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以科举证长生

我以科举证长生 第119节

  “就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薛向知道宋司尊,就是谢海涯说的桐江学派的宋师伯。

  老早,谢海涯就说了,等宋师伯来了,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这一等,就等到现在。

  “暂时没有。”

  “不急,我来想办法。”

  “这样已经很好了,郎君专心念书,秋闱没多久了。”

  柳眉轻轻拂掉薛向肩头的一缕飞絮,“还能待在郎君身边,我很满足了。”

  “眉姐。”

  薛向紧紧抓着她的手,才要说话,柳眉伸出根指头封住他嘴唇,“灵族不灵族的,不过是旁人给的标签。

  我不怕呢。

  其实能成为灵族,我还有几分窃喜呢?

  如果不是灵族身份,我不过是个粗野丫头,除了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帮不到郎君丁点。

  现在很好呢。

  郎君不用想着怎么宽慰我。

  郎君自己也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读一本书,就像在看一个世界,我现在比以前所有的时候,都高兴、快活。”

  薛向早想了一肚子宽慰柳眉的话,却没想到,她早想到自己所想,反宽慰起自己来。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的眉姐,却是一日不见,如三秋之别。”

  薛向打趣道。

  柳眉道,“对了,郎君的《上错花轿嫁对郎》可有存稿?”

  “怎的?”

  “宋司尊在追读,我没什么好谢她的。”

  “追读?”

  薛向心里怪怪的,一个老头子爱看这个?

  据他听谢海涯说,桐江学派的阚江先生,是《凡间》的铁粉。

  浑没想到,又来个宋司尊粉上了《上错花轿嫁对郎》。

  “有,我马上给他写,我算是欠了他老人家老大人情。”

  薛向从心底感激宋司尊,不为自己脱困,只为他挽救了柳眉。

  “什么老人家,人家是年轻女郎。”

  “啊。谢师兄也叫他师伯啊。”

  “宋司尊是柳凤池老先生的独女。”

  “柳凤池?桐江学派的大先生!”

  薛向吃了一惊。

  桐江学派号称宗门,只不过是叫起来顺口,实际是松散联盟。

  宗门内,并不强制拜师,也不限制人身自由,全靠成员自由发展下线,以理念契合为宗。

  宗门会给予成员关键臂助,比如薛向得到的字壤、星云霸体诀、息风剑法。

  都堪称上品福利,但宗门并不要求薛向给予回报,也没给他指定师承。

  宗门自由放任成员发展,成员也凭自由意愿回报宗门。

  比如,薛向成立联合商社,给谢海涯拿去了干股,便被谢海涯转手以薛向的名义,捐赠给了桐江学派。

  而桐江学派内部,掌权的是太上长老会,太上长老会龙头长老,被称为大先生。

  薛向即便对桐江学派所知不多,却也知道桐江学派的大先生柳凤池。

  “怎的,宋司尊姓宋,他父亲姓柳?”

  “我也问过谢海涯师兄,谢海涯师兄支支吾吾,我猜测必是大先生有愧于宋司尊母亲。”

  “还有这等故事?看来宋司尊的大腿,我得抱紧了。”

  薛向自己也纳闷儿,怎的自己圈子里的,全是年纪比自己大,地位比自己高的美人。

  “对了,宋司尊给我改了个名字,帮我和柳家联了宗,做了新的户籍。

  让郎君去户籍科报人口丢失,这样,灵族柳眉就真的被巫神教抓走了。

  现在站在郎君面前的,就是淮右柳氏知微。”

  “柳知微,见微知著,倒是合了眉姐姐,不,知微姐姐的本事。”

  薛向大喜。

  他现在最愁的就是柳眉灵族身份的事儿,宋司尊这一手玩的,至少帮他免了九成九的麻烦。

  “我现在不便回家,郎君让主母勿要担心,过上三五个月,等局势缓和了,就好处理了。

  宋司尊要我抓紧修炼,她说,我修为越高,便越容易压制灵血。不然,短时间内,再度异化,就真的要返祖了。”

  “修炼就修炼,灵石我供得起。”

