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第140节
整日埋头书卷,孜孜不倦的研读着来自各方的资料,然后用成熟的统计方式,做着归纳总结。
殷天正和谢逊见到自家教主这般勤奋,惊叹佩服之余,心中多少有些自愧不如。
他们两个,一人作为曾经的法王之一,一人作为现任天鹰教哦,不对,现在已经重新改回了明教作为新明教的副教主,虽然博学多才,也懂得处理一些事务,但比起新教主对教务的勤勉态度,他们那种处理教务的过程,可称得上是敷衍了事,粗枝大叶.
如此日夜勤奋的研读了一个月,许星辰已经对天鹰教的大小事务、以及所在据点周围的人文环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之后,沉思三天三夜,开始向外发出三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扎根民间,大力发展新的教众,以“均田地,薄徭役”为口号,进行隐秘的、大量的宣传。
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贫苦民众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口号的威力,可以跟这个口号相提并论。
特别是在元廷统治的当今天下,因为蒙古贵族的特权、因为体制的不同、因为法律的缺失,因为达官贵人的贪婪无度全国各地不断掀起土地兼并的狂潮,其过程之剧烈,之严重,超过了很多的朝代。
均田地,薄徭役!
这个口号必然会在活不下去的底层民众当中,引来巨量的关注,引来许多人的投奔。
在这个时代,打仗打的便是人口,人口数量多的一方,兵精粮足,战争潜力巨大,即便受创,也能很快回血复活
所以,许星辰这个以天鹰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明教,第一要务就是人口!人口!还是人口!
第二道命令,是根据每一个据点当地官员的品性、性情,制定拉拢、分化等一系列计划。
能够争取过来的人,一定要争取;不能争取过来的人,要想办法让他变成一个聋子、瞎子,即便不能隔绝他获取外界消息,也要使用假消息来迷惑对方
这一切,都是为了辅助第一个命令,为了悄无声息的壮大新明教的一种掩饰性手段,同时也是为了日后策反或推翻那些官员的统治做准备。
第三道命令,合纵连横,积极联系周边的各路义军,为他们及时传递元兵调兵遣将的消息,必要时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务必让他们搞的声势浩大,看起来烈火烹油、蒸蒸日上,以此去吸引元廷的目光。
这三道命令的唯一宗旨,便是让新明教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有白眉鹰王这个被许星辰任命的副教主在,三道命令全部被完美的执行下去。
新生的明教,如同潜藏在泥土中的植物根茎,悄无声息的开始向下扎根,并向四面八方蔓延出更多的根须,去汲取更多的养分。
除了这三道命令,许星辰再没有发出其他新的命令,更没有去更改堂口香主这类原始落后的运行体制。
时代不同,用来管理人的方法也自不同。
顺应时代的体制,才是最好最合适的体制!
除此之外,许星辰开始回忆第一世看过的那些有关战争体系、军事理论、政治斗争等方面的知识。
虽然那只是在大学时代,与舍友同学们一同激扬文字、指点国际形势、探讨历史战役的时候,偶然翻看或听过的一些内容,也被他从记忆的角落中翻找出来,归纳整理后,记录在纸张上。
除此之外,他脑袋中关于战争的知识储备,还来源于三十六计、三国演义、影视小说等一系列事物。
如今,他功参造化,神意灵通,想要回忆起第一世看过的那些知识,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归纳总结,实践应用。
于是,在布局战略的同时,许星辰开始写书,写关于战争的一切因素.
待写完战争之书后,他写作的欲望一发不可收拾,又去回忆有关天气地理的知识,去回忆有关耕田种地的知识,去回忆锻造钢铁的知识,去回忆玻璃肥皂的知识,去回忆珍妮织布机的知识.
