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第156节
一切行为,皆具深意。
许星辰搞出这般惊天动地的大动静,不仅震动了各路义军反贼,同样惊动了武林中的各大门派帮会。
峨眉山.
峨眉派驻地,一名峨眉派弟子急匆匆的赶到后山一处闭关的石室门口。
伸手拉动一旁的绳索,通过机关牵引,里面响起一道清脆的铃铛敲击声。
铃音清越醒神,在石室中袅袅回荡。
过了一会儿,石门轰隆隆的向一旁滑开,露出里面昏暗的空间,以及一个盘坐在地面蒲团上,背对着门口的纤瘦身影。
她身上穿着一件简素的白袍,一头垂落至腰间的白发,欺霜赛雪,无风自动,极为醒目。
如果再观察的仔细一些,就会发现她的两边肩膀不对称,似乎是少了左边的手臂。
门外的峨眉派弟子,看着石室中女人那一头雪白长发,眼中闪过一丝痛惜与悲伤,随即半跪在地,抱拳说道:“掌门,明教教主已经出发,一路西行.”
随后,把从山下探听来的消息全部讲述出来,包括许星辰一行人路上闹出来的大动静。
待讲完,过了一会儿,石室中的灭绝师太才冷哼一声,缓缓说道:“明教教主,真是好大的心思.”
又沉默了半晌,方才再次说道:“把我去年写好的书信,分发给各大门派帮会的掌门人,邀请他们一起出手,前往昆仑山,围攻光明顶.”
“是!掌门!”
石室外的峨眉派弟子,立刻大声应是,随后起身,带着一脸肃穆的神色,转身离去。
去年,跟随灭绝师太去过蝴蝶谷的那些峨眉派弟子,全都知道明教教主今年回归总部,并邀约自家掌门齐聚六大门派,一起围攻光明顶的古怪请求。
回到山上后,众弟子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不知道这件事是真是假,将来又如何应对。
没想到今时今日,去年所言之事,果真应验了
她们这些知情的弟子,心情全都变的沉重无比,不知不觉间,紧迫感与肃穆感已经开始影响她们的一举一动。
那名弟子离去良久
石室中的灭绝师太,突然化作一抹淡淡的魅影,连续闪烁九次,在石室的各个角落中留下九个栩栩如生的螺旋幻影。
每一道螺旋幻影的周围,都有一道犀利无匹的爪印,在空气中撕裂出五条长长的白色痕迹。
凄厉的裂帛声回荡在石室中。
九个螺旋幻影附近的石壁上,火星四溅,粉尘飞扬,转眼间,出现了一道道爪痕,每一条都深入石壁三寸深。
下一刻,九道螺旋幻影,融合为一,灭绝师太出现在门口的石壁面前。
衣袍翻飞,白发狂舞,十数道爪印在石壁上飞快闪过。
嗤啦!嗤啦!嗤啦!
无数裂帛声响中,火星密集迸溅,如烟花绚烂璀璨。
烟尘粉末更是被劲风激荡的四下狂卷,逐渐充斥整间石室。
待到火星消散,烟尘落尽,面前的石壁上出现了一个年轻人的画像。
身形高大挺拔,面色平和安详.
不是明教教主许星辰,还能是谁?!
面孔隐藏在石室阴影中的灭绝师太,看着石壁上的画面,喃喃自语道:“我如你所愿,看你如何应对!”
第183章 元廷的恐怖底蕴
中原武林,因为峨眉派掌门的一纸书信,掀起滔天巨浪。
六大门派以及各帮各会之间经过一个多月的书信往来,终于决定西出昆仑山,围攻光明顶。
一些离中原比较远的门派帮会,许久之后才收到消息,连忙带着门中的一些精锐,匆匆赶来汇合。
又陆陆续续忙碌了两个多月,直到八月初,才集合完毕,开始一路西行。
这其中,不知有多少门派帮会是真心实意的出征?有多少是滥竽充数凑热闹?有多少是元廷暗中牵桥搭线、出钱出力驱使?!
