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蜀山镇世地仙 第290节

  “所以你这地书,如果想要承载山河美景和古闻志怪,我想,应该还是要用土行宝材最好,五行之中,土行最能容纳,主中正平和,既能把你的山河法意发挥出来,另外也不会冲突了其他行属与阴阳。”

  程心瞻称是,

  “学师说的在理。”

  姜为山那头继续道,

  “让我想想,土行宝材,适合充当书页,又能包罗万象。嗯,泥不行,太软不成形,也禁不住火。砂也不行,太散不好落笔。岩,对了,岩是可行的。

  “岩须得是片岩,常见的有四种。青简岩坚若铁石,能久存,但是与五行的亲和差了些;密鳞岩倒是亲五行,但是有闪鳞光泽,你用来作诗画有些喧宾夺主了;云母岩如云似玉,色与纸近,但性脆易碎,也不好。

  “依我看,只有冻水岩适合你的地书,冻水岩又被称作琥珀岩、积土岩、叠页岩,在地里一页一页叠起来,本就好似地书的模样。

  “之所以有冻水岩的这个名字,是因为这种岩石是厚土积压而成,岩里还有很多草木虫鱼的痕迹,看上去就像是被冻在了水里,也正因为沉积万物,所以亲近五行,有包罗万象之良性。

  “这种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是一种臣材,心瞻你也是炼丹器的人,君臣佐使你是知道的。臣材容易和其他灵材交融,也不会喧宾夺主,可以更好的承载你落笔的神意。

  “而且如果你想用白纸,就炼些贝粉进去;如果想用黄纸,就炼些硫磺进去,很容易就能改色了。如果你想画写意、题大草,那就加些云雾,这样易晕染;如果你想画工笔、书小篆,那就加些金玉,这样不吸墨。反正其中的君臣佐使变化,你自己领会去。”

  程心瞻听着连连点头,这听着确实适合,还是学师眼界宽广。

  自己在丹器的炼制技巧上可以凭着天资极快上手,但是这些天材地宝的积累和君臣佐使的特性,还是只能靠时间慢慢去学、去记了。

  “学师,那哪里可以采到冻水岩呢?”

  程心瞻问。

  姜为山想了想,便答,

  “苗疆的梵净山一带,楚湘交界的武陵山一带,关中的龙洲丹霞一带,这几处地方的冻水岩都不错。”

  程心瞻一听,苗疆现在被南派所占,龙洲丹霞是北派赤身教的道场,那自己只能去武陵山了呀,这也刚好,还是一处熟悉的地方。

  程心瞻此时还是有些不死心,便问,

  “学师,那弟子只能去采新岩炼制地书,重新作画写文了吗,如今我已经积攒的这些稿纸,完全用不上了?”

  程心瞻倒不是怕麻烦,而是有些神意,真就是第一眼初见所得最是让人满意,灵气也最是充沛,即便是故地重游,重新写赋作画,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更落了刻意下乘。

  姜为山闻言大笑,

  “谁告诉你的,万法经师也有不学无术的时候,岂不闻拓印之法?莫说你的诗画,便是神意也可以拓走。”

  程心瞻闻言大喜,是了,怎么把这个忘了,自己最早观想的白虎七宿不就是拓印本吗?几位星君的姿容身段、衣着服饰包括各自散发出来的神意,都很清楚,完全看不出是拓印本。

  况且自己既是落笔之人,又是拓印之人,完全可以保证神意不失,从而把自己的画作游记从稿纸上拓到地书岩页上!

  “还请学师教我!”

  程心瞻张口就要,一点也不见外。

  “好,好,我这便传你一份「水月天心拓」技法,应该能助你成事。”

  姜为山一口答应下,反正掌教开了金口,三清山各峰没有心瞻不能学的法术。更何况,这孩子每次在外除魔回来都要送来一大批魔宝灵材,白虎山还承着情呢!

第274章 道魔相持,故地重游

  青城派掌门的师弟,久不露面的天一子出山了,来到了西康,防备着滇文的魔教。峨眉派常年在岷山闭关潜修的水镜子也被妙一夫人催下了山,镇守蜀南。

  从周轻云的话里不难判断,受到魔情的影响,原本从不轻易抛头露面的四境大修士已经无法安心潜修了。

  而且方才与姜学师通信,他得知东方现在也是一样的境况。

  随着绿袍老祖把天蚕仙娘、妖龙、和南海双凶摆在了三湘和庾阳,东方道门也紧接着把各自宗门里几乎从不离山的四境玄在请了出来,与魔门在三湘和庾阳境内对峙。

  衡山剑派当代没有五境,四境巅峰的衡山掌门单人仗剑出了衡山,在零陵阳明山结庐,距离九嶷山不过两百里,堪称两山对望。

  三清山副教主董守仁领着一百弟子出山,离开了豫章,来到庾阳飞霞山驻守,抵御魔头,为罗浮山解围。

  罗浮山曾是葛洪仙翁炼丹著书的地方,山中冲虚观里同样有三清宝殿和葛仙殿。罗浮山与三清山同出一源,是兄弟之宗,此时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三清山必须得来。

