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第448节
“哇,没想到被抢先一步,这个事情我也知道,上周暴雨天看到王叔用雨衣盖住站台座椅,自己淋得透湿还笑呵呵说'反正回家要洗澡'。今天全公司组团去送锦旗,结果他塞给我们一袋姜糖说'年轻人别感冒'破大防了家人们!”
“破防了家人们!王大爷擦的不是长椅,是浮躁社会里蒙尘的人心啊!/泪崩/建议在站台立个电子屏循环播放大爷的故事,让每个等车的人都看看什么叫‘十年如一日’的温柔!”
“这个我记得,我还以为是公交公司弄的,没想到居然是这位老人的善行!”
深城宝妈@小豆丁妈妈分享的案例引发泪目:标题是《共享奶奶》计划!
城中村几位空巢老人自发组建“课后托管队“,轮流接送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们放学。
72岁的李阿婆甚至重学拼音,就为能帮孩子们听写。
话题发酵后,当地街道办迅速将其升级为正规公益项目,现在每周末都有大学生志愿者来教老人们使用智能设备,形成“幼有所护,老有所为“的暖心循环。
@深城宝妈莉莉:
“李阿婆现在是我们小区顶流!昨天教孩子们用旧毛衣改手套,结果被孩子们反手做了条围巾送她。现在全楼都在学'李氏回收编织法',垃圾分类率暴涨(哭笑不得)!”
@社会学王老师:
“这才是真正的'时间银行'!老人用陪伴积累'情感利息',比冷冰冰的养老体系温暖多了。已立项研究,建议全国推广!#代际互助#
“这样的新闻应该多一些,别整天报道那些什么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之类的!”
“李阿婆学拼音的样子让我想起我外婆,现在立刻马上就想冲回家教她用智能手机!/爱心/已报名周末志愿者,这种双向治愈的公益请再多来点!”
还有网友发布:《无声的守护者》,一段便利店监控录像让全网破防!
凌晨2点,醉酒女孩在店门口被陌生男子纠缠,值夜班的听障店员小林立即打开所有照明,把女孩拉进店里比划“假装认识“。
事后女孩带着锦旗来感谢,才发现小林桌上常年备着“需要帮助请敲柜台三下“的提示牌,抽屉里还收着十几张没送出去的匿名感谢纸条。
很快的那位被救的女孩就在地下留言评论。
“我是那个被救的女孩!现在学会手语了,每周都去店里帮小林哥理货。最新暗号:敲柜台五下=请喝奶茶,他总摇头指指血糖仪太可爱了!
附合照:两人比爱心.JPG!”
聋哑学校刘校长:“小林是我们校友!现在全校都在学他抽屉里的'求助指南',孩子们自制了带闪光灯的'紧急呼叫器',按下会亮SOS摩斯密码“
“凌晨刷到听障店员小林的视频直接失眠了.他抽屉里那些没送出的感谢纸条,不就是现实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鞠躬/建议便利店给他颁个‘夜班守护神’奖,奖金我们网友众筹!”
还有杭城网友发布的“魔法外卖箱“!
他拍到外卖小哥张勇的保温箱总多带几份餐食。
深入了解才发现,他专门接独居老人的单子,会顺路帮扔垃圾、换灯泡。
有次发现老人忘记关煤气,救下一栋楼的居民。最绝的是他自创的“暗号系统“——订单备注“多加醋“意味着需要代买药品,“不要香菜“则代表要帮忙扔垃圾。
很快的就有知情人爆料:“最新暗号解密!备注'多放蒜'=代买降压药,'不要葱'=帮忙喂猫。张勇现在被阿姨们叫'外卖侠',有次他保温箱里居然装着活鱼——给卧床老人熬汤用的!“
偷拍视频:张勇翻墙救卡树上的猫
被帮助过的独居老人留言:“小张每次来都陪我下盘棋再走,有回我发烧他背我去医院,护士还以为是亲孙子这娃总说'举手之劳',今天我必须曝光他!“
手写感谢信照片.JPG!
