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夜天子 第272节
“高大哥应该清醒过来了。”
张居正一边说着,一边拿着钥匙朝屋门走去,打开了上锁的屋门,侧过身让众人进去。
屋内,气味并不大好闻。
微弱的光线从窗子外透进来,隐约可见一个人影正五花大绑得被绑在了柱子上。
高河一见到张居正,有气无力得骂道:“张居正,你这不为人子的东西!谁让你拿死猪结捆老子的?快给我解开,痛死了!”
张居正红了眼眶,连忙应了一声去给高河松绑。
高河手脚的束缚一被解开,整个人便软绵绵得倒了下来,也幸好张居正眼疾手快,搀扶住了他。
“高大哥,这是赵校尉去外头请来的郎中,给你看病来了。”
他将高河搀到床榻边坐下,随后给高河介绍着赵观象身边的人。
高河闻言看向赵观象,苦笑道:“雏虎,你白费这个力气做什么?我的身体我自己最是清楚,没得救了。”
赵观象面无表情道:“有没有得救,你说了不算,大夫说了算!”
随后他看向赵霓裳,眼神中满是求救。
赵霓裳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他安心,随后走到高河身前,探出手来:“借脉象一观。”
……
片刻之后,赵霓裳收了手。
张居正满是期待道:“大夫,如何了?”
赵霓裳摇摇头,张居正眼神中的光芒顿时暗淡了下去。
一旁的高河反倒是有气无力得笑着:“我就说了,不用白费这个力气。雏虎,我就一个愿望,帮我送回家吧,我想我阿娘了。”
赵观象顿时一阵心浮气躁,喝道:“闭嘴,想你老娘等回去自己去见,和我说什么!”
他似是不愿在房中多待,和赵霓裳一前一后出了屋子。
来在院中,赵观象背对着她好一会,这才转过身来,问道:“阿姊,当真没救了么?”
赵霓裳听得出他声音已经变得有几分古怪,但还是摇了摇头:“这不是医术可以解决的,我至多能给他开一些安神的药物,让他疯病发作之时不那么痛苦。”
她劝道:“你这仆将此番情况,还是尽早送回京都城去,想来你监里的国师会有办法。”
赵观象叹气道:“如此说来,也只好先让老高和张旅帅回京述职了。”
“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我会写信与义父说一句,或许义父有办法也未必。”
赵霓裳看得出赵观象对自己两位仆将之间的感情,忍不住宽慰了一句。
但实际上,义父即便有那个能力帮忙,但是他真的会为了一个不相干之人出手么?
赵霓裳也不大肯定。
……
“观象,你可知晓东阳郡郡守,卢怀慎?”
从伤兵营里出来之后,赵霓裳又向赵观象问到了一个关键人物。
赵观象点点头:“当今陛下的岳丈,更是义父妻族外祖,我自然是有留意的。”
“可有办法接近此人?”
赵观象闻言摇头道:“不大可能,此人如今乃是荆州案的重要人证,手中掌有整个荆州官员勾结救世教的证据,如今与几位钦差同住一院,即便是我也没法接近。”
如此说来,倒是棘手了。
赵霓裳无奈道:“那看来,卢怀慎那边暂时是接触不到。那那些犯案官员呢?”
“杀了一批,不过一些重要的,如今还关在监牢之中?”
“可有办法让我去问话?”
“有些难,不过我可以尝试一二……”
姐弟二人说话的工夫,正好看到不远处一队人马雄赳赳气昂昂得朝着郡守府走了进去。
赵观象停住脚步,纳闷道:“那些是什么人?怎敢这般直闯钦差驻地?”
赵霓裳瞥了一眼,很快便留神到领头之人的身份:“林文旭?这些是吴相国的人!”
第327章 一纸文书,便要本将军俯首帖耳不成?
“大人,京中有客求见,手中有吴相国之信。”
郡守府内,很快有人进去通报了消息。
堂中有人嗤笑了一声,嗓音尖锐:“依咱家看,这是麻烦来了。”
右手旁一名身着兵部官服的老大人闻言不满道:“魏公公何出此言?这该是朝廷给予我等助力才是。有吴相国之高徒来此,暂代荆州罪官,掌管地方,我等亦可轻松不少。”
这二人皆是朝廷派下的钦差,分别是东厂提督魏三印,与兵部侍郎林东诚。
桌案后坐着一名金甲将,一直到二人起了争执,这才放下了手中公文,目光扫向身旁几人,摇头道:“眼下的荆州……不是这群官老爷们乱弹琴的地方。”
这一句话,顿时让魏三印不由嘴角上翘,也让林东诚面露尴尬之色。
凌放抬头看向二人,声音低沉道:“不过麻烦也好,助力也罢,既然来了,就先见一见吧。”
“凌将军所言甚是。”
……
“将军已知晓诸位大人前来,还请随我移步正堂。”
郡守府门口,前去通报消息的守门士卒很快出来传信。
林文旭走在最前头,身后众人纷纷跟随进了郡守府内。
这一进郡守府,他身后便有人忍不住嘀咕了起来:
“这堂堂天元郡城,中原富饶之地,怎会落得如此田地?”
