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重明仙宗

重明仙宗 第181节

  “修真百艺入门阶段,提高修为也只是锦上添花,动不得根本。”康荣泉年纪虽小,却是在场众人中唯一有门入阶手艺的修士,他虽有些好卖弄的毛病,但于这方面却是最有说服力。

  众人听他开腔,也尽都将目光投了过来:“多学多做多想,莫要学而不思、思而不学。不过这本就要讲些天赋,急也急不来的。

  莫苦师弟学什么都很认真刻苦,可偏偏就是什么都做得一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袁师叔不过是要野师弟更投入些,你也不用抱太大压力。”

  他这话说得质朴,大家听后都觉有道理,尽都赞同。

  贺元禀听到康荣泉提起了莫苦,也突地想起来一件事:“听周师姐说,师长们有意让莫苦师弟去接几师弟生前的重明城镇守位置,不知是真是假。”

  “暂代外事执事的储师叔倒是提过,不过他也知道莫师弟斗法本事差了一些,是想着让魏古师兄与莫师弟一道去的,不过还是被我师父于堂上否了。

  师父说,魏古师兄这些日子都在皓首穷经地参研阵道手札,听说已经进境不小。这我师父马上又要开出新的灵田了,莫师弟这半个稼师也走脱不得。他两人怎么能放下手头的事情,去重明城中驻守呢?”

  贺元禀听了康荣泉的话,这才放心下来。

  莫苦是由他一路从小吴山庇护回来的,前者的斗法本事他再清楚不过,便是等闲散修也是斗不过的,怎么做得好那重明城镇守的差事。

  而且,这重明城镇守明摆着是个苦差事,离开山门,没有灵脉修行之余,也不好与宗门高层亲近。

  按说几戊悟身殁过后,众位师长也该似从前一样,放一个道途无望的老修才对。莫苦修为虽低,却也才年过弱冠,怎么算也轮不到他才是。

  倒是曾经从山都岗招来的一些外事弟子中间,似有不少合适的

  连贺元禀这个不理俗务的少爷性子都想得通这些关节,储虎儿暂代外事,没理由想不到才是啊.

  贺元禀才想到此处,便突地一惊,似是头一回在重明宗内闻到了一丝内讧的味道。

  裴确瞧出来了贺元禀脸色不对,想了下,还是出言解释道:“前段时间,伯父训斥过储师叔了。牛匡师兄被点了差事,这几日便要去重明城赴任了。”

  几个年岁大的听了裴确的话脸上尽都放心下来。

  人都说“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话虽粗鄙,却也易懂。

  康大掌门当年既然做了吸纳山都岗众修入宗门这件事,那么承受重明宗内出现了山头的苗头这个代价,也是理所应当的。

  山都岗众修入门之后,天然的与储虎儿和裴奕二人亲近,与重明宗其他弟子就要疏远不少,这种状态哪怕是康大宝在短时间内都无办法能扭转过来。

  储虎儿作为山都岗众修的领路人,因了他们在小吴山一役中死伤惨重而心中有愧,事后想要为他们多谋些好处、躲一些苦差事,这也是人之常情。

  好在裴奕作为李师叔货真价实的亲传弟子,立场并未被储虎儿等人带偏,做的决议还是很公允的。

  “若是重明城也有处灵脉便好了,那样便是师弟我去镇守也行。反正师父也常说,关在屋子里头,是练不成剑修的。”

  贺元禀牛饮下一碗酒水下去,颇有些豪气地言道。

  “前日我还见到蒋师叔了,他半夜还在校场练剑。”野平水语气中满是钦慕之意。

  “听说蒋师叔不愿意歇,”裴确点点头,接着言道:“不过伯父倒是说了,蒋师叔这伤比那医官预想中还要好得快些,怕是再过半年,就能痊就能好了。”

  “三师叔纵有小挫,但道心强横如初,想来异日筑基也不过是信手擒来之事罢了。”年岁最大,修为最低的靳世伦也跟着赞了一声。

  “待师叔筑基了,我们就杀到长县林家去,为韩师兄报仇!”野平水突地摔了碗,狂吼一声。

  当年野平林新丧,他跟着野瑶玲入重明宗过后,韩韵道这个大师兄对他照拂最多,心中自然感激。

  本还稍有些欢快的气氛被野平水这声吼吼散了不少,众人也尽都将酒饮尽,沉默起来。

  康荣泉想了想,挺着小肚子最先开口了:“咱们开个道会吧,韩师兄便最喜欢开道会了!我们不能只想着再荫蔽在师长们的羽翼下头吧,也得跟着锐意进取了。”

