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云梦大蛇

洪荒:云梦大蛇 第150节

  “天意如此,必经之事,终是要看自身,如今天庭大势已成,未来变化切交由未来便是。”

  “吾只需静待天地之变,在众生尚未反应之时,火中取栗,从中吸取精髓即可。”

  “若是以如今的优势,还不能完成大业,那也只能说是命数如此了。”

  祈推开殿门,帝俊、太一、伏羲、女娲接踵而至,见祈出关,顿时大笑道:

  “祈,欢迎归来。”

  祈躬身执礼道:

  “且归来矣,如今天地有变,其中之事你我事后再议,且先寻一静处,让我了解闭关期间的变化再谈。”

  帝俊笑道:

  “理应如此,且随我去凌霄宝殿之中,屏退左右,待我先将这些年的事一一道来,届时在听听你的意见。”

  祈轻轻点头,跟随他们前往凌霄宝殿之中。

  待五人坐定,帝俊才开口言道:

  “祈,你有所不知,在你闭关的这段时间,天地变化极大,虽然才区区五十余元会,但大势已改,天庭所获颇丰矣。”

  祈微微颔首,他没料到自己闭关竟然这么久,但仔细想来也的确合理,眼下他距离步入混元道仅有一线之隔,十元会之内,祈有必入的把握。

  不过话虽如此,祈知道自己用不了十个元会,目标为十元会,只不过是不想太过逼迫自己罢了。

  帝俊不知祈心中所想,见祈点头,便继续开口言道:

  “在此期间,太一与伏羲配合默契,如今天庭根基深厚,洪荒中凡是大族,皆承认归于天庭治下。”

  “飞禽走兽鳞甲,无一不入天庭手中,三族之中,仅剩龙族尚且还留有余力,其余两族彻底失势矣。”

  “麒麟族如今只能沦为坐骑,在众多先天神圣座下勉强度日,凤凰难逃不死火山,轻易不得外出。”

  “纵是如此,亦少有安宁之日,元凰一旦沉睡,总有心怀不轨之辈,试图在凤凰身上榨取利益。”

  “龙族虽有余力,但终究不过只有应龙苦苦支撑,只不过对比两族情况稍好一些。”

  祈点头回应道:

  “三族过往之中,其势太过惊人,如今虽然落寞,但终究还是难以让人放心,故才试探不断。”

  “而且三族过去太过于霸道,所累积的因果无数,如今有了让那些人报复的机会,他们又怎会手软。”

  帝俊同样点了点头,他之所以未曾干涉,甚至有些许放任,不就是因为曾经的三族太过强大,强大到让他也放心不下,担心他们会有起复之机。

  “除此之外,少昊所率白虎族,如今已入天庭治下,大多走兽皆不敢与天庭争锋,在其之后亦紧随其步伐,加入天庭之中。”

  “当时你在闭关,我便与伏羲、女娲、太一商议,为了表示天庭对其的重视,便封为其我等之下的帝位之一,号白帝。”

  祈并未有反驳的意思,少昊作为先天神圣,白虎族亦是洪荒大族,麒麟族之后的走兽第一大族,他能够率先加入天庭,有所表示乃理所应当。

  “蛇族亦是如此,虽然其实力总体上略逊龙族,但终究作为鳞甲大族,加入天庭之中,虽未给什么封号,但也颇受重视。”

  帝俊对于蛇族,其实有一些事并未言明,其中过程上被他简略了些,而被简略的,才是真正影响到封号之事。

  起初蛇族仗着有两位先天神圣,龙族又已隐退,于鳞甲内前景一片大好,并不想加入天庭之中。

  后来太一只能前去走了一趟,以一敌二,在混沌之中放开手脚,大战了一番,结果如何洪荒众生不得而知,只是事后蛇族便加入了天庭。

  并且也没有什么封号,只是那两位先天神圣,祖蛇和天蛇被编入了瘟部之中,作为辅官。

  其中蛇族精英子弟,亦被整编入伍,强者同样进入瘟部,在他们二人手下干活,大多天仙金仙子弟成为天兵天将。

  或许这也算得上是重用了吧,毕竟基本上全族入伍,吃上天庭公粮。

  “飞禽之中,鹰隼两族亦同蛇族类似,皆入于天庭,如今已为天庭的中流砥柱矣。”

  祈不知道其中细节,还以为真的是他们识时物,压重注于天庭之上,直到后续见到,才知道帝俊所言太过委婉。

  “而且如今天庭亦是兵多将广,像过去声名极大的白泽,眼下同样加入天庭之中,与启明(长庚)同为伏羲左膀右臂也。”

  白泽的经历要更惨一些,起初他并不愿意加入天庭这一滩浑水之中,担心将来沦入大劫,便拒绝了天庭的邀请。

  只不过随后就被启明(长庚)围剿,在洪荒之中不得片刻安宁,随后被困于东海之滨,无奈加入。

  眼下正在伏羲所掌管的善恶之神部中任职,与启明同殿为臣。

  而其中有一人倒是出乎了祈的预料,正是当初因为围剿禺强失败,最后抢走禺强的灵宝玄阴箭,脱离北方大陆的鲲鹏。

  他如今亦是罗天尊神,并且实力颇为强横,主动加入天庭之中,收服鹰隼两族,便是由他出手。

  追得那两族的先天神圣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不得已之下,才同意了加入天庭之中。

  鲲鹏对于功业权力十分追求,行事极为积极,让帝俊伏羲都十分满意,觉得要对他重用,好作为天庭面对洪荒的典型。

  如今帝俊派遣他前往洪荒之中,去收服众多山岳之神,并且许下承诺,只要他能成功,后续的三山五岳部便由他统领。

  自打得了承诺,鲲鹏便兴致勃勃地去了,如今少有在天庭之中长留。

  据其所言,所行颇为顺畅,并未有什么阻碍,只不过其中局势到底如何,就只有他才知道了。

第211章 飞廉,鲲鹏

  “如今天庭兵强将广,天下无有争锋者,凡有阻碍,皆破家伐门,十大天将所至,无不从者。”