谁也说不清楚
事实上,元廷方面在这段时间里,同样忙的不亦乐乎。
一道道圣旨从皇宫中散发出去,一个个命令从汝阳王王府中传递出去。
一匹匹战马驮着骑兵,背着圣旨,出关奔向北面、西面、以及西北方向。
吐蕃大轮寺,北宋时期曾出过鸠摩智这样一个闻名中原的高僧,后面虽然代有人才出,可很少有人踏足中原,只在西域诸国扬名。
这一日早上,寺中的番僧像往常一样,在大殿中做着功课,念诵经文,一声战马的嘶鸣与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里的清静。
传旨的元兵很快被大轮寺的番僧请入后面厢房。
传令兵掏出圣旨,大声颂念,几名番僧双手合十,低头倾听。
待到圣旨宣完,传令兵把圣旨交到其中一名年龄最长的番僧手中,转身扬长而去。
大轮寺的番僧经过半日的讨论,决定派出寺中武功最高的几名番僧,带着三十多名寺中精锐,前往中原大都,听从大元皇帝的号令。
除了大轮寺,还有雪山寺、龙象寺、金刚门等诸多寺庙,全都陆续接到了来自大元皇帝的圣旨,经过简单的商议之后,每一家寺庙都决定派出高手,前往中原听命。
这些寺庙,在中原地域名声不显,在西域诸国却都是一个个名号响亮的金字招牌,是一个个凌驾于诸多部落首领之上的神圣存在,被无数牧人虔诚的信仰着、全身心的供奉着。
每一家寺庙的势力都非常雄厚,庙中的高手数量,一点都不逊色于中原的各大门派帮会。
当年,蒙古人之所以能吞并四海八荒,打到欧洲那边去,这些寺庙都曾出过大力,跟随在蒙古骑兵身边的一队队红衣番僧,向来是对付各个国度高手的主力军。
可以说,蒙古人的扩张之路上,这些寺庙的红衣番僧就如同猛虎背上的双翅,如同如鱼得水的海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到后来,大元皇朝的建立,四大汗国的分裂,扩张侵略行动停住了步伐,那些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番僧,功成名就的同时,带着大汗赏赐的大量财富,回返各自的寺庙,成为了各家寺庙的深厚底蕴。
蒙古与西域诸多寺庙之间的联系,可谓千丝万缕,相辅相成。
如今,元廷遭遇到了建立王朝以来最大的危机,首先想到的得力臂助,不是去到中原后收拢来的那些武林人士,而是西域的诸多寺庙。
受到大元皇帝的圣旨召唤,每座寺庙都在积极响应,许多心慕中原繁华的番僧,踊跃报名,都想带队前往。
于是,每一座寺庙都派出了不少的高手与精英,少则十数人,多则三四十个,汇聚成一支支队伍,向中原方向快步挺进。
这些人一个个功力深厚,轻功不俗,即便顾着体力,不能日行千里,二三百里路还是轻轻松松。
不过一个月时间,这些人就先后来到中原大都,被大元皇帝统一安排,住进了城西的万安寺。
万安寺中的和尚,则被暂时安置在城外的数座寺庙中,只留下一些火工头陀、洒扫头陀,点香头陀,为新来的西域番僧服务。
万安寺占地面积广大,平日里的僧人都有数千之众,每日都需跑马点香,耗费日巨。
如今被上千名红衣番僧住进来,且都是一个个武功高强的武者,彼此之间又互不统属,因此,不同寺庙的番僧见面,免不了你瞪我一眼,我瞪你一眼,眼珠子都快要碰出火星来了,就差撸袖子干仗。
如果不是各自的领队还有些理智,约束着各自的人手,只怕早就打成一锅粥了。
西域诸国,寺庙众多,由此带来了狼多肉少的困境。
每一座寺庙之间的关系都不大好,为了争夺香火供奉,竞争之激烈,与中原武林各大门派帮会的关系,一般无二。