  “好!”野平水一拍桌子,最先站出来响应,“我先来讲,我跟师兄弟们讲讲如何温养法器。”

  众人齐撤了桌案杯盏,野平水带着一分醉意站在立在院中的金桑树杈上头,下首众人聚精会神听着。

  连小武孟也如从前一样,搬了个小马扎在下头如痴如醉地听起来了那些于他而言玄而又玄的道理。

  段安乐看见眼前这副场景,突地又湿了眼眶,低着头喃喃念出了声:“一辈子师兄、一辈子师弟。”

  随着野平水稍显浅白的器论悠悠入耳,这个憨直青年在下头又攥紧了拳头:“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把师兄的那份也一并做好就是,当振作了!”

  夜色渐浓,微风轻拂,阵阵清新,渐次将众弟子身上的颓丧带走。

  高挂的明月用光洁的笔触,在简素的小院中倾洒下一片银白,映得二三子的道心又坚定了一分。

  一如从前,又不似从前。

  (有点矫情了,下一章开始加快进度了,给筑基的事情做好铺垫。PS:括号字不算钱的。)感谢大家的追读、订阅、投票、留言,谢谢大家!

第229章 莫衷一是

  “见过县尊。”邓百川在重明坊市待得时间不算短了,近来还升做了市尉,却还是头一回登了重明宗这小门小户的门槛。

  按说康大宝刚回来的时候,他便该上门了。

  毕竟他的消息惯来灵通,早就晓得了康大掌门将来要统管平戎县与重明坊市这两档子买卖的事情。

  只是邓百川骨子里头多少还有点儿京畿子弟的傲性,在康大宝任状未下来之前,他还是有些抹不开脸面来寻这个泥脚汉。

  但这日却有大事要与康大掌门商量,邓百川也不得不登门拜见了。

  “邓市尉太客气了,”康大掌门收礼的动作还有些生涩,简单寒暄几句过后,引着邓百川入了正堂。

  净炉燃香,宾主落座。

  康大宝轻轻扣响身前的灵木条几,墨儿步子轻快,从堂后出来,随命看茶。

  这丫头如今出落得愈发好看了,连邓百川这见惯了市面的人物,都禁不住下意识的多看了两眼。

  见此情形,康大掌门忽的有些担心起来。心中盘算着这丫头既没有道途可言,那近来还是跟师弟们再商量下,看看配给下头哪个小子吧?

  至于这堂内伺候的事情,还是让康大厚从重明城中挑几个乖巧的凡人女娃好一些。

  “火龙前辈殁于阵上,伯爷开恩,拔擢他的两个血亲晚辈入了州廷做事。至于这重明坊市新任的筑基,多半是要从哪个新投效来的筑基势力里头挑选一个过来。”

  邓百川想了半天,最后还是选了这件事作为谈话切入的话题。

  火龙道人已死,州廷便是寻到其尸身,也可明明白白地验出,其是死在了真灵门筑基的灵兽口里头。康大掌门的手上干干净净,并不怕遭火龙道人的后人记恨报复。

  当然,若是能寻得个合适的机会,可以将火龙道人的血裔屠个精光,康大宝也是乐得如此的。

  他听了邓百川对于重明坊市新任筑基的猜测,倒是颇为赞同。邓百川依着州廷的大胜之威,不愁压不服这些坐地虎。

  而今的两仪宗的确在践行着与匡琉亭的承诺,正在逐步减弱其对云角州方方面面施加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州廷对于云角州各处势力的控制力堪称与日俱增。

  许多曾经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势力,如果没有迁徙他州的勇气与机会,也不得不城头变幻大王旗。

