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 第173节
且说那四任诸侯王此时正在城中喝酒宴饮,毕竟诸侯王权力甚大,帝辛虽然自信自身能压得住,但也不会放任他们独自壮大。
所以寻常诸侯可以几年来朝拜朝歌一次,但他们四个却是得每月都来朝拜,虽然有法力在身,不惧路程,但时间一久,未免觉得有些无聊。
正当这四人在推杯换盏之际,忽然有宫内内臣连通报都没通报,直接推门进入。
刚一进来,他便不顾这四位诸侯王疑惑的面色,直截了当地拿出一张圣旨,大声唱道:“西伯侯,北伯侯接旨。”
二人听后不敢犹豫,立刻跪在一旁,将头低下,聆听旨意。
这内臣继续道:“奉天承运,商皇诏曰:‘那苏护粗鄙无礼,朕恩赐予他,他非但不理,反倒讽刺于朕,令朝野震动,因苏护乃冀州诸侯,为崇侯虎所管,如今苏护叛乱,罪再难赦,特令崇侯虎亲自率兵,征讨冀州,姬昌持节在旁监军。’钦此。”
内臣读完,这二位诸侯王也是多有不愿,但帝辛命令已下,他们也无可奈何,只好大声谢恩,这才站起身来。
因为姬昌只是持节监军,所以只得是崇侯虎上前接旨,内臣读完之后便已离去,独留这几人在原地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
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这苏护刚刚写了反诗,立刻就有人呈给帝辛,帝辛又立刻开了朝堂。
而他们喝酒的时候又向来不喜欢有外人打扰,加之苏护虽是冀州诸侯,但也不过是八百诸侯之一。
他的叛乱根本比不过现任的北海诸侯叛乱之事,所以也没有家臣前来禀报,而在几人仔细一问之下,这才明白里面底细。
姬昌素来仁厚,如今一听此事便摇头道:“我曾见过苏护几次,他心怀忠义,垒有军功,这午门题诗之事,其中必定有假。
恐怕是天子听信小人之言,这才倒戈有功之臣,只怕天下诸侯听闻之后,心中都会生有不服,不日天下就会大乱。
只能希望那两位丞相明日上朝之时能观其详细,如果是真,讨伐也可,但若有行为不正之言,应当制止为妙。”
崇侯虎则是在旁闷声道:“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如今这旨意已下,谁敢违抗?更何况那苏护题诗午门,其中必定有据可依。
如若不然,君王又岂会无故发下如此灾难?只是如今八百诸侯大多不听王命,且看北海之事便可得知一二。
我镇守北地,那些个诸侯猖獗无比,只怕王命也不能行于诸侯之间,这是大乱将起的征兆,我等也要做好准备了。”
姬昌自然明白此等道理,但还是叹道:“北伯侯所言虽对,但也不过是其中一面耳,苏护是忠良君子,忠心为国,教民有方,治兵有法。
这么多年以来,崇侯虎大人想必比我更清楚,苏护并无半点过失,可君王如今擅自怪则有功之臣,就只为了女色,完全不念昔日情分。
用时待如亲眷,恨不得同吃同喝;弃时如对筚缕,根本是不屑一顾,只怕天下人都要为此寒心啊。”
崇侯虎长叹一声:“东伯侯所言固是有理,但君言已下,一切哪能皆由自身?更何况君王之语,谁敢有违,这是欺君之罪。”
姬昌闻言便道:“既如此,北伯侯便先领兵前去,我随后便来。”
“恐也只能如此了。”
崇侯虎虽然不愿出兵,但天命难违,王命等同天命,只得领了那道旨意,随兵出征,姬昌也是离了朝歌之内。
就在这两方诸侯王出兵之际,姜子牙也是少有的被元始天尊召见。
圣人亲自所诏,让这位近年来修行难有作为的老者心中惴惴不已,毕竟比起与他一同上山的申公豹而言,他的确是多有不如。
但圣人召见,无人可以抗拒,只好跟在白鹤童子身后,小心翼翼的去往玉虚宫内。
“弟子姜子牙拜见师尊,愿师尊圣寿永昌,大道永存!”
