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第443节
一时间,社会风气为之一变,行善者比比皆是,甚至连一些学校都开始倡议学生们参加“日行一善”活动。
连环卫工人都笑说:“最近的工作量都减少了许多!”
更好玩的是,有网友调侃吐槽:“参加的是捡拾垃圾的挑战,结果看到有人在抽烟,一直盯着他看,等着他把烟抽完,随地一丢。
然后,本来想要上前去捡起来,结果好家伙,居然有好几个人和我想法一样!
连做善事都得眼明手快也是没谁了!”
“谁说不是?以前看到有人丢饮料瓶,或者吸管杯,都很讨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就下意识的看到别人喝饮料,就期待着对方能把瓶子随手一丢,这样,我就有机会了!结果,一个个居然都变的文明无比起来.”
“你能想象吗?过个斑马线,过去有人闯红灯,赶黄灯,旁人顶多也就是腹诽一句:找死啊!可是现在,一旦有人想要闯红灯,赶黄灯,居然一下子能有好几个人拦着!秩序都变的好多了!真正的诠释了什么叫人多力量大啊!”
“我们家小区楼下,平时流浪猫什么的很多,经常可以在垃圾桶区域看到,也没人去喂,甚至还经常有人投诉到物业。让物业驱赶。
可是日行一善活动出来之后,好家伙,每天楼底下,那些流浪猫吃的比家猫还好!就是不知道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
不过随着“日行一善”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些始料未及的“乌龙善举”也开始浮出水面。
比如一位网友看到老人提重物,主动帮忙,结果老人警惕地拒绝:“你是不是想骗我?”
视频引发热议,最终警方官微转发并提醒:“帮助他人也要注意方式,可以先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某位大学生在社交平台晒出视频:“他见一位老太太颤巍巍地拎着菜篮上楼梯,立刻冲上去抢过篮子想帮忙,结果老太太吓得一哆嗦,菜篮打翻,番茄滚了满台阶。”
视频配文:“现在老太太边捡番茄边骂我‘小赤佬’,这算行善还是行凶?”
评论区笑炸:“建议下次先喊‘我是陈默派来的’(狗头)”
“日行一善附加题:如何让受助者相信你不是骗子?”
更离谱的是杭城一名网友的遭遇——他参加“关爱流浪动物”挑战,偷偷把小区里总冲他龇牙的哈士奇绑去宠物店洗澡,结果狗主人报警称“偷狗”,最后调监控才澄清误会。
杨蜜在转发中笑哭:“建议挑战前先确认狗项圈上有没有电话号码!”
连明星们也未能幸免。景恬发起的“旧衣捐赠”活动中,有粉丝把祖传的刺绣旗袍当“旧衣”捐出,仓库工作人员发现时差点晕厥:“这针脚绝对是非遗级别!”
景恬连忙发文呼吁:“行善需谨慎,捐前请三思啊!”
面对这些啼笑皆非的状况,陈默这边的团队火速推出《日行一善避雷指南》:
帮助老人前先微笑询问:“需要搭把手吗?”
投喂流浪动物时优先选择物业公示的定点投喂区;
捐赠特殊物品前可拍照@官方账号鉴定。
网友调侃:“现在做慈善都得考《情商资格证》了!”但更多人发现,这些“翻车”案例反而让活动更接地气。一位社区民警的微博道出关键:“善意需要智慧护航,但笨拙的善良也比冷漠强——至少那筐打翻的番茄,最后被围观群众一起捡完了。”
一时间,日行一善计划的推出居然让那句“整个世界充满爱”都有些照进现实了。
而网友们的评论是对这场“日行一善计划活动”的最佳注脚。
“以前觉得公益离我很远,现在发现,原来‘日行一善’可以这么简单又有趣!”
“看到那些晒图的普通人,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也没那么糟糕嘛~”
“我昨天帮邻居奶奶拎菜,她给我塞了个苹果。结果回家发现,我自己的善举奖励还没这个苹果甜……”
网络上也出现了“日行一善”的成果晒图评比。
有快递小哥在爱心水派发点与环卫工人击掌,冰柜贴满网友手写祝福便利贴!
有延时摄影下的社区回收站,旧衣物以肉眼可见速度堆成彩虹色小山!
还有视频片段:幼儿园小朋友排队给流浪猫喂食,结果奶声奶气地背诵“狗狗不能吃巧克力哦!”
一时间,让人有种错觉,整个社会的戾气,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现实当中,都降低了不少。
不过,再好的活动,也总有一些人钻空子。
活动进行到第十天,陈默正翻看后台数据报告,突然被一组异常数据吸引——某三线城市旧衣回收站的单日接收量竟超过北上广深总和。
他点开详情页,监控画面里排队捐赠的市民队伍蜿蜒数百米,更诡异的是几乎每个人都拎着印有相同logo的服装袋。
这特么的傻子都能看的出来有问题了。
很快地,陈默就让人去查了。
结果调查报告让陈默他们都有些哗然,原来当地服装厂老板为完成“旧衣捐赠挑战“企业KPI,竟将积压库存剪标后伪装成二手衣物。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没什么,毕竟,如果真的捐赠了,也算是但行好事!至少是真的捐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讽刺的是,这些“捐赠衣物“经公益平台分拣后,有三分之一又流回该厂合作的翻新渠道。
“这叫哪门子日行一善?“杨蜜气得把报告摔在桌上:“根本是钻空子搞灰色产业链!“
刘一菲突然轻咳一声:“其实.我昨天收到粉丝私信。“
她调出手机照片——某网红直播“给环卫工送早餐“,镜头前热情洋溢,镜头后却把食物扔进垃圾桶。高清特写里,塑料袋上还贴着“日行一善挑战第6天“的标签。
现场骤然安静下来。
范彬彬转动着钢笔苦笑:“咱们这是捅了马蜂窝啊?“
陈默对此倒是见怪不怪了,其实这种事情本无伤大雅,毕竟,你不能指望真的凭借一个活动就能让所有人都变成好人。
他淡淡地道:“不,这是照妖镜而已!”
