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灭元从连城诀开始

综武:灭元从连城诀开始 第69节

  船队进港后,官员上船检查货物是否按照律例规定内容进行贸易。

  那些违反律法,或者未获批准私自出海贸易的海商,会受到判刑一年,船物半价没收,船上人员均杖责八十等相关责罚。

  而林震南所言要购置的糖,早已经备齐,官员象征性的检查完毕,就有人往船上送。

  这时,有人向他们走过来,那人穿着宋朝官服,高鼻深目,与宋人大为不同。

  林震南说:“恩公,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便是安溪的蒲主簿,我们的糖便是全赖他帮忙购置。”

  韩慎一听,虽喜怒不形于色,但心里已是涌出一抹杀机。

第120章 启航 四

  中华文明发展历经上下五千年,战争一直如影随形。

  在一次次的战争过程中,往往都会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卫国英雄,而与之相对的也会出现一些,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背主卖国的汉奸佞臣。

  而这些汉奸中则有一人在南宋灭亡的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占据泉州投靠蒙古,还将有泉州城里的皇室成员屠杀殆尽。

  这人就是操控泉州港海外生意三十年,先受封泉州提举市舶,后又升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兼提举市舶的蒲寿庚。

  后来元兵势大,他举城投降勉强可以说是保全百姓。

  可他父子两代受赵宋恩宠,发家致富,却将城中成千上万的宗室子弟杀得一干二净。

  后来明太祖清除蒙元遗毒,稳定汉人政权时曾发布谕旨,要将蒲家所有男丁发配边疆充军,女眷发配为奴,世世无得登仕籍,连已故三百年的蒲寿庚也要挖坟鞭尸。

  韩慎倒觉得朱元璋还是不够狠辣,这种忘恩负义,卖主求荣的贱种,多留他们一次呼吸都是罪过,应该抄家灭族才对。

  他心中越是杀机冷冽,表面上伪装得越好。

  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他稍微有点根基,就要开始着手对付蒲氏一族,不仅是泉州蒲氏,就连广州蒲氏都不能放过。

  他们不配享有华夏土地上的财富,这些宝贵之物,应该用来造福百姓,再铸华夏,扫荡异族才是。

  想到这里,他脸上顿时浮现出了善意的微笑,向蒲开宗问好。

  蒲开宗虽是色目人后裔,但除了外貌之外,口音举止已和汉人无异。

  他与韩慎寒暄了几句,便微笑说:“今日得见西门少侠这般少年俊杰,蒲某三生有幸。此番远洋还望两位多多照顾。”

  韩慎略微诧异,便听得林震南解释:

  “蒲主簿出身海贸商贾,最是精通海贸一事。此次出海,他也有船队与我们同行,我们正好跟着学学本事。”

  韩慎顿时明白,这蒲氏一族想借着史弥远之势更上一层楼。

  权财相生相吸,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韩慎并没有感觉意外。

  蒲开宗又说:“蒲某准备了酒席,便请两位移步,让蒲某为两位送行。”

  林震南本要答应,韩慎却不想跟此人同席:“正事要紧,等我们回来时再来吃蒲主簿这庆功宴。”

  林震南只当是韩慎生平头次面临航海这样的大事,难免有些紧张。

  只不过他不想拂逆韩慎的意思,便委婉拒绝了蒲开宗的邀请

  蒲开宗略微惊讶,他在福建混饭吃,又怎么会没听过福威镖局的名声?

  而这样一方豪杰,却要听命一个少年。

  这人究竟是何来历,朝廷里好像没有姓西门的高官,或许是哪个江湖势力的重要人物。

  他深深地看了韩慎一眼,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

  “西门少侠行事认真,此行必然大获成功。我先为两位介绍一下,舍弟蒲杰,此行便是由他负责,与两位相互照应。”

  他身后一个高大的汉子向着两人行礼问好,若非蒲开宗提及他,他便像石像似的一动不动,等说完话后,又变得沉默不语,不含半点生气,完全没有存在感似的。

  韩慎暗暗心惊,他灵觉有异于常人,便是与通了任督的高手相比也毫不逊色。

  可这人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他一开始都没留意到对方,直到蒲开宗主动介绍。

  这种古怪的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人一定在修炼什么古怪功夫,若是用于行刺,当真是防不胜防。

  不知道这是蒲氏的家传功夫,还是这蒲杰另有奇遇。

  不论是哪种原因,韩慎都觉得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家族,等上了船,行在海上,他多加注意这个人才是。

  基于这一族争权逐利的本性,他对这蒲氏一族任何一人都不会相信。

  这时,又听得蒲开宗说:

  “路途坎坷,我便在泉州遥望三位豪杰旗开得胜。”

  说罢,朝着三人拱手施礼,缓缓退去。

  蒲杰并未与两人交谈,也是微微拱手,便到了自家船上。

  等蒲杰走远,林震南才说:“原来他便是蒲杰。”

  韩慎问:“总镖头知道他?”