刚一进入玉虚宫,姜子牙便拜了下去,希望元始天尊能看在他恭敬的份上,不要把他赶走。
看着诚惶诚恐的姜子牙,元始天尊虽然面上淡然,但心中却是叹了又叹。
当初这姜子牙与申公豹共同上昆仑山求道,刚一踏入就被元始天尊所知。
昆仑山乃圣人道场,若无允许,莫说是这类凡人了,哪怕是混元之神来寻,也是无法进入半分,更不能看得点滴。
偏偏这两人不仅看到了昆仑山,更是能进入其中,可见是天道运转所化。
元始天尊自是明白这两人就是日后的封神之人,只是这封神榜只有一张,但却偏偏出现了两个封神之人,就算是元始天尊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无奈之下,元始天尊干脆将这两人都一起收入阐教之中,做他的记名弟子。
这两人刚刚入教,放在紫霄宫内的封神榜也入了阐教之中。
众圣也知道封神之人被元始天尊收走,不过除了通天教主之外,其他圣人也只是看了片刻便离去,毕竟此次量劫与他们无关,自然无需太过关心。
而名义上这两人是记名弟子,但元始天尊待他们却如亲传一般细心教导,各类天地宝物更是应有尽有,只希望他们能快些增长修为。
申公豹有了这等外物相助,自然进展极快,时至今日,早有了玄仙修为,资质比之一般先天生灵也丝毫不弱。
但姜子牙却是蠢钝异常,就算有圣人亲自演化大道来给他看,也不过是能做到长寿罢了,让元始天尊也是无奈。
不过也让他知道此乃天数,姜子牙此生注定无缘仙道,只能通过封神榜成道。
得知此事之后,元始天尊也不免冷落了申公豹几分。
毕竟在元始天尊看来,纵使是寻常先天大神都不被他放在眼里,更别说申公豹只比得过一般的先天生生灵罢了,除非有封神之人的天数在身,不然他才懒得多看一眼。
但元始天尊如此善待姜子牙,自然也有他的算计所在。
那便是想让此人代替他的弟子受劫。
所以出于此等考量,元始天尊并没将姜子牙的事情与十二上仙多说,只对着广成子提了两句而已,就是避免出了意外。
思绪运转回心,元始天尊重复平日里淡然模样,对着姜子牙道:“你生来仙源浅薄,故而仙道难成,今生唯有止步于此。
但你也须知成道在天,谋事在人,你虽无仙缘在身,但却有富贵天生,自当去往人间,享受一番天伦人乐。
正好如今成汤气数已尽,西岐周氏当兴,你便下山与你那些师兄汇合,代我进那封神之事,扶助天下明主,日后封侯拜相也算积累功德,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
元始天尊都已经发话让他离去,姜子牙就算再恋恋不舍仙道,也知道阐教规矩,只好双眼含泪的拜别元始天尊,随后便在云中子的护送下下山。
阐教本就人数稀少,加之十二上仙经常待在幽冥,南极仙翁又要在天庭内任职,所以昆仑山中就只有云中子、白鹤童子、申公豹与姜子牙等人。
白鹤童子因为要贴身侍奉元始天尊,所以也少有出现在昆仑山内,云中子便只能与申公豹、姜子牙一起说话。
而比私心甚重的申公豹而言,云中子更喜欢与姜子牙一起谈玄论道。
今日送他下山也是顺便,他此时心情尚好,毕竟元始天尊答应让他出山修行,他也正好能与自家师兄相见。
广成子这个大师兄做的着实不错,就算不怎么与云中子相见,云中子都十分尊敬这位大师兄。
毕竟若非大师兄恳求,恐怕元始天尊也不会轻易带他一起炼器,今日能下山相助师兄,他自然高兴无比。
看着眉头紧锁的姜子牙,云中子笑道:“你这人怎的如此不开窍?就算不在昆仑山了,难道你就不能在凡间内修行?”
姜子牙苦着脸道:“师兄是常年待在昆仑山享福清净,不知人间污浊,师弟我在昆仑山上都修行得如此艰难,等回到凡间内,又哪里有我修行之时?只怕就能求个人间富贵一世,最后魂归幽冥罢了。”
云中子听后哈哈大笑,一点他的额头道:“幽冥也是我阐教之地,你就算魂归幽冥又如何?难道是忘了那些师兄了?
看在师尊的面子上,那些师兄随意给你造一副资质上佳的身躯,你岂不是又能追寻仙道了?你当真是修炼着了魔,多读两遍守护神咒吧。”
姜子牙一听觉得甚对,也立刻转忧为喜,不再将死亡视若大敌。
因为姜子牙法力低微,而且所修炼的神通法术大多也是养生之术,比之凡人除去力气颇大而且能活得更久之外,也没什么区别了,连飞遁都难,所以便由云中子带他一起飞遁。
云中子想直接与十二上仙汇合,但姜子牙却牵挂自家好友宋异人,便请云中子带他先回朝歌。
云中子想了想,觉得也无所谓,便决定先去朝歌一趟,正好领略一下人间风情。
第274章 众仙下凡考姬昌
而等这两人走后,昆仑山上又有一道仙光飞出,待这道仙光缓缓停下,却是有一位头戴青巾,大袖飘飘,足踏麻鞋,背负宝剑的中年道人,正是当初与姜子牙一起上山求道的申公豹。
望着姜子牙在玉虚宫内停留多日,如今出宫还有云中子相送,申公豹就耐不住心中的嫉妒。
在他看来,自己比这姜子牙不知好上多少,可是近年来,元始天尊却更为宠幸姜子牙而忽略他,自然令他心有不甘。
“想我四十不惑之年便已上山求道,而那姜子牙上山便有七十古稀,如今我早就成就仙道,只差一步就能坐上不朽之位。”
申公豹暗自咬牙道:“那姜子牙却仍旧在升仙门槛前徘徊,如此愚钝之人,居然比我更为受用,果真是天道不公!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既然这昆仑山留不住我,那我就去别的地方,我就不信天底下的人都如此无知!”