“外卖小哥的‘暗号系统’也太绝了吧?!这哪是送餐啊根本是行走的社区警报器!/跪了/强烈要求平台给他开个‘爱心骑士’专属通道,独居老人的单优先派给他!”
还有山区教师@大山里的铅笔头上传的视频引发轰动:数学老师张贵生每周带学生用碎石填补校门口坑洼山路,坚持了整整11年。
网友发现他办公桌抽屉里藏着23双磨破的劳保鞋,鞋底都钉着自制的防滑铁片。交通建设集团看到后,直接派工程队进驻,把孩子们补的路升级成了标准水泥路,却特意保留了一段原貌作“善心纪念碑“。
底下同样的有很多网友泪目留言:
“数学老师那双钉铁片的劳保鞋给我看麻了23双鞋就是23本无字教科书!/致敬/交通集团保留原路段的操作太戳了——有些‘补丁’比崭新的水泥更珍贵!”
还有一名医生发布的标题写着:《抗癌五年,她在病房开“解忧杂货铺“》。
内容是一位穿病号服的女孩正对着镜头微笑,她身后病房墙上贴满手折的千纸鹤。
每只翅膀里藏着鼓励小纸条。
这个“寻找平凡之光”发布之后,可以说,让平时充满戾气的网络竟然一时为之一清!
而这些案例下面,网友们的评论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原来热搜可以不用明星八卦霸屏.这些平凡人的故事比什么顶流都耀眼!/太阳/陈默这波‘寻找平凡之光’直接封神,建议各大平台抄作业!”
第353章 福利节30:平凡的夜晚,有光!
随着#寻找你身边的平凡之光#话题的发布,网络上的反响远超预期。
陈默的团队迅速行动起来,从海量投稿中筛选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与此同时,各大品牌商也闻风而动。
参与这场活动是一方面,关键是,今年的这场活动和过去不同。
因为加入了“平凡之光”的企划。
品牌商们不是傻子。
因为加入了“平凡之光”的企划,以此为主题。
那么对于他们而言,这同样的也是一次不得不为,却甘之若饴的机会。
为什么说不得不为?
因为谁都知道,陈默肯定会给予这些“平凡之光”们特别的福利。
可是如果商家只给大众发福利,而忽略了这些人,那么必然会招惹争议。
那么多钱都出了,他们自然不差这一些。
事实也是如此,陈默的计划是在展现这20位“平凡之光”的故事后,同时还要从日行一善计划当中,各个项目的挑战活动当中,挑选出表现突出的一批人,他们同样的是“平凡之光”的一部分。
或许他们的事迹没有像这些典型案例那么感人,但是却也同样的值的鼓励。
本来这个事情,因为是临时起意,所以没有和商家沟通,所以陈默是打算自掏腰包来给这些人发“奖励”!
但是没想到策划案发出去之后,品牌商家们就纷纷坐不住了。
纷纷增加特别奖励。
对于他们而言,做慈善也是打广告啊!
陈默从来不排斥这种带有功利心的慈善,因为人家是真金白银的拿出来啊!
还是那句话,人家企业不是慈善机构!