第一世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每一个人从出生到上学,再到毕业工作,每天都会耳闻目染大量的知识。
其中,有些知识有用,有些知识没用,或许你一辈子都用不到,或许到了使用的时候,都不记得自己曾学过那方面的知识,可它确确实实的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脑海深处,化做每一个人的知识底蕴。
许星辰神意灵通,能够把脑海深处的每一种记忆都回想起来。
他原本只是想写本有关战争的书籍,结果,越是翻找回忆,找到的宝藏越多.
于是,归纳终结前朝后世的种种农耕知识,从曲辕犁等农具的形制,到粮食的选种、到种植的时间,到堆粪施肥的重要性、到深耕细作的功效,到每年轮换种植修养地力的必要性,到防虫防害的简单治理办法,等等一切所能回忆起来的知识,书写成了一本农业之书。
书中的内容,在第一世的时候,都是一些寻常普通的知识,没有什么高深之处。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民来说,却是一本种地天书,农业瑰宝!
即便是谢逊和阴天正这两个纯粹的武夫,也知道种地吃饭的重要性。
当他们看到许星辰书写出来的战争之书时,日夜观读,爱不释手;但当看到农业之书的时候,心神剧烈震动,知道此乃人族存身活命之宝典,需要慎重对待。
观看完之后,在许星辰的授意下,立刻让人手抄书写,装订成册,下发到所在势力学文识字教徒手中,让他们依照书册,斟酌着去指点农人试行.
第一世,许星辰小时候也曾种过地,懂得一些种地的知识,可那个时候毕竟年幼,长大后又干了科研工作,对种地的知识,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如今写在农业之书的内容,一部分是小时候的实践,一部分是来自各方资讯的知识,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全部管用,是不是还需因地制宜,便宜行事?!
因此,特意嘱咐下面的人,斟酌试行,不必照本宣科,全部照搬。
写完农业之书后,又想到一个势力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大量金钱的辅助运转,于是许星辰开始书写玻璃的制造方法、肥皂的制取方法、海盐的提纯方法、乃至原始炼钢高炉的形制模式。
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就相对简单许多。
有了具体的操作步骤,下面的人制取起来一帆风顺,几次试验便获得成功。
之后,自有精通营商的人士去运作这些东西,将它们贩卖出去,变成金钱。
这个过程,就不需要许星辰来操心了。
除此之外,最让许星辰犹豫的其实是珍妮纺纱机.
这个时代的人,缺衣少食,冬天没有衣服穿,冻死的人比饿死的人还要多。
寻常人家,一件棉袄可以当做传家宝传下去,甚至,一件破棉袄、破皮袍,都可以去当铺典当成银子
达官贵人更是经常用绫罗绸缎,来作为交换的筹码,或赏赐下人的礼物。
可见,这个时代的人是何等缺衣少布织布机的效率是何等低下落后.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绝对能让更多的人穿上衣服,也会让衣服布料的价格便宜下来,但以织布卖钱、养家糊口的人家,又该怎么办?
世道本就艰难,所能选择的职业极其有限,有些人家的职业,代代相传,以此为生.
如果换做是一个商业富足、选择众多的时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影响还不会很大。
可在这个底层民众苦苦挣扎求生的时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绝对会把许多贫苦人家送入地狱
不合时宜的先进制造业,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动荡不安,以及更多的人间苦难!
权衡利弊,思量再三!
许星辰还是决定将其制造出来,然后嘱咐白眉鹰王,在海外寻处荒岛,组织人手秘密生产,且投放到市场上的布料,不得降价打折,扰乱市场。
除此之外,又让白眉鹰王传下了第四条命令。
只要加入明教的教众,都可以得到一块布料的奖励,具体多大,视生产情况和加入明教的教众数量,来进行调整.
收藏,关注,感谢各位老板的订阅助力!
拜托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帮忙投票投票!