数百年间,彼此之间甚至产生过无数次厮杀拼斗,有些寺庙从此销声匿迹,有些寺庙则乘风而起,当真是几多风流,都被风吹雨打去。
所以,这些寺庙出来的番僧,别想关系融洽。
在这些番僧还未到来之前,还有一道圣旨传入了天牢。
最底层的数十间牢房中,除了昏黄黯淡的火把,终年不见天日,潮湿发霉的味道与屎尿的臭味,是这里永远的主旋律。
这一层牢房里面,关押的罪犯,非同小可。
百年前,蒙古大军横扫半个欧洲,灭掉四十多个国家,如果不是因为疆土太大,联系通讯不便,只怕扫平整个欧洲都有可能。
在横扫众多国家的时候,不是没有遇到过抵挡,大多被一击而溃,只有一些宗教的高手,给他们带来过不小的伤亡。
不过,那些宗教高手数量稀少,不及红衣番僧人多势众,很快就被打败擒下,送回中原邀功请赏。
那些人被游街示众之后,全都服下了十香软筋散,关押在天牢最底层,平日里虽能正常行走,却再不能动用身体中的神圣力量。
上百年时间下来,那些宗教高手已经全部老死在天牢中,如今还活着的,都是最近二三十年被送进来的战利品。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那些在西欧流传了数百年的宗教势力,不可能轻易被人灭绝。
他们在蒙古大军西征的时候,眼看不是对手,便躲了起来。
等到四大汗国分裂,侵略如火的姿态不再,才重新出来活动、传教、刺杀。
有些人甚至循着蒙古当年西征的路线,东来中土,想要寻回先辈遗留下来的宝物或功法。
结果,全部被擒,然后和他们的先辈一样,服下十香软筋散,投入他们先辈们曾经呆过的死牢。
这些人之所以没被元廷直接处死,也是元廷感觉到日后或许会有用到这些人的时候。
今时今日,有人带着圣旨来到了这处暗无天日的地牢中。
在火把的照耀下,传旨的太监扯开圣旨,用西欧的语言,扯着嗓子,大声念诵着上面的内容。
大概意思是,只要这些人参与一场盛大的战斗,并能存活下来,大元的皇帝便会释放他们这些罪犯,并让他们携带先辈的遗物,离开中土,回归自己的国度
不见光的一间间牢房中,顿时传来一阵骚动,许多披头散发的人影扑到了牢门前,手抓栅栏,激动的大喊大叫。
其中,少数几人,沉默的站起身来,缓步走到铁栅栏前,火光照耀下,污秽不堪到看不出颜色的乱发,掩盖不住蓝色瞳孔中坚定不移的信仰光彩。
这些人都是宗教的狂信者,苦修者,哪怕身处天牢炼狱,终日吃不饱饭,见不到阳光,他们依旧甘之如饴,不觉为苦。
反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将一颗信仰之心打磨的坚硬圆润,熠熠生辉。
这些人很快被释放出来,住进了一座宽敞的宅院中。
洗澡、理发、更换身上的囚服,吃着上好的菜肴,喝着绝佳的美酒,等到吃饱喝足,回屋美美的睡上一觉.
第二日,有人送来了十香软筋散的解药。
这些人大喜,纷纷吞服下去,不到半个时辰,便觉消失多年的神圣力量,再次出现在身体之中。
许多人都激动的嗷嗷大叫起来,有些人甚至感动的泪流满面,哽咽抽泣!
只是,因为间隔的时间太久,神圣力量恢复的不多,恢复速度也极其缓慢。
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慢慢过渡
这些人住在大宅院中,每日吃了睡,睡了吃,待到养足精神,便开始锻炼起了战技。
挥舞着元廷还给他们的大剑,配合饮食,快速恢复着原本的身体素质。
上一篇:综武:在下邪帝,诸君请跪拜!
下一篇:综武之自在无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