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夜天子 第25节
赵祈安操控着药液中的药力进入小道童身体中的速度,可不管药力进入的有多快,都很快便被小道童的骨骼吸收。
“咦?”
他轻咦了一声,渐渐加大了灵气席卷药力的速度,引导着更多的药力进入小道童的身体中。
小道童闷哼了一声,眉头紧紧皱起,身体表面每一个毛孔都在不断冒着“黑泥”。
但赵祈安只感觉到他的每一块骨头都如同无底洞一般,贪婪得吞噬着药力,骨头越发洁白,到最后呈现出了琉璃之色。
随着主脊骨被炼得琉璃宝色,紧跟着左大臂骨……
左小臂骨……
一直到第四根主骨被炼化了一半,浴桶中的药液不再粘稠,而是变得清澈起来,带着些从小道童身体中冲刷出来的“淤泥”。
这一桶足够普通人药浴一个月的淬骨药液,彻底没了药力,成了一盆污水。
赵祈安注入小道童体内的灵力,按照周天大循环,被收回了他的体内。
他松开了按在小道童天灵盖上的手,扶了扶额,喃喃道:
“这不正常……”
小道童炼骨的速度,显然是不正常的。
他虽是甲上的修行资质,可赵祈安麾下的义子之中,并非没有“甲上”之资。
但仅论炼骨的速度,无人能够比得上眼前这个小家伙。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他似乎天生根骨通透,十之八九是与“转世大能”的来历有关。
照这样来说,或许这小家伙在达到前世的高度之前,破镜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远远不是“甲上”之资那么简单。
赵祈安看向小道童的眼神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殷切。
“或许这小家伙将来的破镜速度,比之当年的无双还快。”
他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一个人来。
至今犹记得自己收养的第一个义子,在离开他之时,笑着说“要为义父争一个天下第一回来”。
只是一去十年,一去不返。
如今,也不知道人在何处。
赵祈安轻叹一声,收回思绪,目光再次落在小道童的身上,摸了摸他的脑袋。
……
结束之后,小道童很快便被丑奴抱去洗澡去了。
虽是刚从浴桶里出来,但毕竟泡的药浴,体内污浊被排出,还是得重新洗漱一番。
赵祈安回到自己屋中书房,没过一会便有人敲门。
“进。”
聂老推门走入,他背着一个书篓,一声不吭得把书娄放在了书房地上,然后从怀里取出一个拇指大的小竹筒,递给了赵祈安。
带赵祈安接过,他不满得伸手指了指赵祈安,比划了几个手势。
赵祈安一看便明白了,这是老头子嫌近来事多,要求他再招两个服侍他的人,别老使唤他这把老骨头。
想想丑奴近来也总是抱怨,一个人忙不过来,或许身边真该多一两个服侍的人选了。
赵祈安点头道:“我会考虑的。”
他一边拆着小竹筒,从里头取出密信,一边问道:“你刚可见到了那小道童凌云子?”
聂老点了点头。
赵祈安问道:“这孩子如何。”
聂老比划了个大拇指。
“跟着你如何?”
