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夜天子 第268节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其中有人还进言道:“吴相,平南王持功自傲,连您的示好都视而不见,下官斗胆,愿上奏弹劾,在御前参其一本!”
吴庸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瞥眼看向说话之人。
这么蠢的人,怎么混进来的?
他认得此人乃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世茂,不由心中轻叹。
都察院乃是言官清流地,虽然如今被巡天监几乎架空了权柄,但院中依旧少不了自诩清流的死脑筋,即便他是宰相亦是难以将这都察院完全掌控在手中。
甚至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四位高官之中,唯有这地位最低的右副都御史愿意投靠在他麾下。
虽然此人才能不佳,但却也颇有用途,在这朝堂上坚决维护着吴庸的地位,有些话吴庸不方便说,他就是最好的“嘴替”。
谁都敢喷、谁都敢骂。
吴庸需要这朝堂上有这么一条忠于自己的“疯狗”。
本来他心目中最佳的人选,是那鬣狗官苟向西,只可惜此人比都察院那些粪坑里的臭石头还要又臭又硬,自己主动对他示好拉拢,他非但不领情,反倒是攀咬了上来,死死盯着徐州吴家不放,盯着他那些门生故吏不放。
吴庸想到苟向西那张丑脸,脸色都阴暗了几分,只觉晦气。
他板起脸来,呵斥道:“平南王立不世武功,足可延续我大乾百年国祚,怎可污其名声?退下!”
姬武昌刚立大功,又被封王,这个节骨眼上一封弹劾的奏折,不是给自己添堵,给陛下添堵?
李世茂被喝骂之后,面露惭愧,连忙退下,不敢再多说什么。
吴庸平定了一下心情,说道:“平南王如今离京,是表示他不会插手储君之争,这对我们来说乃是好事。”
“西漠周家反不反,尚且两说,但至今无有援手助力三殿下,这是事实。如今平南王亦不支持三殿下,此次储君之争我等胜算便是极大!”
吴庸停顿片刻,看向对面众人那逐渐兴奋的神情,又是说道:“但是……此次荆州之灾,并非天灾,乃是人祸。”
“荆州城内,救世教余孽肆虐,其中不乏武道高手,而如今我虽可强行征调一部分府兵,但也未必保险。尔等可有什么想法要说?”
这……倒是让人有些为难。
在场的大多都是文官,毕生致力于经学,几乎没人修行过武道。
众人不由议论纷纷起来。
“我等家中,皆养着武者镇族,不如集结在一起,想来也是不弱的力量。”
“此次平乱,巡天监精锐倾巢出动,又调来四府府兵都没能平定荆州,光靠家族中一些武者,能做得了什么?”
“总归也算是一股力量,难道什么都不做?”
“依我看,如今平定荆州的主力还是巡天监和四州府兵,不如收买其中将领,陛下只说算功绩,他们若是二殿下的人,平乱的功绩也当算作二殿下的。”
“府兵将领尚且好说,巡天监?你在想什么呢!”
“巡天监效忠王权,二殿下本就该是下任帝王,提前效忠有何不可?终该是有识时务的。”
争论声愈演愈烈,每个人都提出了些方法,但又似乎都不大可行。
吴庸并未阻止,只是看着众人各抒己见。
而在他身后,林文旭一一将众人意见记录下来。
待堂中争论声渐渐平息下去,众人又开始看向吴庸,想让左相做出决断。
也就在这时,吴庸身后林文旭躬身拜下:“老师,学生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
“说。”
“如今陛下以平定荆州之功绩,作为择选储君的校考。但这次平定荆州的总帅依旧仍是上将军凌放,巡天监、东厂、四府府兵皆听其指挥,若是争军功,再怎么也只是留些残羹冷炙。”
林文旭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得观察着吴庸的神情,见他神色没有什么变化,这才放心大胆得说下去:“若说凌将军统帅的是正规军,我们即便集结各自家族武者,去了荆州也只是一群散兵游勇,恐怕一些能立下大功的大事,凌将军非但不会让我等染指,甚至还会提放着我们的人,以免扰乱军机。”
吴庸暗暗点头,询问道:“那照你这么说,不管是我们的人,还是三殿下的人,想要立下功绩,都不是一件易事?”
林文旭微微一笑,躬身答道:“老师,想要在荆州立下功绩,也并不仅仅只是比拼杀了多少救世教的人,或者毁去了救世教多少处驻点……”
“荆州本身,处处皆可立功绩呀。”
第322章 美梦破碎
“荆州本身,处处皆可立功绩!”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堂上不少人的低声议论。
吴庸也是眼前一亮,看向林文旭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与欣赏。
终于有一个人,能够领会到他的想法意思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允文,你继续说。”
“是,老师。”
林文旭得到吴庸的肯定,心中顿时大受鼓舞,说话也自信了几分:“荆州在九州之中,虽是最小的一州,但论富饶,却能排进前三甲!”