  此次小吴山一役又战陨了几个县中主官,州廷抚恤完后,却再未依照惯例,从这些县官出身的小门小户中挑选继任者,而是直接点了不少之前指挥不动的筑基真修充任。

  听说便是那些还活着的练气县令,州廷也会在不久的将来,一一裁汰掉。

  康大宝觉得这消息多半不假,不过他自己这任命既然是匡琉亭亲点的,多半也换不到他头上来。

  坊间传闻,按照南安伯的意思,要争取在半个甲子之内,将云角州所有入品官员都换成筑基真修担任。

  这便是件相当艰难的事情了,匡琉亭显然未将全部的希望,都放在收编云角州这些心思各异的本地势力上头。

  原本颍州费家、安山衮家这类匡琉亭的核心拥趸,就已经在做将家中一些庶脉、偏支迁徙过来这件事情。

  而自小吴山之役州廷胜了之后,京畿各家响应匡琉亭的移民实边之策的速度又提了起来。

  他们中间纵算有那吝啬到连自家的庶脉、偏支都舍不得的,那么将旗下一些不起眼的小族、小派支应过来,总是不会心疼的。

  匡琉亭以筑基之身生擒正品金丹一事,已在京畿一带传开了。

  弘益门的解意上修自然是成了各家口中的笑话,可匡琉亭在各家心头的份量却要重上许多了。

  仅越阶而胜在这些高修眼中,可算不得什么。

  大卫仙朝富有四海,许多常人眼中的所谓“天才”,在他们这些大人物的眼里头,其实也不过是如过江之鲫一般,屡见不鲜。

  练气胜筑基、筑基胜假丹的事情虽然艰难,但能做得这等事迹之人,每隔些日子,总能冒些出来。

  可似匡琉亭这般的,便足够惊才绝艳了,往往一两个甲子都未必能出来一个。

  是以像往云角州移民实边,这类举手之劳的事情,一些与仙朝更为亲近些的名门望族,也都是愿意给匡琉亭一些面子做一做的。

  于是仅这近三个月以来,从京畿迁来云角州,有名有姓的门户,便有十一家之多。

  好在州廷近期才将两仪宗在云角州的铁杆打扫干净,倒也无虞没有灵脉给他们做封赏之用。

  这十一家势力的带队之人中,便是连假丹丹主都有一位,筑基真修十数人,练气修士则要更多。

  这些也只是先头小队,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修行势力会舍得丢下自己凡人根本,而这个迁徙的过程则是相当漫长的。

  不过筑基势力下头庇护的凡人少则数十万,多则百万,也没有谁有本事可以尽数迁过来。

  不说成本若何,只是从京畿到云角州的这番长途跋涉,对练气初、中的修士而言都不会简单,那些身体羸弱的凡人就更是如此了。

  哪个势力若想一次性将百万凡人都迁来,除非是请顶尖的金丹上修甚至元婴真人出手,否则这些人中的十之七八都要死在路上。

  而那等人物便是匡琉亭都请不来,寻常的小势力就更是连见都难见得到了。

  于是这些才迁来云角州的势力却也只能选择修士护送、飞行驮兽、灵舟.这些较为常见的运输方式,将所属修士的直系血裔先迁过来了。

  至于其他的凡人,则多半会在留守修士的带领下,一批批地迁徙过来。

  不过按州廷的意思,这件事情暂时还做不成,仅是沟通协调这一路上的坐地虎便是件麻烦事。这一路途径的有好些州府里当家的势力与仙朝关系并不和睦,很难求得个方便。

  虽然迁徙凡人的事情还需得从长计议,但随着这京畿十一家门户的到来,州廷于云角州的根基又扎实了许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此一来,曾经被练气散修都嗤之以鼻的各县主官位置,似是又变得值钱了不少。

  康大掌门倒并未感到多么开心,重明宗如今要做的事情数不胜数,更别提他还要为自己谋算下筑基一事。

  是以康大宝是真没心思再将精力投到平戎县这上头,只想着要是帮罗恒把脑袋粘回去,就能把他救活才好。

  邓百川此时若是晓得康大掌门在烦恼什么,定会哂笑一阵。

  这些小门小户的当家人大多都会有这样的苦恼,大事小情都系于一人身上,免不得要耽误自身修行。

  如康大宝的世兄贺德宗便是个典型的例子。

  外人都道洪县贺家如何兴旺,可自贺德宗从其父手中接过门户过后,康大宝这个素有“筑基有望”名头的贺家大兄,修为进境便相当缓慢了。

  这些小地方哪有那么多能有本事两头兼顾的当家人,顾此失彼、竹筐打水,才是常态。

  不过康大掌门自不会将这满腔愁绪说给邓百川这个外人听,二人又叙了些近来发生的大事小情。谈着谈着,邓百川便与康大宝聊到了挑选灵矿这件事。

  这其实也是件要紧事情,平戎县是个康大掌门用自己这双铁脚板量完过的地方。

  哪里有灵矿,这矿是贵是贱、是贫是富,康大宝不说洞若观火,称一句大略清楚却不是大话。

  说起来这平戎县还真当得起“贫瘠”这两个字,不止灵脉杂乱,连灵矿也少得可怜。

  似同修会那样,仗着山公的虎威,只在鱼山湖下占得了一条一阶中品的寒铁灵脉,便已是平戎县本地势力中最令人艳羡的了。

首节 上一节 181/2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蜀山镇世地仙

下一篇:成人武侠,从金刚不坏开始变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