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127节

  小天师招招手,被人领过来的猴子们早已按捺不住,一个个争相跑到丹师身边,双手高举头顶,祈求丹药,看样子乖巧极了。

  有两个倒霉些,稍微慢了一步没争过其他猴子,无奈走到庐山两个人身边,猴儿再傻也知道,没有丹炉还炼什么丹?

  此刻也有人犹疑,这是新出世的丹方,丹药也是第一次现世,谁也不知道药性,他担心自己炼的丹不纯粹,怕里面的丹毒害了猴儿,便出言询问。

  这个人就是看起来颇为木讷的方为敏。

  小天师听后很是惊讶,他没想到有人竟会担心这样的问题,他们不是已经用猴了么?又不曾用人。

  “这位道长无需担心,有我们这些人在,自然不会让猴儿有事。”

  这时,有观礼的龙虎山长老替小天师回答了。

  方为敏点点头,这才放下心来。

  于是,炼得丹形的都从炉中取药递给猴儿,也有不成丹形的,或是炼成了粉末,或是炼成了焦炭,或是炼成了泥水,自然也就不取丹献丑了。

  猴儿们一拿到丹药,就迫不及待的吞服下去,顿时,各个身上都冒起玄光。

  大家都稍等了一会,直到看见这些猴儿各个上蹿下跳,不见一点虚弱或是痛苦,这才放下心来,还好,都没炼出毒丹来。

  随后,几十个走运服了丹药的猴儿们被带到广场中央,每个猴儿都给发了根镔铁棍,让这些猴儿自行分队,像是武者一样开始比斗起来。

  这也算是法会表演助兴的一部分。

  这些猴儿把镔铁棍舞得密不透风,闪转腾挪,放到人间去真不逊色于一些武道宗师了。

  在座的但凡是修炼了瞳术或是法眼的,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领上来的猴儿养在仙山里,自然是灵性非常,但在服食丹药前到底都是肉体凡胎。

  不过在吃了丹药后,猴儿们各个手持铁棍如草芥,同时也不畏铁棍加身,虽然被敲的龇牙咧嘴,但身上却不见青紫破皮,足以见这丹药神妙。

  随着猴儿们舞弄棍棒,药力差异也渐渐体现出来,药力强劲的自然生龙活虎,药力弱一些的就逐渐不堪铁棍敲击了,痛叫着弃棍而逃。

  一阵叮叮当当,猴儿们也分出了胜负,诞生了猴王。

  此刻再看猴王,不过一会儿功夫,居然个头都长了不少,浑身散发着淡淡的玄光,这是药力还没被完全吸收的表现,这猴王不知挨了多少铁棍,身不见伤,面不见痛。

  此时再去反查这猴王吃了谁的丹。

  意料之中,是一名龙虎山弟子。

  还有两个猴儿得了第二和第三,服食的分别是净明派一位弟子和方为敏炼的丹药。

  小天师宣布了名次。

  “不妥,第三名升第二名。”

  不过就在小天师宣布后,金殿里传出了一道声音,否定了小天师。

  不过小天师却没有展现任何不悦之色,反而垂手听训,因为他自然听的出来,这是他父亲的声音。

  “天师所言有理,三清山的高徒一炉开丹一十一枚,且宅心仁厚,担心猴儿承不住药力,拿的是药力最弱的一枚。”

  这时,又有一道声音从金殿里传出来,净明派的弟子也行礼称是,这是净明派副教主的声音。

  “都是俊杰,都是俊杰!哈哈哈!”

  程心瞻听出来了,这最后的大笑声是路教主。

  待几个大人物说完话,小天师重新宣了名次,又道,

  “此三人者,会后可进天师府奉印殿,观摩祖天师遗留「阳平治都功印」。”

  此话一出,虽然知道这是历来的规矩,但会场上还是爆发出巨大的惊叹声浪。

  那可是天下第一印!

  万年份的道宝,如果说当今天下还有几件灵宝在世,那祖天师的天师印—「阳平治都功印」定在其中,这是比天师剑名头还要大的宝贝。

  这是何等的机缘!

  若得法印真韵之万一,那也是极为了不得的护道印术了!

