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灭元从连城诀开始 第222节
张无忌说:“你能坚持心中的正义,不受人情影响,这正是大侠该有的胸襟,你如此武功,如此胸怀,正是我效仿的对象,若能以你为师,正是我心中所愿。”
韩慎笑了笑,说:“那为何还以‘你’相称?”
张无忌拱手说:“师父。”
韩慎说:“好,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开山大弟子了。我门下只有一个门规,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希望你好生记牢了。”
张无忌挠了挠脑袋,说:“师父,弟子不明白。”
韩慎说:“那就多看多听多读书,你慢慢就会有自己的想法。”
张无忌说:“师父觉得我应该看什么书?”
韩慎说:“什么书都应该看,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看遍众生百态。你要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些人说的,尽是胡说八道。但是你现在没能力辨别,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民间,了解民间之疾苦,你才能知道什么以天下为己任是什么。须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众人只觉脑袋嗡嗡直响,短短的一句话涵盖了天下至理。
张翠山突然觉得自己儿子拜了眼前这位行事有些霸道的少年为师并不算是一件坏事。
众人见事情已经尘埃落地,便纷纷上前道贺。
黄药师说:“无忌,你拜的这位师父可是当今武林惊天动地的人物。他身兼多家之长,连我东邪、北丐的看家本领都了如指掌,以后你适合学什么武功,你师父都能教你。”
俞莲舟和张翠山夫妇听到东邪都这么说,顿时大喜,暗道张无忌运气不坏,竟能拜得这样的人物为师。
想来便是张三丰知道,也会为他徒孙的好运感到高兴。
后来郭靖黄蓉回来,得知了此事,又是向韩慎祝贺。
当下黄蓉大展厨艺,弄了许多精美菜肴,给韩慎办了一个收徒宴。
其间阿青和程灵素都很主动地去给黄蓉打下手,气氛相当地融洽。
后面的日子,韩慎在与二绝、阿青交流武功的时候,便将张无忌带在了身边,详加讲解几人武功中精微奥妙之处。
他将九阴真经中易筋锻骨篇和神照功讲给了张无忌听,令他空余时一定要好好练这门武功。
“无忌啊,为师这门神照功最是神奇,你若功行有成,日后就有能耐治愈你三叔的残疾了。”
张翠山、俞莲舟听得此话,顿觉欣喜若狂,他们之前还黯然神伤,只觉武当七侠再也没办法联袂闯荡江湖了。
没想到在这里竟然听到了奇迹。
殷素素更是谢天谢地,虽说当时不是她弄残了俞岱岩,但俞岱岩终究是因为被她伤了才遭遇不测。
这些年她一直不敢跟张翠山说,几乎是她的一块心病。如今竟能解决,她怎会不对韩慎感恩戴德?
第384章 斗酒
江船溯江而上,偏又遇着逆风,舟行甚缓。
一路上有觊觎屠龙刀的人远远地跟上来,还没接近,就被韩慎、阿青或者是郭靖出手打发了。
过了鄂州,继续南下,很快就到了岳州的地界。
一行人上了岸,便先往岳阳楼而去。
上得楼后,几人正要叫酒菜,忽见两人正在拼酒。
一人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一人一袭青衫,容仪如玉,明净柔和,一眼便给人神骏非凡,非池中之物的感觉。
身前桌子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一大坛酒,两只大碗,此外更无别物。
两人斟满酒,仰头就饮。
这一大碗少说也有半斤,两人你来我往,斟酒满碗就是一饮而尽。
谈笑风声之间,像是比饮茶还简单一般。
他二人这一赌酒,登时惊动了松鹤楼楼上楼下的酒客,连灶下的厨子、火夫,也都上楼来围在他二人桌旁观看。
那大汉道:“酒保,再打二十斤酒来。”那酒保伸了伸舌头,这时但求看热闹,更不劝阻,便去抱了一大坛酒来。
两人你一碗,我一碗,喝了个旗鼓相当,只一顿饭时分,两人都已喝了三十来碗。
洪七公颇为自豪地说:“那体魄强壮的大汉便是我师兄汪剑通的传人,江湖人称北乔峰。”
众人见他神威凛凛,宛如天降神兵一般,气魄逼人,不由得暗赞好一个英气勃勃的大汉。
韩慎不想原本发生在两浙西路常州无锡县松鹤楼的一幕,竟然阴差阳错,出现在了荆湖南路岳州的岳阳楼中。
这世界的剧情修正之力可见一斑。
他见徒弟仔细地瞧着两人,有些目瞪口呆,又有些忿忿不平,不由微微一笑,问:“看出名堂没有?”
张无忌说:“那粗豪的汉子喝酒是凭真功夫。另一位衣着华贵的小郎君却是玩弄玄虚,他用内力将酒从小指逼出。这么下去,那汉子非输不可。不过这位小郎君内功当真了得,竟能逼出入腹的酒意,实在可惊可叹。”
其时段誉左手搭在酒楼临窗的栏杆之上,从小指尖流出来的酒水,顺着栏杆流到了楼下墙脚边,当真神不知、鬼不觉,没半分破绽可寻。
黄药师和洪七公见段誉露了这手功夫,不由得啧啧称奇。
洪七公说:“乖乖不得了,段皇爷家出了一个好小子啊,这六脉神剑的奇功,终于有人练成了。”
黄药师赞叹:“我只道慎儿已经是难得的奇才了,不想天下之大,英雄豪杰无数,无论是阿青还是此子,怕是都不逊色于他,老叫化,我们真的老了。”
他知道韩慎身世,很多时候都习惯地直接叫了本名。
以韩慎目前的功力和势力,他也不在意这些旁枝末节,只是还没和凌霜华等商议,因此没有直接以本来身份示人罢了。
这一行下来,此事虽然没有挑明,但是大家听得黄药师、阿青、程灵素三人的称呼,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只是本人还没有说出来,大家也装作不知罢了。
周伯通最是喜好高深的武学,可是一听到此人与段皇爷有关,整个人就像蔫了的茄子一样,没精打彩,也不上前询问。
大伙儿见张无忌一个小孩,竟能观察入微,发现常人没有发觉的端倪,实在难得,阿青和程灵素都恭贺韩慎收得佳徒。
韩慎笑着说:“这孩子聪明伶俐,光是学武未免也辜负了他的天赋,要不从明儿个起,你也教他毒术和医术如何?”
