口,无法完全证明底下一定有生物活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细心观察洞口附近是否有白色泡沫。”
“因为生物在淤泥内呼吸,势必要产生气体交换,而这些气体经过上升,便会在淤泥表面形成连片细小的气泡。”
观众们通过镜头细看。
果然。
洞口附近有一层细小的泡泡,如果不是他提醒,一般人很难注意到。
而这些泡泡时不时会破裂,时不时会增加几个,看起来,就像真的有什么生物在淤泥底下呼吸一样。
大家观察的同时。
陈旭早就等不及,两手冲着淤泥一插,再往回一扣,就像挖掘机的大爪子一样,一把挖出了一个七八厘米深的坑。
可尴尬的是……
底下一点儿泥鳅的影子都没有。
“不会是挖错了吧?”
“这么挖真有效果么?泥鳅应该早就感觉到,逃跑了吧?”
“用火薰会不会效率高点?”
没想到,陈旭没有一点儿着急的样子:“不慌,它们一般都喜欢栖息在离地面30厘米左右的位置,我们慢慢挖!”
说着。
他便继续挖着淤泥。
“噗呲”、“噗呲”,大量的,混合着腐烂枯叶的黑色淤泥,粘满了他的双手。
不少观众甚至看得开始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