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荡魔祖师爷

荡魔祖师爷 第44节

  李景孝暗道,那些觉得古人没现代人聪明的,说对也对,说荒谬也荒谬的厉害。

  现代人食物充足,国家又执行义务教育,所以整体国民在智商和认知上,确实比古人强多了。

  但不管哪个朝代,能中进士的,个个都是万里挑一。

  个别还是人中龙凤,算的上一时人杰的也不少。

  所以李景孝哪里敢小看古人的智慧。

  甚至玩阴谋诡计,李景孝觉得自己这种小年轻,在那些在官场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眼里,根本不够看。

  好在自己不是前身那个15岁、身边没亲长,也没什么见识的半大少年。

  李景孝自认不算聪明,但前世上过大学,看过的电影、电视剧那么多。

  有些阴谋诡计在他眼里,就显得太简单、儿戏了。

  光是想想那些宫斗剧,权臣剧,在现代年轻人都开始不喜欢看了。

  可要是放在古代,那就是只有亲爹、亲爷爷和师父,才会传授和指点的为官之道。

  有人想学,都学不到,只能靠着自己一点点去悟。

  很多古代人,为官十几年,才能明白的道理。

  现代社会,随便一个20的年轻都懂。

  当然,懂和做,其实区别也很大。

  李景孝不动声色的把1张百两银票,悄悄送到周太监手里。

  周太监立马明白手里是什么,忙伸手进袖子,顺便偷偷看了一眼,脸上不由露出个笑容。

  暗道这位小伯爷还真懂事,也够大方的,居然一送就是1百两银票。

  听说他在真武观,有一段时间穷的都没米下锅了,这才不得不开门坐诊。

  而且每人百文,100两银子,那得给1千人看病。

  还是不吃不喝才行。

  看样子,这银票应该是贾家,答谢他救了贾珠的谢礼。

  这么一想,李景孝确实够大方,也够舍得了。

  周太监对李景孝的好感不由多了三分。

  就听李景孝问道,“公公,既然我那族叔,早就注意着我,为何非要抢?

  而不是不找我回去看病?”

  周太监哈哈一笑,“伯爷肯定在想,您那时候可不知道自家族叔在算计您。

  他又重病,按理说,既然您救了贾家的珠大爷,有些手段不能再用的话。

  为了自己的命,确实应该找您给他治病。”

  李景孝点点头,周太监却露出个嘲讽表情,继续说道,“您以为兴安伯不想?

  但架不住,有人不想他好起来。”

第52章 心照不宣的规矩

  李景孝听完,沉默片刻叹息一声。

  周太监见他叹气,知道李景孝明白了,这里面的龌龊。

  随后暗道难怪古人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这位伯爷从小在真武观长大,其实还是好事。

  否则,勋贵家15岁的子嗣,哪有这位伯爷聪明?

  心里的一些小心思,也就放下了。

  免得算计不成,反而得罪了他。

  还不如坦诚点,将来自己万一有事求他,有一份交情在,也容易些。

  甚至说不定哪天还得他,救自己一命。

  所以周太监继续说道,“伯爷天生聪慧,一点就通。

  有的人确实不愿意您那位族叔的病好起来,更不愿意小伯爷您认主归宗。

  只是没想到您救了荣国府二房嫡长子,有这份恩情在,宁荣两府,必然会护着您。

  这才没继续找您的麻烦。

  但您那位族叔可就有难了。

  不仅病的更重,还借口他需要静养,掐断兴安伯接触外界的消息。

  此时的兴安伯,说不定正眼巴巴的盼着您上门。

  一则期盼着您真能治好他的病,二来嘛,万一不行,也想求您照顾好他那三个女儿。”

  李景孝一听周太监没提自己那位‘婶婶’,不由冷笑一声。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却各自飞。

  甚至盼着你死的,还是枕边人。

  强忍着心里的火气,笑着问道,“公公还请告知,这事都有谁参与了。

  否则今后我若是住进伯爵府,就该睡不着觉了。”