他横插一脚虽然免去了张无忌前期的苦难,但也破坏了一生的机缘,便想着给他补回来,程灵素一身所学不亚于胡青牛夫妇,正好先教他医术和毒术。
程灵素笑了笑,说:“你倒是会给我找事做。”
韩慎问:“那你帮不帮忙?”
程灵素说:“你都开口了,我能不答应吗?”
韩慎笑了笑,冲张无忌使了使眼色。
张无忌连忙磕头:“多谢师母。”
程灵素啐了一口:“油嘴滑舌,跟你师父一样,讨打。”
没打张无忌,倒是轻轻敲了敲韩慎的脑袋。
众人微笑莞尔,黄蓉有样学样,也照着郭靖的脑袋敲了一下,见郭靖茫然无措地瞧着他,才轻嗔了一句:“傻瓜。”
张无忌觉得段誉这般赌酒很是无趣,便失去了兴趣,环顾四壁题咏,默诵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
二人吃了些少酒菜,环顾四壁题咏。郭靖默诵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时,顿时想到师父所说,以天下为己任,不禁读了出来。
郭靖有感,与张无忌一起朗诵全文。
黄蓉知郭靖最是佩服这样的人物,便将范仲淹的事迹讲了出来。
当听到范仲淹幼年家贫、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种种苦况,富贵后俭朴异常,处处为百姓着想,郭靖和张无忌不禁油然起敬。
郭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英雄大豪杰固当如此胸怀!”
张无忌又想起了韩慎立下的门规,念了一句,两只眼睛忽然冒出了灿烂的光华。
黄蓉低声在郭靖身边耳语:“这样的人固然是好,可是天下忧患多安乐少,他不是一辈子乐不成了么?我可不干。”
郭靖微微一笑,黄蓉又说:“靖哥哥,我不理天下忧不忧、乐不乐,若是你不在我身边,我是永远不会快乐的。”说到后来,声音低沉下去,愀然蹙眉。
郭靖知她想到了两人终身之事,那日韩慎的开导言犹在耳,立即说:“无论怎样,我此生必不负你。”
黄蓉顿时喜笑颜开。
黄药师默默叹了口气,心想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冒然插手,反倒是将事情搞得复杂了。
无论如何,只要女儿开心就是了。
就在这时,段誉突然停了下来,说:“这位大哥,在下认输了。在下和你赌酒,本是骗你的。”
当下他便将自己怎生以内力将酒水从小指“少泽穴”中逼出的始末合盘托出。
原来他内力充沛,耳聪目明,虽不想故意偷听旁人私语,却自然而然地每一句话都听见了。
适才张无忌说他行为作弊,有违公平,实在令他汗颜,加上佩服乔峰海量,终究熬不过心里的难为情,便将实情说了出来。
第385章 波谲 一
乔峰大笑:“兄台此门神功玄妙,令人大开眼界。你能坦白相告,足见胸襟广阔、性情率直。今日得见兄台高贤,可谓平生一大快事。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段誉介绍了自己。
乔峰感叹:“我常听说姑苏慕容郎君的威名,深憾没机会与他相会。近段时间又常常听闻泉州崛起了一位武功高强,容貌俊雅的年轻郎君,只道兄台便是这位西门少侠。没想到我还是认错人了,惭愧惭愧。大理不愧是人杰地灵,竟还有段兄这样的人物。”
段誉连称不敢。
周伯通听得好笑,大声说:“好侄儿,你要见西门吹雪还不容易,他就在这里,你过来啊。”
其实乔峰刚才便已经发觉有许多高手靠近,只是当时与段誉斗酒兴起,便没有理会,这时听到有人主动交谈,便看了过去,正好见到洪七公就在一旁,便大笑着说:“段兄,随我来见见几个长辈和朋友。”
说完,他便快步地走了过去,先向洪七公行礼。
“小侄拜见师叔。适才小侄孟浪,只顾着与人斗酒,没及时拜会师叔,还请见谅。”
洪七公说:“我们叔侄之间哪里用得着这许多虚礼。这是桃花岛黄岛主,全真教周伯通周老爷子,他身后那七个道士道姑,是他的师侄全真七子。
这是郭靖,黄蓉,是我新收的徒弟,以后你可得好好照顾一下师弟师妹。
这两位是武当张真人的高徒,俞莲舟俞二侠,张翠山张五侠,旁边的是张五侠的夫人。
这位便是泉州的西门吹雪少侠,他是已拜黄老邪作义父了。旁边的是他的红颜知己,阿青和程灵素。
你们以后多多亲近亲近。”
乔峰听他介绍,竟然全是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不敢怠慢,连忙一一见礼。
众人都知道乔峰是近来武林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便是与老五绝相比也不遑多让,是以回礼时多加敬重,无人敢有半点怠慢。
上一篇: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下一篇:综武:在下邪帝,诸君请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