“此乃天府之国,大乾粮仓,原本百姓安居乐业。可如今救世教肆虐荆州,酿下惊世血案,更有贪官暴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大量肥沃的土地被荒废无人耕种,即便是最为富饶的天元郡,也几乎沦为一座荒城。”
“如今陛下派了天使,欲要解决荆州之祸,救世教虽如跗骨之蛆,尚未拔除干净,但至少荆州内勾结救世教的官僚已被尽数拿下,但这也导致如今荆州几乎毫无管理。”
“凌将军是大才之人,若论武道,乃此世巅峰;若论统军,亦是帅才之资。”
“可平定贼寇是功绩,难道治理地方、安抚灾民,恢复荆州秩序,就不是功绩么?”
“凌将军知道如何联络士绅救济灾民么?他知道灾民该如何安置么?他知道如何救田么?”
“他一介武夫,难道还会比我等苦学治国之道数十载的读书人更懂治理地方么?”
林文旭这一番话,顿时点醒了堂内众人。
是啊,平定贼寇,领兵打仗……这些我们不行。
但治理地方,恢复秩序,这不就是我们文官的本职么?
光想着如何铲除荆州的救世教,可现在想来岂不是拿自己的短板与旁人的长处相比么?
吴庸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模样,也不废话,直接与林文旭说道:“将我名册取来。”
“学生早有准备。”
林文旭早就准备好了,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交给了吴庸。
吴庸翻开名册,上头写着的是一个个名字。
这名册有一个名字,名为“贤才册”。
能够上此名册者,除了有倾向吴党之意外,还需得有几分真才实学不可。
若是那空有名声的无能之辈,就算忠心到给吴庸舔鞋,名字也上不了这册子。
传闻中,一旦上了吴相国的这“贤才册”,等同于是仕途走上了青云大道,从此便是平步青云。
在场众人虽是吴党核心,可真见过这贤才册的却没几个人,此刻不由都纷纷好奇得探起了脖子看着。
吴庸目光一直在贤才册上的那一个个名字上,时不时提笔圈出一个名字,说道:“尔等皆为朝中重臣,位高而权重,公务繁忙,轻易不可动。去荆州临时代政、治理地方的差事,还是交给后进晚生们。只不过尚缺一名统筹者,诸位可有人选?”
堂上众人闻言纷纷起意。
谁都知晓这一趟荆州之行,代表着从龙之功。
如今三皇子失势,二皇子成为储君可以说是铁板钉钉的事。
众人虽如吴庸所说,位高权重,有公务在身不可能抽身去荆州。
可他们亦有门生,亦有故吏,还有亲朋好友,都还是对这一份从龙之功感到心动。
然而众人彼此对视了一眼,却都是默契地没有出声。
即便有那没脑子的,刚想说话,也很快被边上的同僚拽了拽衣角,示意别说话。
很快,有人提议道:“吴相国,卑职以为,林大人可堪此任。”
吴庸顿时露出微笑,侧头看向身旁林文旭:“允文,你觉得呢?”
林文旭侧身面向吴庸,躬身作礼道:“学生不才,愿为老师分忧。”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此次荆州之行,便以允文为统筹。”
这份最大的功绩,自然是要留给吴相最为信任之人的。
会谈结束,众人纷纷起身告辞。
吴庸将人送走之后,面上也显出了几分疲态。
他对林文旭说道:“允文,那红丸本相手中已是所剩无几……”
林文旭立刻说道:“老师放心,学生回去之后,便托家乡父老再给带些过来。”
吴庸满意得点了点头:“你也早些回去,收拾收拾东西,这两日便要去荆州了。”
“是,学生告退。”
……
从相国府出来之后,林文旭乘坐马车,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刚回到府中,便是一阵鸡飞狗跳的声音传进耳朵里,既有“乒乒乓乓”金铁交鸣之声,转头又听到了婴儿哇哇啼哭声,还有婢女张皇失措的声音。
“殿下,小公子又尿了。”
林文旭面露几分无奈,走进院中,只见自家娘子德灵公主正在给尚在襁褓的幼子换着尿布,不远处两个七八岁左右相貌极为相似的男童,正苦着脸在扎马步。
那两个男童看到林文旭之时,眼睛顿时亮起,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齐声喊道:“爹。”
德灵公主这会给幼子换好尿布,侧头看向林文旭,冷笑道:“呦,还知晓回来呢?不知道的还以为相国府才是林舍人的家呢。”
林文旭苦笑,上前道:“娘子怎亲自做这些脏活,交给下人就是。”
“府里才几个人?我不做,让你这大老爷来做么?”
“要不过两日休沐,我陪娘子去牙行挑几个伶俐的丫鬟?”
“得了,好日子才过几天?更何况姑奶奶自己的儿,要自己带!”
虽然德灵公主贵为公主,林文旭亦是金科榜眼,但两人成亲之后日子一开始过得并不怎么好。
林文旭出身寒门,家中没什么钱财,供他读书还靠着乡党你一笔我一笔的资助。
但德灵公主乃是秀女所生,没有母族可以依靠,在宫中亦不受宠,光是为了置办这京都内城三进的宅子,就已经掏空了德灵公主全部的嫁妆。
上一篇: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
下一篇: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