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魔祖师爷 第17节
没了桃木剑的镇压,那尸身冒出来的黑气,抵消那镇邪符上灵气的速度,果然加快了一些。
看的柳道士脸色微微一变,李景孝摇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伸手进衣袖,实际上从物品栏里,掏出一沓驱邪符。
随后,又掏出一沓御火符。
看的柳道士目瞪口呆,看李景孝的目光,不由再次变了变。
暗道,这位大人师门长辈可真疼他,却不知道,这些不过是李景孝花了几个小时,自己画出来的。
还是那句话,和他修为一样的道士,真气数量和他比,至少差了五六,十来倍。
而且李景孝还能吃游戏里的蓝药,来补充法力。
一定程度上来说,只要蓝药足够,他就法力无限。
打不赢,耗也能耗死对手。
李景孝对着柳道长眨眨眼,心里却在想着,有必要交好这茅山道士。
今后说不定,能从他身上,或者茅山获得些好处。
柳道士点点头,大家同是真修,人家年纪轻轻又是个八品官。
即便不交好,也肯定不能得罪。
李景孝见他点头,知道对方不会坏了自己的事。
这才转身跟着进来的饶广贤、余福保和尤士衡说道,“三位大人,这位柳道长说的没错。
现在最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烧了那尸身。”
饶广贤、余福保点头,可尤士衡却哪里肯。
要是确定这尸体会变异,一切都好说。
可现在只是怀疑,没亲眼看到,那就只是有可能。
所谓亡者为大,又言入土为安。
涉及到遗体归乡入土的事,处理不好,会影响考评的。
李景孝也不多争论,想了想后说道,“那就找些结实的粗绳,仔细困住这尸身。
要是下官所料不错的话,今夜这尸身,必然会尸变。
请几个乡老做见证,加上三位大人亲眼所见,又有这么多兵丁、衙役作证,哪容死者家属胡搅蛮缠。
再说,下官怀疑,这死者溺水应该没那么简单。
否则不可能7天时间,尸身还如常人。也不可能被灵符和百年桃木剑镇压着,居然还在一点点的尸变。”
饶广贤、余福保立马就有些怂了。
本来就可能尸变,现在李景孝又说,这尸体不简单,说不定就是个大麻烦。
至于尤士衡,这次倒是没反对。
李景孝见状,把饶广贤、余福保拉到一旁,低声说道,“两位大人放心。
下官要是没信心,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再则,我等只要捆住尸身,备上香油之类的易燃之物。
一旦下官搞不定,直接烧了他。”
见李景孝都这么说了,饶广贤、余福保这才稍微放心下来。
指挥着随行而来的锦衣小旗的十几人,赶在太阳落下去之前。
不仅把那尸身捆的犹如粽子,还在粗麻绳上泼上了火油。
只要不对劲,肯定是直接烧了。
而道录司的锦衣小旗十几人,本来就是处理这些诡异之事的队伍。
执行起来,那叫一个严谨。
那小旗官,甚至还让手下,从义庄附近的村子。
请来村老的同时,又买了两条村里的几条黑狗。
其中一条,居然还是五黑犬。
李景孝顿时就来了兴趣。
一番询问后,得知那村子里,还有几条五黑幼犬。
忙出钱,让两个兵丁骑马再去一趟,把那几条五黑幼犬全买回来。
等4条小狗狗带回来了。
余福保好奇一问,得知这种狗能驱邪、辟邪。
夜里,那些怨鬼碰到了这狗都怕。
是最好的镇宅神犬,立马就开口要了一条。
饶广贤见状,自然也是要走了一条。
李景孝看了看尤士衡,这里就他官职最大。
虽然管不着自己,但他要是开口,李景孝也没必要得罪人。
好在尤士衡只是看了两条幼犬几眼,就干脆转过头。
以他的身份,十条、八条都能轻易弄到。
——
不知不觉,月上柳梢。
白天艳阳天,晚上也是晴空万里。
已经用过干粮的一行人,不由紧张的看着,被抬出来,放在空地上的尸身。
好在周围点燃了十几处火堆,下午衙门的衙役和尤士衡的随从也没闲着。
按照尤士衡的吩咐,找义庄管事柳道士借了工具,砍伐了几棵大树和不少干柴。
干柴一烧,已经劈开的大树木块,烧了没多久,就成了能烧很久的火堆。
一旦真有意外,十几根火把扔出去,就能点燃那尸体。
再用长矛、木棍顶着,随便往一处火堆上推,尸体身上的火势会更大。
第20章 一边倒
天黑之后,李景孝一直坐在个蒲团上打坐。
慢慢的,周围的人安静很长一段时间后,又忍不住的开始嘀咕,议论起来。
倒是道录司的人,或多或少见过、听过诡异之事。
虽然也在嘀咕、议论,心态却很平静。
晚上十点左右,饶广贤拿出个怀表,看了眼后问道,“景祐,还有半个时辰就子时了。”
李景孝道号景祐,但这道号听着不像道号,反而更像‘表字’。
饶广贤见李景孝坐着不动,也不说话,不由看向余福保说道,“我说老余,这次回京后。
要不找沈大人说说,干脆把景祐的道籍给消了,免得将来影响到他的仕途。”
余福保一愣,随后就猜到饶广贤的心思。
自己和饶广贤,还有沈伯平不是没机会升官,只是一直被礼部的大佬给压着。
不是谁都愿意和诡异打交道,那些个进士,就更不愿意了。
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个,年轻、愿意做官、还有真本事的后辈。
等李景孝的功劳够了,总得给奖励和升官吧?
沈伯平知道的太多,大概率是走不了的。
那第一个受益的人,就是他饶广贤。
等饶广贤升官走人,余福保接替他的位置,李景孝再立功,余福保也有机会升官或者调走。
自己既跳出了道录司、又给李景孝腾出位置。
互惠互利,何乐不为?
点点头,想了想后眼睛一亮的说道,“这事好办,反正天下道籍,全归我们道录司管。
都不用涂抹或者修改道籍文书上的字迹。”
说完,看向李景孝的背影,笑呵呵的继续说着,“景祐入道籍有三个多月,涂抹或者修改反而更不妥。
好在前几天接到了圣旨,只需要在上面添上几句。
就说‘奉旨为官,师门之幸,挂印之日,再入道籍。”
挂印就是辞官,三国演义里,关二爷就挂印走人,护送嫂嫂去寻刘备。
‘再入道籍’四个字,又说明了李景孝做官期间,已经还俗,否则就不会用‘再’这个字。
这下李景孝都想对余福保竖起个大拇指了。
饶广贤则是哈哈大笑,“对对对,就按你说的写。
将来有人想查,这句要是上皇和陛下知道了,也会夸景祐识大体。”
所谓天地君亲师,皇帝的话,肯定比师门大。
而且其实根本不用七老八十了再挂印,三四十左右当道士的官员其实不算少。
这些人官至四品、三品,再想升上去,难度很大。
在家里当居家的道士,总比成天想着如何争斗。
或者花天酒地,摆烂躺平,更容易让皇帝接受。
而且理由很好找,修身养性,清静无为,这是自我修行。
上一篇:武侠:开局成为百胜刀王
下一篇:谁让他进剑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