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世地仙 第160节
此刻,程心瞻又掐一诀,口念,
“变!”
只见他身上灵光一闪,竟原地化作了一只六翅蛇身蚊!
三妹看着眼里,眼睛瞪得像铜铃。
程心瞻在咒术上的天分是所有人都赞叹不已的,他在变化之术上的造诣也是屡屡惊人,所以《广成敕虚随心咒》里的【变】字咒他早就炼成了,他以竹身变作人身在宗内行走,到后面,便是三境的也看不出来。
不过【变】字咒不是障眼法,是真的能在身形大小上变化,所以施咒者必须对要变成的东西十分了解才行。
恰好,最近程心瞻在饲养蛊虫,眼睁睁看着蛇蚊从一张皮到血肉饱满,观察的很透彻,所以变化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三妹看着主人变成了一只蚊子,感觉很是有趣,跳过来伸手要抓。
“三妹别闹,往下走。”
蚊子口吐人言。
三妹随即继续往下。
越往下,洞径还在缩小,最后连三妹也是勉强穿行。
总共行了有两百丈,程心瞻闻着硫磺味都要吐了,地洞这才突然开阔。
程心瞻一看,这是到底了,这个地穴下面是一个倒扣碗似的空间,长达两百丈的地穴像是碗顶上的一个烟囱。
程心瞻也终于看到了硫磺烟气的来源,竟然不是地火焚烧硫磺自然生成,而是源自一个焚炉。
这是一个颇为庞大的焚炉,赤黄色,六脚四耳,上面还雕着狻猊的花纹。深深的焚炉里还有一层浅浅的黄色膏体,焚炉下通着地火,就是地火炙烤这些膏体产生的硫磺烟气,然后通过地穴排到外面去。
程心瞻认得,这黄色的透明膏体里如有水光涌动,看着像是蜜一样,这是硫磺蜜脂,是硫磺类中最为难得的一种解毒大药,往往有上千年份,是丹师珍宝。
想来最初的时候,这焚炉里一定填满了硫磺蜜脂,才能焚烧这么久后仍有剩余。
焚炉旁边的地上还有一个三脚的凹陷印记,像是长时间放置丹炉后留下的痕迹,看来曾经有人在这极深的地穴里炼丹。
而且程心瞻在丹霞山炼了六年多的丹,不难推断,这个人应该是炼出了一些有毒的废丹,随后把废丹倒进焚炉里,又用难得的硫磺蜜脂覆盖,再引地火焚烧,让丹药里的毒性慢慢挥发出去,同时被硫磺化掉,不至于污染地脉和一方灵气,这是丹师常用的法子。
而且这地方找的极好,这片海域地热充沛,盛产硫磺,诸多小岛上到处都是硫磺烟气,故而这一处很不起眼,光是黄硫岛上这样的地穴怕是都不下百处,所以黄老仙应该也一直没有发现这里还别有洞天。
只是什么样的毒丹,需要埋在这样隐秘的地底,还要以珍贵的硫磺蜜脂压制。
程心瞻环顾四周,发现还有一个药橱遗留,这上面放着一个丹瓶,旁边还有一张笺子,上面写着,
『九龙岛炼气士杨鸣,在此炼瘟癀丹试手,丹成后以硫磺覆压并焚烧毁之,后来误入此地者,若见焚炉中硫磺不足一寸,则瘟癀丹已解,若高逾一寸,则丹毒未解,来人可食笺侧解瘟丹解毒,并速速离去,勿动焚炉。』
第158章 进献血食
九龙岛?杨鸣?