“这些钦差们不来荆州时,荆州尚且还算繁荣,怎么来了这荆州,这荆州反倒是落得这幅光景?”
“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唉,此天灾呼?此人祸也!”
“待本官见了那凌放,定要当他面责问一二,难道在他眼中只有贼人,却无百姓之死活?”
一开始,还只是几声牢骚般的嘀咕。
可随着周围人渐渐响应,气氛就不大对劲了起来,一时间不少人满脸愤慨、义愤填膺。
林文旭将众人反应看在眼中,轻叹了一声。
他们前日从京都城出发,抵达荆州不过用去一日,而后一日从运河渡口赶来了这天元郡。
仅这一日,便是目睹了荆州之惨状。
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不过是对付一伙歹人,曾经的天府之国变成如今这萧条景象,钦差无能,凌放首罪!
这是这些心高气傲的读书人此刻内心的真实写照。
林文旭心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他比这些仅在纸上谈兵过的同僚们,多了一份务实,劝诫道:“一会见了凌将军,万不可说这些事,凌上将军功过尚且不论,他依旧是陛下任命的钦差大臣,我等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如今荆州诸郡官僚被罢免大半,正是我等施展拳脚之时,老师已为我等划分好了所属之地,诸位莫要贪功冒进,当稳扎稳打,徐徐图之。”
他好一番言语,这才将众人不安分的心思安抚住。
说话间,众人已来在了堂前。
领路的士卒推开了大门,朝着堂首上座捶胸行了个军礼:“将军,人已带到。”
林文旭快走几步,来在堂前,作揖拜下:“学生林文旭,见过凌上将军。”
他似是不经意的抬眼一瞧,这才看清了凌放的容貌。
这位巡天上将军的容貌,比之他真实年纪要小许多,看起来比林文旭还要年轻几分,只在下巴处蓄着短短的胡茬,面部线条棱角分明,凸显几分不怒之威之气质。
原本在见到凌放之前,口口声声要当面责问的那几人,此刻都纷纷哑火了一般,低头俯首得默作不语。
凌放看向堂中行礼的林文旭,问道:“林舍人,放着朝堂公务不做,来荆州作甚?”
林文旭态度摆得颇低,躬身答道:“学生暂时交割了中书舍人之职,奉左相之命,为主持荆州地方之事而来。”
“哦?”
凌放微微眯起眼,看向林文旭的眼神变得意味深长了几分:“主持荆州地方之事?本将怎不知此事有朝廷任命?”
林文旭上前几步,压低声道:“此事……学生这儿有一封信,将军观过便知。”
接替地方权力,这本该是要有朝廷委任状的。
可此非小事,即便是吴庸也不可能越过天武皇来委任整整一州上下官员的任命。
所以林文旭这些人来此,名义上是替钦差凌放“暂代”荆州地方之职。
林文旭很是自信,相信凌上将军看过老师写的亲笔信之后,会卖老师这么一个面子。
凌放接过信,拆开来看了一眼,眉头不由一挑。
但他装作若无其事,将手中信交给了身旁另两位钦差过目。
东厂提督魏三印看过之后,讥笑了几声,看向林文旭一干人等,眼神带上了几分讥讽之色。
而兵部侍郎林东诚看过信后,几分欲言又止,可最终长叹了一声。
凌放问道:“荆州一共七个郡城,尔等竟都已划分好了地方?”
林文旭只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可他并未多想,如实答道:“老师考虑得周到,来之前便已想好让学生等人各自分管哪些区域,力求第一时间恢复荆州之秩序。”
“如何恢复?”
“当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若地方储备不足,我等自会与荆州各士族士绅交涉,请其招募灾民,以工代赈。除此之外,如今秋收未至,当使流民回归故里,抢种良田……”
林文旭显然早有准备,分析得头头是道。
可他这一通分析下来,却是忽略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荆州的祸根,救世教还未铲除呢!
上一篇: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
下一篇: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