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仙灵妖神记

仙灵妖神记 第22节

  太阳十分闪耀张扬,有金乌和神树忽闪忽现。

  鲲鹏不由眯了下眼。

  “也不知,东王公,东皇太一,帝俊等是何关系?”

  后世中,东王公的传说很多。又称扶桑大帝、东华帝君。被认为是“阴阳”中的阳神,对应阴神西王母,并无父母。

  “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5)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

  传说东王公主管一切登仙得道的男子,掌管仙籍。同时为他添加“扶桑大帝”的道号,认为他有太阳神的属性。

  学道之人升天时,要先拜木公后谒金母,才入三清拜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君,最后面见天帝。

  东王公与王母共理二气,是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的两仪神。

  东王公在碧海之上化生,有海神的属性。同时道教中的三官大帝,有的版本认为水官是扶桑大帝东王公,主管一切水中诸大神。

  至于【东华帝君】?似乎一说是东王公转世成为八仙之一、纯阳真人吕洞宾?

  “却要见过,才见分明了!”

  注释1:其实【扶桑岛】【沧海岛】是十洲三岛、五岛说法中的另外2个存在!

  不管五岛还是三岛中,蓬莱、方丈、昆仑3个无可争议。

  五岛有2个说法,一为【岱舆】【员峤】,二为【扶桑】【沧海】。

  注释2: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

  扶桑树是两两缠绕。

  注释3:太帝官,太真东王父。

  东王父,亦称东王公。道家谓清阳之气。

  注释4:扶桑树,还九千年一结果子哦,这完全超过蟠桃树啊。所以把它列入十大先天灵根,实至名归!

  注释5:木公,东王公,东君,东皇太一,扶桑大帝,东华帝君,按照传说几乎就是同一个人。可惜【洪荒流】设定已经限制死了,没办法哦。

  标题之所以【东王公(东皇太一否)?】其实也是想让大家知道,在神话、传说、道教神仙谱等种种描述中,【洪荒流】的设定其实是不合理的,只是提示下大家,不要被误导。

  当然了【洪荒流小说】目前只能将错就错,不然设定就崩了!

  关于时间:

  《西游记》动不动一元会(129600年)。所以人参果树和蟠桃树3000-9000-1万年,实在不算什么。

  《封神演义》云中子和十二金仙,也不过一千多岁(年)。但是一些大神,反而经常作歌“吾自从天皇悟道(陆压)”“先有吾党后有天(赵公明)”“辟地开天为教主(老子)”“混沌初分吾出世(孔宣)”。如果按照地球年龄,都56亿年。人类才几百万年,人类文明才几千年。

  《山海经》中也是几千年为主。基本上也是三皇五帝时代!

  三书中,修行岁月差距太大了。《西游记》太虚,《封神演义》《山海经》则太少。一个按照现实中的三皇五帝和周朝历史,也就是上下五千年而已。

  本书准备按照盘古开天辟地无数年,按照众多仙侠神话的很多年,按照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说法来做此书。总之时间会较为混乱,亦或是淡化这点。

第88章 搜集资源和鲲鹏的感悟!

  鲲鹏在了解了十洲三岛和周围势力的情况后,就跟仙人道了别。

  “所以说,十洲三岛遍布海外?炎州位于南海,元洲、玄洲位于北海,流洲、聚窟洲、凤麟洲以及昆仑位于西海,而长洲(青丘)、瀛洲、生洲、祖洲和蓬莱、方丈则位于东海。”(刚好10+3)

  “没想到现在十洲三岛就已经出世了啊。”

  “龙凤麒麟各族原来势力和实力也这么大了,看这样子,未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了。”

  “十洲三岛资源这么多”

  “那消失的2岛.能不能.”

