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世地仙 第85节
随着咒音响起,赤红的法剑闪烁亮光,剑尖直指遐思中的年轻道士,漫山遍野的地火被法剑上的灵韵所牵引,顺着剑尖的方向汇聚成一个矢锋状,又像是一个火雁之阵,冲向道士。
程心瞻脑子里正宽泛的想着,见到对手变了剑招,便停下了思绪。
他念头一动,又收起了云驾,取而代之的,他脚下突然起了一团火,在这样的地利里,御火是最方便的。
和他想的一样,竹身稳稳当当的踩在火光中,念头再一动,火光闪烁,他便消失在了原地,只几个念头掠过,火光明灭,道士已经遁出几十里开外。
看着汹涌的地火,他祭起「高真」,剑尖朝上,口念,
“灶王府君,御使丙丁,起!”
法剑上符箓亮起火光,大地忽然开始摇晃,紧接着魔头脚下的土地便出现裂纹,地炎火气从裂缝里喷涌而出,几欲将他淹没。
只听见一阵哀嚎,一个人影从地火里窜上天,口中喊着,
“原来你是装的!可你明明吸食了欲火,为何没有心生贪欲杂念?!”
哦,原来是这样。
程心瞻闻言恍然大悟,自己还奇怪为什么突然会嫌弃起云驾了,又为何在大战中去想御空的事。
原来是有人使了手段。
有趣,这种手段真是有趣,可以让人畅想穷思,倒是让自己想通了一些关窍。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会手软,手上印诀一变,「高真」没入云中,再急转而下,他口中念着,
“荧惑帝君,流火飞星,落!”
满天红霞化为火雨,正正浇在了往天上飞去的魔头身上。
“啊!”
“我投降了!”
魔头以为这个道士要趁斗剑来灭杀自己,脑中响起方才还珠楼主的警示,连忙高呼投降。
他话音刚落,人便消失在镜中。
魔头发现自己出现在镜外,便赶忙往城中飞去,刚才的地火天雨实在让他胆寒,心中亦是不解:他不是雷修吗?为什么火焰山反而更像是他的擂台?
程心瞻独自在镜景中等了一会,直到十八面镜中都分出胜负。
随后,又是一轮抽签,以九宫抽签,程心瞻抽到了艮宫,这次的对手是一个女子,所在的镜景是青田山洞天和桃源山洞天的融合,是一片水木泽国的景象。
女子看服饰也是道门中人,着素白道衣,如此素雅,倒是少见。
两镜融合后,程心瞻打个揖,
“三清山程心瞻,道友有礼了。”
女子脸色不太好看,这个人同修雷火,正是天克自身,她回了一礼,“天姥山乔守静,还望道友手下留情。”
两人打过招呼,斗剑自然开始,程心瞻同方才一样,首先舍弃了地利,直接进入水木泽国中,感受水行与木行法蕴。这是仙人拟造的三十六小洞天幻境,在外面大世界里,各自有主,想要进去一观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是三十六洞天想要全走一遍,怕是难如登天。
这水木泽国就是生机盎然,比狂躁的雷火烈狱要养眼许多。
五行之中,程心瞻最熟悉火行自然不必多说,其次就是水行,这自然要归功于陪同那条绿螭玩闹,再次是缔结了内景神的金行,然后是土行,毕竟居住在群山之中,又钻研形峦之术和养尸之道,最后才是木行。
程心瞻过目不忘,记得最早在积雷山洞天镜景中观战时,就见这女子是在青田山洞天中,方才与人比斗使用的也是木法。
此刻还是一样,女子是法剑术中的遣神派,以剑为祭器,召唤神形对敌,她口中念念有词,剑尖指向程心瞻,地上的草叶飞舞汇成一条木蛟,冲向对手。
火克木,程心瞻使用火法可以更轻易的破敌,不过他却没有这么做,不然大可不必舍弃地利,他正是要借此宝地体悟水法,道士祭剑指水,口念,
“龙子蛟君,领剑奉召,速速显灵!”
随着咒语声落,脚下大湖的水忽然似泉眼一样翻滚,紧接着涌成一道巨大的水柱,随后,水柱忽然跃出湖面,形成了一条水螭。
乔守静见状脸色就更不好看了,这个三清山的,起初与龙虎山相争用的是养气派剑气对攻的手段,后来见龙虎山的使用雷符,他便以从未见过的以剑行符的方法取胜,方才与赤心教魔头斗剑用的是御灵派的路数,引来天焰地火,现在,又用了遣神派的手段,他学的如此驳杂,哪里有功夫去钻研,法力又为何如此浑厚?
她更奇怪,遣神派召唤的神形不光与法力、祭器、咒令有关,和施法者对神形的法相与灵韵的理解也有很大关系,自己唤来的木蛟虽有双角之形,但蛟身与蛇无异,但你看他这条水螭,鳞尾分明,张牙舞爪,仿若活物,更有一股神威在,这人是日日与龙种作伴么?
