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灵妖神记 第8节
译文:青丘山。有一种野兽,长着狐狸的样子而且背生九尾,声音像小孩,会吃人肉,如果吃掉它的肉就可以不被邪魔蛊惑。
【灌灌鸟(其状如鸠)】《山海经·南山经》
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译文:青丘山,有一种鸟兽,长得像斑鸠一样,鸣叫的声音像人吵架,名叫灌灌,佩戴上他可以让人不被蛊惑。
【蒙木(使人不糊涂)】《山海经·中山经》
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苍玉。有木焉,其叶如槐,黄华而不实,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
译文:放皋山。明水从此发源,向南流入伊水,水中多苍玉。山中有一种树木,叶子与槐树叶相似,开黄色花却不结果实,名称是蒙木,服用了它就能使人不糊涂。
第32章 【治病鸟兽:兽鸟三足龟獜兽高前山神水】
【(nuó)兽·状如囗鼠而文题(治脖子上的赘瘤)】《山海经·中山经》
甘枣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囗鼠而文题,其名曰,食之已瘿。
译文:甘枣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像驼鼠而额头上有花纹,名称是,吃了它就能治好人脖子上的赘瘤。
【(tuǒ)鸟(治湿气病)】《山海经·中山经》
首山,其阴有谷,曰机谷,多鸟,其状如录,食之已垫。
译文:首山,山北面有一峡谷,叫做机谷,峡谷里有许多鸟,像猫头鹰却长着三只眼睛,还有耳朵,发出的声音如同鹿鸣叫,人吃了它会治好湿气病。
【三足龟(不生大病+消除痈肿)】《山海经·中山经》
大蜚之山。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肿。
译文:大蜚之山,狂水从这座山的南麓流出,向西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长着三只脚的龟,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大病,还能消除痈肿。
【獜兽·状如犬,虎爪有甲(不患风痹病)】《山海经·中山经》
依轱之山。音枯。其上多杻、橿,多苴,未详。音菹。有兽焉,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其名曰獜,言体有发有鳞甲,音吝。善駚□,跳跃自扑也。鞅奋两音。食者不风。不畏天风。
译文:依轱山。树木多是杻树、橿树和柤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长着老虎一样的爪子而身上又有鳞甲,名称是獜,擅长跳跃腾扑,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风痹病。
【高前山神水(不患心痛病)】《山海经·中山经》
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或作潜。帝台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
译文:高前山。这座山上有一条溪水,非常冰凉而又特别清澈,是神仙帝台所用过的浆水,饮用了它就能使人不患心痛病。
第33章 【吃人兽鸟:蠪侄穷奇窫窳鬿雀马腹兽犀渠兽】
【蠪(lóng)侄兽·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九尾狐吃人)】《山海经·东山经》
凫丽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译文:凫丽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狐狸,却有九条尾巴、九个脑袋、虎一样的爪子,名称是蠪侄,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穷奇(状如牛,蝟毛)】《山海经·西山经》
邽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译文: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是能吃人的。
【窫窳(yà yǔ。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山海经·北山经》
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窥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译文:少咸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却长着红色的身子、人的面孔、马的蹄子,名称是窫窳,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鬿雀·状如鸡而白首(白头鸟吃人)】《山海经·东山经》
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誉亦食人。
译文:北号山,屹立在北海边上。食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入大海。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却长着白脑袋,老鼠一样的脚足和老虎一样的爪子,名称是鬿雀,也是能吃人的。
【马腹兽·人面虎身(人面虎身怪吃人)】《山海经·中山经》
蔓渠之山,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译文:蔓渠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马腹,人面孔虎身,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犀渠兽·状如牛苍身(牛身人吃人)】《山海经·中山经》
厘山,其阳多玉,其阴多蒐。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译文:厘山,山南多玉石,山北面有茂密的茜草。山中有一种野兽,像一般的牛全身青黑色,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名称是犀渠。
第34章 【毒鱼草鸟兽:茇木葶苎莽草筀竹】
【(bá)茇木】《山海经·中山经》