  鲲鹏不由沉思,陷入遐想之中。

  十洲三岛着实广大,得益于现在生灵还不是很多,又是资源最丰富的的洪荒时代,鲲鹏最近几年的收获很大,各类玉石灵石矿石搜集了很多,一口气都扔进了《定海珠》小世界里。

  至于仙草灵泉之类则须用玉盒储存,避免灵气流失,也存于《定海珠》之中。

  “不死草!”

  “昆吾石!”

  “五芝!玄涧神水!”

  “.”

  “.”

  鲲鹏点点头,很是满意,这几年下来天材地宝是收罗了不少啊,以后怕是没有这么好机会了。

  龙凤麒麟三族,巫妖二族,各种妖兽异兽都是日益壮大,各种族对资源的争夺势必增多,冲突和矛盾也必然增多。

  届时俱是因果业力加身,纷纷扰扰,纠缠不清,最终导致量劫劫出现!

  众多业力缠身、气运衰减的种族和神祇纷纷应劫,身死道消,天道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如此循环不休!

  龙凤麒麟三族劫,巫妖劫,表面上似乎是争夺天地主角和霸主地位,但是说到底其实不也是争夺资源和气运?

  这些日子以来,鲲鹏也不止见了一起两起为了抢夺仙草、洞府、灵石等而产生的争斗。

  其中已经族群庞大,实力日趋强大的龙凤二族就有许多小辈互不相让,冷嘲热讽,为了资源的占有和地盘的划分而冲突频发。

  鲲鹏感慨之下,心里却是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明悟!

  后世道家强调“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封神之战》说阐教十二金仙沾染红尘,犯了神仙杀劫,需要做一个因果了断。

  而截教通天教主告诫弟子:“紧闭洞门,静诵黄庭叁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就是因为沾染红尘多了,势必增添许多因果,即便神仙也是心境不圆满,无法达到无垢之境,不得超脱。

  阐教十二金仙了断因果的方式却也简单,把因果线斩断,以及取得功德傍身。所以你看封神之战,十二金仙把别人打杀岂不是就一了百了?人都死了或者上了封神榜,因果线自然断了或者说也无力报复了,那么十二金仙自身当然安全了。

  当然了这个也有副作用,有些却是只能延迟劫气的爆发,仍有后顾之忧。

  这时候就需要功德傍身,“你看,我与天地和谐共处,贡献远大于所耗”。有益于天地,共荣共生,自然是气运尚在,诸事不昧,明心见性。这种情况下,修道人跟天道的‘契合’和感悟自然更高,自是如鱼得水,趋吉避凶,正是因为所作所为上体天意。

  阐教十二金仙刚好顺天顺势而为,所打杀(灰飞烟灭那种)的大部分都是站在昏庸无道、气数将尽的殷商一方不修道德、不识天时、依赖外物而蒙昧心灵之人。

  这样不但让大量修仙之人把截留的灵气重归天地,回哺天地,自然于天道有功!而且所杀之辈大部分为有恶行之人,消除了因果,收拾了坏虫,强健了肌体,重塑了世界秩序,使得玉宇澄清,让天道回归平衡,正常运转,正是上体天心!

第89章 因果,功德,气运的感悟!(上)

  反观截教,良莠不齐。很多修道之人逞强逞凶,杀人无算,比如【幽魂白骨幡】、【瘟癀伞】、【列瘟印】、【化血神刀】,光听听名字就知道是多么有伤天和!如何能得天道垂青?

  而且截教中人,交友广泛,牵连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果循环,源源不绝。他们彼此之间私交甚笃,因果勾连,环环相扣,脱身不得!其实有此结果也是必然!

  很多截教门徒不修道行道德,一味靠外力,比如阵法和法宝,从一开始就入了歧途。

  当然法宝和阵法并无不妥,通天教主有教无类也没有问题,然而很多门人为了追求威力大而强,大都弄的是凶煞之宝,天怒人怨啊!大劫来临,正是报应不爽!

