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众星之主

众星之主 第315节

  良价禅师这一番话倒也不是推脱,对面的道门修士也知道,只不过就算是如此,他的面容闪现出一丝不悦。

  “既然如此的话,贫道就将玉成大师带往峨眉,想来凭我道门金丹秘术,能够做到禅师做不到的事情吧。”

  “哼,我师尊的修为乃是人世巅峰,他做不到的事情,你们峨眉又岂能做到。”

  老和尚身边那个小和尚听到道人如此说话,赤子心性让他忍不住出口反驳。

  “道膺,峨眉乃是天下第一教派,道法精深,剑术高绝。说不定就能够做到为师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曹洞宗小门小户又岂能与之相比。”

  良价禅师依然是笑眯眯的,明面上是制止自家徒儿,但是话语中的绵针让道人面色不怎么好看。

  “告辞!”

  冷哼一声,道门修士以自身宝光裹住濒临死亡的玉成三人,离开了东林寺。

  “师傅,我们怎么办?”

  小和尚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眉清目秀,双目清澈纯净,眉宇之间更是慧根深重,宝光隐隐,显然已经是深得禅定三昧。

  “道膺啊,你在为师身边也参了十几年禅了,也是时候出去走走了。”

  “师傅,你不要我了!”

  一听到这里,和尚面色一垮,可怜兮兮的说着。老和尚看到这里摇头苦笑,随后大袖一挥,无形的浩瀚佛力已经将自家徒儿卷走。

  “往东方走吧,为师算到那里有你的机缘。”

  先不说小和尚离开师傅之后的修行,姬博弈在离开了东林寺之后,“如意通”运转到极限,连续一个时辰之后,已经到了镇江。

  这里,正是他得到的那一块福源宝地所在。

第七十八章 一方净土

  东林寺之中,良价禅师正准备离开,心中突然之间闪过了一丝灵机。

  “咦!”

  就在他惊异之时,一个老人带着十数个家丁护卫坐着马车来到了东林寺之中。正是在路上遇到姬博弈那个有缘之人。

  “活佛啊!”

  老人和家丁护卫看到良价禅师凭空端坐于虚空之中,目瞪口呆,近乎本能的跪拜下来。

  “善哉善哉,原来如此,合该老衲命中注定有二徒!”

  看到老人的瞬间,良价禅师佛心颤动,立刻把握住了其中的原因,原本眯笑的眼睛几乎成了一道缝,显得非常高兴。

  “黄施主,你的小儿子与老衲有缘,可传承老衲曹山一系佛法,可愿让他拜入老衲门下。”

  禅宗自从六祖以来,收弟子很有意思。

  除去一个接任自己衣钵的大弟子,更需要收第二个天资更出众的弟子教导成才,随后将之踢出门外,任他自生自灭。

  大概是神秀大师和六祖慧能的南北之争让禅宗达到第一个鼎盛有关吧。

  六祖坐下的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

  百丈怀海有黄檗希运、沩山灵祐!

  灵祐禅师有大弟子慧寂以及姬博弈,后者现如今已经出师,被放任出山传播禅宗。

  良价禅师多年之前收了道膺作为衣钵传人,却还欠缺另一个弟子。哪知道今日机缘到来,刚刚把大弟子放出去,这第二个弟子就送到了自己的眼前。

  对于禅宗高人来说,大概是希望能够再出一个六祖慧能吧。佛理这种东西是越辩越明,没有对手的话,恐怕禅宗就要从内部慢慢的腐朽了。

  每一位禅师都收两个以上的真传弟子,一个接任自己的衣钵,另外的赐下机缘,离开山门寻找自身的净土,将禅宗的种子以这种方式遍洒中土大地。

  这个道理也是姬博弈在密印寺之中与大师兄慧寂眼神相对时所领悟的。他也不是在灵祐身边枯坐一辈子的性格,于是顺水推舟,踢翻净瓶,离开了自身修行了八年的寺庙。

  镇江位于长江边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

  此地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曾是三国时期孙权建立政权的都城,也是武帝刘裕的家乡,绝世双姝大小乔的故里。

  而姬博弈在净瓶之中得到的念力,带着他指向了长江江心的一座岛屿。

  “如意通”运转,已经渡过了江面,到达了这一座江中小岛。

  一念之下,关于这一座山岛的一切都映入了姬博弈的识海之中。

  原来这本是一座高山,名为“金山”,雄峙于长江南岸,山势巍峨,景色壮丽,登临俯视,可以遍观长江浩瀚。后来由于江河泛滥,致使此山成为了江中的岛屿,被称为“江中一朵芙蓉”。

