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云梦大蛇 第174节
直至宴会结束,祈和太一他们这才回返大殿之中,伏羲笑道:
“场中诸神我等皆己告知,神道气运流失应当可以缓解一二,至少短期之内,神道气运波动应该不会太大。”
祈点了点头,拉诸神下水之事乃是伏羲的想法,不求让他们都不转修,但至少能多拖延些神道气运流失的时间,好让众人寻找到解决的方法。
只是先天神圣稀少,而其余众生又修行不得神道,此举也只不过仅是拖延罢了。
“第三次讲道之期将近,距离间隔时间不过数万年,第三次讲道之后,必然是仙道最是蓬勃发展的一段时间。”
“伏羲、太一,你们二人讲道之期不如就留在紫霄宫讲道过后如何?”
太一不以为然,并不介意何时讲道,甚至讲不讲道对他都无所谓。
伏羲则是面露微笑,知道了帝俊的想法,笑道:
“此事易也,就怕此举会引起鸿钧大神的不满,毕竟推广仙道之事,对其而言至关重要。”
“我们在这种仙道最关键的时候,宣告神道之威,怕是会惹他不喜。”
帝俊闻言眉头微皱,鸿钧老祖地位太过特殊,此事也不得不需要他们考虑。
女娲却无所谓道:
“这有何担忧的,扬眉大神尚在,如今已证得混元道果,成就混元无极罗天尊神,乃神道大成者。”
“鸿钧大神纵然会有不满,却也不能待我等如何,终归还是要照顾几分扬眉大神颜面。”
祈想了想,也点头道:
“应该无事,仙道盛行于世,乃是洪荒天地大势,我等作为,也只不过是将其拖延一二罢了,对结局并无影响。”
“不过是些许时间,鸿钧大神当不会在意,毕竟其虽为仙道道主,但此前仍然是先天神圣。”
“而先天神圣最不缺少的就是时间,其已经等待了如此之久,不过些许时间,鸿钧大神会给我们的。”
祈虽是这么说,但众人也明白他的意思,无论鸿钧给不给这些时间,对神道和仙道其实并无影响。
最终还是有帝俊确定道: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定了,届时也好威慑一下洪荒中的那些野心之辈,省得他们生出挑衅天庭之心。”
混沌中,一片片混沌气流消散于无形,好似重新归于虚无,而其中两个人影对立而视。
鸿钧此时肉身残破,布满裂痕,眉头紧皱,三尸消弭,其所执的数件灵宝如今全部持于鸿钧手中。
而远处的扬眉亦是颇为狼狈,顶上发梢有些杂乱,原本碧绿的法袍出现数个破口。
透过破口处,可见衣袍之下神体同样充满伤痕,不过观其情况,状态明显要比鸿钧好上许多。
“鸿钧,看来今日吾杀不得你了,不过想要如此轻易便与我了结,怕是还不够。”
扬眉看着就连面目上都布满裂痕的鸿钧老祖,心中不由露出几分惋惜,此战他虽然占尽上风,但终归没有斩杀其的可能。
鸿钧虽然神体残破,却少有的大笑道:
“扬眉道友,贫道虽有想要了结之心,却并非此刻矣。”
“不妨与道友言明,鸿钧此次前来,所怀之心念,乃是只求一战也,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扬眉有些诧异,不知鸿钧在发什么疯,皱眉问道:
“逃避了如此之久,怎么今日反倒豁达如此,总不能是证了个混元,心神之劫还未解乎?还是说你觉得真的能够胜于吾?”
鸿钧对扬眉所言中的冒犯不以为意,只是想着此战之后的事,笑道:
“扬眉道友多虑矣,贫道与汝不同,道友所行之路,全凭自身开辟,又无灵宝护身,自然如此多磨。”
“贫道虽不才,确乃实受天皇道统,法财侣地,无一缺漏。”
“为求圆满顺遂,天皇早有打算,贫道亦有所准备。”
“天皇所用造化玉碟,可祝贫道破除外邪,收束心神,合道之事,又可确保万无一失。”
“扬眉道友,神道虽然强大,圆满无缺,但是仙道自有其精妙,乃是神道不可及之处。”
说到这里,鸿钧眼中满是自得,他行至此处,所耗费之精力,远远超出扬眉的想象。
为求合道,以保混元之路万无一失,他在东方大陆不断积攒功德,为洪荒天地查缺补漏。
其中一件件,哪个不是外人难以处理,诸神对天地虽感责,但力求超脱,所生恶劣之事不少。
结果到了最后,终究还是只有他鸿钧一人站了出来,这也是鸿钧最是自得的地方。
无论扬眉、罗睺、阴阳、五行、乾坤他们如何看待,心中再怎么恶意揣摩他的心思,最终站出来处理这些事的,独有其一人矣。
“扬眉,汝虽强,但终杀不得吾,其言语再不屑于天命,可又何曾想过,天命在吾而不再汝!”
“汝之强,不过一时之进,在吾看来,汝所作所为,同罗睺无异矣!较之罗睺,汝甚至还有之不如!”
“罗睺虽恶,但好歹有己之念,并身体力行,想对洪荒有所改变。”
“汝虽一直强于我等,却终究只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如此之人,又岂能受得泰皇道统!”
“而你我之间最终结局如何,亦是如此,终不得胜于吾!”
