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世地仙 第260节
鸟相一闪而逝。
程心瞻点了点头,玄燕是吉鸟,松子为秋实,此相解曰:「燕衔未堕之实,兆当得未发之机」。
看来自己还算走运,应该不会白等。
他心中有了数,心思也跟着安定下来,随即抱元守一,不动如山,静观其变。
时间一晃,就来到九月二十二这天晚上,也就是霜降后七天的最后一天,子时已至三刻。
闭目打坐的程心瞻眉头一动,随即抬手摸了一下眉毛,再放到眼下一看,他不由会心一笑。
竟是白霜。
这白霜未先见于地,未先见于草,竟然先见于眉。
这是天地对自己达到「人和自然,内外混一」境界的认同吗?
此刻,他的心境也已经达到极佳,即便是久候后得见寒霜,也不曾乱了手脚,只把大袖一挥,三张巨网便当空高挂,迎风鼓荡。
三张巨网一字形排开,每张巨网一边都足有一里长,三网横跨三里路,从旷野的北边抵到了南边。
网绳不过一毫,发丝粗细,在夜色中本该是难以察觉的,不过今夜月朗星繁,万里无云,金色的丝线映照着星光月光,风吹网动,便在空中涌起了光浪,竟是异常的美丽。
而且辛网上马上开始凝结露珠,映照着星月光辉,很是醒目。
他站了起来,飞向空中,分神化身,一个人忽地化作了四个,三神驾驭三道化身,一人手持一铅锡瓶,哪里有露珠闪烁,化身便凑近上前,伸出手指轻轻在网上一点,寒露便掉下来,落入瓶中。
同时元神再以「提丝人偶法」控制肉身,打落风中的碎石残枝,以免冲破了柔软的辛网。
这个过程大概只持续了一刻钟,子时过半,也就是四刻之后,便不再有新的露珠凝结。
但好在风轻,好在提防,这网倒是未破。好在网多,好在人多,这寒露也收集了不少。
他收了网,四身归一,回到石上坐下,三瓶汇到一起,他掂量了一下,寒露足有五铢重。
程心瞻面上显露出笑意,这样一来,自己心里的那个想法也就能试上一试了。
而此刻,他再看旷野,已经是一地霜白。
他不禁再度感叹天机无常,造化弄人,竟然是等到最后一天才有所收获。若想再收寒露,那就得等到十二年后的戊子年了。
而就在他观地霜而有感天机之时,忽见北方血光大盛,此刻子时夜深,北方却如残阳落日,映透了半天红。
如此异象,他不必施展鸟占也知道这是北方有魔头作乱,大开杀戒。
程心瞻看了一下方位,忽然醒悟,此地的北方,那不就是白河剑阁么!
他顿时化作一道火光,驾剑而去。
离火剑光沿着大渡河北上,走了四百里后,大渡河便向西北折去。而就在此处,程心瞻遥望东北方,在百里外便见有一条白色匹练,逶迤向北。
想必那就是白河了。
程心瞻离开大渡河,飞向白河。
白河名副其实,其水乳白,仿佛羊脂,在血光照耀下依旧保持着本色。他催动剑器,遁速再快几分,风驰电掣,沿着白河继续北去,这一去,又是四百余里。
这时,程心瞻知道,白河就要到头了,白河口就在前方。
因为此刻,在目光的尽头,只见一条大河分界了天地,那水仿佛是在云中奔泻,浩浩荡荡,浊浪排空。
那是黄河。
那也只能是黄河。
第249章 唐家三姹,五雷化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有人说大河的水从天上来,也有人说大河的水要往银河里去。
当然,谁的说法也都没错。
任谁来到黄河的边上,见到这样一条不见来头、不见去处的大河,总是会认为这是天河的。
而在西海、陇右、西康、巴蜀四地交界处,更是有一奇景,称作九曲黄河第一湾。
黄河自西海高原发源,一路穿山过岭,从西北往东南而流,流到四地交界处时,眼看就要进入巴蜀了,又忽地掉头折返,复往西北而去,回到西海境内。
这河曲如钩处,便是第一湾的所在。
大河奔涌,斗折逆注,只一想便知此处那是何等的惊涛拍岸,浪涌堆雪。
然而,这第一湾的壮阔还不止于此看,就在大河弯折之处,更有一条浩荡白河自南往北而来,注入到黄河之中。
黄河西来,挟泥裹沙,浊浪滔滔,而白河如脂,处子静婉,自南注入。两水相交,激荡盘旋,竟在相合后犹自黄白分明,直至远去半里,这才渐渐交融。
这里是白河入黄处,四境相交地,各处对此地的称呼不同,有人称其为第一湾,有人称为河曲,有人称为河钩,还有人称作白河口。
因为白河源头在蜀地,所以蜀人好称此地为白河口。
此处四地接壤,玄魔分界,兵家要冲,所以蜀中玄门在此立了一座剑阁远哨,就叫白河剑阁。
白河剑阁制式和西川剑阁一般无二,矗立在白河入黄口的东岸,巍峨矗立,在剑阁上能清晰的看见黄白分明的奇景。
真正的气象万千。
这要是在寻常,喜山乐水的程心瞻来到此地,他非得久久徘徊,登楼远望,大书特书才好。
而此刻,他无心观摩胜景。
正值夜半丑初,天地杀气最盛。只见在大河以北,血云弥漫,绵延数百里,威逼剑阁。
