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乾夜天子

大乾夜天子 第70节

  虽然明面上这位赵寺丞是主,那苟执事是仆。

  但实际上真正负责做事的,却是那苟执事。

  看来京中传言也没错,这位东海赵家的驸马爷或许确实是没什么本事。

  陛下突然起兴许他官位,将他塞进宗正寺来,引得赵家的重视,怕他出错或难堪丢了赵家的脸面,这才将八大执事之一派遣到他身边来,替赵祈安办事,求一个稳妥。

  姬礼元这想法一旦确定,心里头也就安定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赵家要投捐宗正寺的事是真的,对宗正寺以及所有的皇家子弟都是大好事呀。

  其他一切,都无所谓了。

  光是赵祈安今日带来的银子,都抵得上陛下赐下来的那些皇庄、皇田、食户等等所有加起来一年能兑成的银钱都多。

  姬礼元一想到这儿,脸上的老褶都笑开了花,对赵祈安就更殷勤了。

  ……

  对于姬礼元的殷勤,赵祈安看在眼里,面上毫无表示。

  但在心中,对如今皇室宗亲的处境,有了更直观的感悟。

  堂堂国公,当今陛下的亲堂兄,却要向一个后辈晚生献殷勤,实在是让人有些唏嘘。

  赵祈安自身有爵位,乃海青子爵。

  若是在朝中其他部堂,六品官有子爵之位,已是难得。

  

  但在这宗正寺,真不够看的。

  不说寺卿乃是国公,就是同为寺丞的姬恒毅,亦有伯爵之位。

  部堂上的官员,一大半都有着爵位在身,比赵祈安这子爵之位高的还真不少。

  若是天武历之前,贵族爵位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但现在的贵族爵位,仅仅只是一份“荣耀”,并不代表任何实权。

  为何?

  没有封地!

  天武历二十年,天子削藩,连下两道诏书“贵族袭位,一世减一等”、“非亲王者,不可有封地”。

  前者看似还好,历代皆是如此,天武皇这旨意无非是将某些得了前几任皇帝特许“世袭罔替”的一些特权贵族的权力给摘了。

  但唯独这“世袭罔替”的贵族,才是真正难惹的豪门。

  可后者……更是闹翻了天了。

  这意思,便是亲王可以有封地,但是他的下一任子嗣就得将封地交出来,皇室旁系子弟不得继续留在原本的封地。

  大乾朝没有异姓王,这就意味着原本分封出去的藩属国全部取缔,领土重新归回中央。

  这纯粹是在针对皇室宗亲。

  这两件事若是换个朝代,行之不易。

  但天武皇之所以用“天武”为号,是有原因的。

  别看现如今天子不理朝政,一心求仙问道,在当年却也是军功累累的马上皇帝,兵权牢牢握在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大乾朝数代以来子嗣不兴,裂土封王者不多。

  承平太祖只有四名子嗣,其中只有一位是皇子。

  而先皇圣德皇帝子嗣不少,但膝下只有四名皇子,大皇子早夭,死时都尚未就藩封王。

  而二皇子,也就是英国公的父亲广庆王,在天武二十年的时候也已经过世好些年了。

  唯有小皇子永安王姬宏德,能够保有封地。

  所以天武皇这番政策,待杀干净了几个门阀,打了几个藩属国……

  竟是意外顺利得进行了下去。

  只是可怜了这些皇室宗亲,没了赖以生存的领土,又放不下自己高贵身份的脸面去谋生,到最后只能依赖皇室内帑养着。

  可偏偏当今陛下还是个穷奢极侈的性子,皇室内帑又能匀出几个钱给这些不受待见的皇室宗亲?又有多少人空有高贵的身份,却连肚子都填不饱?

第86章 猪笼皇帝?猪龙皇帝?

  虽说无情总在帝王家,但如今的天武皇薄情寡义到了这种地步,其实这背后也有隐情。

  这事儿,还得从先皇圣德皇帝说起。

  圣德皇帝在位期间,乃是整个大乾国建立以来,天灾最少的时期。

  国泰民安、海晏河清。

  那太平盛世,至今被人所怀念。

  但在圣德年间,曾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废后案”。

  天武皇正是被这位大乾朝有名的奸后迫害,于襁褓之时流落民间,早年间流落到了青州、徐州一带。

  据野史所传,天武皇初时跟随镖局武师学艺,不知犯了什么事,被浸过猪笼。

  侥幸未死,但也被赶出了镖局,随后竟是落魄到了以乞讨为生的地步。

  被寻回宫中时,已是及冠之年。

  而这些事,也被后来的民间艺人编成了曲艺、话本,流传坊间,其中一些经典桥段,例如“草莽分公候”、“龙台铡妖后”、“午门杀兄”之类的知名桥段,至今在那戏院茶苑里都天天上演着,是座无虚席。