这话,赵祈安一说出口。
聂老脸色顿时犹豫了起来,满是皱纹的老脸整个都皱了起来,显得有些愁苦,眼神很是犹豫纠结。
但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
赵祈安也不再强求,点头道:“我知道了。”
说完之后,也不再提这茬,低头看着手中密信。
聂老脸色有些遗憾,但最终也只是向赵祈安躬身拱手,退出了书房。
待聂老走后,他这才细心看完手上的密信。
“义父,一切顺利,白云观众道士皆被带入巡天监监牢中。”
一切,都如赵祈安预料的那样发展。
若是那金银护法交代的都是真的,那么只需将这些道士关押上几日,便可让他们摆脱血菩萨的控制。
到那个时候,有些人可就要倒霉了。
只是不知道这血菩萨是何物……
赵祈安想着这些事时,顺手将手中密信放入烛台的火苗上,点燃后随手丢进了书桌旁的铜盆中。
做完这一切,他的目光落在了聂老带来的书娄上。
这书娄里装着的,都是枭卫们搜罗的有关于“救世教”的一切消息。
第33章 渐渐浮出水面的“真相”
夜色渐浓,书房的书桌上,一盏精致的铜质烛台散发着昏黄而温暖的光芒。
赵祈安背靠着檀木椅上,借着烛光轻轻翻动着手上的书页,轻轻翻动着书页。
这上头都是有关于“救世教”的记载,有地方志、官方文书、以及一些江湖传闻。
只可惜内容虽多,但大多都是些无甚紧要或者不能分辨真伪的消息。
赵祈安所能了解到的,也只是救世教信奉名为“生之母”的神祇,信奉的教义大抵是就是“天灾将至”“世界大清洗”那一套,宣扬信奉生之母,净化灵魂,方能在天灾之时灵魂才能被“生之母”接引去“彼岸”。
欺骗愚民的教派,大多都是这种调调。
可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前仆后继的信奉。
而根据对教义的解读,救世教中又分成了三派——青莲舵、白莲舵、红莲舵。
其中青莲舵最是神秘,由救世教教主亲自统领,无人知晓其行事准则,甚至世人们都鲜少知道救世教青莲一派。
而白莲舵则是信奉多行善事方可净化灵魂,这一派也是救世教中传播信仰、广收信徒的主力,在大乾国的百姓中竟是风评不差,杀贪官污吏、劫为富不仁、救济黎明百姓……类似这样的事情没少做。
这一派的教徒中也不乏所谓的江湖豪杰、古道热肠的富商、名满天下的大儒……
至于红莲舵,则是认为若要纯净灵魂,便要掌控七情六欲。
他们修的是欲,修的是血肉修行之道,多行诡邪之事。
那些救世教流传出的邪诡之法,也多是红莲一派的东西,但也正因此收拢了许多强者,教派势力并不弱。
虽然同为救世教,但是白莲一派与红莲一派行为处事差距如此之大,倒也叫人匪夷所思。
只可惜枭卫们收集到的消息并不多,那厚厚一沓大多都是些江湖流言,有用的东西加一块还不到三页纸就能讲清楚。
“枭卫收集情报的能力,还是弱了一些啊。”
赵祈安有些无奈,在这京都城还好,京都城毕竟是他坐镇之地,布置最是严密,任何风吹草动都能通过枭卫传进他的耳朵里。
但出了京都城……枭卫收集情报基本上都是靠着赵氏商行来开展,只能收集到市面上能够收集到的消息,再深入也只是江湖客口口相传不知真假的情报。
再细致些的消息,就得派专人专程赶往消息来源地,去一查究竟了。
不过枭卫带来的消息中,也有让赵祈安感兴趣的东西。
例如救世教如今最猖獗的地方,乃是荆州。
他回想起不久之前在坊中听幕僚提起的一番话——荆州大旱,今岁无米。
荆州发生了旱灾,如今这消息还没传回到京都城,显然是整个荆州上至刺史、下至县官,共同的在欺上瞒下,将消息捂得死死的不曾露出来一点。
但消息捂得再死,总有些蛛丝马迹会露出来。
例如米价。
例如……流民!
荆州上下的官员捂得住消息,却安抚不住要求活的百姓。
荆州大旱,必定会有许多百姓抛弃田地,为了求活而迁徙数千里去其他州。
京都城与荆州不算近,但亦不算远,再加上是大乾国的国都,按理来说这么天过去,总该是会有流民到京都城。
但是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京都城中没有出现一个荆州的流民!
那么这些流民去哪儿了呢?
赵祈安想起白云观那伙救世教的人,想起玉真寝宫中发现的炼人丹,想起巡天监近来的“日志”中并没有提到京都城有频繁出现百姓失踪的案件……
这一条条散碎的消息,单独拿出一条来看,什么都看不出来。
可当所有线索拜在台面上,就好比拼图被一块块拼接,背后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屋中无风,台上的烛火却是摇曳一阵。
昏暗的火光映衬在赵祈安的脸上,添了几分阴沉之色。
……
翌日天明,赵祈安起了个大早,准备马车去城西坊市。
这一趟,他没带丑奴,不过带上了小道童。
清晨的坊市,许多铺子还未开张,偌大的坊市显得有些冷清,时不时路边的铺子里出来个伙计,打着哈欠把自家招牌挂上,拿着笤帚清扫着地面。
赵祈安牵着小道童的手,穿过坊市的街道,朝着珍宝阁走去。
待进入珍宝阁之后,立刻便有人迎了上来。
上一篇: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
下一篇: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