而在大河以南,则是有一片白云,同样横亘百里,发着瑞彩千条,抵御着血光,护佑着剑阁。
大战早已开始。
血云白云正在角力,寸土不让,云层的边沿在大河之上相触,相触的地方迸发出明灭不定的法光,伴随着雷霆炸响。
程心瞻望过去,白云之上端坐一个坤道,白发白袍,周身散发着明亮白炽的法光,叫人无法久视。
对面血云之上也是一个女子,相比于白云坤道,此女御使血云似乎要更为轻松写意一些,不曾掐诀念咒,也不曾发出护体神光,仅是负手傲立云头,顾盼生姿。
此女形象看的分明,端的是冰肌玉骨,莹白如雪,一双凤眼微微上挑,眼波流转似含春水,朱唇如染血,不点而艳。
女子身着一袭锦缎黑裙,外面再罩一件血红色的纱罗长衣,轻薄如烟,双臂上缠绕着一条姹紫披帛。发间斜插一支红花,脚踏一双绣金莲鞋,真是妖艳动人。
两个女子把控着战局走向,以云斗法,而在两云之下,大河怒涛之上,则是一团混战。
许多正道与邪修乱战一团,遁光交织,法光四射,但由于是以大河为战场,所以显得这些人又像蝼蚁一样渺小。
程心瞻遍览全局,心下已知,魔攻玄守,这应当是一次以西海魔教为主、多个北派魔教集结到一起的拔哨,想去掉白河剑阁这么一个扎在四地交界处的钉子。
他只粗略一扫,就看见了血神教和五鬼门的装束,另外还有西康僧侣在。
那片血云上的女子修为很高,程心瞻猜测应当有五洗之上的修为,甚至有可能迈入了上三劫。
其人血气冲霄,控制着这样一大片血云强压剑阁,定是血神教的人,也应当是这些群魔攻阁的领头人。
而白河剑阁这边的定海神针自然是那个以白云抗衡血云的白袍坤道,观其境界,应当是和血云女子相仿,但又要略逊一筹,程心瞻猜测,这应该和西川剑阁的佟元奇一样,也是峨眉长辈来助周轻云镇守剑阁的。
此时,白云与白河剑阁上迸发的法光连成一片,防备着从任何方向靠过来的魔头。
程心瞻身化剑光从剑阁南边飞来,速度极快,临到近前时便听白云之上传来一道叱问,
“谁人来此!”
程心瞻闻言打出一道令牌,令牌迎风见长,是碧甸材质,上书「西川剑阁」四字。
这是程心瞻除掉寒识和尚后严人英亲自送来的,可以自由出入西川剑阁大阵,也可以凭此记功换宝。
他扬声道,
“贫道一介散人,挂名在西川剑阁除魔卫道,见血光而来,诛魔尽力。”
“多谢道友,一切小心。”
那云上坤道闻言后回了一句。
程心瞻便直冲到白云之下,那白云散发出的法光也未曾阻拦他。
他往大河上飞去,往前头看,那战局中最为耀眼的是一道青霞剑光。
霞光为一女子所舞,那女子一身鹅黄长裙,秀发被一根红绳束在脑后,剑起剑落间,神采飞扬,所向披靡,但凡被剑光所触,非死即伤,掉落河中。
但也正应如此,此女也被一群魔头围攻着,那些魔头虽然不敢正面与之交锋,但都各自驾驭着法术法宝击长放远,让剑主有些疲于应对,宝剑的威力也难以全部发挥出来。
此刻,程心瞻便见在此女身后,有一女魔头,扬手洒出一片白骨飞针,那些飞针细如牛毛,难以察觉,往女剑侠后心射去。
程心瞻眼角一跳,他怎会认不出,这分明是血神教的白骨飞剑。
“周轻云,身后!”
程心瞻出言提醒,同时全身离火光芒大盛,这离火剑遁自然不只是赶路的道术,此刻他带着百丈曳尾,浩浩荡荡而来,仿佛一条火龙,往那出手的女魔头方向冲过去。
而周轻云何等人也,青索剑主,白河阁主,又岂会这般轻易被伤到,只见她早有防备,飞针出手之后,她御使的那把青剑照样迎面杀敌,同时又反手祭出一把白柄蓝刃的飞剑,状如冰晶,弥漫着一股寒意。
冰剑祭出后,在周轻云身后画了一个圈,当空显化出一轮圆月,圆月发出寒光,照在那片白骨飞针上,飞针上顿时被蒙上一层白霜,显现出行迹,速度也慢下不少。
周轻云从容躲过,随即回头去看是谁在出言提醒,这声音似乎有些耳熟。
于是,她便见到一团离火遁光仿佛天外飞星一样,疾驰而来,冲着唐采蓁那个女魔头打过去。
这时,又听她那两个妹妹说,
“大姐,我来助你!”
唐采蓁阻拦道,
“不必,我自能挡,你们守好,莫要走脱了周轻云!”
那道离火迅捷,剑气锋锐,可那唐采蓁也并非无名之辈,只见她从高挽的发髻上取下一支白骨钗,甩手一射,正面迎向飞坠而来的离火遁光。
那骨钗迎风便长,转眼便到丈许,钗尖泛着玉光,钗尾是个骷髅头,风灌进去,发出鬼哭一样的声响,又混着钗尖破空声,形成刺耳的魔音。
“轰——”
针尖对麦芒,骨钗与遁光撞到一起,一边是魔道法宝,一边是肉身形骸所化的离火精气。两者相交,发出一声巨响,虚空被剧烈的冲撞溅起涟漪,虚空涟漪打到大河上,又激起几十丈高的浪花。
两者相抵,谁也不让,相触处法光四溅,离火漫散。
唐采蓁脸色微变,来人遁光之迅猛锋锐,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