  面对帝俊的夸赞,场中的十人忙道:

  “不敢当,不敢当,只不过是仰仗天庭神威,敌人望风而逃罢了。”

  面对天庭的五位皇者当面,十人都表现得极为谦虚,帝俊虽然满意他们的态度,但还是开口夸赞道:

  “又何来仰仗之言,天庭虽盛,然其威名乃诸位创造,若说仰仗,亦是天庭仰仗诸位矣。”

  “若非诸位泣心竭力,又岂有天庭之今日。”

  十人面面相觑,心中虽然高兴,却不敢真去将这话应下,最后还是白泽和鲲鹏走了出来,询问帝俊究竟有何事相商,竟会聚集十人。

  帝俊则是笑道:

  “此次召尔等来,并非是发生了什么变故,而是祈皇出关,念你们少有见得,故才有此一行。”

  “当然也不仅仅是如此,还有之前鸿钧大神昭告天下讲道之事,其中影响如何,你我不得不思量一二。”

  白泽眉头一皱,像此类关系洪荒大神之事,他历来是避之不及,可如今面对帝俊的询问,不得不开口说道:

  “鸿钧大神历来在东方素有威望,其地位修为之高远,世间少有堪比者。”

  “如今其欲讲道,于洪荒而言,无疑是好事,只是对天庭会带来什么影响,恕我愚钝,这就不得而知了。”

  帝俊听到白泽的话,脸顿时就黑了下,若是知道影响,那还召集他们过来做甚!

  白泽知道帝俊对他的推脱有所不满,但这种关系顶尖大神的事,他是绝对不会擅自出头的。

  而白泽之言,仿佛就是为接下来的内容起了基调一般,众人之语万变不离其宗,满是一句话颠来倒去的反复。

  祈于高台之上有些忍俊不禁,帝俊才刚夸口,此十人仍是天庭的中梁砥柱,结果眼前却是这番模样。

  祈虽然理解他们为何会如此,但心中明白许多,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今不过才刚刚起步罢了。

  帝俊见实在讨论不出什么结果,也只能挥手让他们退去,有些无奈的对祈言道:

  “这便是如今天庭的困境之一,虽然兵多将广,但真正勇于担当之人少之又少。”

  叹了一口气,帝俊又言道:

  “实不相瞒,在刚才他们推诿之际,我甚至担心其会直言反对,或者默不作声。”

  “连想也不敢去想,这主动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又如何才能得以解脱。”

  面对帝俊的感叹,太一率先出言宽慰道:

  “兄长不用太过着急,天庭草创,统治洪荒时日尚短,他们对此怀有忧心,倒是人之常情。”

  祈同样开口道:

  “我不过才刚刚出关,修为上又与他们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五人纵有优势,比他们强上一些,但终究都是罗天尊神。”

  “修为境界上没有拉开差距,你我的权威的来源就仅是这天帝之位。”

  “而地位上的差距虽然会让人言语恭敬,但想要真正服众,始终还是要差一些,只能依靠时间去磨,去收复他们。”

  “但同为先天神圣,二者境界相同,他们又怎会心甘情愿地拜伏呢?”

  “帝俊,你还是太过重视天庭了,有了气运加持和天帝的身份,反倒是忘了本质。”

  “你可知,你如今的模样,与我当初重视神之权柄极为相似,不过我重视权柄,是因为那本就是我之物。”

  “而你的天帝之位呢?又可真的是外人不能撼动?”

  “还记得当初你与太一同我所言之事吗,你曾说过,在你走错路之时,好提点你些,没想到竟然真的应在了今日。”

  祈有些感叹,伏羲女娲则是有些迷茫,不知祈所言为何。

  而祈是真的没有想到,竟然就连过去一直最正确的太一,如今竟然也有不清净之时。

  帝俊与太一也想到了当初所谈,沉默半晌后才笑道:

  “当如是矣,吾竟然沉迷其中而不自知,还险些连带上太一,此为吾之过也。”

  说完,转头看向祈所在之处,微微抬手行礼,以示感谢。

  祈则是不以为意道:

  “你们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正常,当初我沉迷于权柄,也是多亏了扬眉大神,才得以点醒。”

  “我又处在长久闭关之中,对天庭之事少有沾染,才能发觉其中变化,若是我亦同尔等掌控天庭,恐怕我亦难逃其中。”

  在祈他们与大殿中交谈之际,大殿之外亦有一场交流,十大天将各在各的地方,商议大殿之事。

  “鲲鹏,你历来心思狡诈,主意最多,你却说说几位陛下他们对此事究竟适合打算。”

  飞廉长着鹿的身子、雀鸟的头、生有独角、尾巴如蛇一般、身上遍布豹子一般的纹理,先天修行风之大道,乃天生的风之神兽。

  此时他将自己的头颅从鲲鹏的身后探出,声音如洪钟敲响,让头颅之下的鲲鹏眉头紧皱。

  飞廉并非不能化为人形,只是他喜欢维持原本模样,若是周围没有外人,他几乎不会化作人形。

  面对飞廉的怂恿,鲲鹏并没有表达他的看法,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道:

  “几位陛下自有他们的考量,并非你我能够揣测的。”

  说完又看了一眼飞廉,想着他与自己关系不错,便开口劝道:

  “凡事还需多思多虑而少言,大殿之中的是最好还是将它换个干净,不要在外讨论。”

首节 上一节 150/3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少侠,请留步

下一篇: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