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状如樗,其叶如桐而荚实,其名曰茇,可以毒鱼。
译文:柄山,山上盛产玉,山下盛产铜。滔雕水从此发源,后向北流入洛水。山中有许多羬羊。山中还有一种树木,像臭椿树,叶子像梧桐叶而结带荚的果实,名称是茇,能毒死鱼。
【葶苎(tíng zhù)】《山海经·中山经》
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苎,可以毒鱼。
译文:熊耳山,山上是茂密的漆树,山下是茂密的棕树。浮濠水从此发源,后向西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还有很多人鱼。山中有一种草,像苏草而开红花,名称是葶苎,能毒死鱼。
【莽草】《山海经·中山经》
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抚水今在南阳舞阳县。音武。东南流注于荣,其中多人鱼。其上多梓柟,其兽多羚麋。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今用之杀鱼。
译文:朝歌山。潕水从此发源,向东南流入荥水,水中多人鱼。树木多是梓树、楠木。野兽多是羚羊、麋鹿。山中有一种草,名称是莽草,能够毒死鱼的。
【筀竹】《山海经·中山经》
云山。无草木,有筀竹,甚毒,伤人必死。
译文:云山。不生长花草树木。但有一种桂竹,毒性特别大,枝叶刺着人就必死。
第35章 【音攻型:狰水马长蛇诸犍】
【狰(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山海经·西山经》
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
译文:章莪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水马(状如马,文臂牛尾)】《山海经·北山经》
求如之山,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译文:求如山,滑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诸毗(pí)水。水中还生长着很多水马,形状与一般的马相似,但前腿上长有花纹,并拖着一条牛尾巴,发出的声音【像人呼喊】。
【长蛇(长蛇,其毛如彘豪)】《山海经·北山经》
大咸之山,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译文:大咸山,山中有一种蛇叫做长蛇,身上的毛与猪脖子上的硬毛相似,发出的声音像是人在【敲击木梆子】。
【诸犍(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山海经·北山经》
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吒,行则衔其尾。
译文:单张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豹子却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还长着人一样的脑袋和牛一样的耳朵,一只眼睛,名称是诸犍,喜欢吼叫,行走时就用嘴衔着尾巴,卧睡时就将尾巴盘蜷起来。
第36章 【风雨神:计蒙天愚江疑闪光神:于儿鼉围】
【风雨神计蒙】《山海经·中山经》
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
译文:光山。山上到处有碧玉,山下到处流水。神仙计蒙居住在这座山里,人身龙头,常常在漳水的深渊里畅游,出入时一定有旋风急雨相伴随。
【神人天愚】《山海经·中山经》
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风雨。
译文:堵山,神人天愚住在这里,所以这座山上时常刮起怪风下起怪雨。
【神江疑】《山海经·西山经》
符惕之山,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风云之所出也。
译文:符惕山,一个叫江疑的神居住于此。这座符惕山,常常落下怪异之雨,风和云也从这里兴起。
【闪光神于儿(状人身)】《山海经·中山经》
夫夫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鸡鼓。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
译文:夫夫山。山上多出产黄金,山下多出产石青、雄黄。树木多是桑树、构树。花草多是竹子、鸡谷草。神仙于儿居住在这儿,形貌是人身手握两条蛇,常常游玩于长江水的深渊中,出没时都有闪光。
【鼉围(人面羊角虎爪)】《山海经·中山经》
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松、柏,多桃枝、钩端。神鼉围处之。其状如人面,羊角虎爪,恒游于雎、漳之渊,出入有光。
译文:骄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山下有丰富的青雘(huò),树木多是松树、柏树、桃枝和钩端一类的丛生小竹子。神仙鼉围居住在这座山中,形貌像人而长着羊一样的角,虎一样的爪子,常常在雎水和漳水的深渊里畅游,出入时都有闪光。
第37章 【旱神耕父气象浑圆神红光。反景神神磈氏。帝二女。】
【旱神耕父】《山海经·中山经》
丰山。神耕父处之。帝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清泠水在西号郊县山上,神来时,水赤有光耀。今有屋祠之。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锺焉,是知霜鸣,霜降则锺鸣,故言知也。
译文:丰山。神仙耕父住在这座山里,常常在清泠渊畅游,出入时都有闪光,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家就要衰败。山川之神,旱神,没有固定的祠礼。这座山还有九口钟,这些钟对霜很敏感,它们都应和霜的降落而鸣响。
【神红光】《山海经·西山经》
泑山,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
译文:泑山,站在这座山上,向西可以望见太阳落山的情景,那种气象浑圆,由天神红光所主管。
【神磈氏】《山海经·西山经》
长留之山,实惟员(通“圆”日神)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译文:长留山山上盛产彩色花纹的玉石。它实是员神磈氏的宫殿。这个神,主要掌管太阳落下西山时光线射向东方的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