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穿越诸天之无上天庭

穿越诸天之无上天庭 第722节

  这顿时便使得这两件宝物,同时晋升为极品后天功德灵宝。

  而且,与老子的道德经不同,创世纪和造化笔,本身便是有着极大的攻击力的,晋升之后,可以用来战斗,杀人不沾因果!

  见到赵玄这个动作,老子不由得微微点头,不止是他,还有其他五位圣人,都对赵玄的选择表示赞同。

  功德虽好,却不能随便用来提升实力,否者前途堪忧!

  特别是女娲圣人,更是深有体验,她当初其实只斩去善尸这一尸,而后便靠着造人的浩瀚功德,强行斩出另外两尸。

  然后三尸合一,提升了自己的修为,最后成为了圣人。

  虽然是六大圣人中第一个成圣之人,但她却是相当于功德成圣,实力却是垫底,和后来的准提圣人相当。

  而且成圣之后,对实力的提升更是缓慢,万分后悔当初的行为!

  这么多年过去,也不过是将虚浮的根基弥补了一些,其本身境界,却只是修炼到了圣人初期巅峰,未曾有大的进步!

  顶多是重新将善尸斩了出来,让自己的战力增强了一些罢了。

  至于后面的恶尸与执死,因为是当初以功德强行斩出,融入本体后,却是无法在将他们斩出来了!

  除非女娲主动放弃圣人之位,让自己境界跌落到准圣,那样才能将剩下两尸斩出来!

  只是,这是不可能的,对于六大圣人这些已经成圣的人而言,哪怕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弥补根基,也不愿意放弃圣人之位。

  毕竟圣人之下,皆蝼蚁啊,放弃了圣人之位,不但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地位,连自己的生命,都会有危险,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

  所以,此刻见到赵玄的做法,女娲圣人对赵玄的感官便很不错,希望赵玄能继续成长下去!

  因为不论是炼制创世纪和造化笔,还是赵玄所立的小说家,都是需要修炼造化法则到了毕竟高深的境界才行!

  而这个世界,修炼造化法则的强者太少了,女娲根本就找不到多少,可以和她论道造化法则之人。

  所以,女娲在造化法则方面的进步,其实是非常缓慢的,修为更是在六大圣人之中垫底,毕竟,大道独行肯定是比不上众多道友的相互扶持。

  现在,赵玄的出现,让女娲又多了一个,可以论道造化否者的道友,如此,她自然会比较欣赏赵玄!

  此刻,赵玄再次冲着天地四方,大喝道:“吾乃赵玄,当为赵子!”

  刹那间,众多大神通者,便感觉到天道之中,多了一种修炼之道,名为小说之道,一股独特的‘元气’,在小说之道中流转!

  —————————————————————————————————————————

  PS: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布局草原,取代中山!(2/2)

  那正是修炼小说之道后,便能修成的造化之力!

  发现这个情况,不少参悟了一些造化法则的强者,都是心中一动,有了尝试一下修炼小说之道的心思!

  却在此时,只见老子和赵玄看着对方,都是微微点头,而后同时激发出属于道家和小说家的强大气运,同气连枝,不停的阻挡佛门的天地大势!.

  使得佛门的天地大势,向东入侵的速度,减慢了不少。

  见到这一幕,众多隶属东方的大神通者,都不禁微微点头,太上圣人的的计划果然是有效的!

  虽然他们互有争斗,但都是为了属于东方的气运,若不是西方佛门大兴,乃是天道大势,他们想不到办法的话,早就出手阻挡了!

  如今太上圣人给出了办法,他们不管是为了阻挡西方佛门,还是为了获取功德气运,都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

  无数大神通者的心思,都在不停的流转,思考自己到底该参悟出什么样的大道法则,好以此立道!

  甚至有不少心急之人,当即便收回了自己的神念,以各种方式下界,准备在红尘之间悟道和立道!

  一时之间,一道道星辉划过天际,落入了南瞻部洲的大地各处隐藏起来,让佛门的强者们,都是脸色阴沉!

  连西方二圣都不由得出动了自己的三尸,进入西方的须弥山,召集佛门高层商讨这件事情!

  另一边,就在佛门众人商讨,该怎么来应对未来诸子百家的崛起之时,赵玄和老子两人,已经离开了终南山,分道扬镳!

  两人各自选择了一个方向,准备踏遍南瞻部洲大地各国,一边走一边宣讲自己的大道,教化世人!

  一时之间,道家与小说家之名,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从终南山,向着南瞻部洲各国蔓延,深入众生的心中。

  有许多人,都是选择参悟和修炼道家与小说家的妙法,这使得道家和小说家的气运大增!

  几十年后,道家和小说家的名头,已经彻底扎根在众生脑海中,不需要老子和赵玄再在四处宣讲大道,教化世人了。

  此时,鲁国,陬邑县,一位名为孔丘,字仲尼的中年人,接触了道家和小说家学说之后,也开始了周游列国之举。

  鲁国,墨县,一位名为墨瞿的年轻人,觉得道家和小说家虽然都很不错,但都不是他最想要的,心中也在默默的思考,到底什么才是他需要的。

  齐国,乐安县,一位名为孙武的年轻人,正在不停的研究各种兵法。

  ……

  随着时间缓缓的流逝,一位位未来的诸子级人物,都已经出现了踪影!