  走到金山之上,但见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更有坝田畴似海,阡陌历历。

  “只是可惜,灵气较为稀薄,人迹罕见,不是修行的好地方。”

  言语之中,姬博弈循着识海中的灵机来到了金山一处遗迹,竟然是一处破旧腐朽不堪的寺庙。

  站在荒山之中的残佛之前,心念一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此寺始建于晋明帝时,初建时又称“泽心寺”。只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再加上三次佛劫,早已经是衰败了下来。原先积蓄的念力灵气却没有散去,似乎曾经有堪舆高人在此做法,将泽心寺时期汇聚的信仰念力和地脉元气深锁在金山灵脉之中。

  净瓶之中那念力除去关于此地的详细地址之外,还有一道破禁的法诀,正是揭开封印的关键所在。

  姬博弈只要以法诀运转,不出十年,就能够将深锁的灵脉释放出来,再造一个洞天福地。

  用洞天福地的说法不正确,佛家应该是“一方净土”。

  姬博弈接受了心印传承,自然明白佛家的净土之法。以密印寺为例子,灵祐禅师用大殿之中那一尊释迦摩尼金身做为镇压佛宝,汇聚方圆百里的地脉元气,众生的信仰念力。早已经将整个密印寺纳入了自己的心境之中,成为自身的一方净土。

  任何人踏入其中方圆百里之内,就会被他察觉。在这一个范围之内,灵祐禅师甚至能够看透凡人心底的每一分思想。无论是谁念叨他的名字,就会瞬间被他知晓。

  这就是佛家的“一方净土”!

  姬博弈在风水堪舆方面,虽然算不是大宗师,却也是行家。长江乃是龙脉入海通道,金山在江中高耸,宛如真龙上浮抬头换气吐息之地。

  龙脉一吐一吸之间,大半的灵气已经被金山的灵脉扣留深锁,姬博弈现在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将这千年来积蓄的灵气释放出来,以佛门“一方净土”之法,把整个金山转化成自身的净土。

  原先他们沩仰宗这一脉传承的“一方净土”法门也算是上乘,但是和专门玩这一方面的净土宗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心念一动,一朵绽放开八百叶的“青莲华”从姬博弈的顶上浮现而出,一颗米粒大小的舍利子从莲叶中心闪耀出莹莹白光,无数金色的梵文从青白色的莲叶之中浮现,被舍利子吸收。

  不到一刻钟,姬博弈已经是得到了这个世间最为上等的“一方净土”之法。

  净土,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也就是清净功德所在的庄严的处所。释迦摩尼佛的示现成道,伟大的本愿就是在于净化人间,期望将娑婆秽土转化为清净国土。

  意思就是释迦摩尼希望以自身的一方净土覆盖整个人世间,使得地上佛国的梦想实现。

  这也是“一方净土”之法最高的成就。

  “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华菩提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道心。说是语时。无量大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礼弥勒足。绕佛及弥勒菩萨百千匝。未得道者……”

  净土宗的大法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前者乃是历代净土祖师修炼成就,后者却是只流传于世间,几乎无人可见的传闻净土。

  姬博弈口诵“弥勒净土”的真言,头顶之上青莲华叶每一次闪动,都会有数十个玄妙莫测,蕴含清净之意的梵文被白光盈盈的舍利子吸收。

  渐渐地,佛音禅唱传遍整个荒芜的金山,深藏在山中的灵脉仿佛受到了震动,从千年的沉睡之中苏醒。

  舍利的佛光凝聚成晶亮深邃的一缕,穿透深厚山石,开始解除施加在灵脉之上的封禁。

  一股浩瀚无边的灵气从解开一道口子的封禁之中冲出,浓郁到几乎令姬博弈的舍利子都承受不住。

  “好厉害,这一块福源宝地,恐怕不比我禅宗的祖庭差了。”

  面色微微一变,姬博弈开始催动“弥勒净土”的法门,顶上“青莲华”幻化出朵朵青白色的莲花,在舍利佛光的主持之下,尽情的吸纳这一股浓郁到能够令人窒息的灵气。

  一丝细微不可查的金光从姬博弈脚下的土地中亮起,原本枯黄的草叶受此刺激,竟然变得翠绿青碧,一些死寂的枯木抽出了一叶叶青翠的芽叶。

  金光持续的扩大,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是笼罩了整座泽心寺的遗迹。

  “嗡嗡嗡”的声响之中,姬博弈的念力在舍利佛光之下将所有都微妙看的通透。

  泽心寺原先也是“一方净土”,残留着一些佛门大阵和清净意蕴,在“弥勒净土”真言和破土的灵气刺激之下,竟然开始缓缓的复苏。

  毫不客气的将这些东西纳入了自己刚刚修成的净土之中,为其增添了一份清净之意。随后,“青莲华”在姬博弈的舍利子催动之下缓缓的没入了地面。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深锁在山底的灵脉之上,无声无息之间,“青莲华”覆盖在了那一道封禁解开的口子之上。