“814福利节”超级福利直播的计划一再调整。
另外一边,杨蜜翻看着筛选出的案例,突然指着一份资料说道:“这个案例很有意思——一个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救下了跳桥轻生的女孩,自己却因为超时被平台罚款。网友们自发组织'打赏接力',不仅补上了他的罚款,还凑够了半年的房租。”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故事。”
陈默点点头,随即想了想说道:“联系一下这个外卖平台,看能不能借此机会改善他们的评价机制。”
随着筹备工作的推进,直播方案逐渐成型。
整场直播将分为四个篇章:
直播前一周,陈默亲自前往几个典型案例的发生地考察。虽然说,都是经过调查的真实案例,但是毕竟事关要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在几亿人面前露脸展示,所以陈默还是决定走一趟。
其中很多都是城市地区,倒是比较容易,但是也有一些是在偏远的山区。
陈默带着团队驱车七小时,辗转来到位于秦巴山脉深处的青山小学。这所只有两间平房的乡村教学点,正是“日行一善“活动中最打动人心的案例之一——张梅老师带着学生们连续三十多天为留守老人送餐的故事发源地。
当越野车碾过最后一段碎石路时,陈默远远就看见校门口那面迎风招展的国旗。十来个系着红领巾的孩子正排着队,每人手里都拎着印有“爱心餐盒“字样的保温桶。为首的张梅老师扎着利落的马尾,正弯腰帮最小的孩子系紧鞋带。
她抬头看见车队时明显怔了一下,随即露出山里人特有的淳朴笑容,眼角堆起的皱纹像年轮般刻着岁月的痕迹。
“这些餐盒是县里爱心企业捐赠的。“
张梅抚摸着保温桶上有些掉漆的logo,带着陈默参观他们自制的送餐路线图。
泛黄的作业本纸上,铅笔标注的二十多个红圈连成爱心形状,最远的送餐点要翻过两座山头。陈默注意到墙角摞着十几双磨破的儿童雨靴,鞋底都缠着防滑的草绳。
正说着,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举起手:“陈叔叔,我上周捡到五块钱交给警察叔叔了!“
其他孩子立刻七嘴八舌地汇报起自己的善行,有个虎头虎脑的男孩甚至掏出口袋里用野花编的“助人为乐勋章“。
张梅笑着解释,自从活动开始,孩子们把每天做的好事都记在教室后墙的“善行树“上,如今已经贴满了三百多片叶子形状的便利贴。
“其实我们做的很普通。“张梅腼腆地说:“就是想着老人们独自在家,吃饭不方便。“
“正好有好心人愿意捐赠,我们就是带着孩子帮忙送过去而已。”
她说的轻松,但是临走时,陈默看见张梅的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张照片——暴雨天里,她和孩子们用塑料布裹着餐盒,在泥泞中手拉手组成人墙。
在城市里,这种行为或许不算什么,可是在山区,这对于他们来说,却绝对是个巨大的挑战。
时间一晃,814福利节即将到来。
虽然少了像去年那样的福利周,但是这一次的日行一善计划,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力更大。
甚至于连海外的网友们都自发地参与其中。
因为之前的814福利节,把海外网友也囊括了进来。
所以,对于国内的“日行一善”计划,海外网友自然不可能不关注。
很多海外网友都自发地参与这个活动,虽然因为这个活动只针对国内的网友有奖励。
而随着#寻找你身边的平凡之光#话题在全球社交平台的发酵,海外网友的反应又一次呈现出奇妙的“酸葡萄”心理。
推特上#WhyNotOurCountry(为什么不是我们国家)的话题悄然兴起,日本网友@TokyoStar晒出便利店店员帮老人提重物的照片,配文:“我们也有‘日行一善’,但从来没人给我们发福利啊!”
点赞数迅速突破10万,评论区挤满各国网友的“柠檬”表情。
还有日本网友@Sakura_Helper在推特上传了一张照片:一位上班族蹲在路边,耐心地为迷路的游客指路,手里还画了详细的地图。
配文写道:“东京的'善意地图'——我们也有自己的'日行一善'!“
评论区网友溜溜的留言:“可惜我们没有陈默的超级福利直播,做了好事只能收获一句'ありがとう'(谢谢)。“
而事实上,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韩国网友@Seoul_Kindness发布了一段视频:一位老奶奶在地铁站摔倒,三名高中生立刻冲上前扶起她,并一直陪她等到家人来接。视频配文:“韩国的'善良日常',希望这样的故事也能被更多人看见!“
然而,热评第一却是:“如果是在华国,这几个孩子说不定能上陈默的直播,直接成为全国榜样……而我们只能上本地新闻。“
美国网友@NYC_GoodVibes晒出照片:一位咖啡师在寒冬里为无家可归者免费提供热饮,杯子上写着“今天会更好“。
配文:“纽约的温暖时刻——虽然没有抽奖,但善意本身就是奖励。“
底下却有人调侃:“但是在华国,这种善行可能会换来品牌商的赞助,甚至成为'平凡之光'代表……而我们只能靠GoFundMe众筹。“
上一篇:文豪1983
下一篇:娱乐:让你演反派,差点打死主角