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246节

  最关键的是那三个年轻人,年纪轻轻就都结丹了。

  对于年轻人的培养最能看出一个宗派的实力,这样三个年轻的金丹,就足以说明他们背后的师门不简单了。

  而从酡颜散人的剑法来看,也不是一般的门派能教出来的。还有那个湛醄散人,他的气息仿佛渊潭,深不见底,说实话,自己不敢说能胜他。

  酡颜散人谈及蜀中还有一人,说年轻一辈中在剑霞一道上无人能出其右,不知又是何等风采。

  一个小小的白龙旗山,竟然如此卧虎藏龙,这要是放眼整个蜀中腹地的英才豪杰,那还得了?

  天下能人异士无数,英杰辈出,自己万不可焦躁自傲。

  心中稍有感叹与警醒,随后,他拿出了三清山的玉铃铛,直接联系到了现在主管应急事务的通玄师祖,言说了庆州修行者西流的事。

  对待这件事,要看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要是放在明治山弟子身份上,那这件事自然与自己无关,但要是放在三清山掌教、未来东方道门的执牛耳者身上,那这就是紧要的大事。

  但兴许还是自己现在目光浅薄,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这又不是什么事了。

  不过程心瞻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三步,暂时还做不了走一步看三百步。

  等汇报完了此事,再与祖师唠了一会家常,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此时目视东方,峨眉山的灵光在夜色下愈发耀眼,仿佛云顶天宫一般。

  程心瞻稍微看了一会后,安定下心神,继续开始自己的修行。

  他端坐在阳台之上,沐浴月华,意归紫阙。

  自打劫雷开阙后,他的紫阙气象便大不一般,在内景小天地里居九霄之高,色若垂天紫云,形为十层十二面琼阙。

  这里是三魂七魄的住所,他的意识来到最高层,附在爽灵元神之上,这里堆放着许多金简玉书,都是他修行的法典记忆具化,以便时常温习。有金字玉迹化作金莲玉燕从书册里飞出来,在紫阙里盘旋飞舞。

  除此之外,他现在还有三件紫阙之宝在放置在紫阙中,第一件是「绛紫替命镜」,放在紫阙顶上,是护佑之宝。

  第二件是「天籁清音铎」,别称「醒铎」,是程心瞻加万法经师时一同赐下的宝物,被他放置在幽精元神所住的紫阙第九层中,可以扫除骄躁、昏沉、疑妒、散乱、执念等五障,是辅佐之宝。

  第三件则是「持耀照幽明月玦」,也即是北阴托温素空转交给他的那枚月玦,这是一枚古宝,既是一篇古早咒术的载体,玉玦本身也是一件紫阙之宝,玉玦凝则为玉,散则化作「太阴戮魂神光」,是一件极为难得的攻伐之宝。

  而这枚宝物里记载的太阴法咒,全称为「太上长夜九幽阴府玉匮明真咒」,这篇咒术晦涩的很,用的都是年份久远的拜月古语,即便是以程心瞻在咒术上的天资,参详起来也很费劲,法咒到手两年,也只是解了两个咒字出来。

  现在玉玦就被爽灵元神拿在手中,此刻明月朗照,程心瞻按着师尊传授的法宝炼化之法,手掐法诀,摄引太阴月华入体,直照紫阙,落在明月玦上。

  月华被爽灵元神牵引,凝成一个银晃晃的符纹,印在了明月玦上,于是,玉玦便散作万千流丝银缕,在紫阙中缓缓飘摇,仿佛星汉。

  但就是这般惊艳绚烂之物,却是灭魂绝魄于无形的「太阴戮魂神光」。

  而玉玦解体后,便有一个个光点显露出来,这些光点有着特殊的形状,像是星官象形,有似北斗勺形的,有似心宿心形的,有似翼宿鸟形的。

  但实际上,这些星官象形都是咒字的笔画,想要得到完整的咒字,就得先领悟这些笔画的意思,再按星宿排列和笔画法意还原出咒字来,极为艰难。

  事实上,他的那位北阴师叔在拿到此物后,也想过解字悟咒,但很快就放弃了。这倒不是说陈素行的天资就差了,而是因为他久在魔窟,灵台蒙垢,心神已经无法清明通透,而且身在魔窟,需要思虑的事也太多,这也使得他无法静下心来钻研了。

