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拯救意难平 第119节
网友更是对这首歌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论意境,《青花瓷》宛如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画,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冷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正是这六首经典歌曲,加上《那些年》、《有点甜》、《年少有为》、《夜空中最亮的星》,这整整十首,组成了孙羿第二张堪称王炸的专辑。
专辑的爆火给孙羿带来极大的知名度,这也才有了电影那些年近7000万的票房收入。
等孙羿放下电话,他才明白,原来姜为主任是看上了他工作室手中《潜伏》的版权了。
想溢价买下来。
孙羿回想了一下,貌似前世的《潜伏》好像就是姜为主任作为导演及编剧主持拍摄的,而且全剧邀请了一众演技精湛的老戏骨出演,塑造了一代经典。
后世豆瓣评分9.4。
以国内网友对国产剧集的严苛程度,十几万人打分下来,竟然还有9.4分之高,足以见得《潜伏》的经典之处。
剧本的改编权肯定是不能出让的,多少钱也不能卖。
卖了的话就是傻子了。
通过这次《那些年》的电影收入,孙羿也看出来了,当下的华夏影视行业,电影远没有电视剧赚钱。
整个2006年华夏的电影票房总收入还不到30亿元,这其中有还有一般是国外进口大片的票房收入,国内票房还要被各种大明星大制作的影片,再分走一半。
而全年各大卫星电视台在电视剧播放时段的广告收入足有200亿之多,相差近十倍。
不说别的,就说《士兵突击》。
整个12月份,《士兵突击》进入了第三轮播放,这次足足有十家电视台共同参与,虽然单集标价下降了,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呀,整个第三轮播放权,再次让孙羿工作室入账500余万。
一部《士兵突击》前前后后的让孙羿整个收入了2500余万。
可见,这年头要想赚钱,那拍电视剧就是不二之选。
电影可以作为刷逼格的存在。
而且《潜伏》的中主角余则成,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孙羿是很眼馋的。
演技方面,孙羿现在有信心,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个角色,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的年龄,他现在20岁不到,外表就是用上化妆手段,也还是显得太嫩了一些。
这个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原著中余则成是30来岁的成熟男子。
孙羿对人物的角色心态,很有把握,至于这个年轻的外表,他有些拿不准。
总所周知,演员合理饰演的年龄段在上下5岁左右,而且“扮嫩”比“演老”相比之下,容易的多。
后世,年龄都能当姨的女演员还在演青春少女的情况屡见不鲜,就足以证明了。
本来他的忧虑很好解决。
改编权不卖就可以了,白字黑字的合同都签了,谁也不能强行拿走。
本子在手上放个两,三年,到时候他在出演也就差不太多了。
但是他同样不想放弃姜为,不是说非他不可,而是一部电视剧从筹备到拍摄最后到后期,需要消耗的时间往往是一部电影的二三倍。
孙羿可没这么多时间耗在电视剧上。
而且作为刚刚上映了一部电影的孙羿,同时也需要一部独立指导的电影,来奠定自己的导演地位。
现在姜为主任自己找上门来了,而且还是前世的原版导演跟编剧,这妥妥的工具人,不利用一把,他属实有些过意不去。
就不知道,姜为主任能不能同意。通过前世的《潜伏》来看,姜为对演员的选择还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
抱歉,今晚夜班,搞晚了。
各位书友大大觉得主角演余则成合适吗?
欢迎友好评论。
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欠账我会尽快补上的。
拜谢!
第136章 剧本【二合一】
德胜门内大街,孙羿工作室。
“姜主任,欢迎,欢迎。”
孙羿站在一楼大厅门外,非常热情。
他已经有大半年没见过姜为主任了。
之前还吐槽过刘艺菲,上学期间不在学校学习,现在看来,自己也他么没强到哪去,一个学期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加起来拢共都不到2个月。
还没怎么体验大学生活呢,他的大二上学期就已经结束了。
上次接到姜为主任的电话,说要研究研究《潜伏》改编权的事情,孙羿本想安排在学校,好亲自去拜访,没想到,姜主任知道他有工作室的事,非要来他工作室的办公地点看看。
孙羿心想。
这姜主任八成也有点要考察一番的意思,看自己是不是整了个皮包公司。
不由得感慨。
世风日下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哪去了?
