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229节

  “比之万物灵长,天狐自是畜生!道长,我不过帮凶,非是主谋啊!龙虎山无道,致我误入歧途也!”

  狐狸爬到时通玄脚下,哀求道,

  “小女愿在三清仙山聆听圣训,只求活命!”

  时通玄看着狐狸,长长叹了一口气,道,

  “圣人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现在天师府利欲熏心,叫门下弟子如何自朴?今日只见一小狐,不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啊!”

  狐狸隐约听出时通玄似是松了口,连忙叩首称是。

  “心瞻,你觉得呢?”

  时通玄看向程心瞻。

  程心瞻想了想,便道,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水土异也。那便留此狐一命,拘在山中,行德赎罪,以观后效?再则,他日若要声伐龙虎,此狐今日所言,亦是一张大旗。”

  时通玄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那便贬去摩崖山吧,授以度魂经文,白日伏石画符,夜里凿字抄经,刑期再定。”

  狐狸自知捡回一条命,连番叩首。

  此事已了,程心瞻便告辞回山。

  他走不久后,摩崖山便来人将狐狸领去受罚。

  而时通玄想了想,则是起身往平顶山元阴殿去了,他心道:

  守仁是丹道大家,且去问问他,「婴丹」是个什么东西?什么丹要以人魂为药?

  ————

  离开玉京峰,他来到了白虎山,下去炼金洞,找上了姜为山,把从单行嵬、李下槐、薛灵珑身上搜来的魔宝一股脑塞了过去。

  “学师,您分下去吧,交由下面的弟子练去血煞魔毒,弟子看过了,这些东西材料都还是好材料,就当是给众位同门辛苦炼魔的补偿了。”

  姜为山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魔宝,其中还有不少是经过丹劫洗炼的,也没问从哪里来,只是笑道,

  “哪有这样给补偿的?等他们炼去了魔性,我喊你过来,你拿七成走。”

  “不要不要,走了,等得空了再来拜见学师。”

  程心瞻笑着摆摆手,转身离开。

  他自然不要了,当年学师为了自己赶制五行剑,带着不少同门不分昼夜的烧炉打铁,如今能报答一二,自己已经是极高兴了。

  ————

  等回了明治山,见到几个小的都在认真修行,心下终于有些欣慰。

  “炤璃,白龙,随我起炉。”

  程心瞻喊了一声。

  “是,老爷!”

  猫儿狗儿高兴应了一声,跟上程心瞻。

  程心瞻没进洞府,而是来到南侧峭壁处,他在这里新辟了一个洞府。

  洞府被他点在了一个在风水上称作「乾阳天心」的穴位,此地面阳,坐巽向乾,适合安炉立鼎,正是他用来调龙虎、炼金精的地方,取名做「玄阳洞」。

  这个洞他开的不深,反而是很大,其实说是石窟还更贴切些,此刻尚在巳时,日光全部照进来,照在窟里的一炉一鼎上。

  炉是一个一丈高的三足大肚炉,周身火光缭绕,赤红发亮,炉上浮雕着火云与火鸟,正是「火炼赤霄炉」。

  鼎是一个两丈六尺的六脚四耳方鼎,赤黄色,仿佛琥珀质地,日光照在上面仿佛水光流动,上面雕着狻猊的花,正是「吞毒鼎」。

  就在这一炉一鼎边上,另一个程心瞻盘坐在这里。

第218章 调弄阴阳,翻云覆雨

  此刻,这个在玄阳洞里坐着的,才是程心瞻的肉身,居胎光元神。

  一直以来,在无忧洞里读书炼法的,是程心瞻的竹身,居爽灵元神。

  化身对于他来讲,是躯壳,是兵器,是法宝,是元神出游时穿的衣服,很方便,但也永远也替代不了真正的肉身。

  他现在有两具化身,一个是七节七孔竹杖化身,也是他最宝贵、使用最多的化身,常年有一道元神居住在其中,此身喜木。

  另一个是九孔无尘莲化身,炼成不久,此身喜水。

  他正在炼第三具化身,一个喜火的化身。

  这时,再细看火炉之中,就会发现并非空无一物。

  金色的太阳丙火在炉中静静的燃烧着,在炉火之上,则是悬浮着一朵血红的莲花。

  这就是程心瞻要炼的第三具化身。

  这朵「浮生焚业火莲」一直以来都被山魈用作镇压尸气的厌胜之物,自打被他取回山里后,就一直在用太阳丙火炙烤着,去除尸气腐味,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总算是彻底弄干净了。

  还是那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水土异也」。

  此刻,历经阳火洗涤,火莲如同浴火重生一般,散发着明艳的光辉。莲花花瓣时拢时舒,仿佛有清风吹拂,又仿佛是心脉跳动,更有股甘甜的醉人芳香飘荡。

  竹身把葫芦、净瓶以及两颗金丹放下,转身就走了,回了无忧洞,他还有别的事要忙。

  肉身睁开眼,把两宝两丹接了过来。

  程心瞻这么安排自然是有道理的。

  竹身喜幽好静,这正与爽灵元神契合,是故放在无忧洞中观书炼法。

  肉身受劫雷影响,窍穴拥堵,需要早日通畅,是故要置于阳地,使得雷火交汇,焕发活力生机。

  那么接下来的炼化身、炼宝、炼丹,自然也都是由本尊亲自动手。

  他先是把两宝两丹都交给了两个童儿,让其先炼去器物上的魔气污秽,就在吞毒鼎里处置。这两个童儿跟随他日久,又分别擅长风与火,处理这些小事自然是没问题。

  随后,他自身开始炼制火莲化身。

  有之前炼制水莲化身的经验,这对他来讲不算难,但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炼制化身与炼丹炼器一样,是调弄阴阳斡旋造化,同样也是悟道参玄,炼法修行。不过炼制化身还有一点特别,因为是炼制人身,更能触类内丹,旁通命藏。