  除此之外,东方道门的各个世宗大派,都请出了四境,坐镇东南沿海,从庾阳东部一直到金陵北部,都有布防。

  所以程心瞻梳理了一下,自他修行以来,正魔之争已经历经了四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异军突起,魔患频发。这个也是峨眉镇封魔头的破封阶段,同时还是正魔之争愈演愈烈的开端。这个阶段由血神子灭西昆仑拉开序幕,紧接着就是谷辰破封立三尸岛、海外兴浪逼近神州、绿袍化龙一统南派,这几个连着的事把这个阶段推向巅峰。

  第三个阶段是正魔对抗,在这个对抗中,呈现出了东西两地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势。

  在东方,南派魔教在绿袍老祖的统一调度下堪称势如破竹,把清享安宁的东方道门打的有点懵。

  苗疆道门几乎无守土之力,只能封山自保。三湘道门节节败退,魔教兵锋直指衡阳。庾阳道门勉力支撑,浴血奋战,犹失半境之土。

  而这,还是有句曲山积极筹备浩然盟,不断增派支援之后的结果。

  而在西方,在玄门几代人的积极筹备之下,蜀中玄门把西康魔门打得也有点懵,两年功夫,迅速肃清了大半的西康,把才破封出来的穿心和尚唬得不敢过江。如果北边不是有血神教居中调度,指使北派力保白骨禅院,那西康早已被纳入玄门版图了。

  现在,程心瞻判断已经到了第四个阶段,相持阶段。

  现在两边都反应过来了,南北魔派同时要保西康,或者说是要争西康,北边白骨禅院岿然不动,南边又新增一个颛顼龙洞,所以一下子把峨眉的动作逼停了。

  东方道门也反应过来了,大教底蕴毕竟在这摆着,外面在敲锣打鼓,把看家的四境都吵出来了,于是他们走到了敲锣的面前盯着,所以南派包括一些海外的动作也停了。

  现在各个战线上都是四境面对面,这就是程心瞻所说的相持。

  到了这个境界,轻易就打不起来了。因为大家攻伐的手段都多,保命的手段更多,很难分胜负。如果非要往死里打,轻则背负因果,难以合道,重则身死道消,转世轮回。

  修道几百年,一路过关斩将历经艰难险阻来到了四境,都是一方大教的掌事人,大家都实在不想一朝成空,所以说轻易打不起来。

  也正因如此,所以大家口头上常说的大派就是指的有四境坐镇,有四境坐镇,才不会轻易被灭门,才算在这神州寰宇上站住了脚。

  这就是为什么伏霞湖的洪长豹要闭死关破四境,这也是为什么苗疆仙人洞、青龙洞、梵净山把山一封后,魔教就选择围而不攻。

  像玄蚺、天蜇、千足、天毒、织金这五家,在苗疆滇文一代也是鼎鼎有名的山头了,有些也传承了数百上千年,但是没有四境的话,说灭也就灭了。伏霞湖能苟延残喘至今,凭的是红发老祖传下来的化血神刀和红木大阵以及东方道门的站脚,不然也早没了。

  至于大派之上的世宗,那就是指像龙虎山、三清山这样,四境乃至五境历代不曾断绝的宗门了,历经杀劫而傲然于世,这便是世宗。

  话说回来,程心瞻判断的是,这个阶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阶段中,三境及以下的小规模试探和斗法还是免不了的,这时候就是等一个衅端出现,让四境也无法坐视,那时候就是真正的杀劫开端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直这么相持下去,正魔两道各自在已经侵夺的土地中经营,然后边线上的四境各自回山,杀劫就此消弭,而所谓的衅端,或许要到几百年后的下一次杀劫才会出现了。

  不过程心瞻认为第二种的可能应该不大,其根源就在于血神子。

  从目前了解到的消息来看,如果血神子想,他在破封之后便能飞升,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在凡尘中搅弄风云,这是自损寿元和仙途之举。

  他灭西昆仑,解封谷辰,勾连南北,联合海外,花费了这么多的心血,怎么可能会让这杀劫消弭呢?