  林震南说:“这人原是波斯明教的高手,前年过来泉州投奔蒲开宗。此人武功诡异,出手怪招频出,又迅捷狠辣,许多成名高手与他对上,往往接不下他一招半式。”

  韩慎心下了然,波斯明教传承了山中老人的武功精髓,怪不得出身此道的蒲杰会让他有如此感觉。

  这山中老人是回教分支木剌夷的领袖,以迷药和狂热的信仰控制麾下刺客,说为教尽力,死后可入天堂。这些刺客为了返回天堂享乐,行刺时奋不顾身,但求早死,所以往往成功。

  各国君主对山中老人十分害怕,称他们为阿萨辛派。

  山中老人汉名霍山,那圣火令上刻着的武功,便是传承自他的武功。

  原书中张无忌身负当世三大神功,第一次遇见圣火令上的功夫都难免手忙脚乱。

  要不是小昭助他破译了霍山武功精髓,张无忌说不定就要阴沟里翻船了。

  当然,小心警惕并不等同于害怕,韩慎一路打杀而来,实战经验丰富无比,你招数再怪,我攻你要害,难道你能置之不理?

  终于一切就绪,韩慎在林震南的招呼下登船。

  金辉洒下,亮丽的波光与蔚蓝交织,海浪轻拍着船身,那船帆齐刷刷地立起。

  林震南心情激动,大喝:“扬帆起航!”

  水手们纷纷忙碌起来,他们或调整帆篷,或操纵舵杆,或敲击铜锣发出了起航的信号。

  浩浩荡荡的船队渐渐驶离港口,向着浩瀚的大海开拔。

  韩慎心情激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连接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等地,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且也是古代中国与外界经济交流的主要通道。

  想不到今天他竟然有幸,在这条贸易路线发展到顶峰的时刻,亲身经历一次,见证曾经华夏民族的辉煌与艰苦拼搏的精神。

  那些伟大祖先走过的风雨沧桑会时刻鞭策着他,让他将这顽强的精神,不屈的斗志传承下去。

  在这个时空,他会带着华夏民族的骄傲,成为最闪耀的光芒!

第121章 救人

  大海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没在海上生活过的人一见之下,便会感叹天地之奇妙,个人之渺小,只觉大海豪情万丈,气势磅礴。

  可多待上两天,就会觉得无聊透顶。

  好在初次出海的众人,都是有不俗的功夫在身,否则还有可能出现晕船。

  早有经验的巨鲸帮水手们已经围着桌子玩起了骰子,还有人在钓海鱼,他们是用胳膊粗的大铁钩做鱼钩,以鸡鸭为鱼饵。

  等大鱼吞钩,就拽紧钓竿,跟着大鱼的路线走,直到大鱼筋疲力尽,才能将其拽到甲板上。这样钓一条大鱼,往往需要一天时间,如果遇到狂风巨浪,人在甲板上站不住,大船还有可能弄翻,众人为了保命,只能松钩放弃。

  在大海中,钓得大鱼是荣誉的象征。

  许多水手在航行中多少都会尝试一番,不少立下此壮举的人会不断挑战,打破自己的记录,力争钓得更大的鱼。

  忽然有人欢呼:“有大鱼上钩了!”

  惊喜的欢笑声很快就将船上的人吸引过来,便是邻船也有人驻足观看,欢呼打气。

  韩慎等闲得无事,便跟过去瞧上一瞧。

  只见甲板上一群赤裸上身的汉子正使命拽着铁链,双脚抵住舷墙(栏杆)、甲板,努力稳住身形。

  水手们五官几乎挤到了一起,豆大的汗珠从古铜色的皮肤冒出,肌肉因为极具充血,线条变得更加明显,青筋爆裂,努力维持与海中大鱼的拉锯。

  “是沙鱼(鲨鱼)!哈哈,老子钓到鲨鱼了!乖乖,这家伙足有四五米长。”

  钓鱼的水手哈哈大笑,声音充满了得意。

  这时,旁边一个年纪较大的巨鲸帮水手说:“沙鱼肉质不佳,味道不好,有浓重的腥味,但在海上有新鲜的鱼肉吃已经是不错的了,小郎君到时候可别挑食啊。”

  这人叫老刘,很是热心,据说在海上已经混了三十个年头了。

  韩慎微微一笑,说:“好不好吃倒是其次,关键是还从来没吃过,倒可以尝尝鲜。”

  老刘爽朗地一笑:“你这小郎君倒也豪气,是条汉子。哈哈,我跟你说笑呢,沙鱼身躯太大,又不好吃,放在船上太碍事了,大家通常就割了鱼鳍留下,就把沙鱼扔回海里了。

  海上无聊,大家捕这沙鱼,通常是闲着没事干,再则是表现个人的勇武。”

  韩慎点了点头,难得有人跟他开开玩笑,倒也轻松自在。

  就在这时,突然船身一阵翻腾。

  大多数人站立不稳,摔倒在了甲板上。

  韩慎力沉下盘,使出千斤坠的功夫站稳,顺手拉了一把快摔倒的老刘。

  只见老刘脸色煞白,惊慌呼叫:“是鳅鱼(鲸鱼)!它咬住了那沙鱼!快扔掉铁链,要不船都要被它拱翻!”

  水手们顿时惊骇无比,顾不得确认真伪,连忙照着老刘的话做。

  铁链顿时被一股无可匹敌的巨力拉入海里。

  众人稍稍松了一口气,突然船体再次摇晃!

  邻船的水手大喊:“那鳅鱼没跑,还冲着你们来了!”

  话音未落,那船身突然猛地侧倾。

  众人立足不稳,立即随着船体朝着一旁滑落。

  老刘惊慌大叫:“那铁链勾住了舷墙,我们要被那鳅鱼掀翻!”

  话音刚落,船体又是一阵颠簸,差一点就要侧翻了。

首节 上一节 69/2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下一篇:综武:在下邪帝,诸君请跪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