水螭迎向飞来的木蛟,一缠,一搅,便搅碎了木蛟,不过程心瞻并不趁胜追击,反而等待木蛟重新幻化,而往后无论该女子使怎样的手段,程心瞻只凭一条水螭御敌,无往不利。
这次,程心瞻反倒是拖了最久的那一个。
直到最后,乔守静法力耗尽,认输投降,她也早看出了程心瞻是以她练法,不过她同样以水螭磨练自己的法术,收获亦是匪浅。
剩余八人看程心瞻的目光也愈发不同。
剩余九人再次抽九宫签,乾宫对坤宫,震宫对巽宫,坎宫对离宫,艮宫对兑宫,乾坤之胜者再与中宫斗剑。
这次倒是巧了,程心瞻恰好抽中中宫,另外八人也松了一口气。
一番比斗之后,乾胜坤,巽胜震,离胜坎,艮胜兑。
抽中乾签者,程心瞻印象很深,因为这是个和尚。
两者镜景交融,和尚率先向程心瞻行礼,他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道,
“程施主,小僧五台山祥在,有礼了。”
既然和尚已经知道自己身份了,他便没有再通报山门姓名,只行了个揖礼,口说,“大师有礼。”
“程施主剑法高妙,小僧讨教。”
“大师谦言。”
双方先把态度做足,这才开始斗剑。
和尚的法剑是一把金灿灿的剑,是无锋之阔剑,阔剑上篆刻着许多小字,端端正正的,好像是经文。
和尚看着斯斯文文,但走的却是养气派的路子,双手提着大剑挥舞,剑身虽无锋,但从剑身中喷发而出的却是凌厉的庚金剑气,一道一道袭来,发出骇人的破空声。
头次遇见最纯正的法剑术,程心瞻见猎心喜,也仅以剑气对敌。
「高真」之中,贮藏的剑气以火、金、雷三属最为充沛,这是有内景神帮着行气周天炼化法力的缘故,此时和尚以庚金来攻,他选择针尖对麦芒,以辛金之气对斩。
庚金剑气眩目耀眼,更有煌煌之意,辛金剑气暗沉无华,但更让人遍体生寒。
乾宫签与中宫签对战,恰巧此时再无他人斗剑,这场纯粹的锐金剑气对斩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从城、楼里看热闹的人来看,这似乎才是他们印象中的法剑。
这场斗剑与上一场过程一样,结果也是一样,和尚法力耗尽认输。
这片斗剑场安静了很久,反应再慢的人也看出了。
这位三清山的道士,斗了四场,分别以符剑胜龙虎山,以御灵剑胜赤心教,以遣神剑胜天姥山,以养气剑胜五台山。
他是无心,还是有意?
有点晚了,见谅。
求月票求推荐,欢迎评论与留言!
第99章 见阴知阳
这次抽签抽的是东西南北四方。
程心瞻抽中了南,有一个白衣人抽中了北。
镜景融合,两人见礼。
“三清山程心瞻,道友有礼了。”
“天柱山余清思,道友有礼了。”
天柱山?程心瞻之前在黄山寻地脉时听周轻云说过,这是庆州乃至大江以南最有名的隐修之地,仙人左慈曾在此处结庐。
余清思气质谦逊温和,面相亲人,他手中的剑是一把白绳缠柄、剑身雪白附霜的长剑,剑气雪白凌冽,倒是与剑主气质相差颇大。
“道友,请了。”
余清思也是养气派的法剑士,出手便是一道月牙状的寒霜剑气。
剑气在虚空中掠过,所过之处,空中的水汽被寒气凝结,结成冰珠落下。
见寒气袭来,想到土克水,程心瞻起手以土行法力应对,挥出一道黄蒙蒙的厚重剑气。
不过当两种剑气临近时,厚土剑气竟被瞬间冻结,再被寒霜剑气击碎。
寒霜剑气快速迅捷,几乎擦着程心瞻掠过,寒风扑面,把他的衣袖都染上了白霜。
程心瞻发现自己想错了,这个人修行的不是水法,是在借水法修太阴之道。
他分别以水法、木法试之,但均被寒霜剑气所破,更印证了他的想法,随后他再以辛金之气对敌,感受以金见阴和以水见阴的差别。
此时金、水两行是表象,内里是太阴之道的比拼。
很快他就明白了其中的差别,他以金见阴,是以阴气助长金性之不腐不朽,增添金性之锋锐,重点在金不在阴。
而这个余清思以水见阴,则是更进一步,是极尽升华,是回归本源,以水性之寒、之变,推敲太阴之道的法意,神髓在阴不在水。
余清思的剑气是有一定太阴神意在的,极致的阴寒几乎盖压五行,程心瞻先后以土、水、木、金试之,均被破。
他的剑气又秉承太阴变化之道,便如水之变化,可为气露,可为浆液,可为坚冰。
他的剑气也是变化莫测,时而恢宏如大江,让人不敢直面;时而细微如霜露,教人防不胜防;又忽的磅礴如雪,使人避无可避。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狼狈的程道长。
程心瞻也是才明悟过来,阴阳无处不在,不光体现在法术上,也体现在剑术上。
他东躲西藏,勉力招架,直到再也感受不到其他的太阴法意。
他有些遗憾,比如水性之生机,水之柔和,水之润泽,甚至水之蒸煮,回溯到太阴之道是什么样子?落脚到剑道上是什么样子?
这个人就没有领悟吗?
一身寒霜的程心瞻确定了,这人确实是没有什么藏招,随后他反手一剑。
炽烈的阳火剑气伴随着炽亮的白光,白光占据了镜子的所有画面,让人看不出剑气隐藏在哪里。
或者说,白光就是剑气。
既然他可以以水见阴行法剑,程心瞻见阴知阳,自然也可以以火明阳御「高真」。
余清思知道程心瞻在留手,起码还有雷火之术未曾施展,但他万万没料到,程心瞻出手的火法会是阳火。
他的阴霜剑气遇见程心瞻的阳火剑气直接就消融了。他的剑气如雨如雪让人难以躲藏,而程心瞻的剑气化作阳火之光,更是照彻四方,避无可避。
“我输了。”
他说。
程心瞻收剑。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