  自己住进伯爵府的话,或许不怕,但将来娶了媳妇进门,有了子嗣后,鬼知道媳妇和孩子,会不会被人给害了。

  说实在的,李景孝听到这些秘闻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把伯爵府里里外外全清理一遍。

  甚至把所有仆役,全赶去下面的田庄,又或者全赶走和卖掉。

  但转念一想,自己要是拿不到那便宜婶婶的罪行,就不能把她赶走。

  而赶不走,又不能留在身边,左思右想下,李景孝打算先不动。

  慢慢找证据。

  而他自己,则打定主意住进皇帝借林如海的手,送给自己的那套大宅子里。

  顺带着,还告诉皇帝,自己更喜欢他赏赐的宅子。

  而且把伯爵府让给婶婶和三个堂妹住。

  既得了名声,头上还不用被个堂婶,用辈分来压自己。

  至于伯爵府的房产、田产、店铺什么的钱财,那自然是握在自己手里。

  宁荣两府那么大,被人上下瞒报之后,北边的十几个田庄,每年的收成,居然才两三千两的银子。

  当然,那是将来宁荣两府,越发的衰弱时,下面的管事才敢这么做。

  而兴安伯和宁荣两府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伯府每年的田产和其他收入加起来,或许也就三五千两银子。

  这钱在这年代可不少,但想维持一个伯爵府的牌面,最后能剩下的钱,应该不多。

  甚至亏空都有可能。

  周太监等的就是李景孝这话,忙说道,“除了江州李家几房的子侄外,京城这边有您二婶娘家兄弟,和伯爵府大管家。”

  李景孝听完就点点头,这些人应该就是最不希望自己袭爵的人。

  “那我那二婶、还有3个妹子可知道?”

  周太监皱眉想了想,最后摇头说道,“伯爷,您那二婶,咱家可不敢保证她对您没起坏心。

  毕竟当年您被送回京城,要说她完全不知道您回来了,谁都不信。

  但咱家能确定,您那三个堂妹,肯定毫不知情。”

  说完,又介绍了三个堂妹,最大的李景熙11岁,二妹李景玥7岁、三妹李景容才3岁。

  确实应该没可能参与这种事。

  即便有,也顶多是11岁的李景熙。

  二妹、三妹太小,保不齐就嘴巴不严,说了出去。

  甚至,有可能跑去告诉亲爹。

  李景孝听完,皱眉想了想。

  可以确定的是,兴安伯爵府里,甚至是宁荣两府和其他勋贵家里,一定有厂卫的密探。

  所以周太监的话,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对着身后的鲁二福招招手,“去道录司找沈大人,带一个总旗的人手去兴安伯府。

  再让赵军明去锦衣卫,也调集1个总旗的锦衣卫。

  然后让锦衣卫的人,在兴安伯府附近,找个酒楼等着命令。”

  说完,扔了张1百两银票给鲁二福,“在酒楼点几桌饭菜,但不能喝酒。

  还有,告诉锦衣卫的人,给我老老实实待着,若是有人说锦衣卫跋扈,本官饶不了他们。”

  鲁二福忙点头,下马开始飞奔起来。

  京城内可以骑马,但策马狂奔,除非是军情或者不知死活的纨绔,否则那是自找麻烦。

  一旁的周太监顿时意外起来,随后心里一紧。

  尼玛的,这小子太聪明也不好。

  周太监的想法很简单,自己和李景孝说了那么多,李景孝必然会处理掉兴安伯府的大管家,甚至所有管事。

  到时候自己借口帮忙,既得了李景孝的人情,还能趁机炒了几个管家的家。

  这些世代为奴的管事和管家,个个都是欺上瞒下,上下其手的好手。

  一旦抄家,少不了就有几千,甚至几万两到手。

  可李景孝却让人去调集锦衣卫。

  李景孝又是新上任的镇抚使,别说一个总旗的锦衣卫力士了,就连指挥使都会拉拢着点他。

首节 上一节 44/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武侠:开局成为百胜刀王

下一篇:谁让他进剑宗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