“有问题不怕,我们改就是了!”
行动比想象中更快。
次日凌晨,企鹅公益平台全面升级,每件捐赠品都生成唯一数字指纹。
网友点开“善行地图“,能实时看到自己捐赠的旧书被录入山区小学图书馆,捐赠的衣物出现在物资清单里。
而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三天。抖音上突然爆出“最硬核日行一善“视频:货车司机老李记录自己阻止捐赠物资被倒卖的全过程。
画面里他死死按住仓库大门,对着镜头喊:“老子连续七天凌晨四点帮搬物资,不是给这帮孙子做嫁衣的!“
这条粗糙的竖屏视频获得8000万次播放。当晚,“日行一善计划”就联系了这位司机,成立“善行护卫队“民间监督组织。
令人意外的是,报名人数半小时突破十万,其中不乏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
“这才是活动该有的样子。“
刘一菲靠在陈默肩头翻看报名名单,“善意需要守护者,就像“
“就像我需要你们管住杨蜜别捣乱?“
陈默突然接话,成功让正在偷拍他的杨蜜手抖。手机镜头捕捉到神仙姐姐瞬间涨红的脸,以及陈默得逞的坏笑。
第350章 论腹黑,神仙姐姐赢了
“日行一善”计划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这个活动,可以说同样的达到了多方面共赢的效果。
随着“日行一善”计划的持续发酵,其影响力早已超出最初的预期,逐渐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社会实验。这场活动不仅改变了普通人的行为模式,更在无形中重塑了商业、文化甚至公共治理的生态链条。
对于公众而言,这场“日行一善”的全民狂欢,不仅用温暖治愈了网络戾气,更让公益变成了一种“可复制”的生活方式。
正如媒体评价的那般:“善举不需要多轰轰烈烈,哪怕只是让一个人今天过得稍微好一点,就是值得的。”
在收获行善的快乐和成就感的同时,又能够获得奖励,本身可以说是一种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双重收获。
而对于陈默来说,这一场“日行一善”活动,不止是让他本人的路人缘再次再上一个高度,同时也获得了官方的正面评价,还降低了“社死女装”的新闻热度,收获也不可谓不多!
同时对于商家而言,这一次他们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是却收获了更多。
某饮料厂商推出“空瓶回收换公益积分”活动,结果一周内回收量暴增300%,生产线不得不加班生产专用兑换款。
网友调侃:“以前捡瓶子为卖钱,现在捡瓶子为行善——但陈默女装照兑换入口在哪?(狗头)”
华韵汉服因冠名旧衣捐赠挑战,销量同比翻倍。设计师连夜推出“公益联名款”,衣襟暗绣“日行一善”篆体小字,广告语:“穿它做慈善,优雅度拉满,陈默看了都点赞!”
甚至于这场活动还引发了公共治理的“蝴蝶效应”!
某城市交警大队联合活动推出“文明出行积分榜”,行人闯红灯率下降47%。民警感慨:“以前罚单贴到手软,现在市民互相监督比我们盯监控还勤快。”
社区物业自发设立“善行公示墙”,居民可张贴感谢信。一位独居老人写道:“对门姑娘每天敲门问‘需要倒垃圾吗’,其实我知道她是怕我出事——这比红包更暖。”
要说唯一让陈默不满的,那大概就是,这场活动虽然很给力,甚至于可言说成为了现象级的活动。
影响力空前!
各行各业都参与其中,可谓是真正的全民公益活动。
但是问题在于,他搞这个活动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降低女装大佬带来的负面影响。
可是结果,效果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好!
这个梗,按照网友的话说,可以玩十年!陈默彻底被整自闭了。
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可是他能怎么样?
能做的他都做了啊!过不去了是吧?
深夜,陈默翻看着网友留言,一脸便秘!
蓦然,一条高赞评论让他怔住“以前觉得改变世界需要超级英雄,现在发现——原来每个人每天做件小事,加起来就是‘复仇者联盟’。”
他望向窗外,霓虹灯下仍有环卫工在清理垃圾桶,但桶边多了张手写卡片:“辛苦了!垃圾已分类,可回收物在左侧——日行一善第21天打卡。”
突然刘一菲穿着睡袍端着一杯咖啡走了进来。
最近她们几个也很忙,搞直播连线啊,搞活动监督啊之类的,倒是比平时拍戏都要忙。
不过,一个个却是干劲满满的。
“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神仙姐姐把咖啡放在桌上问道。
陈默一手把她拉到怀里,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亲密,但是每每神仙姐姐都会害羞,哪怕没人在。
象征性的挣扎了一下,见陈默不想放开,她也没有再挣扎。
陈默一边端起她送来的咖啡,泯了一口,笑着道:“在看网友的评论。”
其中有一组对比图席卷社交平台。
左图是首日网友摆拍的“捡垃圾“照片,右图是同一地点日行一善活动实施后一周的实拍——不仅地面再无垃圾,还多了个由回收塑料瓶制成的公益长椅。配文写道:“日行一善最大的魔力,就是把作秀变成习惯。“
上一篇:文豪1983
下一篇:娱乐:让你演反派,差点打死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