  程心瞻参悟着咒字,时间很快来到丑时,这时不知从哪飘来一片灰云,遮挡了明月,失去了明月的照耀,程心瞻紫阙中的玉玦立即就化作了原形,万千流丝银缕合成一物,同时也将法咒笔画全部遮掩起来。

  这就是因为程心瞻未曾参透所有咒字,这也就表示着他未曾将此宝炼化完全,目前还只能借助月华解宝,尚未做到随心所欲。

  程心瞻睁开了眼,他看向太阴星的位置,那里有一片灰云,将弦月全部遮挡住,并且灰云在月光的照耀下,显现的诡异的亮铅色。

  程心瞻皱起眉头,因为要解太阴法咒的缘故,所以近两年的夜间他都在引照月光,他很明显能察觉到,最近明月被铅云遮挡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

  而且,好像都发生在丑时。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青蚨化生经》里记载了这种月相,称作:「丑时鬼户,月隐铅云」。

  书里说,这是「太阴蒙尘,阴煞夺枢」之象,主兵戈大起,疫疠横行。书中还说,要是遇见这种天象,最好就不要起尸了,否则行尸被疠气所冲,容易尸变成魔。

  程心瞻暗自叹了一口气,这次的魔灾前兆极多、极凶,不知要演化成怎样的一个杀劫,到时候,孰为万枯骨,孰为功成将呢?

  “铛~”

  紫阙中,幽精元神击响醒铎,化去了程心瞻的散乱之念,他重新收束心神,爽灵元神又拿起了另一份同样未曾修行完的秘籍。

  《抱朴子》。

  正是三清山至高无上的镇派经典之一,开派祖师葛洪仙翁留下的皇皇仙典。

  是程心瞻这次出门前,掌教纪和合专以「醍醐灌顶」神通,把仙典从自己的紫阙中照映到程心瞻的紫阙里,再另加密符遮掩,外人是决计看不见的,即便是大修士以搜魂神通以及夺舍借尸之法也无法查询到仙典踪迹。

  《抱朴子》有五篇,分别记载金丹、符咒、尸解、奇门、占验五道,而这次纪和合所传程心瞻的,不过是五篇中排名最靠后的占验术,称作,

  《候风鸟占望气篇》。

  纪和合认为天下大势要变,灵机流转愈发不可捉摸,此时不光是要加强自身的修行,还要关注天下大势的变化,更要懂得根据天地大势来判断福祸吉凶。

  而这说到底,还是保全之道,还是一宗掌教对他的关爱。

  这份仙典同样晦涩难懂,这本占验术开篇说: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风者,天地之呼吸也;鸟者,阴阳之玄使也。若逢灵机变换,则风化为鸷鸟之形,望之可占兵祸吉凶。」

  这是说,当天地之间的灵氛玄机发生变化时,会体现在风上,风迹会化作鸟的形状,通过观望风鸟的形态,可以占卜一些尚未发生的事,尤其是兵祸吉凶方面的。

  仙翁称此术为「候风鸟占」,认为风鸟的飞鸣起落,一举一动,皆暗合兵机天时。

  书里还记载了许多风鸟的形态与预示的兵祸,里面关于风鸟成形的解释既详实又晦涩。

  而且这篇秘籍说是总结占验之道,但又不光光是在讲占验,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在说到天地灵气流转的时候,常常话锋一变,又说到了人体小天地的周天运行上。

  按书上所言,人体行气,灵气与法力的运转同样可视作风,风中同样可以看出鸟形,从此间鸟形里又可看出修行上的问题来。

  说到这里,法力鸟形又和人体脉象联系起来,话锋又转到道医岐黄、五脏六腑、周天百窍、阴阳轮转上去。

  一提到周天百窍和阴阳进退,那又会说到排兵布阵和兵法谋略上去,直叫人眼花撩人,头晕脑胀。

  葛洪祖师作为三清山的开山鼻祖,万法派的创派真师,一生所学囊括外丹、内丹、存神、导引、炼形、医方、养生、符箓、斋醮、科仪、天文、术数、占验、遁甲、谶纬、兵略、机要、阵图、符咒、著述、立言等等等等,无所不会,无所不精。被后世称赞为:

