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深渊行者:从热武器霸凌古代开始

深渊行者:从热武器霸凌古代开始 第14节

  巨大沉船!

  其船体通体木质,款式古朴,表面斑驳而沧桑,长满灰绿色的苔藓和蘑菇,甚至下部接触大地的部分,已经与泥土生长在一起。

  船身之上,共有四间大厢室,木窗早都腐烂了,像是掏空的眼眶。

  远处尽头,不知是首柱还是尾柱部分,高高地向上翘着,仿佛要带着仅剩的半截船体,傲然向前一样。

  宋阳吞了一口口水。

  看其尺寸和建造方式,明显匹配唐朝的技术手段。

  所以……

  这是一艘,来自这个平行世界的唐朝人,所建造的船?

  “不会是遭遇鱼魔,才断成两截,搁浅在岸上的吧?”

  但转念一想,鱼魔虽然危险,但显然也没有这种把船折成两半的蛮力。

  而且那鱼神庙,明显也是人为修建的,说明船断之后,还有人在。

  宋阳召出自动步枪,刻意绕过了鱼神庙的正门,从侧面,接近这艘不知沉寂多久的海船残骸。

  靠近之后,宋阳才看出,这艘船早已千疮百孔,木身的船体部分,腐烂出许多空洞,露出内部的水密隔舱。

  宋阳顺着船沿走了几步,从腰间抽出黑刀,挑选一处明显腐烂的薄弱处,挥刀劈砍几下。

  木屑横飞,苔藓散落,很快便斩出一个足通一人的洞口。

  舱体内不见阳光,一股浓重的腐败霉味吹出,宋阳忍不住退后几步,用力扇了扇。

  再拿火把朝里面照了照。

  舱室里有不少锅碗瓢盆的残骸,还有一些发霉破损的布屑,都是人曾生活过的痕迹。

  除此之外没什么特别的东西。

  由于是水密舱,每个舱室之间都用木板隔开,宋阳从外面走,又劈了另外几个口子,进去其余几个水密舱都转了一转。

  一样只有生活用品的残留,而且腐败破旧,布满时间的痕迹。

  “生活用品的量很多,这些狭窄的底仓,应该住了不少的人。”

  这么小的地方,挤这么多人,生活条件应该挺恶劣的。

  底仓没什么特别的。

  宋阳进到其中一个舱室,这里有向上的木梯,色泽只是略微发黑,看起来最稳固。

  便顺着木梯一步步向上,推开顶窗,撑着边缘,爬上了这艘木船的甲板。

  甲板十分宽阔,像是一片大露台,两根高高的桅杆虽然腐烂严重,却依然屹立不倒,昂然耸立。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唐朝就能造出这么巨大的海船。

  横排的木料由于抬高,远离地气,老化相对轻一点点。

  四间大厢室就在前头不远。

  嘎吱嘎吱。

  宋阳顺着甲板,小心翼翼走出,很快便来到一间上层的厢室。

  凑着窗户看了一眼,这厢室内的居住环境,明显比底仓好太多了,有窗有桌,有凳有柜,房间也很宽敞。

  但很奇怪的是,厢室里的东西,位置居然整整齐齐,完全是水平的。

  按理说,如果船体断裂搁浅,厢室里的东西不说摔毁,至少也得翻倒个七歪八扭。

  “就好像是……船搁浅之后,才安置的这些家具?”

  不会吧,有人专门住在这艘搁浅的沉船上?

  吱吖!

  宋阳拉开房门走进去,翻箱倒柜,除了一些无用的杂物,什么也没有。

  断船甲板上的厢室共有四个,宋阳都进去转了一圈,但只在一间屋子的抽屉里,找到一本薄薄的书册,竟还完好。

  “——《南岛极鲜》”

  林砚翻看了一下,这是一本介绍小岛水产的书册,字体也是唐朝典型的楷书,工工整整,还辅有图画。

  整本书册,大致有三十一种水产鱼鲜的简介,翻到扉页上,则用楷书写着一句话,还用朱砂标红:

  “百鲜之最,当属月鱼。其沐明月而生,食月之精华成熟,无穷鲜美。”

  大概,是原房间主人的一本收藏。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看来是白费功夫了……”

  宋阳重新下去,走出舱室,站在破船外侧。

  为保险起见,他还是伸手对准整艘破船,借助抽卡,查漏补缺!