  而且他们或贪图官职,或贪图美食美酒美人,或为名利,违背天行规律而相助无道,和殷商气运捆绑纠缠,只能沉沦其中。

  天道有常(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人性亦然,天体之运行,一如人性之发展。

  坏虫和害群之马肯定会被清理掉的啊。天地自有平衡之道,最终肯定还要走上正轨,那么这个过程中,自然有些人要付出代价,做出牺牲!

  而天道,天道代言人鸿钧老祖,天道运行的具体执行人六位圣人,自然要去芜存菁,维持天道有序运转,要知道他们自身也是依托天道而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谓功德,就相当于天道和代言人、执行人给的奖励,鼓励修仙者维护天道运转和有序发展,做出有益于天地的贡献,做命运共同体。如此,则灾厄自然难以临身!

  这可以理解为天道颁发的免死金牌,让你趋吉避凶,还可以给你开小灶补课,让你快速领悟和体会规则、法则,提升修行进度和突破上限。

  可以说功德之人是天道所钟爱的宠儿,“我罩着的”,“你们学习着点,这是优等生,模范生”。

  功德不存,则气运不在,命中遭劫。

  气运:气数,命运。说白了也是天道眷顾与否,所谓“天意”是也!

  若真的打杀了功德之人,天道的反噬也是很强的,不仅命运不再垂青于你,更有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大则门派,小则自身乃至于门徒霉运当头:什么走路掉坑,喝水呛死,吃饭噎死,看到宝物也被蒙蔽而视而不见,出门遇仇家.天道是会自我纠错的!

  因果报应,一报还一报,岂是等闲?

  惩恶扬善、赏功罚过,也符合天道自身的发展、运转和利益!

  秩序崩溃,最终危害的必有这方天地自身啊。世界意志也就是天道意志能容忍吗?

  天道,自有其规律,是拥有规则、自我进化、自我修复,拥有一套完整机制的超级存在!

  命运、因果、秩序、轮回、气运,皆非摆设!

  说起来六圣也是执行人,执掌教化,引导修道人行善。

  比如封神之战。

  阐教假借(1)天命顺天而行,截教门人恃神通而逆天。

  周代殷商是气运使然,倒行逆施的纣王和殷商合盖当亡,这是大势所趋,代表的是天道的变化和意志。

  如此,铁了心相助殷商的截教门徒能有好果子吃?

  这也是不修功德,道行、根性俱差的必然结果!

  ps:假借,指借用;凭借、借助。

  感谢边荒【边荒】40推荐票支持。

  感谢zhurenxiang的15张推荐票支持。

第90章 因果,功德,气运的感悟!(中)

  通天教主作为天道圣人岂能不知?三教佥押《封神榜》,通天教主也是参与者,他能不知道门人众多,良莠不齐,是上榜的主力军?

  他曾明确告知门人:“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西岐),封神榜上有名人。”也只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一丝有人性的幻想!

  至于通天教主亲自下场,也是因为广成子三偈碧游宫,彻底激怒了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几次三番劝解门人,不为所动,即便根性深厚的赵公明和云霄惨死,都没有妄动,结果换来的是什么?

  人教、阐教二圣亲自出手,以大欺小。十二金仙变本加厉,以屠戮截教门徒换取自身的超脱(脱劫),为了凑齐封神榜365位正神而不断挑唆诱使三教全面开战,“你门人不出来,不出来的足够多,如何凑得齐365位?”

  重情重义、人性尚存的通天教主明知天意不可违,明知殷商气数已尽;明知女娲娘娘20多年前就言“(殷商)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明知阐教师兄“元始天尊”和下场也不告知一声的大师兄“老子”都已经亲自出手屠戮门徒;明知准提道人上蹿下跳和借【青莲宝色旗】,明知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是一家;明知瑶池金母也借了【素色云界旗】并且派遣龙吉公主参战。

首节 上一节 22/1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武侠之开局百倍悟性

下一篇:从满天赋开始修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