  「括九真之奥,演八景之微,道门羽翼,无出其右。」

  如此人物所著的综论巨著,其笔法之汪洋恣肆、内容之包罗万象便可想而知了。

  他人读起来是什么感觉程心瞻不知道,但在他看来,解读起来是比那太阴法咒还要让人困惑。

  《太阴法咒》是看不懂字,要自己根据对太阴法意与群星列宿的理解去把咒字给拼凑出来,而《候风鸟占》则是里面的每个字自己都认得,但连起来就完全看不懂了。

  程心瞻才拿到这本仙典秘籍不久,正是最费脑筋的时候。

  ————

  程心瞻云里雾里看着,不知时间的流逝,直到心府里又传来鸡鸣,才发现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放下经典,开始食气,才摄完紫,醰白散人就来了,还从洞石里取出一堆书籍出来,说是要帮程心瞻写地书的巴蜀篇和西康篇。

  程心瞻自然是很欣喜,还告诉他,自己的地书已经取了小名,就叫《蕉叶集》,醰白散人听着连连点头,说是有雅趣。

  等到两人闲谈,程心瞻提及那三位年轻人时,才从醰白散人这里知道原来那几位不住燕徊山,平日里是在蜀地修行,但是常常会相约来燕徊山喝酒。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程心瞻过的极为充实,白日里和醰白散人修书,时而小酌一杯,并借着修书的名义,光明正大的了解蜀中的地势地形与玄门派别。

  夜里就独自修行《太阴法咒》和《候风鸟占》。

  这般过了两个月后,他自觉在两门道术上有所进益了,但也感觉到醰白散人来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拿过来的风土地志也越来越少,每次来待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不知是为何。

  这一天,凉风乍起,秋风吹入了白龙旗,山顶上的冰雪白龙较之夏日也更为威武了。

  醰白散人已经十日未来,程心瞻心有疑虑,便主动去这位酒友的洞府寻他。

  他这一去,却是扑了个空。

  再去醐清散人和酩酊散人的洞府,竟然也是无一人在家。

  不是说好的隐士么,怎么全都跑出去了,而且还数十日不归?

  难不成是结伴去他山访友去了?

  程心瞻感受着瑟瑟秋风,不知是不是最近修行《候风鸟占》初窥门径的缘故,天人交感之下竟然闻到了一丝肃杀之气,心中顿时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那好,那就以鸟占来看看醰白散人的吉凶,测一测他的行踪归期,也验一验鸟占是否真有书中说的那般神奇。

第238章 言犹在耳,而事已应

  程心瞻飞出白龙旗山外,心中存思醰白散人的音容——这本就是他极为擅长的,当然,若是知道其人真名亦或是以其人发、甲、衣等做符,占验还会更轻松易解些。

  他运转起法眼灵瞳,再以《候风鸟占》中记载的望气之法去看,手中掐一个诀,嘴里念道,

  “天风为引,地气为凭,

  显我所念,占鸟现形。

  归期可测,形迹可呈,

  西东可辨,凶吉可明。

  天机示现,莫掩!莫违!”

  随着咒语声落,他双瞳中亮起法光,下一刻,便看见本来无形无相的瑟瑟秋风渐渐呈现出淡金之色,大风在程心瞻的眼中也变得有迹可循起来:

  那风迹当真隐隐呈现出一只鸟的形状来!

  那分明是个青鹘的模样,而且青鹘嘴巴的位置刚好有一根被风吹起来的树枝,风鸟双足紧并向后,仿佛被什么东西缠住了,挣脱不了,足爪此刻指向西方。

  此时风变而鸟动,青鹘左旋三圈后再右旋一圈,随即突转向东,朝着程心瞻所在的方向飞了过来,一共振翅七次,随后消失不见,一切如常。

  整个过程也不过是眨眼的功夫,像是幻觉一样。

  程心瞻收了法术,陷入沉思,开始解这道风相鸟形,喃喃自语道,

  “金风而青禽,逆三顺一,主友人受困于兵事,然嘴中衔枝,说明生机无碍,最终得脱。

  “足并是说此番涉险是受人牵连所致,足爪指向是为此刻在西方,归巢时振翅七次,是七日后得返。

  “暂时只能看出这么多来,也不知是否有曲解,且静观其变,但愿这几人能平安归来,等七日后再来看一看吧。”

  程心瞻这般想着,离开了此处,往自家洞府飞去。

  ————

  七天时间不过转瞬即逝,程心瞻怕自己早去了见不到人要失望,又专门等到太阳落山时才去醰白散人的洞府。

  “醰白今日可在?”

  醰白散人的洞府没有开凿在山壁里,而是在一处缓坡上以青竹搭建了庭院,程心瞻此刻就站在院子门外叫喊着。

  “在的。”

  里面传出醰白散人的声音来,但听着有些虚弱。

首节 上一节 246/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