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205节

  绿袍老祖说。

  辛辰子眼里闪过凶光,“那还不算远,弟子这就安排人过去,趁机要了他的命,省的留下祸患。”

  绿袍老祖摇头制止了他,“看来那小子在三清山的地位很高,现在,那里有两个四境的在给他护法,明面上立了法相,暗下里,连元婴道境都施展开了,便是你亲自去也讨不了好。”

  辛辰子闻言一惊,两个四境?

  那小子以未洗之境连杀杨玄蜡和白无常,令自己的八大金刚始终凑不齐,着实可恨。从实力和手段来看,天纵之才无疑,也定然是道门的宝贝疙瘩,也正因如此,所以老祖在听闻始末缘由后才选择出手赠血增强坛法。

  但即便是这样,辛辰子也没想到那小子在外渡劫竟会引来两个四境替他护法,他在三清山里究竟什么地位?

  此时此刻,绿袍老祖和辛辰子都没想到,被曹烬起坛引雷咒杀的程心瞻,就是当年紫火烂桃煞出世时,他们都曾亲眼见过的、当时还不着寸缕的程且清。

第198章 濯丹炼神竟全功

  “你感觉到没有?”

  傅守真传音。

  “嗯。”

  董守仁回应,“是有南边的高境在窥探。”

  “十有八九是绿袍那个老泥鳅。”

  傅守真道。

  程心瞻渡第一波雷劫的功夫,天真童子已经把程心瞻在失魂涧诛魔、与曹烬交手再到随自己学真武体术的事都说完了。

  三境往上的修士,要是赶时间以元神动念,那说起事来是极快的。

  天真童子还说了自己的猜测,应该就是那个曹烬与心瞻近身交手时采了心瞻的肤发,回去就布坛兴法,施展了龙族的秘法,这才使得心瞻雷劫早来。

  两人听了天真童子的说法,觉得是在理,但是还是有些不解,这毕竟是劫数,怎会提前这般久?

  现在,两人感觉到有来自南方的五境窥探,倒是打消了两人的疑虑。

  拿了肤发,花两个月起坛,龙族秘法,再加上一个五境真龙相助,倒真不是没可能做成这件事。

  “这笔账自然要记着。”

  董守仁说。

  “但愿这孩子能因祸得福。”

  傅守真看着程心瞻说。

  ————

  程心瞻得了喘息,第二波雷劫也如约而至。

  这次,他祭起了「桃都」。

  方才的「天一生水」和「高真」是法剑,通过吞饮劫雷为金丹分担,显然「桃都」做不来这个事。「桃都」能做的,会做的,就只有以剑光斩灭雷霆。

  程心瞻掐剑指,「桃都」便化作一道赤金的剑光逆冲之上,硬撼劫雷。

  他倒要看看,这些年自己在阳殿里养「桃都」,把飞剑从有形炼到了无形,现在这天威滔滔的劫雷,能否再把飞剑从无形复返有形?

  「桃都」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怕,便是劫雷当头照样敢试锋芒。

  “轰!”

  一个是癸水劫雷降世,一个是阳火剑光逆冲,两者相击便炸起漫天的灵光,虚空肉眼可见一圈灵力涟漪往外荡漾,凭空刮起飓风。

  「桃都」化成的剑光被骤然击沉数十丈,连剑光都险些被击散。

  看来这第二波雷劫比上第一波又强上不少。

  而金丹看着雷霆推着剑光下沉,马上要一同打到自己身上,自然是吓了一跳,当即就跟着往下跑,同时金丹上面大放光明,准备硬抗劫雷。

  不过等跑了一段路后,金丹发现预想的雷霆与剑光没有落到身上,这才止住了逃跑的行径。

  此刻,在距离金丹不足三尺的地方,剑光硬生生稳住身形。

  劫雷如瀑如浪,飞剑如石如礁,劫雷打在飞剑上,霆光四射。

  泰半的劫雷被飞剑消磨击散,同时,劫雷如磨,磋磨着飞剑,这比什么养剑葫、砺剑石都要好用。

  程心瞻同样没闲着,他以纯阳真意为墨,以虚空为纸,凌空画出一道又一道炼道法禁,打进那团剑光中。

  他能以阴阳双殿为炉,罡煞为火,锻打飞剑,此刻,他当然能以天地为炉,以劫雷为火,再来精炼「桃都」。

  而金丹在下面观望好一会,见飞剑不动如山,这便试探着缓缓靠近,躲到飞剑之下。

  有飞剑直面劫雷,金丹沐浴着溅射落下的霆光,显得颇为轻松怡然。

  第一道雷劫就这般过去,紧接着就是第二道,这次,飞剑分毫不动。

  等到第二道雷劫过半时,飞剑动了,竟然是不降反升!

  一直挨打可不是「桃都」的性格。

  仿佛两条蛟龙角力,你来我往,时而飞剑挺进,时而劫雷下压,金丹时刻紧跟飞剑,也是上下沉浮。

  等到第二道雷劫结束,飞剑已经上浮了一丈有余。

  等到第三道劫雷结束,程心瞻眼里逐渐浮现出喜意,仔细看那团离散的剑光,在劫雷冲刷之下,赫然露出了一个赤金色的剑尖!

  他能感受得到,这一点被劫雷活生生锻打出来的剑尖比「桃都」原本的剑尖还要锋锐!

  「桃都」从来没让程心瞻失望过,此刻,他自然也要借着飞剑神威来把魂灵炼成元神!