  千年来积蓄的灵气刚刚冲出,就被这一朵佛国莲华吸纳消化。

  一阵清香传来,姬博弈被裹在莲华中心的舍利子被清香缠绕,隐隐约约之间变得更加的通透晶莹,大放毫光。无数渗透在灵气之中的众生念力经过“青莲华”的洗涤纯化之后,化作了最为纯净的精神念力,被舍利子鲸吞一样的吸收。

  短短一刻钟时间,原本米粒般细微的晶体明显大了一圈,变得跟玉米一样大小。

  平常自己打磨吸纳精神念力的话,需要十年的苦功才能够有这样的效果。

  姬博弈心中赞叹不愧是福源宝地之时,也在惋惜深锁在灵脉中的信仰念力太少了。就这样子被他一口吸干了,往后再想有这样子快速的进步,几乎不可能了。这已经是千年来累计的所有信仰了。

  “青莲华”镇压在灵脉之上,不断的将浓郁的灵气吸纳转化成净土,每时每刻姬博弈都能够感觉到“弥勒净土”的扩大。

  短短三天,半个金山都已经笼罩在他的净土之中。如此速度和效率,不是亲眼所见,恐怕没有任何人会相信吧。

  而在开辟净土的过程之中,姬博弈也陷入了禅定境界,对于佛法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净土宗和禅宗的佛理互相贯通,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大乘之路。

  渐渐地,意识陷入了一种冥冥寂寂的玄妙境界,原本陷入了停顿的智慧神藏在这个时候做出了决定性的突破。

第七十九章 法相唯识

  相传于佛陀入灭后九百年,弥勒菩萨应无着菩萨之请,于中夜从兜率天降至中阿逾陀国之禅堂,说《瑜伽师地论》。

  随后无着菩萨禀承其说,着《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无着菩萨之弟世亲亦出《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更有所阐明。

  不久其弟子无性亦造论注释《摄大乘论》,又有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相继制论以注释世亲之《唯识三十颂》。

  这也是“唯识”二字的由来!

  传承自弥勒佛祖,由三藏法师集大成,糅译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分别对《唯识三十颂》所作注释,译出一本《成唯识论》,开创了中土第一个成规模的佛教宗派……唯识宗!

  “唯识宗”又名为“法相宗”,与着眼于佛性的禅宗不同,法相宗着眼于佛法。所谓法相,就是佛的本相!

  法相宗的“法”,是指佛法的“法”,而“佛门”又称为“法门”。法相宗的“相”,是指佛的法相。

  玄奘大师当年本是想到西天去搞清楚在当时纠结不清的唯识理论,结果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由追究唯识论的真谛而涉足到佛法,在弥勒佛祖的点化之下,一瞬成就圆满佛果。

  随后玄奘大师更是在回到中土之后,将从西天取来的无数唯识经文一一翻译,加深了自己对于法相唯识的领悟。在其往生极乐净土之后,弟子窥基继承发扬了唯识宗嫡统,成就了佛门在中土的第一个巅峰时期。

  只可惜“唯识法相”实在是太过于玄妙深邃,就算是一些得道高僧都不一定能够领悟其中精义。因此在数百年之后,有慧根的弟子越来越少,再加上华严,净土和禅宗的崛起,致使现在唯识宗的传承近乎断绝。

  幸好,佛门宗派之间没有敝帚自珍的习惯,各派的典籍几乎都会交流,禅宗之中也流传有一些唯识宗的基本经文。

  唯识宗主“万法唯识”,说宇宙间的一切均为“识”所变现。“识”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身识构成,也被称作为“六根”。

  六根皆开,清净无碍,才能够踏上佛门修行之路,触摸“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八识”全部打开,便相当于凝聚了大道之基,踏入了真正的修行大门。

  “阿赖耶识”被看做为根本识,前七识均依第八识阿赖耶识才得以转起。所谓的“十门唯识”,就是以第八识领悟宇宙万有的来源、特性与变化规则的过程,唯识宗称之为“阿赖耶缘起”。

首节 上一节 315/8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朝九晚五唐三藏

下一篇:职业大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