想到这里,他也随之化作一道玉清仙光离去,正好被刚从天庭返回的南极仙翁看到,不由有些纳闷。
不过南极仙翁此行回归昆仑山也是有要事要做,来不及关注申公豹的事情,便立刻赶去玉虚宫。
正好看到白鹤童子,他连忙道:“白鹤师弟,麻烦你去通传师尊一声,就说南极求见。”
白鹤童子行了个礼道:“白鹤见过南极师兄,师尊已经明了你此行的来意,只是说了事在人为四字,望师兄好自为之。
加之现在是封神量劫,如若必要,请师兄就不要再来昆仑山了,量劫之中,圣人不可出手,否则就会有以大欺小的嫌疑。”
南极仙翁得到旨意也是高兴,所以点了点头便立刻又再赶往天庭。
都不等坐稳,南极仙翁并连续颁发数条旨意,其中大多数旨意都是可有可无之事,唯有一条最为关键,那便是瑶姬被困之地从桃山转移为泰山,看守之人也从四大力士变为泰山土地公。
困守之地变大了,但看守之人反倒变弱了,让一些关注此事的天庭仙神大为不解,昊天上帝与瑶池王母更是立刻赶来问责。
而面对这两位天帝天后的质问,南极仙翁只是淡淡一笑,道:“不过是换了一个监守之地罢了,此事我已与司法天主商量,天主都无异议,两位又何必过来?”
他们两个自然知道相比桃山,泰山自然更好,毕竟桃山只是凡山而已,而泰山却是先天神山。
可泰山之上也是有主的,那便是在龙凤量劫之后便诞生的先天女神碧霞元君,而瑶姬的师尊骊山老母又与碧霞元君关系莫逆,堪称姐妹。
现在这个人将瑶姬关入泰山之中,由不得他们不思量,是否这两人是想借此挑拨碧霞元君与骊山老母之间的关系?
可此事是合情合理,毕竟南极仙翁腾挪瑶姬的理由是因为凡间地脉容易变动,所以作为凡山的桃山不适宜作为看守之地。
而泰山之下的地脉独立于众山之下,能维持万万年不变,所以正好。
见质问不出个所以然,这二人只能心有不甘的退下,独留南极仙翁坐在帝宫之中,微微看着凡间的瑶姬,脸上透露出一抹笑意。
“劈山救母啊,多么感人,只是如今这山从桃山变成泰山,就不知你该如何劈了。”
先前他之所以要赶往昆仑山,就是想请元始天尊示下,毕竟先前司法天主突然上门,让他把瑶姬从桃山转为泰山关押,然后等那杨戬来劈山。
此事事关重大,加之司法天主并非广成子本人,让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去请天尊旨意。
好在元始天尊虽未明言,但也是让他想做就做,所以便也照做了。
司法天主如此,自然是广成子命令所至。
而阐教众仙自从亲眼看到帝辛做出如此不智之举后,便开始四处寻找那些大德之士,希冀以此来点破大商。
广成子对此早有所料,先前不过是故意表现而已,而有了女娲娘娘的指点,他便也顺水推舟的将众仙引至西岐之地,果然看到了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
帝辛虽然年少有为,又有闻仲太师与武成王黄飞虎辅佐,将大商治理的井井有条。
但商朝范围太大,就算是帝辛也难以广布恩泽,加之姬昌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将相助,但他却极其擅长统御之道。
遇到那些少年有才却妨有阻碍难以上进之人,便将其认作义子义女,细数下来也有几十人。
这些人都各有奇才,帮忙协助治理西岐,自然是让这块领地显得格外富庶,甚至比朝歌这天子脚下的领土更为丰饶。
而更为稀奇的是,此处向来风调雨顺,几乎有百年时间都没什么灾害出现,年年有雨,月月有日,土地肥沃,家宅安宁。
朝歌虽然也如此,但这是因为有众多截教仙人共同动用各类神通改换天地而来,但西岐之地却是天生如此,可见其是有多么受天道所眷恋。
上一篇:重生笑傲:我要当教主
下一篇:大乾夜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