……
经过几个月的收拾,现在的工作室,正规了很多。
简约的装修风格,搭配现代化的办公结构,让人一进门就莫名觉厉。
一楼是一个接待厅和两间会客室还有一间设备房,二楼除了几个独立办公室和休息室外,还有一个综合办公区,一个多功能会议室。
人员方面又招了几个助理和编剧,还有一位业务总监。
工作室还签了八、九位之前跟孙羿合作的很好的师兄师姐,涵盖了摄影、灯光、服装道具、化妆等等各个方面。
工作室总人数达到了十八人,杨凡时而调侃。
“现在是十八罗汉起家打天下了。”
可以说,孙羿工作室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现在只要资金到位,剧本敲定,以工作室人员为核心骨干完全可以自己拉起一只队伍单干。
当然,目前还仅限于场面不大的小制作影视剧。
大制作那需要的人员可就海了去了。
孙羿把姜为主任引进工作室,带着他上上下下的参观了个遍,最后带着杨凡一起进入了多功能会议室。
“小婷,上茶。”
杨凡进门前招呼了一声,新入职的年轻助理麻利的答应一声,走向了茶水间。
会议室内。
三人落座,简单寒暄了起来。
“小羿,小杨,不错啊,你们这工作室方方面面的,实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影视公司,我见过不少,但是工作室这种形式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看起来很新颖,人员精干,分工明确,很专业呀。”
“姜主任,我们这个工作室其实就是小型的影视公司,抛去了一些杂乱无关的业务,围绕着影视制作的核心,整合资源,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
杨凡又继续给姜为介绍了整个工作室的流程。
现是确定项目,也就是故事剧本,报备审批。然后根据剧本组建剧组,同时做出相应的项目预算,然后开始准备资金,最后在项目开始拍摄的同时,就同时联系并确定播放平台,最后就是相应的宣传规划。
很专业,流程清晰,不复杂,中间也不夹杂其他的弯弯绕绕,一切以项目为核心。
听得姜为连连点头。
他今天确实有考察一番的意思。
通过之前跟孙羿的电话沟通和这短短一年间他惊艳世人的表现。
他明白,眼前这个小家伙,别看年纪轻轻,一副人畜无害阳光大男孩的样子,但绝对是个才华横溢,眼光毒辣的主,到手的项目不会轻易让出来的。
好的故事,那是很多人都在抢的。
那天电话中,孙羿话里话外的意思就透漏出,绝没有出手想让的打算,但是很欢迎一起合作。
他原本想找几家还算相熟的影视公司投资制作,但是今天一听杨凡对工作室的介绍,觉得还蛮有道理。
确实,大型的影视制作公司,人员浮肿,调度缓慢,各方面的利益牵扯极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乱糟糟的问题产生。
小型的工作室,人员虽少,但是目标准确,短小精干,在加上孙羿现在已经冒头的名声和各方面的人脉关系,确实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咚”“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姜为的思绪。
“进。”
一位大方得体的女孩端着茶盘走进会议室。
应该是那个叫“小婷”的女助理。
“先生您好,羿哥,杨总,茶来了。”
小婷很礼貌的把茶盘放在会议桌上。
工作室里的人最开始都是叫孙羿“孙总”的,但是他实在有些不太适应这个称呼,几次下来,大家就都改叫他“羿哥”或者“小羿”了。
孙羿给小婷摆了摆手,亲自端起茶杯,递到了姜为主任身前。
“姜主任,尝尝。”
姜为一脸和煦的笑容,赶忙推让。
“快别这么说,小羿,这不是在学校里了,今天我来这就是寻求合作的,你现在就是投资人的角色。可不能这么客气呀,我这要是飘了,可怎么办,啊,哈哈。”
姜为了解了一番孙羿工作室上上下下的情况后,心态转变得很快,用半开玩笑的方式,就确定了今天谈判的从属地位。
孙羿听完,心里当然高兴,他现在还是北影的学生,虽然出了些成绩,但是对姜为主任的尊重是应该的,但要是姜为在那边不知好歹的拿大,那么他也绝对不会委屈自己的惯着他。
现在互相给面子,各自摆放好自己的位置,就挺好的。
上一篇:重生拒绝扶弟魔,被前妻妹妹倒追
下一篇:有事憋心里,别让主播笑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