  他手掐法诀,将体内的火属法力渡入莲花之中,莲花得了滋补,于是莲花底座之下便缓缓有雪白的根须生出。

  这些新生的根须凌空飘摇,像是银丝玉带妆成的柳条,比之前在山魈手中镇压邪尸而生出的肉须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夜间。

  雪白的银华照入洞窟,倾洒在根须上,更显得根须冰清玉洁。

  在程心瞻操控之下,这些根须生长盘结,竟缓缓勾勒成人体骨骼经络的模样,甚是神异。

  随即,他又从洞石之中取出一个玉瓶,手指轻动,瓶塞便自行打开,飞出一道雪白的玉沙进入炉内。

  这是「玄冥冰夷玉髓」,他游历北疆时从雪山里挖出来的,用来塑骨造经是极为合适的。

  同时操弄炉火,改太阳丙火为六丁神火,以巽风徐徐吹之,抽添有度,火势如呼吸般绵长。「玄冥冰夷玉髓」飞沙附着在根须之上,在炉火灼烧下缓缓渗入根须中,同时,飞沙也使火色变化,青白如冰魄。

  等到了月挂中天,子丑之时,他又祭出了星月留盂,这件法器还是他一境时从东天道摊上淘来的,初始品级比较低,只不过程心瞻一直拿他承接月华,又时时以法力温养、填补灵禁,所以品级也在缓缓上浮,到现在也能一直用着。

  星月留盂被他高祭在洞外空中,于是盂里便缓缓有月华星露积存,再被他取来融进根须中,

  这便是:

  「偃月作炉鼎,白虎为熬枢。」

  于是这般,白日催根,夜里塑骨,转眼就是三十六天过去。

  此时再看莲花根须,已然是百骸齐备,经络如网,自行散发着盈盈玉光。

  等到了第三十七天,炉火回阳,由文转武,大炼而烧之,于是莲花纷纷脱落,被程心瞻拿出放置在一边,再持续以阳火灼烧莲蓬。

  这般烧炼了九日,血色莲蓬才缓缓溶解,像血一样滴落到根须玉骨上。

  这时,他又拿出一个玉盒,里面装着赤红的流膏,此物唤作「赤明离玉膏」,是之前他拜访四明山时,存思道长赠与他的礼物,是四明山丹山赤水里长出来的特产,是滋补血肉的良药。

  炉火此时转为文阳,赤色玉膏被他投入炉中,在炉火炙烤下慢慢与莲蓬所化的血露融为一体,附着在根须玉骨上。

  到了正午时分,他又祭出了一方宝鉴。

  此宝鉴是他被加万法经师时宗里一同赐下的仪仗法宝,当时除了法袍与如意,还有笏板、醒铃,以及这方宝鉴。

  这是一面不常见的方鉴,而且尺寸颇大,像是一块竖匾,长有九尺九寸,宽有三尺六寸。紫铜镜面,六合金英铸就镜边,镜背上嵌着玄武盘钮,称作,

  「曜灵通明乾元宝鉴」。

  现在,他将此鉴外祭,把大日之光聚拢的仿佛一道火柱,直直射在莲蓬化成的血肉上,在这个过程中,血肉缓缓涌动,渐渐有了人形。

  这便是:

  「赤镜悬丹室,火龙熔血精。」

  这般又过了二十七日,程心瞻掀开炉盖,火莲化身已然成形。

  不过这具化身现在只是徒有其表,而无内在神窍。

  程心瞻将化身置于对面抵膝盘坐,又把方才脱落的莲花召来。

  莲花有十六瓣,他便以莲花为纸,割血作墨,指弄阴阳,绘制符箓,添作窍穴。

  如此又过了整整一个月,随着一道道符箓打入到化身之中,三宫、五脏、七窍,一一齐备,化身也愈发形臻灵满。

  等到炎炎夏日,明治山上知了一声高过一声时,随着程心瞻最后一道咒语声落,

  “左目观天,青冥洞开,日曜通明,破妄见真!右目察地,黄泉显形,月华彻照,幽冥现踪!」

  这具火莲化身陡然睁开眼!

  成了!

  ————

  夏日炎炎,尽管天鞘山的地形特殊,又有乌云遮掩,里面依旧是暗无天日,可是天象就是天象,哪里是人为阵法能够彻底隔绝的,所以阴沉的天鞘山内依然有一股燥意作祟。

  不过这股燥意兴许也不光是因为夏日时节,毕竟这三个月以来,天鞘山可谓是没有一天消停过。

  三个月前,木庙长老率先发难,说是庙主李下槐接到土庙庙主田秀娥的求援消息,火急火燎就出了山门,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过,要找土庙要个说法。

  而土庙自家庙主外出渡劫十余年没有消息,这忽然来个求援消息没到自家庙里,反而是求救木庙,还导致木庙庙主一去不复返,土庙怎么可能会认,认为木庙在胡说八道。

首节 上一节 229/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