  虽然赵玄知道大部分诸子人物的出生,但却并没有去打扰他们,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结束了四处讲道的过程后,赵玄便趁着众多大神通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南瞻部洲的中原各国身上后。

  带着白素贞一起来,到南瞻部洲北边的蛮夷之地,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国家,名为中山国,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

  所以,中山国完全就是一个由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建立的国家,人数很少,举国上下,也不过数十万人!

  而且整个国家,也只有一个王城而已,王城之外的大草原,皆是他们的牧马之地。

  不过,别看中山国小,但中山国的王城却不小,因为这里汇聚了四面八方之人。

  有草原上其他各大游牧部落的人,还有来自中原各国的商人!

  他们都汇聚在这里,肆意的交换草原和中原的物品。

  比如中原各国的商人,带来各种生活用品,来交换各大游牧部落多余的马匹。

  久而久之,中山国王城,便成为了整个大草原默认的交易地点,也是最为热闹的地方。

  人多了,自然会带动这里的经济,更别说还有入城费和各种税收,都让中山国之人,大赚不少!

  而这也是当初狄族鲜虞部落,在此立国建城的目的,不用日日在草原奔波,只需在王城之中坐享其成,便可让生活过的更好!

  而有了更好的生活后,也让中山国的人,有了大量的时间来修炼,提升自己的实力,然后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王城!

  只可惜,这一切,在赵玄到来这里之后,就都改变了。

  这座王城之中,最强者都才虚仙境界,乃是中山国王室的守护者,但他和赵玄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怎会是赵玄的对手。

  几乎在一瞬之间,便被赵玄当这中山国众多王室的面斩杀,随后没有任何意外,中山国那些不想死的王室之人,都向赵玄表示臣服。

  掌控了中山王城之后,赵玄第一件事,便是将中山国,更名为大玄王国,中山王城也更名为大玄王城,以此来汇聚王朝气运。

  在王朝气运的遮掩下,赵玄终于可以再度开启时空通道,召唤自己在倚天世界的文武大臣降临。

  至于大玄天朝八大军团的士兵们,暂时无法让他们过来,因为王朝气运太小,无法遮掩和庇护住太多的人。

  眼下,只能先将这个世界的大玄王国发展壮大之后,才能慢慢的让大玄天朝的大军降临!

  否者,一旦被天道发现,赵玄是域外来客,他便只能逃走!

  有了大玄天朝文武大臣的帮助,大玄王城,很快便被打理的井井有条,让各大游牧部族与中原诸国过来的商人,没有产生恐慌情绪。

  反而觉得,如今取代了中山国的大玄王国,更适合统治这里。

  —————————————————————————————————————————

  PS: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第三位立道者,儒家孔丘!(1/2)

  因为,各大商人发现,大玄王朝取代中山国之后,不仅将大玄王城扩建了百倍,城中更是修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让人流连忘返!

  以前,各大国的商人们,在此城换取了足够多的草原特产之后,便会立即回过变卖,获得高额利益。

  但现在,来了之后,什么都不做,先在城中各种娱乐场所游玩一番再说!

  除了好玩了,还有种种好吃的,好喝的东西,都是让人们陶醉不已!.

  除此之外,大玄王朝还有更加强大的力量,来保护他们在城中的安全问题,这可比以前的中山国好多了!

  所以,这些商人回去之后,便主动向自己的朋友,宣传大玄王城之中的各种美食、美酒,以及娱乐场所。

  这使得更多的商人,都打算什么时候前往大草原看看!

  而各大诸侯国,得到消息之后,也并没有在意,一个区区的中山国,在中原大大小小的近百个诸侯国之中,实在是不起眼。

  灭了也就灭了,没有哪个国家会在意,毕竟在各大诸侯国的记忆中,中山国太小了,只有一座城池,和几十万的人口。

  也就是远在草原深处的蛮夷之地,若是在中原之地的话,中山国这样的小国,早就被吞并了!

  就这样,各大诸侯国不在意,大神通者们的注意力,又放在诸子百家这一大机缘身上。

  大玄王朝便很低调的,开始安心积蓄自己的力量,坐看中原诸国风云!

  此时此刻,继道家和小说家之后,第三位准备立道成教的人,出现了,他正是孔丘。

  他在周游列国之时,曾遇见过老子,请教过仁、义、礼、信等等问题。

  但老子的道家核心思想,便是无为而治,对这些根本不在乎,这与孔丘的期望甚远,孔丘对老子的答案当然不满意,所以便准备自成一道!

  当孔丘回到鲁国之后,便召集了自己的三千位弟子,开始了立道之举。

  只见孔丘和他那三千位弟子身上的莫名气势,连成一片,直冲云霄,引动风云,天地色变。

  在这股浩荡气势之中,一道威严的声音传出,震动苍穹,引起了大神通者的注意,便是混沌之中的六大圣人也是如此。

  实在是这次的异象太过浩大,比起当初老子立道之时,都是不逊分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

首节 上一节 722/1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满天赋开始修仙

下一篇:铸命成剑,斩魂登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