程心瞻心头巨震。
九龙岛是传说中灵宝天尊道场中的一个仙岛,有许多大能居住修道。而杨鸣此人,要是程心瞻没记错的话,瘟癀大帝座下扼瘟使君之北方使君俗名就叫杨鸣,是商周时期敕封的古神。
这里竟是他曾经的炼丹之处。
而字条上以炼气士自称的口吻,也印证了是那个时期。
程心瞻有些恍惚,感觉上古之神与自己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上一次给程心瞻这种感觉的是人参果。
他又看了一眼焚炉,里面的硫磺蜜脂只有浅浅的一层,紧贴在焚炉底壁上,半寸也没有,里面的毒丹早已经被化完了。
他又看了看那丹瓶,上面贴了一个红条,写着,
「天黄解毒丸」。
他掀开瓶塞倒出一粒一看,发现和三妹手上的一模一样。
他闻了闻,很是惊讶,这都过去上万年了,药性居然还在,不过丹瓶只是普通玉瓶,早就没有灵气了,想来只能是因为这里充斥硫磺烟气的缘故了。
而硫磺烟气可以延长药性,这在之前的丹书里可没见到过,等回去后知会丹霞山的同门,定能叫他们喜笑颜开。
另外,这杨使君说的是毒性未解,勿动焚炉,那现在毒性已解,是不是就可以动焚炉了呢?
程心瞻收起「天黄解毒丸」,这是解毒圣药,往后定能用的上。至于这焚炉,历经万年地火炙烤和硫磺烘焙后历久弥新,不用想也知道是件不可多得的宝贝。
他再次看向焚炉,这是一个巨物,每一支炉脚都比他人还要粗,炉壁足有两尺厚,像是某种赤铜铸成,炉壁外嵌着金黄色的狻猊饰像,内壁上则雕着火龙,看着厚重而威严。
这炉壁上密不透风,没有丹炉那样多的镂空出烟口,所以又可以作为鼎,行烹煮之用。
三妹看来很是喜欢这个炉子,在攀爬跳跃。
他以水行法力覆盖手掌,去推动焚炉。
“呲呲——”
手掌和炉子接触处发出白烟和呲呲的声响,一股炽烫的感觉从掌心传来。任程心瞻二境的力量,这炉子动也不动一丝。
看来得先祭炼一番才能收起来了。
程心瞻心想着。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日,他便以肉身在岛上继续祭炼「幽都」,竹身则在岛下祭炼焚炉。
程心瞻祭炼宝器一直用的是温素空教授的《三叠炼宝禁》,里面血炼、法炼、神炼之法都有讲述,有各自的结禁秘要,这么多年用的很是顺手。
对焚炉程心瞻用的就是法炼,大约过了有十七八天,他的法力便浸润到焚炉的每一个角落,这里面已经没有了扼瘟使君的烙印禁制,也或许是使君当年就只把这个宝贝当焚化毒丹的炉子用,都没有去认真炼化。
祭炼完成后,他心念一动,这炉子便起来了,最后当空滴溜溜一转,缩成寻常碗大小,落到了程心瞻手里。
他捧在手里四处端详,翻转后发现炉底下竟然还有刻字。
最上面有两个大字,是为:吞毒。
看来这就是这个焚炉的名字。
两个大字下面有一段蝇头小字,程心瞻仔细读完,心中就是一喜,这竟然是一篇丹方,就是「天黄解毒丸」的丹方。
这段蝇头小字里还特意写了,使君担心自己沉溺于炼制瘟丹,万一哪一天自己死于丹毒,而丹毒又扩散出来,为害一方,那就枉造杀孽了。所以使君自己炼制瘟丹的同时也一直在钻研解毒丹,并将解毒丹的丹方篆刻在他自己常用的丹器上,也方便他人寻找。
这是古仁人之心啊!
程心瞻感叹着,手再一翻,焚炉便被他收入体内,放置在心府之中。
他看了看洞穴,这里既有地火,又有主材硫磺,还十分隐蔽,想了想,他便祭出了「火炼赤霄」,化作丹炉形态,放置在地火之上,随即开始钻研「天黄解毒丸」的丹方,并着手炼制。
这「天黄解毒丸」可解各种疫病,是无价宝丹,早些掌握,早些贮存,有备无患,方是正理。
如此五六天之后。
“咕噜噜——”
一声声雷鸣似的巨大声响碾过大肚海。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鼍王醒来了,这是大王的肚子在发出叽鸣。
“贤弟,速来冰窖!”