  在众人的艳羡目光中,这三人回归原位,猴儿们也被带了下去。

  连着两个章程,主宾们暂缓歇息,闲谈饮酒。

  到了午后,春阳和煦,万里无云,这才开始法会的

  祈晴雨。

  祈晴雨是道门的立身之基。

  如果只是打打杀杀,那是魔门,如果只是清心寡欲,那是隐士。无事在山,有事出山,这才是道士。

  为百姓万农祈晴雨,就是道士最初始时的职责。

  祈晴雨同样是雷法修行的根源所在,雷法最初就是用来祈求风调雨顺的,至于斩妖除魔,还在这后头。

  所以这一场比的是雷法,也是道士的看家本领。

  不过时至今日,不知有多少人沉迷飞剑,不知有多少人召雷引电,但有多少人还记着祈晴雨,大家心知肚明。

  在这个章程里,龙虎山没有规定下场比试的人数,人人都可下场,前三名都可进入奉印殿观摩天师印,如前三名中龙虎山弟子有一名以上者,则向后再顺延一位进殿。

  这真是足够大方了。

  只不过在这样奖励丰厚的形势下,依然没有多少人下场,人数尚不足方才有限制的炼丹师们。

  在这个档口,有人见到程义符程心瞻动了。

  他离开座席,知会师长,来到了广场上。

  他一直记着父亲对他的交待,得道成仙,不光是为了避世,更是为了济世。

  雷法,他会,祈晴雨,他也会。

  最后含程心瞻在内,愿意下场比试祈晴雨的,龙虎山四位,阁皂山两位,三清山两位,除了程心瞻还有枢机山的一位,兵锋山五位,西山三位。

  共计十六人,全部出自四师二葛。

  小天师放出一座法坛在广场中央,随后宣布了比试规矩,这祈晴雨,讲究的就是要雨便雨,要晴便晴,令至雨来,再令雨停,不得延误,不得拖沓。

  在这基础上,如果还都能达到,那就比雨数,比范围,今日这场,就要求雨落范围仅在这庆典广场之上,雨落点数就在三寸零四十八点。

  许多人一听,面上就犯了难,今天晴空万里,召雨本来就是极难,还要令行禁止,还要比试雨数,这实在不是二境人力所能及。

  不过已经下场,总不能未战先怯,总得试试再说。

  人数不多,一个一个来便是。

  龙虎山是主人,既然大家都觉着难,那他们自然要先上。

  第一个上法坛的道士祭出了一杆幡旗,上面绘着雷霆电光。

  他挥动幡旗,果然是龙虎山高徒,幡旗一动,顿时电闪雷鸣,轰隆作响。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这位道士晃动了半天的旗,但只听雷声,不见云起,更别提雨落了。

  这就是常说的光打雷不下雨。

  小天师冷哼一声,落在那道人耳朵里比天雷还响,赶忙收了幡旗,走下法坛。

  第二个道士和第一个一样,也是光打雷不下雨,他们没有召来阴云,反倒是旁边的小天师的脸上起了阴云。

  等到了第三个道士,终于让大家精神一震,他的祈雨法器是一把仿天师剑的法剑。他口中念念有词,法剑当空虚点,便有微风拂面。

  他步罡踏斗,剑舞七星,便有阴云起,雷霆生。

  小天师脸色肉眼可见的由阴转晴。

  随后又见那道士把法剑往天上一抛,口里大念雷咒,顷刻电闪雷鸣。

  众人只感觉面上一凉,雨落下来了。

  “好!”

  看台上有人抚掌喝彩。

  只不过这雨落了两三滴,便停了。

  不是道士作法停雨,而是只召来这么些雨。

  不过这已经很厉害了,道士在大家的喝彩声中走下法坛。

  最后一位登台的龙虎山门人,气度不凡,连小天师与他也是点头示意,不曾催促。

  这人上台后祭出五面三角令旗。

  他手掐印诀,

  第一面青旗升天,风来。

  第二面白旗升天,云聚。

  第三面紫旗升天,雷鸣。

  第四面黑旗升天,雨落。

  干净利落,众人为之侧目。

  虽说雨大而稀,落点范围已经超出了庆典广场,但也无人说什么。

  众人数着点数,到了三寸左右,只见道士再升一面金旗。

  众人期盼着,不过又不见雨小。

  这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法坛上的道士有些急了,手中法诀一变再变,令旗升到了云上去,可是就不见雨小。

  于是在沉默的等待中,雨又下了半刻钟,这才慢慢停下来。

  道士收了令旗,走下法坛。

  不过小天师还算满意,对他笑着点点头。

  雨多总比雨少好,现在雨下多了,后面的人,哪还召得来雨呢?

  龙虎山的试罢,神霄派的紧跟着就上了。

  剩下的几家也都反应过来,是了,这祈晴雨,分明是越靠前越好!前面的召不来雨也就罢了,可若是有哪个召多了,对后面的可就大大不利了。

  神霄派的自然懂这个道理,所以也不去讲究什么厉害的要压轴,第一个上的就是他们其中雷法最精深的。

  这人祈晴雨用的是符,只见他在怀里掏出一沓厚厚的雷符,又放出几个纸人分站他四周,各持仪器。

  他把雷符打上天,再念咒引响,一连三响,便有风来。

首节 上一节 127/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