  薛向豪气干云。

  他算过,修到练气大圆满,八九百灵石怎么也够了。

  即便柳眉冲境至筑基,一千三百枚也够了。

  他现在手头上能动的灵石,超过两千五百枚,足以供应。

  聊完正事儿,柳眉便待回返,薛向不肯,柳眉道,“宋司尊只给了我两个时辰。”

  薛向摇头。

  “宋司尊说我现在出现在绥阳,很冒险。”

  薛向扬起脸。

  柳眉怔了怔,忽地会意,脸上腾起一抹流霞,在他脸上飞速啄一下,扭头便踏浪而去。

  薛向用指尖在脸上搓了搓,“湿都没湿。”

  送走了柳眉,不,柳知微,薛向赶去见了魏文道一行。

  毕竟是到了他的地头上,不尽一尽地主之谊,怎么也说不过去。

  早听丁鹏说了和宋子杰的误会,丁春夏赏了丁鹏一顿皮带后,又听说薛向晚上还要招待同年,早早派丁鹏在魏文道等人聚会的地方等着。

  薛向才赶到,丁春夏就到了。

  如今,开山宗靠着绥阳渡,是大发特发,丁春夏对薛向是江左名族子弟,那是深信不疑。

  后来,薛向干趴了巫神教,丁春夏觉得自己再不跟紧点,以后恐怕再也不能攀不起薛向这条神龙了。

  薛向为丁春夏引荐过后,丁春夏便力主由他出面招呼,将聚会的地点,搬到了湖海楼的望海居。

  其实,他不提此议,薛向也是这般想的。

  虽说,如今绥阳渡上各大酒楼拔地而起,但选址最好的还是湖海楼,观湖的视野实在太开阔了。

  晚宴进行到次日丑时才散,众人散后,薛向没走,坐在望海居的阳台上,观赏夜景。

  他很喜欢这里,睡不着觉了,来这里吹吹夜风,听听涛声,很快便能成眠。

  不多时,侍者引着一人到访,却是去而复返的魏文道。

  先前人多,说的都是场面话,薛向早想和魏文道私聊,魏文道也早有此意。

  两人落座后,侍者送来茶盘,干果,薛向便嘱咐不必再过来了。

  侍者去后,两人便转上正题。

  “魏兄,来年秋闱,你怎么看?”

  薛向要谈的正是郡试。

第113章 善后

  魏文道叹息一声道,“本来还踌躇满志,现在有些意兴阑珊了,不然,我们也不会抛开书本,随为民兄来此间胡闹了。”

  “这话怎么说?”

  薛向道,“我也听到些风声,说今年的难度不小,荫生的数量有所增加,我就不明白,往年的荫生就少了么?”

  魏文道道,“国朝大军正在西北开拓,新打下的疆土,要移民屯边,要镇抚,老官油子不要,全从新科士子中挑人。

  如此一来,只要科考取得好名次,都有实缺。

  就拿咱们这次郡考来说,往年即便是考上城生,也不过是在郡中等放缺。

  运气好,捞到一个副室长的实缺就不错了。

  如今西北开边,有的是实缺,有的是好位置,熬上两年,找关系,转入内地,就是一份大好前程,自然人人动心。”

  薛向对基层官制,了解很是深刻。

  室长、副室长,算不入流的大吏,毕竟没有仙符,不入官品。

  这类官职,大多是熬年资上来的,有功名的儒生占比不高。

  毕竟,考上城生的,无不盼着考上郡生,到时混个实缺,再熬年资,没准能弄到仙符,当个低品仙官。

  没几个人会在城生阶段,出来当低级小吏,除非年岁很老,迫于生计。

  据薛向所知,李少白就是郡生出身,靠着家里的关系,才两年时间,就混到了副院尊,得到了十品仙符。

  他当然看不上李少白,可他知道,要按正常的步调走,他距离李少白的位置还很远。

  即便考上郡生,他也不能一蹴而就,获得仙符,还是要熬年资。

首节 上一节 119/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只想混宗门补助,可她们非要拜我为师

下一篇: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