紧接着,黄云鹰的声音就传到洪炉岛上来。
地穴之中,程心瞻一招手,三妹便从丹炉上跳下来,他急忙抢救出丹炉里的半成品收拾好,随即收起丹炉,再身变飞蚊,回到地上。
地上,肉身已经站起等候,竹身程心瞻化作一点灵光没入其中。
而三妹在宗内丹霞山里久食丹烟,来到海外后又饱饮硫磺气,体内的狻猊血脉进一步激发,终于初通变化之术了。三妹摇身一变,金烟升腾,化作了拳头大小,跳进了程心瞻的怀里。
程心瞻踏空离开了洪炉岛,直奔存放血食的冰窖岛上去。
到了冰湖处,发现黄老仙和黄云鹰都已经在了。
“见过仙爷。”
程心瞻落地后对黄老仙行了一礼,随后对黄云鹰点头示意。
“别陆来了呀,鼍王已经醒了,我等现在就带着血食过去进献,别陆就一起吧。”
程心瞻称是。
黄硫岛用来装取血食的法器是十来个巨大的舟船,此刻黄硫水域的人都聚集到此处,除了黄老仙、黄云鹰和程心瞻之外,其余的都下湖取血食了,再搬到舟船上。
“再快些!”
黄云鹰呵斥着。
最后,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历经一甲子存储,整整一湖的血食全部被打捞上来放到舟船上,整整装满了十三船,怕不下几十万斤。
黄老仙的这个法子确实是妙,北海来的玄冰也确实神奇,这些泡在里面的尸体和临死前的一刻没有什么分别。程心瞻看到了自己杀的那些海蛇,头上的血洞依旧鲜艳,血肉仿佛都还在跳动。
海风拂过,只有血腥味,没有任何异味。
“本仙站船头,云鹰你去船尾,别陆守在中间,路上千万提防着,有些人血食攒的少,他就不想看到你的血食多,明白吗?”
黄老仙沉声说。
黄云鹰和程心瞻都点头称是,想来,这路上也不会太平。
随即,黄老仙运转法力,十三艘巨船便同时开始缓缓升空,三人站在前中后位置,另有二三十喽喽跟在后面。
巨船离开地面后,越飞越高,越飞越快,往大肚海中心飞去,那里是就是鼍王的居所,半月岛。
半月岛在大肚海的正中心,四个头领各在一方,黄硫岛在东南,青蒿岛在西南,船队一路往西北走,大约行了才百余里,还有麻烦找上来了。
一道刀气从天而降,分开了天云,似乎要将这个船队一刀两断。
程心瞻抬起头,随后马上看向黄老仙,这是三境的手段。
黄老仙也立马反应过来,祭出一道黄色烟瘴,玩弄瘴气本来就是南派魔道最为拿手的手段,黄老仙所在的黄硫岛又是得天独厚,他历经百年炼出的「火毒硫磺瘴」在大肚海也是颇具盛名的。
瘴气宛如实质,断云破浪而来的刀气竟然没能将其斩开。
“呵呵,青老四,大王饥肠辘辘,正等着我等送去血食充饥,你不抓紧赶过去,来我这里做什么?”
黄老仙皮笑肉不笑道。
“你这个黄毛赖皮狗,还有脸跟我谈血食,你暗中坏我多少好事,今日,交出一半的血食出来,否则,你圣爷扒了你的皮!”
一声怒吼从天上传来,程心瞻只见云上有一道青色的身影在云中若隐若现,真似青龙一般,随后便见一把六七十丈长的偃月巨刀从天劈落。
船队上,程心瞻见横亘天地的大刀落下,一声不吭便跑了。
船尾的黄云鹰看傻了眼,“别陆,你!”
程心瞻不回,直接跳进海里消失了。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