  不过是密云不雨罢了。

  而这个密云堆叠的过程,对程心瞻而言也是一个难得的窗口。

  他要准备挡劫之宝,要找寻渡劫之地,要二洗金丹。只有尽快提升实力境界,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山雨中拨云见日。

  在他做出正魔两道会进入相持阶段的判断后,他就把狮子就留在了坎离山,跟武青伯和冯济虎都说了一声,随即便孤身一人去了湘西。

  ————

  湘西现在可是一处热闹地。

  原先武陵三地,夔州、施州、湘西,要数施州最热闹。因为夔州天雷多,吵得人胆颤心惊,而且还是巴蜀的东门户,时常能撞见玄门的杀才。湘西魔教多,勾魂夺尸的太吓人,又紧邻着南派,乱得很。

  就数施州夹在中间,日子还过得去,又因为在三地中心,所以也是武陵商队常常歇脚开市的地方,有名的水路通衢大会就常在施南举办。

  不过现在大不一样了,湘西成了武陵最热闹的一处地方。

  而这样的变化则是要归功于盘踞在湘西多年的天鞘山和失魂涧被东方来的高道给铲除了,流传千年的「尸不出湘西,魂不出水涧」这句话,没了。

  天鞘山改名为天桥山,成了浩然盟的一处分舵,失魂涧改名金水涧,现在是武陵商帮的总会。

  这一天,一个年轻道士来到了金水涧前。

  往年里阴惨惨、寒凄凄的猛洞河如今被挖宽、挖深了许多,清澈透亮,波光粼粼,一改之前阴森的面貌。

  这河底的金黄色卵石是武陵商帮特意寻来给铺上的,这有个名目,叫「黄金宝」。是武陵商帮从金陵采来的一种雨花石,价格不菲,如今就这般给一条河做底石,端的彰显财大气粗。

  这条河现在叫金水河,取生财之意,因为河泛金光,蜿蜒曲折,所以也被叫做金龙河,如今,「金龙卧波」已经是湘西的八景之一了。

  道士沿着金水河溯源而上,很快就见到了那道千仞峭壁。

  不过在见到的第一眼,他却是以为自己见到了海市蜃楼,连忙揉揉眼,但无论怎么看,那是那个景致,这不是幻象,只见:

  洞窟、悬阁、云楼、栈道,密密麻麻铺满了直崖峭壁,人来人往,像是把一处无比繁华热闹的坊市给立了起来。

  整座山壁仿佛像是一个巨大的货架,人站在地上,放眼望去,各家商铺的招牌望子一览无余,几乎看不到原本山壁的样子了。

  “这样方便倒是方便。”

  程心瞻哑然失笑。

  从这里往壁上看,客栈、茶楼、酒坊、丹阁、器铺、医堂,家家户户的招牌,一看便知,任君挑选,这比飞天后找地上平铺的铺子要省事多了。

  满壁上,只有一处无商铺,那里裸露出原本的石壁,上面刻着字,原先是血红的「失魂」两个字,而现在,是金灿灿的四个鎏金云隶大字:

  「金水总会」。

  程心瞻眼皮一跳,赶紧移开视线,不敢多看,心想着下次再有人来找自己题字,一定要问清楚是准备放到哪里的。

  他的目光再放到那处字边的巨大裂缝上,此时,缝里哪里又还有什么青雾和恶魂弥漫,缝隙里发着明亮的光,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还有一艘艘满载的商船从缝隙里流出来,沿着金水河汇入酉水,再送到武陵各处去。当然,也还有一艘艘吃水极深的商船逆流而上,把满载的宝物送进这缝隙里面去。

  看来,他们把金水河拓的这般宽、这般深,也不光是为了好看。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白鹭似乎一点也不怕人,飞累了,就在商船上、檐角上歇脚,也无人去驱赶,都是习以为常,还有些人会递些吃食喂到白鹭嘴边。

  他沿着金水河继续走近,很快就到了缝隙前面。

  这时候,一个在河岸边上驻守的人上前拦住了程心瞻,这人高高瘦瘦的,看着四五十岁,很是老成的样子,很是客客气气地说,

  “这位道爷,不知是不是咱们外面的铺子没有合您意的,我在这里向您赔个不是,您要是说出来我定催着让人改去。只不过如果您要是想进去看看里面的铺子,实在对不住,得要我们商会发出去的牌子才行。”

  “好说,好说。”

  程心瞻连应着,神念探入洞石,在那方专门放令牌的架子上找了找,很快就找到了那个金灿灿的牌子,拿出来后递给了这个人。

  此人看到程心瞻拿出了金色牌子,已然是眉头一跳,小心接过令牌,翻看了一下,牌子正反面各四个字,

  「金波涌玉,水府迎仙」。

  此人拿着牌子的手便是一抖。

第275章 时过境迁,故人依旧

  杜羽兮是湘西本地人,一名散修,之前一直在湘西混迹,但是前些年迫于湘西魔道猖獗,散修朝不保夕,所以在上一届土龙山的水陆通衢大会上经人介绍,去了施州的鹿树坡避避风头。

  不过他才去施州不久,便听说有着赫赫凶名的失魂涧被人灭门了,当时在武陵山区传的沸沸扬扬,引起很大的轰动。

首节 上一节 290/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