  何为元神?

  夫元神者,造化之枢机也,炼三魂七魄成就混元真性,始开仙凡之悬隔。

  道藏里说,人之命始于父母精血,在母胎中孕育,随后有一点先天祖炁在命胎中萌发,这是人之性。

  人从母胎中诞生后,接触后天养分,命胎长大成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一一俱全,性炁则分化为三魂七魄,各司其职,于是人就能走能跳,能思能辨。

  然而命实性虚,魂魄如风中烛火,虽存乎体内,终囿于形骸。

  凡人尚可强身健体以壮命,但魂魄飘渺却是不可捉摸。

  当凡人踏入修行之路后,就把对人之命的修行叫养生,把对人之性的修行叫养性。

  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又叫性命双修。

  不过真正说来,定调仙凡之差的,还得是修性。

  修性就是修元神。

  如何把魂魄修成元神,各家各派的炼法都不一样,由此还诞生了一个专修元神的法统,也就是元神道。

  他们认为命都可以不必修,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修性上,以元神飞升。

  也即所谓:元神出游驾九龙,上穷碧落下黄泉。

  元神道宣扬:凡胎未脱者,纵有移山倒海之能,也只是一介守尸鬼罢了。而得证元神者,虽弃肉身皮囊,犹存浩荡真灵,离形而去后,以元神游八极而御六气,可谓大逍遥。

  元神道自古以来仙人出了不少,其法统教义自然有可取之处。不过对元神的注解和修炼有百家之言、万般法门,这元神道也不过其中之一罢了。

  所谓有形之物谓之阴,无形之物谓之阳,是故命阴性阳,所以元神也叫阳神。

  然而阴阳无限可分,在阴命之中,血有形为阴,气无形为阳,阴血里又以心血为阳,肾血为阴。同样的,阳性也可分,也即为阳魂阴魄。

  各家各派对元神的修炼差异就在这阴阳取舍上。

  元神道要舍弃阴身,只留阳性,把三魂七魄融为一体,成就元神。纯阳道虽然不舍弃肉身,但对阳性的修炼要更彻底些,把阴魄都给炼化掉,只留三魂合一,成就元神。

  这两派是元神修炼的主流,很多人不愿意舍弃肉身,但还是参照元神道熔炼三魂七魄,很多人没有完善的纯阳法门,但也选择炼掉七魄。

  因为这是积弱成强。

  将魂魄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才能引发阳性的升华。

  这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在斗法的时候,可以借助强大的元神力量进行攻伐。同时,没了分散的三魂七魄,供敌人攻击的弱点也少了。

  这世上有太多让人失魂落魄的法术法宝,要是将魂魄合炼成元神,原本可以单独对某一魂某一魄奏效的法术,现在需要面对的就是一个凝实的元神。

  这自然是大有好处。

  然而,程心瞻既不想修元神道,也不想修纯阳道,他更倾向于内丹道和存神道的教义。

  人体如宝藏,如天地,一应气血、骨骸、器官、窍穴、魂魄等等,都有先天神性,都有后天功效,都对应着自然大天地,都有存在的意义,何必要去甲留乙,分割阴阳呢?

  所以他的想法是:七魄与一应内景神均为将,掌肉身,归于阴;三魂为帅,统管性命,归于阳。而三魂各司其职,为先天之数,所以程心瞻不择、不去、不融。

  是故:留存七魄分炼三魂,成就三道元神。

  这就是程心瞻给自己选定的养性之路。

  虽然如此一来,每道元神的力量势必比不上将魂魄熔炼为一体的,但凡事有得必有失,万事万物必然难以十全十美,这是程心瞻愿意承受的代价。

  另外,自己有《长生胎元显神密旨》、《太乙金华宗旨》这样的养性宝典在,一路破境过来又几乎是都得了满寿,为什么不敢走出这样一条道呢?

  将魂灵炼成元神,这里又有正奇许多法门,不再赘叙,程心瞻所选择的,和开紫阙一样,一条前人指明的大道、险道,

  沐劫雷而成元神。

  此刻,他一心二用,一边继续打出一道道灵禁飞入剑光之中精炼飞剑,同时驱使魂灵出窍。

  三道魂灵,他首选幽精渡劫。

  因为在修行早期,胎光不得离体,程心瞻屡屡以幽精和爽灵出窍御使竹身,所以此二魂要更加坚韧些。至于为何幽精,程心瞻是觉得如果自己必须要在智和情之间选一个作为性格主导,他希望是理智。

  因为自己尚有大任。

  所以幽精必须要打头阵。

  董守仁和傅守真见到程心瞻的幽精之魂独自飞出,有些惊诧于这位后辈的选择,但是还是选择支持与尊重,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暗自加强了法力,隔绝外界的窥视。

  幽精和金丹一样,并不直面劫雷,蹑到飞剑之下,沐浴着飞溅的霆光,以天劫之力,脱胎换骨。

  魂灵被雷霆击中,那和金丹相比又是另一种苦楚了

  如炭火入眼,如长针入耳,如黄连入口,仿佛脑子里开了水陆道场,乌泱泱的声音很吵,但是又听不清在说什么,时不时还闪过一些儿时的噩梦片段。

  所有的痛苦汇到一起,直教人作呕。

  程心瞻燃着神火,紧守意土,心中默默诵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劫雷轰隆作响,程心瞻诵经无声。

  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

首节 上一节 205/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