  “看看有没有我遗漏的东西!”

  接连三张灰白色信息卡抽出。

第十八章 书生日记

  还真有线索?

  宋阳立刻走至第二个舱室,钻进去左右看了看,果然在角落里,找到一块黑色毛毡毯,已经千疮百孔。

  但是拿黑刀挑开毛毡毯,底下却空无一物,只有褶皱参差的木板。

  “在下面?”

  黑刀卡进木板的缝隙,轻轻一撬。

  果然,木板原本就没固定,只是轻轻一撬就直接弹起。

  拉起木板,下方有个隔层,一件满是灰尘的方形绿色包裹,安安静静躺在其中。

  “藏这么深,谁能找到!”

  宋阳蹲下将之拿起,表层触感凹凸不平,甚至有些割手。

  用力抖了抖,灰尘散落,露出下面,竟然是一面布满鳞片的皮革!

  “这是……鱼鳞?鱼魔的皮?!”

  鱼皮不大,包成一团,边沿不规则,像是硬生生撕剥下来的。

  宋阳立即想到,鱼魔首领倪祭乐的胸前,就有一道好似剥皮的疤痕!

  难道说,住在船舱底部的渔民,遇到过鱼魔首领?

  居然还把它胸前的皮给剥了?

  太英勇了吧?

  宋阳将鱼皮打开,其中包裹两样东西。

  一只笔锋暗红、早已干枯的兔毫笔。

  一本巴掌大小,黄纸订成的小册子。

  封面有一个“录”字,就是那种书铺里最普通、价格最低廉的纸册。

  也许是因为用鱼魔皮包裹,书册没有任何虫蛀,也未受潮,虽然有点褪色,但整体完好无损。

  随便翻了翻,里头写满蝇头小楷。

  似乎是一本,古代书生的——

  日记?

  不急着看,先走出船舱。

  林砚又再对准沉船,顺手抽了三张卡,却是没抽出更多隐藏的信息。

  于是走到一棵树旁坐下,小心翼翼翻开书册。

  翻看前几页。

  记录册的作者,是个名号“绿莲居士”的书生,才华自比青莲居士李太白,实际职业,则是江南温苍县的一名吏官。

  仅看前几页,这个“绿莲居士”文才一般。

  同时愤世嫉俗,常抨击世道不公,在日记中,记录了许多乡绅县官的丑恶之事。

  ——只是记录。

  他是个小吏,人微言轻,自然不敢与乡绅县官作对。

  虽然常义愤填膺,但行为上,却是不敢丝毫违抗,有时不得已,甚至还助纣为虐。

  因此每每愤慨憋屈之后,一腔孤愤无处发泄,只能倾注于这本小册。

  一连翻了几页,宋阳忽然目光一凝。

  “广德元年,八月十五,惊闻县内春山楼有新名菜,名号月鱼脍,味极鲜,人间美味。奈何价比黄金,余囊中羞涩,甚憾。”

  宋阳精神一振,提到了月鱼,正好跟《南岛极鲜》对上了。

  于是翻过那些愤世嫉俗、伤春悲秋的记载,只看其中关键的内容。

  【广德二年,九月十三】

  都池村长报案,有村中渔民失踪,共十五人。县令遣我一查究竟。

  【广德二年,九月十五】

  “此前每月都有钱粮送来,送了一年,至上月就停了。”

  村内村民如是说。

  真相已然大白。

  一年前,县内有一商人至都池村,以重金聘走十五人青壮渔民。

  一年后,渔民始终未归,钱粮也停送了,故而村长假报案情,谎称失踪。

首节 上一节 14/4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卷度人经

下一篇:大明:朕,把副本献给全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