  所以民间戏称当今天子乃是“乞丐皇帝”、“猪笼皇帝”。

  天武皇帝对这方面倒也大度,从不因言获罪,也不搞什么文字狱,就任由这坊间传着这些事。

  甚至传闻早些年还没求仙问道的时候,还会招京都城里有名的曲艺班进皇宫为他排戏,最是爱听以他生平改编的这些曲儿。

  也正因为早年的这些经历,天武皇对自己这些亲戚并不念什么亲情。

  但若说他薄情寡义,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他对自己一奶同胞的弟弟永安王姬宏德是极好的,哪怕天武二十年削藩,永安王也成了唯一一个保留了封地的亲王。

  而后就算永安王勾结救世教,血祭屠城,被国师押回京都城时,天武皇也是想保他的。

  这人呐,总是复杂,哪是但“好”或“坏”一个字可以概述?

  对永安王来说,天武皇是极好的兄长。

  但对其他的皇室宗亲来说,这是最无情的天子。

  ……

  赵祈安坐在部堂里,如泰山巍然不动。

  姬礼元一开始还坐得住,可毕竟是八十岁的老国公,这连个靠背都没有的春凳属实是磨人。

  这坐了一上午,他就感觉自己这老腰有些顶不住了。

  待到午间休憩之时,也到了用午饭的时候,姬礼元实在是顶不住了,找了个由头对赵祈安说道:“本公下午有公务,云心观那边今日有斋醮大典,邀了本公前去观礼,赵寺丞可愿一同去?云心观的素面做得极为不错,可以一饱口福。”

  这宗正寺,除了有管理皇室宗亲的职务之外,还有一项职务就是管理京都城附近的大小道观、寺庙。

  这算是宗正寺少有的有油水的活儿,那群道士可比皇室宗亲们有钱。

  所以“观礼”的差事,在这宗正寺算是抢手的活儿。

  不过姬礼元相信赵祈安看不上道士们孝敬的那点小钱,所以大方邀请。

  赵祈安婉拒道:“国公爷既有公务,不必在意下官。下官初来乍到,还是先熟悉些简单的内务比较好。”

  姬礼元无语,这一上午也没见赵祈安去熟悉内务呀,不就干坐着么?

  不过赵祈安不愿意去,他也不勉强,笑道:“那寺丞自便,若有需要,可与同僚相商。”

  “多谢国公爷提点。”

  话过几句之后,姬礼元离开了部堂。

  这个点已经是午膳的时间,宗正寺的部堂内陆陆续续有人离开,找地方用饭去了。

  若是家境不好的,也自备了饭团、梅干之类的东西,坐在自己公廨内默默吃着。

  赵祈安环顾四周一圈,随后站起身来,朝着簿书库走去。

  待来到簿书库门口,苟向西一见到赵祈安来,连忙躬身作揖:“恩主。”

  “让手下人先去用饭吧,不急于一时。”

  “是。”

  苟向西领了命,随后朝在公房内忙碌的众人吆喝了几声,让他们先去用饭。

  随后,他请赵祈安进了簿书库。

  所谓簿书库,就是记录各种政务、账目、户籍等文书档案的地方。

  这地方是有专门的吏员把守的,宗正寺内寺丞以下的官员没有许可都无权入内,姬礼元放赵祈安的人进簿书库算是给足了面子。

  一进簿书库,一股积年陈灰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一排排架子,架子上各种文书罗列得整齐,只是有不少被赵祈安带来的人从架子上拿了出来,摞在了地上。

  一时间,这簿书库显得有些乱糟糟的。

  赵祈安站在门口往里观瞧,没有进去,因为这里面实在是没什么落脚的地方。

  苟向西倒是浑然不在意,快步进了簿书库后,取了几本簿子翻了翻,随后挑拣出几本来,出来交给赵祈安:“恩主,你看看这些。”

  赵祈安接过来,翻看了几页之后。

  这几册簿子都是记载着内帑拨给宗正寺的皇庄、皇田的每年收成,以及各个皇室宗亲每月在宗正寺内领取的月俸。

  不得不说,其实天武皇拨给宗正寺的皇庄、皇田、食户并不算少,若是能够均摊到每个皇室宗亲头上,至少能够让每个皇室宗亲过得比普通人要体面许多。

  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别的不说,当今陛下的几位皇子,每月的月俸也是从宗正寺拨出去的,这就占去了大头。

  尽管如此,想要维持皇子体面,光是宗正寺每月这点钱,远远不够。

首节 上一节 70/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

下一篇: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