第165章 一摞摞的武功秘籍
除了战争之书,农业之书,以及被谢逊和殷天正称之为“金钱之书”的各种技术书册外,许星辰还书写了一本医学之书。
他为了修行内功心法,不仅看过许多道藏典籍,还读过无数医学书籍,对人体的疾病与治愈,有着诸多见解。
比医术,他定然是远远不如胡青牛、平一指这些江湖神医,但基本的小毛小病、小伤小痛,还是能够解决。
写书的时候,他有些懊恼自己在第一世的时候,没有读过“赤脚医生手册”那本神书,以至于自己还得费心费力的重新去归纳总结。
书中半数内容,是这个时代的医药学识,还有半数内容,则是第一世学到的一些基础防疫疾病的手段。
如喝烧开的热水,经常清理个人与家庭卫生、受伤后如何清洗伤口、用开水煮过的干净布条包扎伤口以减少感染化脓的几率
在陈述这些防疫手段的时候,他把细菌等事物,用这个时代的“邪气”来替代。
整本医学之书的内容,除了各种各样的防疫手段,都是一些日常所见的小伤小病,并没有太过高深的知识,也没有疑难杂症的治愈方法。
许星辰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在底层民众之中流传,好让他们遇到小伤小病,学会自我疗愈,既可以及时摆脱伤病的纠缠,又能省下额外的支出。
如果所得伤病很严重,也只能让他们去药房找大夫看病了!
不过,别看这本医学之书只记载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一些内容,一旦流传开来,足以拯救许多人的性命。
因为在这个悲哀的时代,底层许多民众的性命,就是被这些小毛小病拖延到大伤大病,最后不治身亡.
真正死于疑难杂症的人,少之又少!
当医学之书完本成册,许星辰再次让白眉鹰王请人抄写复印,交给下面的人去研读传播。
他本意是能救一人是一人的态度,却没想到当医学之书流传到下面后,获得救治的那些底层民众,心生感激之下,加入了明教的数量暴增。
一如东汉末年时,黄巾起义之前的“符水治病”过程.
要不说,历史有时候存在着惊人的相似程度!
蝴蝶谷的医仙胡青牛,对许星辰那个年轻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为明教教主的事情,始终有些难以接受。
他搞不明白金毛狮王和白眉鹰王,为何会如此坚定的拥护那个年轻人?!
难道说,那个年轻人身上真有他所不知道的能力?
又或者两大法王都受到了那年轻人的蛊惑,鬼迷心窍了?
心中疑惑重重,见到许星辰的时候,难免有些扭扭捏捏。
他也看到了许星辰所写的医学之书,对其内容,嗤之以鼻,但其中一些防疫“邪气”的论述与方法,却令他时常沉思,心有所得。
谢逊和殷天正经过几次嘀嘀咕咕的小声商议,一则小道消息很快在外面的明教教众当中流传开来。
新任教主许星辰,学究天人,博古通今,呕心沥血的为我明教书写了四本宝典,分别是战争之书,农业之书,金钱之书,医学之书.
这四大宝典,内容包罗万象,世所罕匹,得其一,便可得天下!
如今四大宝典齐聚明教,明教注定要驱逐鞑虏,统一天下,成就不世之基业
这些小道消息在有心人的传扬之下,很快被明教教众所熟知,并越传越广,最后闹的天下皆知。
消息传着传着,就被人以讹传讹,牵强附会上了一些玄之又玄的神秘色彩,传到最后,甚至有人说明教新任教主,乃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是来解救被元蒙朝廷奴役的汉家儿郎。
他天生聪慧过人,无师自通各种典籍,所以才能写出四大宝典这样的奇书!
更有人说,许星辰出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彩祥云浮现,附近的左邻右舍,全都看到有一束光落进了他父母所在的院落。
流言的传播便是如此,越是荒唐,越是不可思议,越是被人津津乐道,传播热烈。
如果故事平淡无奇,反而不会有人关注.
许星辰这个深居山中的教主,便在自身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突然再次名满天下,第二次被无数人所熟知。
许多人心生好奇,想要找一本宝典来看,放任自流的农业之书和医学之书,很容易就被他们找到。
上一篇:综武:在下邪帝,诸君请跪拜!
下一篇:综武之自在无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