鸿钧少见的直呼人姓名,一声道友也不称呼,这让扬眉十分惊讶,又听鸿钧之言,不由有几分沉默。
他觉得鸿钧与罗睺都太过极端,可不曾想鸿钧亦是如此看待,这反倒让他失了几分兴致。
第234章 两方谋划,各怀鬼胎
扬眉看着眼前的鸿钧,心中不知为何变得平静了许多,没了之前争斗的心思。
面对鸿钧的难得吐露心声,扬眉有些难以接受他的选择,不由问道:
“你如此辛苦,舍弃良多,落得这孤家寡人的境地,只为求那证道之机,值得吗?”
扬眉不解,作为先天神圣,与天同寿,并无寿命之忧,求道者,不外乎图个己证,哪会像鸿钧这样?
仙道之秘,他亦有几分了解,其中理念,只求争渡,如果神道是顺水行舟,那仙道所求便是逆天而行。
三尸法扬眉多次领教,对其感悟颇深,要求降服三魔,舍一切念,最终得清净自然之心,以此清净心性,专心修行。
心无烦杂念,无善恶之欲,不执不痴,是为至人矣。
凭藉至人心性,修行自然顺遂,无可拘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完成证道积累,最后再回收降服的三尸,以全心念,让证道无缺。
如此奇思妙想,让扬眉也不得不叹服,一时之间惊为天人。
也正是因为对三尸法的了解,扬眉才知鸿钧为何能下得如此狠心,算计诸友,只求证道。
如今听鸿钧表述心志,了解其中根本,而眼下又无斩杀之机,扬眉自然无心纠缠。
不等鸿钧解释,扬眉只是看了其一眼,开口言道:
“鸿钧,此劫且算你过了,望后续你好自为之,若心有不满,不想了结这段因果,且自可来浑沌中寻我。”
话音刚落,扬眉身影消失无踪,只留下神体残破的鸿钧,独自立于混沌之气上,陷入沉思之中。
“是啊,值得吗?”
鸿钧在心中不断反问自己,却得不到答案,可是鸿钧唯一能确定的是,他不后悔。
混沌中灰蒙蒙的一片,不知时间流逝,鸿钧随手挥动,一套新的衣袍笼罩在身上,将那些伤痕遮掩。
气息上也迅速恢复,虽有几分虚浮,但从外上看,也分辨不出什么问题。
若不是其面貌上还是布满裂痕,外人根本察觉不出什么。
紫霄宫从远处飞遁而来,殿门展开,畅通无阻,鸿钧步入其中,直到坐落于蒲团之上,他才稍稍回神,长叹一声道:
“无事矣。”
一旁偏殿之内,昊天与瑶池面面相觑,心中担忧不已,老爷突然回返,且看着受伤颇重,这让他们难以置信。
在他们看来,自家老爷在洪荒中无有敌手,怎么会突然受伤?
经此一事,二人都觉得自己往后要低调些,省得招惹到像向老爷一般的人。
至于前去询问,或表示关怀的话他们是绝对不会去的,人贵在自知,他们在没有能力的时候,就算只是知道,也可能会招来祸端。
而且既无报复之力,也无帮助之能,前去关怀也只不过是惺惺作态罢了,还省得把老爷架起,让他下不来台。
“师兄,你说究竟是何人,能有这般修为伤到老爷?”
瑶池满心忧虑,他们也并非没有察觉,这几个元会以来,他们困居于紫霄宫中,老爷时常外出,每次归来总会受些伤。
一回返之后,便闭关不出,似乎是在躲藏一般。
唯独此次有例外,老爷主动出去,归来之时受伤却如此之重,也不再有躲藏之举。
以前还会劝告他们,让他们莫要外出,今日归来,也不见有这动作,瑶池也因此忧心,怕生出什么波折来。
昊天虽然是一童子模样,却颇为稳重成熟的宽慰道:
“师妹无需忧心,老爷既然归来,也没甚动作,想必已无大碍。”
“你我只需当作什么也不曾察觉便是,若是有了变故,该我等知晓之事,老爷自会告知。”
瑶池听了昊天的安慰,心中虽然依旧忧虑,但终究还是宽松了些,强作精神道:
“嗯,师兄,那我就当作不知道,继续筹备第三次讲道之事,听老爷说,这次至关重要,可不能让外人小瞧了我等。”
昊天也是点头,小脸上充满坚毅,两次讲道之地皆是由他们布置,虽然好似外人并不关注,但他们也要用心对待。
东海之滨。
东王公此时意得自满,他已经号召不少了转投仙道的先天神圣,如今场中近百人,皆为大罗金仙也。
“木公,你确定我等要在讲道之后,站出来筹备仙庭,奉鸿钧大神为道祖,去恶了天庭吗?”
“我怎么觉得此事有些不妥呢,要知天庭称霸洪荒己久,又有众多天神地祗加入,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说话之人身穿朱红法袍,头戴莲花冠,腰束玉带,面如冠玉,凤眼微眯,端是一副好模样。
此人乃东海著名大神,被人称为白云君,其名曰:奕,又有人称其为奕子。
东王公对白云君的担忧不以为意,见其忐忑不安,似有犹豫,立即宽慰道:
“奕子无需多虑矣,既然有心立下大业,自然要有火中取栗之心。”
“此事我有十足的把握,鸿钧大神断然不会拒绝,要知我等放弃神道,舍弃先天神圣的身份,转投仙道之下,已无退路可言也。”
“对其奉以师礼,尊称其为道祖,这是何等荣耀,对仙道推广极为有益。”
“鸿钧大神为仙道奔波已久,如今有人主动站出来为其摇旗呐喊,他又怎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